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英倫虎媽
微信ID: UKOXBRIDGE
文:英倫虎媽
又到家長會時間,兩個神獸的學校分別發來家長會的邀請通知,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家長改成了線上。
英國各學校秋季學期的期中家長會剛剛開完。疫情影響,今年的家長會也不同於往年,改為線上進行。
根據虎媽的體驗,線上家長會還真有些一言難盡。由於科目比較多,每個家長和每個老師的視頻通話時間都是系統設定好的,只有五分鐘,常常老師的話或是我的話還沒講完,系統就自動關閉了對話窗口,直接進入跟下一位老師的談話時間,稍顯尷尬。
但疫情期間,一切為安全讓路,線上家長會上時間有限,只能儘可能傾聽,如果有問題就抓緊時間問一問,實在不行也只能作罷。
不過這畢竟不會是常態,希望明年可以一切恢復正常。藉此機會,虎媽也想跟各位家長朋友們分享一些給孩子開家長會的一些小技巧。幫助您更有效地利用好和老師見面的機會,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真實情況。
1. 確定誰來參加家長會
一般來說如果爸爸媽媽都能來參加家長會的話,老師就會知道父母都有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也會認為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當然,現在的家長們都挺忙碌的,很難每次都能一起參加孩子的家長會。
一般學校也很歡迎孩子跟家長一起參加,但選擇權由孩子掌握。如果孩子自己不願意參加,希望家長朋友也不要強迫。儘量做到尊重孩子的選擇。
如果您一個人去參加,覺得不夠自信或是怕不能客觀地看待老師對孩子的評價,不妨考慮帶上一位好友,對方最好也是一位家長,有經常跟老師溝通的經驗。
這樣,家長會結束後,也許您的朋友可以跟您進行一些討論,說不定會很有幫助呢。
2. 先和孩子做好溝通
在參加家長會之前,最好可以和孩子先做一次友好的溝通。和孩子的溝通可以包括這麼幾個方面:
1)問問孩子在最近一段時間的學習中有什麼想法,對自己的表現先做一個總結。這樣,當您和老師溝通的時候,也可以知道孩子對自己的判斷跟老師對他的評價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那麼是孩子對自己的判斷不夠全面還是老師還不夠了解孩子,需要家長認真思考。
2)問問孩子最近在學校的社交情況,有沒有特別開心或是不開心的事,很喜歡或者不喜歡的事。當然這些情況如果您在平時也會跟孩子了解,能做到如數家珍那就更好了。
3)最後可以問問孩子有沒有特別想要問老師的問題,並認真做好記錄。
3. 準備好所有想問的問題
一般家長會上,我們大多是聽老師先說說孩子的情況,然後老師會問家長有沒有問題。這時候家長的思路大多跟著老師走的,而且對話常常都是非常即興的,所以很容易忘記想要問的問題。
這時,提前準備好的問題就顯得非常有用。家長們最好可以把自己想問的和孩子想問的所有問題都寫在一個記事本裡,老師作答的時候也可以稍作筆記。這樣也便於您會後整理思路。
1. 討論的重心應集中在孩子身上
孩子是家長會討論的重點,跟老師溝通的內容最好都集中在孩子的學習,課堂表現、寄宿生活表現以及社交能力這些方面。特別是當您對孩子的某些表現有顧慮時,一定要跟老師溝通,因為您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
關於學校的規章制度、政策制定這方面的問題,有什麼疑問最好可以平時發郵件想學校進行諮詢,沒必要佔用家長會上寶貴的時間哦。
2. 和老師建立友好的關係
第一次家長通常會是和您孩子的老師們建立良好關係的開端。得體的著裝、談吐可以給老師留下一個不錯的第一印象。不過這一點對我們中國家長來說應該都不是問題,通常我們對老師都是非常尊重的,說話語氣上也都會很注意。
溝通過程中,除非遇到老師先問您有什麼問題的情況,通常都是先聽老師聊一下孩子各方面的情況。待老師說完再開始問問題。
3. 問問題需要有技巧
在英國養娃的家長們應該都有同感,英國的老師一般都是非常樂觀的,也特別善於用激勵的溝通方法,跟家長們也特別喜歡揀好的方面說。
比如,孩子成績好,就會說成績;成績不理想也一定會肯定孩子的努力。仿佛生怕說了消極面會影響到孩子和家長的信心和前進動力。
這裡就體現除了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英國人比較含蓄樂觀,老師更傾向於討論孩子的積極面;考慮到家長的接受程度,對負面問題的表達也會比較含蓄。家長們比較習慣於聽老師說孩子好的一面。
但這種表達方式總是讓中國家長有種「隔靴搔癢」的尷尬。畢竟我們中國家長都是在打擊教育中成長起來的,總覺得開家長會就是來幫孩子找問題,補差距的啊。
老師都只聊正面的信息,著實讓我們華人家長很不適應,找不到孩子的問題所在,要如何進步呢?
