這學期的最後一次家長會,這麼開最走心!

2021-02-18 星教師

學生自製學習情況表、家長參加「期末考試」、心理師助陣家長會、會議聊什麼由家長做主……這樣的期末家長會你見過嗎?

「家長會」3個字總使人感到嚴肅,尤其容易讓學習不大好的學生及其家長坐立不安,但這絕不應該是我們召開家長會的初衷。成績匯報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讓所有孩子都能得到相應的認可?溝通學生問題有沒有更適宜的方式?還有哪些新穎的家長會能助力強化家校聯盟的教育效應……我們準備了多組案例供您參考,希望在這個期末,有更多的走心家長會送孩子和家長步入快樂暑假!

學習情況匯報,有比發成績單更好的方式

我把孩子們一個學期以來的成績展示出來,把家長會辦成了一個學生作品展示會。

展示分為三部分:第一展區展示的是學生的作業本、練習本、寫字本、日記本等。平時家長只看到自己孩子的本子,家長會的展示使他們可以看到全班孩子的本子,可以明確自己孩子還存在哪些問題,孩子的綜合能力在班級處於什麼位置。這對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繫共同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將大有益處。

第二展區展出的是一個學期以來孩子們主辦的每一期小報。別小瞧一張小小的報紙,它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如寫字能力、繪畫能力、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審美能力等。看著浸滿孩子們智慧和汗水的小報紙,家長們都是樂呵呵的。

第三展區展示的是孩子們的成功快樂袋,裡面記載著他們一個學期以來獲得的點滴成功,以及老師的鼓勵和家長的寄語。班級走廊、教室裡掛滿了孩子們一個學期的學習成果,家長們看得津津有味。

為了使遠道而來參加期末家長會的家長不虛此行,高一(2)班班主任李龍廣老師將前期工作做到了極致。

他帶領學生自製了個人綜合信息包,包中的材料涵蓋了學生入校以來的各方面的表現,尤其是學生自我繪製的各科折線圖和柱形圖,以及學生自我對近期來各方面表現的評價,不僅幫助家長全面了解了學生,也使學生自我的反思達到了較深的層次。

學生自製的個人綜合信息包,以方便家長了解

為了保護孩子的隱私,學生的成績是不能在家長會上「現場播報」的,若家長真想了解自己孩子在班級的「排名情況」,教師不妨借鑑國外的做法:

將每個學生的學業成績裝進信封,封閉好交給家長,誰也看不到誰的成績,教師只是在黑板上寫出各個分數段的人數,家長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數據推算出自己孩子的大致排名情況。

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也比較含蓄地將家長最迫切想了解的情況告知了他們。

學生問題這樣分析才能事半功倍

金城外國語小學今年的期末家長會更像一次「專家門診」:孩子的教育問題就像「病情」,坐診的正是孩子的老師。每個家長會有半小時時間,與班主任、任課老師就孩子各科成績和家校表現進行深入交流。

看到女兒四門功課都只考了80多分,一對提前結束外地工作趕回來參加家長會的父母臉色不太好看,孩子真有那麼差嗎?

一番交流後,班主任發現,原來孩子平常由爺爺奶奶照顧,而老人們都不識字,也不懂得教育,平時所有功課都靠孩子自己。「雖然她考了80多分,但這些全是自己的真本領,我們應該為孩子驕傲。」班主任和家長分析了孩子的在校表現,發現她不僅很內秀,而且做事既認真又努力。

聽完老師的分析,兩位家長覺得很愧疚。不能回杭工作,又不能把孩子帶在身邊,那以後的家庭教育如何跟上?老師們出了個主意:一方面各科老師多溝通,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並反饋給家長;另一方面,也可以請在杭的親戚多關注孩子的教育。

期末家長會上,估計無一例外地要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有些班主任在反映學生的問題時往往把各類問題混在一起,比較籠統、瑣碎,讓人感覺重點不突出,很多家長聽多了就不願意來了。

為了提高針對性,我嘗試對問題進行分類,比如把學習問題細分為厭學問題、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學習困難問題、自信心缺失問題、偏科問題、經常不交作業問題等;行為問題細分為暴力問題、頂撞老師問題、吸菸問題、嚴重缺乏行為規範問題等;心理問題細分為代溝問題、孤獨問題、情感困惑問題、迷戀網絡問題等。

這樣,立足於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班級的整體情況,綜合歸納,把學生群體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特殊個例梳理、篩選出來,在分析梳理這些問題的同時,問題產生的根源也就一目了然。這樣召開家長會,既能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又讓家長在引導時有針對性。

