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她在沙雅幼教的園地裡四季耕耘

2021-02-09 浙江援疆

讓我們稍稍回眸一下自初秋以來兩個多月日子裡沙雅幼兒教育教研上展開的一些大事——

  9月27日,阿克蘇地區第一個幼教名師「傳幫帶」工作室——嘉興紅船幼教名師「青禾工作室」,在沙雅縣嘉興第一實驗幼兒園揭牌創立;

  10月27日上午,青禾工作室開展主題為「優化半日活動組織」的大型幼教研討活動,工作室全體成員及來自沙雅縣各幼兒園的40多位骨幹教師參與活動,觀摩學習;

  11月7日,青禾工作室舉行「同課異構」主題課堂教學教研活動,周邊幼兒園多名教師聞訊紛紛前來聽課觀摩;

  11月29日,在青禾工作室主導和推動下,為期一天的「半日活動」現場觀摩交流在沙雅一幼舉行。

……

  很顯然,沙雅縣嘉興第一實驗幼兒園依託青禾工作室開展的系列幼兒教育教研活動,在沙雅幼教界已漸成常態:關注幼兒生活細節的教育活動滲透、關注課堂教學的多元高效、幼教師資培訓、主題活動開展等,越來越與內地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動「接軌」,並呈現向縱深化發展的態勢。

  面對沙雅幼教領域良好發展的景象,沙雅縣嘉興第一實驗幼兒園俞萌萌副園長動情地說:「我們打心眼裡感激『大姐』,她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理論知識和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精神和信心!」

  俞副園長口中的「大姐」,說的是陸勤娥老師——一位來自浙江嘉興、年近五旬的幼教援疆專家,她也是浙江省選派的第一位幼兒教育領域的援疆教師。

  把時間回撥到2017年2月,作為浙江省第九批智力援疆隊伍的一員,下車伊始,陸勤娥老師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受援單位報到。

  沙雅縣嘉興第一實驗幼兒園,這所嘉興市全額援建的幼兒園,雄偉、漂亮、硬體設施一流。但不久陸老師對這所全縣幼教發展情況最好的學校有了更深的認識:在全面推行「雙語教育」的政策背景下,全園只有4位漢族教師,其中3位還是行政領導;真正學前教育畢業的專業老師佔比僅20%,其他老師都是臨時轉崗而來;絕大多數老師都是教齡1-3年內的年輕老師……去鄉下幼兒園調研的情況更為不堪,基本沒有合格的幼教專業國語老師。大量欠缺專業師資的結果就是:幼兒教師工作量大,職業幸福指數低;幼兒日常教育活動體系不完備,課堂教學質效差;不規範的教育導致個別幼稚園成為「託兒所」,老師更像「保姆」;至於有計劃的師資隊伍培訓、專家引領、教研交流活動等更是空白。

  每次從鄉下幼兒園調研或聽課觀摩回來,陸老師都會感受到深深的憂慮,心情更是無比沉重壓抑,她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作為一名幼教經驗豐富的援疆專家,她覺得自己有責任有義務為沙雅的幼教事業做點什麼,面對一群群可愛的孩子,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她在思索:我能做些什麼?哪方面最能切中肯綮?取得實效的抓手又是什麼?

  春天隨著維吾爾族同胞的諾魯孜節一起到來,萬物復甦,草木萌芽,大地泛出了些許綠意。在沙雅幼教的園地上,陸老師開始了辛勤的耕耘,播種著春天的希望。

  要改變和提升幼教水平,教師的態度認識和專業能力是關鍵。面對多重因素導致的幼兒教師職業倦怠感,首先要從心理上、精神上進行調整。陸老師的援疆第一課從一堂講座開始。3月21日上午,名為《伴你一生是心情》的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系列專題培訓講座在沙雅縣嘉興第一實驗幼兒園舉行。

  從緩解教師心理壓力、尋找職業幸福感講座開始,陸老師的援教步伐越走越快,步子也越來越大。第二階段,她把工作的中心放在了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和專業成長規劃上。圍繞教師的專業成長,開展各種專業知識講座和課堂實踐活動,引導教師反思,我的能力和專長有哪些?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老師?我每一個發展階段的重點任務是什麼?……以師徒結對為紐帶,引入內地先進的教學活動模式,上示範課,率先垂範,定期開展教學教研活動,為教師搭建自我發展的舞臺,使教師在充分實踐中磨練技能、在全面發展中發揮特長。

