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首訪難掩美印分歧

2020-12-23 人民網

2月24日至25日,美國總統川普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川普任內首次訪問印度。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美印戰略防務夥伴關係愈發緊密,但在經貿等領域的分歧短期內難以消除,此訪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行程非常緊湊

據印度媒體報導,為迎接川普,印度方面做了大量準備,不僅安排大規模歡迎活動,還在其必經之路「建牆」以遮擋路旁的貧民窟。該國媒體批評稱,「如此取悅川普簡直太過分了」,印度民眾也通過社交媒體表示抗議。

根據印度外交部公布的日程,川普此行安排得非常緊湊,在不到36小時內,除首都新德裡外,川普還訪問了印度總理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並前往泰姬陵參觀。訪問期間,川普除與莫迪舉行正式會談外,還參加了印度商業領袖圓桌會議,並在一座能容納11萬人的體育館出席大型集會並發表講話。

作為川普訪印的「禮物」,美印此次在防務領域達成協議:印度確定向美國採購價值30多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包括24架MH-60R「海鷹」直升機和6架AH-64E「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此外,印度官員透露,美印《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最後階段談判定於3月啟動,該協議將促成兩國交換地理空間情報,為巡航飛彈、彈道飛彈等武器系統提供準確信息。

在美印之間最大的爭議問題貿易協議方面,雙方沒有達成共識的跡象。據稱,印度政府本想藉此次訪問說服川普恢復印度價值60億美元出口商品的免稅待遇,為此才拋出「軍火大單」,然而,美國政府近日宣布取消印度的發展中國家地位,這意味著印度不但無法重新享受免稅待遇,連此前被取消的普惠制貿易地位也沒法恢復。

缺乏實質意義

對於川普此次訪印,外界普遍認為其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一是各取所需意味濃。《今日印度》等媒體指出,川普是第一個專程訪問印度(不順路訪問其他國家)的美國總統,凸顯了他對美印關係的重視。《紐約時報》和英國廣播公司認為,川普此次訪印並受到高規格接待是雙方各取所需的表現。報導稱,在彈劾審判之後,川普急於轉移國內視線,莫迪也希望能暫時緩解當前國內面臨的壓力。美國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的南亞問題專家庫格爾曼表示,川普此訪主要成果是與莫迪進行一系列對話,兩國達成的實質性成果不多。

二是固有分歧難消除。在經貿領域,美印兩國近年來摩擦不斷。「美國之音」指出,川普在訪印伊始就強調,他可能不會帶著人們預期的重大貿易協議回國。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此前也取消了對印度的訪問,原因是雙方在談判中存在尚未解決的分歧。法新社引述專家的評論稱,美印貿易糾紛本質是「印度製造」與「美國優先」的政策衝突。

三是選舉考量多。外媒認為,今年是美國大選年,川普高調訪印背後有著選舉考量。英國廣播公司評論稱,美國國內印度裔居民人數接近450萬,他們大多是民主黨的支持者(上屆選舉中只有16%的印度裔選民投票給川普),正著眼於選舉連任的川普此時訪印,可以向印度裔美國人展示他對美印關係的重視。

裂痕仍將持續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印度方面寄予厚望,但川普此訪並未斬獲太多成果,雙方在貿易領域的矛盾進一步凸顯。川普抵達之際,印度網民還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一場「回去吧川普」運動,表示如果川普沒有看到一個「真正的印度」,那他此行就沒有任何意義,還不如早點回去。

展望未來,雖然莫迪宣稱「川普此訪將進一步鞏固美印友誼」,但受結構性矛盾影響,兩國間的分歧難以消除。一方面,貿易爭端是美印兩國當前最棘手的問題之一。自川普上臺以來,美印之間的貿易摩擦持續升級,2018年,美國對包括印度在內的多國出口到美國的鋼鋁產品加徵關稅,令印度鋼鋁行業遭遇沉重打擊;作為回應,印度提高了農產品關稅,並對美國醫療設備設限。2019年5月31日,美國又以「印度未能確保向美國提供公平、合理的市場準入條件」為由,宣布取消給予印度的普惠制待遇,引發印方不滿。川普政府還多次公開指責印度是世界上關稅最高的國家之一,並一直要求減少與印度的貿易逆差。儘管美印雙方已進行數月的貿易談判,但要達成協議還將面臨諸多挑戰。