高二第一學期末的家長會前,我根據任課教師反映的情況,並結合對學生的長期觀察和成績分析,根據學習情況把學生分為五類:

1.總體基礎較好,興趣濃厚,目標明確,學習習慣良好或者家長約束、監管負責到位的;

2.基礎中等,但目標明確,幹勁十足,仍需要不斷夯實基礎和培養信心的;

3.中考基礎較好,但現在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熱情不夠,自制力、習慣欠佳的;

4.因身體疾病、疲勞、情緒波動、臨場發揮等原因導致成績波動起伏特別大的;

5.中考分數高,高中學習適應能力差,現在成績居於下遊的。

這次家長會,我針對學生情況逐類講解,同時結合任課教師對孩子情況的診斷、分析,分類給家長們提出了建議。會後,家長們沒有像往常那樣再留下來繼續詢問孩子的情況。

不少家長說,這樣的家長會效果非常好,真正講到了「點子上」。我很清楚家長口中的「點子上」的含義,就是具體談到了自己孩子的情況,這自然是家長來開家長會最重要的目的。

按照傳統做法,學校召開期末家長會,會向家長通報信息,讓家長幫助學生總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但是並非所有家長都有能力輔導自己的孩子,而且,班主任或任課教師只是把考試的情況講給家長聽,而作為「當事人」的學生本人卻聽不到教師的評價和建議。

我的做法是根據學生的具體科目情況將他們分成五個組,或者讓學生自己選擇所在的組。五個科目的任課教師各人負責一組,學生、家長和教師三方坐在一起座談。

教師有針對性地把每個學生的薄弱之處和問題指出來,學生也把自己對該科目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家長們則能夠細緻地了解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更好地起到鼓勵和監督的作用。對於一部分學習積極性不夠高的同學來說,這樣的三方互動式家長會給他們的學習造成必要的壓力,而「三方會談」 所制定的「目標責任書」 也會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

提高家長教育意識,試試這些走心的方式

在珊瑚小學一年級12班的期末家長會上,班主任秦雪芝打破常規,針對家庭子女教育問題,讓參會的48位家長現場做了一套期末考試題。

試題共10道題,內容涉及家長是否當著孩子面爭吵,在看電視用電腦時是否影響孩子學習等。考試結束後,秦雪芝收集到試卷48份,經家長自我評分,全班平均成績65分,剛好及格。

不少做完試題的家長表示,沒想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還有這麼多不足之處,看來今後需要好好與孩子和老師溝通交流。

家長會由家長主持、做主,不統一設置議題、形式,場面會怎麼樣?

採荷二小期末前的最後一次家長會沒有校長發言;班主任和學科老師從主導會議的角色變身為旁聽者;會上聽不到成績和名次;家長們也不再一個蘿蔔一個坑地坐在自己孩子的位置上,每個教室的桌椅被編排成「U」形或圓形。最重要的是,以前只聽老師分析各種形勢的家長們這回好好地過了一把嘴癮。

「家長們都很重視這次會議,早在幾周前就在微信群、qq群熱火朝天地討論大家遇到的教育問題,拿出了切身案例。」幾周內積累的話題很多,最終還是邀請班主任一起開了一個籌劃會,按家長提到議題的比例高低做了一個排序,最終選定了三個。

以前家長會上總有家長埋頭玩手機,這次就像一場頭腦風暴,家長互動的環節非常緊湊:之前一個多小時就能結束的家長會,被家長們延長了半小時還是停不下來。305班的班主任李琳最終還是忍不住拉住主持會議的家長,提出要取消其中一個環節。「天氣太冷,家長們也該早點回家的。」

張豔是一家心理諮詢機構的老師,上學期末,她接受一所學校的邀請,走進家長會,和老師、家長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

「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中,親子之間的矛盾往往佔主流,很多家長對教育子女感到無所適從。」張豔說,那次家長會很成功,心理老師以典型個案為題,闡述中學生的個性特點,很多家長坦言:沒想到教育中有許多心理和技巧需要掌握。在家長會上,家長們也提出了各種問題,心理老師都做出了詳細的解答。

期末家長會召開前的半個月,我通過和學生談心,了解了每一位家長的特點,然後把48名家長分成瞭望子成龍型、驕縱溺愛型、原始放牧型3大類,用3個晚上分別召開了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家長會。