這時候,您不妨試試一下這些問問題的方式:
如果老師總是說優點,您可以直接點兒說:「請問老師,您覺得他/她在哪方面還有進步空間呢?」
如果您對孩子的一些問題已有察覺,也可以提出來:「我覺得孩子在XXX方面還有些不足,您認為什麼方法才能幫助他儘快改進目前的問題呢?」
如果老師說:「對孩子在xx方面的表現略微有些擔心。」您可以緊接著追問一句:「是哪個/些知識點掌握的不好,您可以具體說一下嗎?」
如果近期有考試,老師跟您聊到孩子的成績,你很小知道孩子的成績在班級的排名情況,也可以含蓄的問:「您可以大致告訴我他/她的成績在班級裡處在哪個位置嗎?」
總之,就是把老師比較籠統概括的語言細化到您想了解的細節處,這樣老師才能給您更具體的答案。
4. 孩子的社交表現也很重要
中國家長大多數認為成績好是第一位的,但是虎媽覺得在英國的教育中,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和表達能力對他們的長期發展也是有著重要意義的。而這一點卻常常被中國小留學生和家長們所忽視。
在以小留學生監護人的身份開家長會的時候,虎媽常常會聽到老師對中國小留學生的一個評價就是:「安靜、害羞」。
他們的安靜和羞澀從學校生活各個方面的細節都有反映。比如上課時跟老師和同組的同學們的互動不夠活躍,更善於聽講做筆記而不喜歡表達自己的觀點,有問題也羞於跟老師提問;
比如,課外活動和宿舍生活中,跟同齡人的互動和交流也非常有限,不願意和本土學生一起參與活動。
這些現象有個人性格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差異,還有的是剛剛來到英國,對語言運用的不自信也會阻礙孩子和外界的溝通。
所以家長會上,也需要就這些問題跟老師討論一下,了解孩子的社交情況,從這個方面也可以側面了解到孩子對在英國學習生活的適應情況。
如果情況還不夠樂觀,也需要跟老師請教幫助他們改善社交能力的方法。
5.家裡任何方面的變化要記得告訴老師
家長會是家校之間最直接的一次信息互換時間,家長朋友們不僅要通過這次機會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真實表現,也有義務把家庭情況跟老師及時更新。
因為有些家庭內部的變化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狀態,老師如果可以及時發現問題所在,也可以幫助孩子做調整。這就需要家校之間要做到信息同步。
6. 做好筆記
在了解了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以後,針對一些具體的問題,您和老師一定會討論到解決方案。這些最好都可以快速地記錄到您的記事本裡。
可以是簡單幾個關鍵字,會後趁著記憶還鮮活,再把內容補充完整。便於您會後和伴侶以及孩子交流。
1. 及時跟孩子溝通
首先,會後跟孩子有個反饋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孩子也非常希望知道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樣子。特別是在會前跟您提出過特別問題的,會後一定要給他一個答覆,這會讓孩子覺得,您很重視他的想法和問題。
但您的表達方式需要儘量的積極一些,中國家長往往喜歡盯著問題不放,為了引起孩子的重視,只喜歡聊他們的不足,但這往往會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
家長們不妨也試試英國老師們的方法,先揀好的反饋,給他們一些肯定,讓給積極的消息先給孩子一點信心。然後再指出問題和不足,以及老師給出的改進方法,這樣的話孩子也會比較容易接受您的建議。
溝通的前提需是和孩子建立一種平等互信的關係,而不是居高臨下的審判和指責。其實孩子們是很聰明敏感的,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家長的尊重和理解,他們會更有動力去改進自己的問題。
家長會上的時間有限,所以一定要抓重點去了解。其實在平時,您也可以和老師通過郵件的形式保持密切的聯絡。英國的老師還是非常歡迎家長或是同學給他們發郵件問問題的,這點不必有太多顧慮。
您可以把家長會上老師給您的建議實施情況及時地反饋給老師;孩子和家庭的變化也可以及時地跟老師匯報。但也要注意頻率,適當地跟老師保持聯絡,會讓老師感受到您對孩子學習的重視,說不定還會增加老師對孩子的關注度,何樂而不為呢。
關於家長會的流程以及基本事項上文已經簡單向大家匯報,接下來分享一下虎媽對於在英國開家長會的幾個感想:
1. 英國老師都是騙子:老師的話需要仔細揣摩:
因為他們都是以表揚、誇獎為最主要的談話方式,挖掘孩子的各項潛力,潛能,鼓勵孩子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
根據虎爸當年慘痛的回憶,虎爸小時候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都是提心弔膽,每次家長回來,虎爸都會被罵。。。所以虎爸很是痛恨國內的家長會,一提起來現在仍然是深惡痛絕。