另一方面,夥伴關係貌合神離。雖然近年來隨著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印度有向美國靠近的趨勢,但兩國之間的關係顯然沒有兩國領導人的「友誼」來得更深。美國一直向印度兜售其「印太戰略」,但對印度而言,徹底倒向美國並不符合印度自身的國家利益,反而可能使其在地緣問題上承受更大壓力。同時,出於自身利益需要,印度與委內瑞拉、伊朗等美國的「敵對國」保持著較好關係,並在軍事領域加強與俄羅斯的傳統合作。川普此次訪印期間竟向巴基斯坦「表白」稱,「美國與巴基斯坦的關係非常好」,這番話讓印度人明顯感到不安。

(責編:陳羽、嶽弘彬)

相關焦點

  • 川普首訪印度:與莫迪的「化學效應」難掩美印利益分歧
    印度當地時間24日,美國總統川普搭乘其專機「空軍一號」抵達印度,展開為期兩天的訪問。當日下午,成千上萬的印度群眾聚集在印度西部城市艾哈邁達巴德可容納11萬人的板球場,以迎接川普與其夫人梅拉尼婭。據法新社24日報導,川普在大型板球場收穫了「隆重歡迎」,與印度總理莫迪一同參加這場名叫「你好,川普(Namaste Trump)」的活動。
  • 美總統首訪印度未彌合貿易分歧
    美國總統川普2月25日結束對印度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這是川普任內首次訪問印度。有分析指出,此訪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雙方在貿易等問題上的分歧短期內難以彌合。針對外界最為關心的貿易問題,印度總理莫迪在與川普會見後的聯合記者會上指出,兩國將為即將舉行的貿易談判提供「法律途徑」,相信兩國貿易部長之間的會談將取得成果。川普強調,美印的重點是建立公平互惠的雙邊經濟關係,雙方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還沒有達成協議」。他還抱怨稱,美國商品在印度被徵收了高額關稅,必須得到公平的對待。美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
  • 美高官訪臺,蔡英文聯手川普,要搞一個「地動山搖」的大新聞?
    阿扎在一份聲明中稱,他此行的目的是「顯示美國總統川普對臺灣的支持」,以及「肯定臺灣在應對新冠疫情方面所表現出的領導力」。「美在臺協會」對此表示,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籤署「臺灣旅行法」,旨在派遣高階美國官員赴臺,重申「美臺友誼」,而「本次訪問為此項美國政策的一環」。美國國防部前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表示,這類訪問應成為例行性訪問。
  • 馬克龍借一戰紀念發力主場外交,「秀親密」難掩美歐分歧
    馬克龍與川普肢體語言凸顯分歧馬克龍與川普在各個外交場合的肢體互動一直廣受媒體關注。今年4月,馬克龍在訪美行程中與川普頻頻「秀親密」,兩人握手、擁抱,甚至滿臉笑意互拍大腿的照片在媒體和社交網站上廣為流傳。
  • 川普一句話翻了車!雷鳴般的歡呼戛然而止,萬人會場鴉雀無聲!
    當地時間2月24日,美國總統川普對印度進行正式訪問。這是川普上任以來的首次印度之旅。對此,新德裡對於此次川普的到訪十分重視,甚至到了一種奴顏婢膝的地步。為了讓川普在訪印期間有個好心情,莫迪政府特意在新德裡建立隔離牆,將印度最好的一面展現在他的面前。
  • 川普首訪印度排場大 數萬印度民眾手持橫幅夾道歡迎
    在印度阿格拉,當地豎起歡迎川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的廣告牌。國際在線專稿:美國總統川普於2月24至25日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川普任內首次訪問印度。根據印度外交部公布的日程,川普此次印度之行十分「緊湊」。
  • 臺學者:川普閃電訪臺非空穴來風
    因此,打「臺灣牌」刺激北京是必要手段,日前傳出川普閃電訪臺的消息並不是空穴來風,這件事代表著川普可以做到其他人做不到的事,並給準總統拜登設下框架。湯紹成說,若川普要訪臺,蔡當局籌碼太少、難以拒絕,北京在此美國總統交接期間也難下重手,包括武力攻臺等。畢竟川普即將下臺,下重手等於把未來對拜登的中美關係又搞壞了,反而對北京不利。