比如在望子成龍型家長會上。我讓家長談出自己對孩子的期望,然後播放學生在學校裡的剪影圖片,邊看邊和家長分析學生的自身條件、興趣、愛好和特長,最後達成共識:望子成龍是對的,但不能要求苛刻,要給孩子適當減壓。

而在驕縱溺愛型家長會。則讓家長觀看孩子表演的小品《爸爸媽媽,放手吧》,並播放平時收集的如運動會、主題班會、課外活動的錄像和照片資料做成的片段剪輯,讓家長在觀看中全面、直觀地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最後,讓家長談今後教育學生的做法打算。

家長會上,教師給予家長的信息應該是全面的。每次家長會前,我們幾個任課老師總是一起商量,分頭精心挑選資料,匯總刪選之後,複印編成小冊,發放給家長,幫助家長認識孩子的身體發展特點、心理發展規律,介紹實用科學的家教方法,鼓勵和吸引家長關注家庭教育,改變教育方式,主動配合學校教育。

例如,我們給家長發放過《如何給孩子籤字》、《教孩子成為作業的主人》《請你悄悄地告訴孩子——六年級青春期教育》《孩子晚飯前和晚飯後必須做的事情》《五年級學生必須養成的十個好習慣》等彙編資料。實踐證明,這樣的教育資料在家長的家庭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家長的喜愛,這些資料是給家長的一份厚禮。

還有更多創意模式

以往一個學期結束的時候,孩子們得到的只是教師的隻言片語,而老師對學生的這種評價是片面的。

這學期,我增設了寫給自己的話(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同學的話、老師的話和父母的話四個部分,家長在家長會上可以看到前三項,然後當場寫下自己對孩子所要說的話。

這樣的評價使學生全面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同時從老師、家長、好朋友的評價中受到激勵,樹立自尊與自信。這些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可以增進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使家長對老師重新了解與認識,也對自己的孩子全面了解,孩子的長處和不足盡收眼底,並學會因材施教。

在四年級(2)班的期末家長會上,每個家長都獲得了孩子給自己頒發的獎狀,有「超級煮菜能手獎」、「最佳駕駛員獎」、「最佳救火員獎」等,孩子們用自己的觀察力與想像力為父母頒發心中的大獎。

趙思揚的爸爸卻得到兒子頒發的「酉寸心教子獎」。(趙思揚把「耐心」的「耐」寫成了「酉寸」,老師在提醒他後並沒有讓他重寫,而是讓他留下這個特殊的獎狀加深記憶,相信以後他不會再寫錯這個字了。)

讓學生給家長頒獎,是班主任和同事們琢磨了好幾天才想出來的創意。她說:「以往的家長會都容易變成『責備或是工作布置會』,家長不愛聽,效果也不好。這次讓家長成為中心,每一位家長都要上臺接受自己孩子表彰,還享受一段孩子撰寫的頒獎詞。」

為了給家長準備頒獎詞,孩子們比平時寫作文更認真,不少孩子還細心地在獎狀上描上花朵、雲彩,甚至家長桌前的座位牌,孩子們都做了精心設計。

南京市長樂路小學的400多名孩子家長都收到了來自學校一份參加「家長節」的邀請函。

紛紛趕來赴會的家長本來有些忐忑的心,很快就被學校精心準備的大禮包給暖化了:特級教師黃侃的專家講座、精彩的教育故事、經驗介紹、現場書友會、小主人活動掠影、優秀書畫展……每一份禮包傳達的都是這次家長節的主題——「爸爸媽媽,我進步了!」

「沒想到,本來開家長會我和他爸爸都怕來,就怕老師點名批評,但是沒想到,破天荒的看到兒子的一串優點。」一位參會的媽媽頗有感觸,她之前沒發現兒子這麼熱心腸,看到「進步卡」上老師和同學對兒子的評價,自己也很感動。

「老師是否尊重學生?」「對學生有無個別交流?」「嚴愛是否有度?」過去家長會都是家長「挨訓」,可在揚大附中的家長會上,卻邀請家長給教師「挑刺」,而這只是該校「三維一體」評價的其中一部分。

「『三維一體』評價即對學生自主學習、學校工作、家長監護等多方面,要求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分別給出評價,這其實也是角色的轉換。」揚大附中副校長何繼剛介紹,在學校工作方面家長最有發言權,甚至可以給任課老師「挑刺」,以提升課堂效果,「『三維一體』的最終評價結果將成為高考素質評價的參考依據。」