  送教下鄉、互聽互評、說課磨課等活動的充分展開,使她時常不能返回指揮部用餐,「陸老師為什麼沒回來吃飯?」援友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哦,又下鄉了……

  夏天來臨,沙雅的幼教事業在陸老師的引領下,猶如一顆大樹,在夏日裡越來越枝繁葉茂、綠意蔥蘢。幼兒園的課堂研討、專業培訓等各項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在沙雅縣委和嘉興市援疆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把沙雅縣嘉興第一實驗幼兒園打造成示範性幼兒園的建設計劃正式出臺。

  面對繁重的工作、艱巨的任務,這一刻,陸老師感到個人的力量如此微薄。懷著對新疆人民的責任和感情,她想到了要充分利用嘉興幼兒教育資源優勢、藉助後方專家團隊的力量來沙雅幫帶引領。在她的積極溝通聯繫和嘉興市援疆指揮部的幫助下,趁著暑假,嘉興幼教名師團隊一行來到沙雅,為各幼兒園園長和老師們作了為期一周的培訓,搭起了嘉沙兩地幼教互動交流的平臺,實現了資源共享。

  而此刻,一個更大膽的計劃在陸老師的腦海中醞釀。沙雅的幼教事業可持續性發展的依託平臺又在哪裡?她要為沙雅的幼兒教師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專業發展的「家」……

  2017年9月27日,是一個讓沙雅縣幼教老師們歡欣鼓舞的日子,在浙江省與嘉興市兩級援疆指揮部、沙雅縣委縣政府、阿克蘇地區教育局的扶持下,沙雅縣示範性幼兒園建設推進會暨紅船幼教名師「青禾工作室」揭牌啟動儀式隆重舉行。投資100萬元的「青禾工作室」的啟用,為嘉興市援疆指揮部快速推進「雙十示範」建設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為陸老師、更為後續的浙江援疆專業技術人才發揮「傳幫帶」引領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工作平臺。

  至此,沙雅的幼教援建工作,從最初的篳路藍縷、舉步維艱迎來了滿園蔥蘢、碩果纍纍的收穫季節。有了團隊的力量,有了更大的舞臺,陸老師卻更忙了,她要在這個更大的舞臺上用更精彩的演出回報各級領導,推動沙雅幼教援建事業更上層樓。

  除了像工作室21名成員一樣各帶3名教師進行師徒結對「傳幫帶」外,如何普惠眾生,在更多的幼教師資骨幹隊伍中實行同伴互助,在備課研討中協作,在專題討論中幫助,在課堂展示中互動,共同分享、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都成了她的研究課題。

  於是,我們看到了陸老師忙著制定「四功、三課、兩文」的工作室計劃,忙著確定工作室特色主題活動開展的方向,忙著規劃教師專業成長的發展路徑;

  於是,我們看到了陸老師精心選題,針對幼兒活動環節的「優化半日活動組織」大型課堂教學主題交流研討活動,活動前,她忙著前期的準備與推進;活動中,她忙著主持,忙著指導、修改、完善工作室成員撰寫的半日活動計劃,忙著與老師們分享、交流、研討;活動結束時,她忙著總結並以《孩子是幼兒園生活的主人——剖析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的精彩講座進行深化和拓展;

  於是,我們看到了以構建多元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為目的的青禾工作室「同課異構」課堂教學教研活動的開展。陸老師忙著聽課,忙著點評,忙著以《同課異構——讓我們的教師更專業》專題報告的形式進行深度剖析、引領推進。