英國老師基本不說孩子的壞話,如果你不注意聽英國老師的語氣,用詞,語態,你很有可能以為自己的孩子是完美學生。但是,但是,但是,請注意,這裡是英國,英國老師秉承著英國人從不說壞話的特點,或者說英國老師的主要工作就是誇讚孩子,找到孩子的有點來放大,而不是放大孩子的缺點。
所以,家長在和英國老師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揣摩老師善良背後的真意,有時候語音語調也很能說明問題。
如果老師只是平鋪直敘地說您的孩子各方面都「good」, 那麼這很有可能表示在這個科目您的孩子表現就是很一般,馬馬虎虎吧。如果老師會在某一方面提高音調大談特談說孩子的表現:「Excellent! Brilliant! Fabulous! Extraordinary!」 , 那就說明他/她的表現是真的很棒了!
GOOD = 一般般
EXCELLENT! BRILLIANT! FABULOUS! EXTRAORDINARY! = 還可以
TOP LEVEL = 優良
以上判斷,僅供參考,各個學校的老師表達方式有所不同,可能有些差異。
2. 家長提前要有準備,問問題要抓細節:
正如上面所談到的一些問題,要首先清楚孩子的基本狀況,同時針對性的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問題。
記住,一定要有標準,一定要有目的性,例如,孩子的數學在班上是屬於什麼層級?孩子的數學哪個部分需要提高,例如孩子的法語比上一學期退步,具體是什麼原因,老師有沒有具體的建議。
3. 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要把孩子當成朋友一樣,不要怕發現問題,不要怕孩子成績不好。每一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只不過取決於你從哪個角度出發去看孩子。要找到孩子的長處,找到孩子的特點。
4. 目標要明確,快樂童年不等於放縱不管
最近經常聽到一個說法,說是來英國就是為了要給孩子一個快樂教育,快樂童年,不要逼著孩子讀書。說實話,這個觀點我是不能完全苟同的。
快樂教育,快樂童年確實是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努力追求的一個境界,但是,並不代表著我們可以放縱不管。 孩子的快樂,其實並不來自於不寫作業!孩子的快樂,也並不完全來自於隨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除非我們作為父母的已經有完全的心理準備和資金準備,否則,我個人的觀點還是認為孩子在小學,中學階段,應該有一定的監督,有一定的輔助,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雖然虎爸當年把我定位成虎媽,但是我自己知道,我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虎媽,每天逼著孩子讀書,寫作業,學習,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對虎媽的定義在於希望他們能夠對於學習這件事情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正確的理解。
虎媽的任務在於: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寬鬆的,有規則的,有目標的學習方向,與孩子們分享我和虎爸的一個相對正確的三觀。不驕不躁,不攀比,但是絕對需要知道自己的方向和目標,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如果您的資產上億,孩子完全沒有任何走向社會的壓力,可以考慮,完全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制定自己的規劃,但是如果還沒有上億資產,說實話,這瞬息萬變的社會,將來他們始終要面對這不可測的未來世界,只有掌握了最關鍵的:
1.良好的品格,正確的三觀,一定要善良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鼓勵孩子養查理的重要原因,因為與動物接觸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孩子照顧他人,善良的內心)
2.一定程度的基礎知識及專業知識,能夠自食其力。
3. 良好的作息習慣,良好的身體,才能應對種種的不可預測的未來,例如疫情。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
覺得文章不錯請點
英國金融監管局FCA註冊專家
英國內政部移民事務署註冊移民專家
英國彼得森律師行合伙人
推薦閱讀:
歡迎關注更懂英國的微信號
「英國大家談」(ukdajiatan)
— The End —
本文系授權轉載, 版權歸原作者
👇點擊「閱讀原文」,任意輸入關鍵詞
搜索你想要看的各種英國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