小貼士:給青年教師的家長會建議

 文/何捷

給數不清的家長開過家長會,甚至開到了電視臺、大劇場,自詡也是開家長會的行家裡手,未曾想第一次到幼兒園開了兒子的家長會,這才知道開家長會,原來如此,大有講究。

家長走進校園,兒時的記憶也會隨之喚醒:小時候我的學校是什麼樣,現在的校園、班級又是什麼樣,比較在瞬間中展開。

校園、班級的環境是一種無聲的文化教育力,所以,環境建設是開家長會之前的重要工作,至少要讓你的班級溫馨,童趣,整潔,安全。請不要忽視每一個細節,家長坐在教室,其視覺範圍就是周圍一兩米,桌上的劃痕,汙跡,改正帶殘留⋯⋯甚至視覺範圍內的灰塵都看得一清二楚。

我這才記起一些前輩在家長會前躬身灑掃,年輕時還以為這是小題大做,「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現在才知道這就是周全而細緻的教育品質。

你可以很時尚,很前衛,很另類,但那只是生活中的你,校園外的你。一旦走上講臺,你就要扮演好教師的角色,樸素,大方,端莊,淡妝。

你不是時尚達人、T 臺模特,你是一個教師,髮型、衣著、首飾,儘量規矩。這不是禁錮你的個性,僅僅是提醒你:幾十雙眼睛在審視你,這將決定你是否獲得良好的印象,是否獲得至關重要的信任。

知道麼,家長看老師,是帶著一種對教師形象的大眾審美範式而來,落差太大接受不了,你也承受不了異樣的眼光。

我從家長的角度留意教師的話語內容,發現了以「我」為中心的家長會關注焦點。

其一,「我」能獲得些什麼?

開家長會,一定要讓家長有收穫,要切中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例如:我的子女所處的教育階段,有哪些普遍的教育問題?如何讓我的孩子順利度過這個年齡期?怎麼做才能使子女成長得更健康?我該做些什麼具體的事麼?

我建議青年教師多備課,在家長會的發言稿中增加一些教育科學的信息量,讓家長會成為家庭教育的培訓會,教育科學的宣講會,教育話題的討論會,兒童成長的促進會,不要開成政策法規的布道會,文件制度的宣讀會,無主題漫談會,老調重彈嘮嗑會……

其二,「我」的子女到底怎樣?

家長最關心的莫過於孩子在校表現如何,是否被表揚,這是極為重要的。建議青年教師在表揚和批評的內容上要特別注意,做到「口下留德」與「照顧全體」。

首先,絕對禁止點名批評。你可以點出現象,提請關注,提示會後有需要個別了解情況的留下,但絕不能公開點名,這就是口下留德,也給自己留下迴旋的空間。照顧全體指的是表揚不要集中在幾個學生身上,要注意多角度發現學生優點,在他最為突出的方面直接表揚他。這能給一個家庭帶來一晚上的快樂。

其三,「我」還有些個別需要。

每個家長都是帶著個性化的、特殊的需要去開會的,非常需要和教師互動交流,個別對話,來解決困擾「我」的問題。因此,請儘量設計一些互動環節,例如:互動問答、經驗分享、主題探討、問題調研,這將活躍家長會的氣氛,也溫暖著家長們的心。

必須留有個別交流的時間。例如舉辦小範圍的、同一問題的話題圈,與個別需要批評指導的兒童家長鄭重其事地直陳問題,給個別需要特殊關心的家庭帶去問候⋯⋯這些都是家長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最後有一個補充,如果家長會上有安排學生參與,那麼之前的一切都將清空,每個家長都成了「我的眼中只有你」。所以,不妨作些變革,在家長會上安排一些學生展示環節,或者直接開成「家長開放日」,讓爸爸媽媽們來看孩子怎麼上課。這樣的家長會最吸引人。