  新的藍圖在陸老師的心中徐徐描繪,而她,像一個不知疲倦的園丁,在沙雅幼教的這片園地裡,不顧晨昏寒暑,辛勤而默默地耕耘著……

相關焦點

  • 郭建榮:北大校史園地的耕耘者
    由於時間有限、認知有限,在人物選取上難免有一孔之見,希望讀者諸君指正。新聞網正陸續推出相關報導,敬請關注!個人簡歷:郭建榮,河北隆堯人。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畢業,北京大學校史館研究員。郭建榮作為北大校史園地的耕耘者與堅守者,累計整理校史資料上千萬字,為北大校史的修纂與保存作出了積極貢獻。郭建榮認為,學習更重要的在於自己,老師只能起引導作用。他引用了毛澤東主席的一句話來解釋——「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當時還是一名大學生的郭建榮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去聽各種各樣的講座。「不要以為這些和我們無關,就去無視一些東西。
  • 付出:為了沙雅的明天更美好
    半年時間裡,她與另一位支教的秀洲區實驗學校副校長黃建忠,儼然已是對口支援學校——沙雅縣嘉興第一實驗小學教學工作的「領頭羊」了。  這所學校是嘉興全額投資援建項目。周豔說,第一次與維族的學生和老師打交道,很多理念都有不同程度的「碰撞」,且家長几乎聽不懂漢語。工作中,轉變當地教師的做法比較簡單,但轉變他們的觀念卻任重道遠。
  • 鄉村女教師王秀玲:堅守三十三載耕耘幼教天地
    帶著這個想法,現年57歲的王秀玲耕耘在王寨村這片熱土上,堅守33年耕耘幼教天地。王秀玲(右一)給孩子們上手工課村裡學前教育也能標準化2018年年底,經過兩年的籌備和建設後,佔地2500平方米的「新集鄉小天才幼兒園」終於落成。
  • 幼教創新路上的「燃燈者」!寶山這位幼兒園園長不一般
    方紅梅上海市寶山區陳伯吹實驗幼兒園園長、全國先進工作者從教32年,方紅梅在學前教育園地辛勤耕耘,傾注滿腔熱情和心血,取得了「培養出人才、辦學出品牌、教育出成果」的豐碩收穫。敢於擔當,爭做師德高尚幼教楷模她敢於擔當,盡心盡力推動幼教。作為無黨派人士和連續兩屆市政協委員,為我市幼教的發展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
  • 一寸粉筆、三寸講臺、四季耕耘,立德育人,無怨無悔
    一寸粉筆,三寸講臺、四季耕耘,立德育人,無怨無悔!現在小孩子三歲就開始入園,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會有很多的老師。老師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大,在價值觀、世界觀的樹立,知識的傳遞上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教育還是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差別,城市小孩的教育資源相對來說要多一些,而貧困地區的教育資源則較為缺乏,就連老師都處於缺少狀態。
  • 新疆沙雅羅布麻蜂蜜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中廣網阿克蘇4月24日消息(記者吳卓勝 阿克蘇臺記者陳雄飛 沙雅臺記者凌松偉 朱乖鳳) 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特色農產品——「沙雅羅布麻蜂蜜」,日前獲得農業部頒發的國家地理標誌登記證書,這也是阿克蘇地區首個獲此殊榮的農產品。
  •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一支粉筆,兩袖微塵,祝老師節日快樂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無悔付出!雖然學生面孔會變,四季交替會變,老師頭髮會變,但是三尺講臺不會變。有三尺講臺的地方,就是學生追求夢想的地方。老師們四季耕耘,無悔付出。儘管年少時,我們最討厭的是老師的管束,然而成人以後,才發現,我們最懷念的卻也是老師的管束。再也沒有人如他們一般,可以毫無保留的對我們付出,教授我們知識。
  • 向沙雅學校捐助的圖書室建好了!這名海寧教師說:捐助不會斷!
    現在小區裡的人見到我都會主動和我打招呼,不管我認不認識。」金呂平還笑言,報導出來後,自己的學生都聽話了很多。「以前學生不太好管,現在和他們說『坐好來』,他們基本都乖乖坐好了。」金呂平說,現在自己是學校其他老師的「救兵」,有什麼不好管的事情找他救場,只要他一出現一說話,學生們都會安靜下來,「這也許是榜樣的力量吧」。
  • 四季耕耘 不為繁華易初心
    市二十五中供圖「為引導學生成長為擁有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和國際視野的新型人才,我們高三英語備課組全體老師四季耕耘,以專業的知識、嚴謹的態度堅守教學一線,不為繁華改變我們的教育初心,用心守護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市二十五中高三英語備課組組長李悠暢如是說。記者了解到,市二十五中高三英語備課組是一支努力進取、充滿活力、有紮實的專業基礎和教研能力的教師團隊。
  • 【幼教人物誌】崔冬梅:思想悄悄發芽,智慧滿樹開花
    是等到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在醫院裡治療,還是在幼兒階段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更好的幹預?崔冬梅深思之後,選擇了後者,毅然決然走進了學前教育,走入了另一片天地。詩人說,森林裡有兩條路,我選擇了人跡罕至的一條,對於崔冬梅來說,也是如此。多年來,崔冬梅從醫學出發,以腦科學為基礎,以心理學為依託,以幼兒教育為終身信仰,她用她的智慧,敏銳的覺察去思考,什麼是真教育?