【原創不易,點讚是最好的支持。歡迎朋友圈分享,微信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

責任編輯|鄒雪平


相關焦點

  • 本學期你們開家長會了嗎
    秋季學期期中已過,你們學校開家長會了嗎?有個叫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家曾經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所以家校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這不,這段時間我市很多學校都通過各種方法加強與家長的聯繫。
  • ...給8歲弟弟開家長會,班主任葛老師說:「下一個家長會,老師幫你開...
    當天,她是來給8歲的弟弟開家長會的。「每年開家長會的時候會很難堪,每次都有家長用詫異的目光看著我,會問我,你今年多大了?你也是個學生吧?你的家長為什麼沒有來?我心裡就很難受……」這是姐姐倩倩往年給弟弟昊昊開家長會時的情景。
  • 開家長會時,有幾類家長最讓人討厭
    如果您已經有了孩子,並且孩子也已經上了學,那你肯定開過家長會,並且每個學期都會開上幾次,臨到年終、升學或開學初期更是要開家長會。一個班有幾十個學生,就會有幾十位家長,也許你們互相之間並不認識,也許有個別的已經成了熟人,並且老師有時候也不一定記得住您是哪個孩子的家長。
  • 14歲姐姐再次給8歲弟弟開家長會,班主任葛老師說:「下一個家長會...
    當天,她是來給8歲的弟弟開家長會的。「每年開家長會的時候會很難堪,每次都有家長用詫異的目光看著我,會問我,你今年多大了?你也是個學生吧?你的家長為什麼沒有來?我心裡就很難受……」這是姐姐倩倩往年給弟弟昊昊開家長會時的情景。4年前,倩倩和昊昊姐弟倆的爸爸在一次車禍中去世,後來母親改嫁,姐弟倆由姑姑撫養。
  • 新東方在家長會中實現100%成交,只用了這10個動作!
    從報名到第一次開班課,然後到家長的懇談會,再到結班課,最後到老生召回,這是一個整體的流程。 家長會的目的也一定是續費,這一點毋容置疑,不管你以後做什麼樣的事情,不管做什麼樣的家長會,只要家長參與到我們教學活動當中的所有的行為,我們的目的都是續費。在開班課上也是續費的最關鍵的一個時間,因為你見家長的機會寥寥無幾。
  • 國外的家長會是怎麼開的?
    幾年下來,如今我對一年兩次的家長會倒是很期待,因為我很想知道每日相處的學生,都是誰家的孩子。以前我所在的公立中學是春季和秋季每個學期各選一個周四來開家長會。這一天從早上8點半到下午6點半都是會見家長的時間,每個家長按著自己孩子一天的課表一一去任課老師的教室拜訪,每個家長拜訪一位老師的時間是5到8分鐘,屬於私人面談時間。
  • 看看國外怎麼開家長會
    看看國外怎麼開家長會獅子女 獅之網家長會是老師和家長聯繫的紐帶,也是家校合力教育孩子的重要方式,世界各國莫不如此。但是對許多中國孩子甚至家長來說,開家長會可能不是一個好消息。日本——暖暖的,很貼心日本的家長會採取的是「一對一」的形式,開會時,是由孩子帶家長進班一同開家長會的。時間是20分鐘,任課老師先介紹學生本學期在學校的表現(誇獎一番),而後提出學生存在的小毛病,最後徵求家長對老師、學校有何意見和建議,以及對學生有哪些方面的擔心等。
  • 開家長會,這3種穿著會讓孩子很「難堪」,父母要避開
    孩子上學了,家長們需要配合的事情也不少,比如一個學期至少2次的家長會。別以為開家長會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其實父母去開家長會,也是一門學問,也是有講究的。欣欣的學校又要開家長會了,但是欣欣這次卻一直喊著讓爸爸去給自己開。爸爸很奇怪,之前都是媽媽去給你開的,為什麼這次死活要喊爸爸去呢?原來,每次欣欣媽媽去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都穿得十分的另類,因為媽媽的打扮,給欣欣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上一次家長會,欣欣還提醒媽媽,去開家長會的時候,穿正常一點的衣服,不用刻意打扮。
  • 學生考差怕被父母責備 花錢僱人開家長會
    還有學生告訴記者,怕老師談學習成績回家挨批評,有個別學生僱人代開家長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男生稱,他曾讓人代開過家長會,就他知道的僱人代開家長會的多為學習成績差、紀律差,甚至是經常打架鬥毆的學生。「僱用的大部分是摩的司機或者農民工,價錢可以商量,一般一小時二三十元,有時得六七十元。」  「價格比較合理,我們也能接受,最重要的是不用聽父母沒完沒了的批評。」
  • 家長會是告狀會?錯!這樣開:家長、教師、學生都快樂
    根據我查閱許多資料,最基本的套路有三種,前期準備,召開形式,後期反饋這三種。二、前期準備工作: 1、做好與家長的溝通 作為新班主任,第一次開家長會,必須在召開前對自己班級的家長有所了解。這很不適應時代潮流了,這裡有幾種非常好的召開形式供你參考。