  • 永葆童心 為幼教事業服務——記肅北縣幼兒園副高級教師蘇依拉圖雅
    1989年,剛從學校畢業的她,帶著對幼教這片淨土的嚮往與渴望,幸福地紮根在了幼教這片土地上。她在平凡的幼教崗位上默默耕耘,以「當一名好老師」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任勞任怨,始終做到「愛園為家,愛生如子」。在剛開始從事幼教事業時的她,就是一個「小勤務兵」,虛心請教前輩,認真備課,熱心教學,不斷總結經驗和反思。
  • 尋找「最美教師」|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知識的傳播者,人生的引路人
    隨著年歲增長,青蔥歲月裡的許多記憶漸漸消失,只留下那些最值得懷念的。但有一人,曾站在三尺講臺上,手捧詩書,教你知識,擴大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在那尚未長大、仍然懵懂的年紀裡,他就像人生的燈塔,散發著溫暖的光芒。
  • 迎江區舉辦幼教學科三定備課活動
    12月11日上午,迎江區幼教學科三定備課活動在六一幼兒園順安分部成功舉辦。區幼教教研員滕麗主持活動,區屬各公、民辦幼兒園園長及部分教師參加了此次教研活動。此次活動包括園內環境參觀、展示課以及研討交流等環節。
  • 秋分,讀寫蘊藏豐收充盈感裡的奮進
    秋分,昭示五穀豐登、萬物充盈,象徵殷勤耕耘的收穫、艱辛付出的斬割。在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秋分承載了很多、寄託了期盼,是碩果纍纍、是稻香麥浪、是金盆滿盆、是倉廩厚實,是大地饋贈的喜悅、是勤勞辛酸的回報、是一年最後的結果。或許,「秋日勝春朝」正在於春播、夏種之後,滿載沉甸甸的收穫,為冬藏帶來了安全感、充盈感、飽滿感,這是一個勤勞智慧的國家和民族幾千年的情感認同。
  • 二年級語文園地二:一詞多義和人物描寫(中)
    漢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在語文園地一我們學習到同樣的句子用不同的語氣表達出來的意思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同樣的一個詞語放在不同的語境中它的意義也不一樣。二年級語文園地二同學們可以仔細觀察兩組句子,第一組和第二組都有一個相同的詞語,分別是「特別」和「經過」,但是它們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 耕耘四季,遇見美好——夏一西教師的優秀是如何煉成的?(十四)
    耕耘四季,遇見美好張娟2003年夏,我抱著對未來既憧憬又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了夏鎮一中西校。從此,我的教學之根在這裡紮下,育人之夢在這裡開花。歲月如流,十八年彈指一揮間。我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在這裡播撒,揮汗如雨的奮鬥足跡在這裡留下。夏一西仿佛是一位母親,它的一草一木滋潤著這裡的每一個奮鬥者,有你,有我還有他(她);它又是一個孩子,在我們的手中它萌芽、發展、壯大。
  • ...教師黃雅川:18歲入職幼教事業,耕耘講壇50年,85歲仍在編撰幼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今年85歲的黃雅川是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一名退休教師,雖然已經退休多年,但她始終心繫著她熱愛的幼教事業。最近她在編撰一本針對孩子動手能力的手工書,之前她就曾出版《幼兒感官訓練》、《我的第一本自然漫畫書》等十多本書籍,還有多個系列的幼兒教育大綱。
  • GET World 2017 | 看遍幼教特色,與臺灣文創高管零距離活動
    在臺灣,有許許多多的兒童繪本館,給家長與孩子在空餘時間提供了一個共度的空間;社區公共區域設計與布置充分考慮孩子的需求,陳列櫥窗裡永遠有孩子們的作品;街頭隨處可見為孩子們設計的卡通人物玩具等。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處處彰顯著人文關懷,時時都能感受到:這裡是孩子的天堂。
  • GET World 2017看遍幼教特色,與臺灣文創高管零距離互動
    在臺灣,有許許多多的兒童繪本館,給家長與孩子在空餘時間提供了一個共度的空間;社區公共區域設計與布置充分考慮孩子的需求,陳列櫥窗裡永遠有孩子們的作品;街頭隨處可見為孩子們設計的卡通人物玩具等。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處處彰顯著人文關懷,時時都能感受到:這裡是孩子的天堂。
  • GET World 2017 | 臺灣·啟發天性的早幼教之旅
    在臺灣,有許許多多的兒童繪本館,給家長與孩子在空餘時間提供了一個共度的空間;社區公共區域設計與布置充分考慮孩子的需求,陳列櫥窗裡永遠有孩子們的作品;街頭隨處可見為孩子們設計的卡通人物玩具等。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處處彰顯著人文關懷,時時都能感受到:這裡是孩子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