  • 爸爸不開家長會,對孩子有這麼多負面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有家長認為,當下通訊手段這麼發達,孩子在學校的事情老師可以隨時與自己交流,沒必要讓家長專門到學校去開會,何況有的學校家長會一開幾個小時,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學校為什麼要召開家長會,這種形式是不是過時了?
  • 開家長會,家委會成員講了多半節課,班主任氣的沒講,你怎麼看
    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事情。我女兒所在的班級有一次開家長會,我去參加了,結果60分鐘的家長會,班主任老師總共講了不到15分鐘,家委會兩個成員卻講了40多分鐘。那次期中考試結束之後,這位班主任發現班裡存在的一些問,於是集中給家長們開了一次家長會。按照家長會的流程,一開始先由幾位家委會的成員介紹一下上個學期班裡的各項班級活動開支情況,這樣可以給全體家長一個交代,畢竟每學年學生交的班費等各種費用都是由家委會集中管理,班主任老師從來不插手。
  • 在英國開家長會是什麼樣的體驗?實戰分享!!
    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英倫虎媽微信ID: UKOXBRIDGE文:英倫虎媽又到家長會時間,兩個神獸的學校分別發來家長會的邀請通知,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家長改成了線上。 英國各學校秋季學期的期中家長會剛剛開完。疫情影響,今年的家長會也不同於往年,改為線上進行。根據虎媽的體驗,線上家長會還真有些一言難盡。
  • 如何開好幼兒園互動式家長會--附家長會互動式遊戲
    那麼,如何才能開好一場互動式的家長會呢?在互動式家長會中,家長的需求是否較好地得到滿足,合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否得到充分的激發,是雙向互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因此,在具體操作時,教師需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根據家長需求確定內容首先,把握家長的常規性需求。
  • 2018_2019學年上學期新前程美語學校第一次家長會
    學生會義工歡迎家長入校2018年10月19日,我校舉辦上學期第一次家長會。這次家長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餐廳舉行,由吳校長作專題教育講座。作為本學期第一次家長會,家長和我們老師都比較重視,家長今天到會率比較高坐滿了整個餐廳,幾乎超過六百人。
  • 家長會黑板報:開完家長會
    屋子裡靜靜的,我慢慢的等著,開完家長會的爸爸就快回來了。我的心砰砰地跳著,想著:這下慘了!曾經聽某個老師講:和家長有爭執的話千萬不要離家出走,但是我看自己會被趕出去的!但是就在我做白日夢之時,老師卻發來一個火上澆油的信息,要開家長會!這下子我徹底崩潰了,為什麼老師會在我這麼沮喪的時候發來這樣一個消息,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於是,我一直問旁邊的同學:「是真的嗎?」直到那位同學厭煩了,然後又問下一個同學,之後一圈同學都被我問過了,我才終於知道:要開家長會!聽到這個消息的當天我都沉著臉。  「咔!」
  • 爸爸媽媽,我只想要一次你們在場的家長會
    從我開始上學到結束學業,你們一次家長會都沒有參加,難道是嫌棄我學習成績差?還是嫌棄我是你們的孩子?覺得給你們丟人了?真的是因為太忙了?從小學家長會到高中家長會,我的座位永遠是空著的,你們知道我心裡的失落嗎?理解我的心情嗎?
  • 少談成績多說孩子優點 歐美學生不怕開家長會
    在中國,不少孩子都害怕開家長會,擔心老師「告狀」,父母生氣。但實際上,許多家長也怕開家長會,擔心孩子成績不好受到老師的埋怨。那麼在歐美,家長會到底是怎麼開的呢?  會說很多「題外話」  英國通常只有小學才有家長會,中學階段往往都是個別家長就孩子的具體問題同校方談。
  • 「穿這麼破來開家長會!」聽到家長嚼舌根,老師一句話全場叫好
    前言孩子上學之後,家長每年都要參加家長會,在家長會上,老師也會和家長溝通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情況,這樣家長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並且針對孩子出現的問題給予解決,對於上班的父母來說,可能最擔心的就是臨時開家長會的情況了,如果老師通知家長來開家長會,很多父母都來不及回家換衣服。
  • 去學校開家長會,這3種穿著會讓孩子很「難堪」,父母要注意
    為了讓家長們及時了解孩子們最近的學習狀態,以及學校方面的相關政策,學校一般會定期組織一次家長會,便於老師和家長們之間的溝通。就好像之前我聽我侄子吐槽他媽一樣,一次我姐去參加她兒子的家長會,然而因為她隨性慣了,當天穿得特別隨意,就好像平常在家中一般,穿著一雙拖鞋,頭髮也沒怎麼打理就去開家長會了,結果不出所料,在家長會召開過程中吸引了不少家長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