  • 被稱「英國川普」,英美有特殊關係,詹森訪美咋一推再推?
    詹森有「英國川普」之稱,英國和美國之間有特殊關係,為啥詹森的訪美行程一推再推?詹森的前任特蕾莎梅,有幸成為川普正式上任後接待的第一位外國領導人。但是,川普卻遲遲沒有訪問英國,主要原因是英國民眾反對。川普好不容易訪問英國了,但訪問規格卻又下降了——從國事訪問降格為「工作訪問」。
  • 這個神他是人,為什麼如此崇拜川普?
    先看下面這組圖片:▲一名印度男子在畫有川普和莫迪頭像的塗鴉牆前合影(圖片來源:美聯社)▲印度"特粉"將川普雕像供奉為"聖人"▲川普被作為神龕跪拜▲大街上到處都是川普"神"宣傳照先說民間為何這麼隆重,在印度民間有兩種寓意:一個是右翼邊緣組織成員特崇拜川普,因他曾公開反對伊斯蘭恐怖組織,認為他是世界上最強大、最無敵的領袖,只有他才能夠拯救人類。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一個右翼組織為川普的選舉勝利組織了一場特別祈禱。該右翼組織向聖火獻上種子、草和酥油,稱川普是人類的救世主。
  • 陸委會前副主委:保留2024再起資格,川普卸任前訪臺機率極高
    據中評社報導 曾任「國安會」諮詢委員的陸委會前特任副主任張顯耀1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卸任前訪臺是「可能且機率極高」之事。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少將搭行政專機11月22日抵臺密訪3天2夜絕對不是為了交換什麼印太情報,就是為川普訪臺鋪陳。
  • 印度邀請川普出席國慶日活動被拒 白宮:總統行程太滿
    【文/觀察者網 王慧】 印度邀請川普作為貴賓出席本國國慶日,川普拒絕了。 據新德裡電視臺(NDTV)28日報導,消息來源稱,川普政府幾周之前通知印度,川普「行程太滿」,國慶日的訪問無法成行。印度外交部目前暫時沒有對此作出任何官方聲明。美國駐印大使也未發表任何評論,他表示,只有白宮有權宣布總統的出訪計劃。
  • 川普結束印度之行:籤軍售大單,稱「不幹涉印度內政」
    來源:澎湃新聞網2月25日,印度總理莫迪在新德裡與到訪的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會談。此次訪問是川普就任總統以來首訪印度。最終,印度確定從美國採購價值30多億美元的軍備。除此之外,雙方未達成其他重大協議,備受關注的貿易談判並未取得實質進展。
  • 英國宣布6月主辦G7面對面峰會,或成拜登海外首訪契機?
    英國也有望成為拜登海外首訪目的地。 6月英國見? 據悉,此次峰會將於6月11日至13日在康沃爾郡海濱度假小村卡比斯貝舉辦。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和日本領導人有望齊聚一堂。 如果成行,這將是英國8年來首次舉辦G7峰會。
  • 選票、經濟、克什米爾:莫迪、川普和印裔美國人各有所需
    在莫迪為期一周的訪美行程中,美印兩國領導人氣氛融洽,這從莫迪此次美國之行的首站就可見一斑。當地時間9月22日,印度總理莫迪在美國休斯頓參加了一場迄今為止「為訪美外國領導人舉辦的最大規模的一次集會」。美國總統川普陪同莫迪,手牽著手走上了集會講臺,拉開了由印度裔美國人組織的大型歡迎集會「你好莫迪」(Howdy Modi)的序幕。
  • 川普訪日,安倍全程陪吃陪玩,陪自拍!「美日親善」到什麼程度?
    鑑於在六月末的G20大阪峰會、八月的七國集團峰會、九月的聯合國安理會大會上,川普與安倍都將可能舉行會面,因此,川普本次訪日不會有太多實質性成果,雙方更希望向外界展示牢固的國家同盟關係和兩個人之間的緊密個人關係。川普此行的首要目的不是貿易,而是成為日本「令和」時代的首位國賓。
  • 誰在炒作川普訪臺?拜登政府讓蔡英文有苦難言
    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稱,從與美方官員互動中,並未聽到這個消息。蔡當局安全高層表示,《夕刊富士》本身以報導八卦新聞著稱,而且川普不太可能有訪臺時間。但傳聞並沒有絕跡,很快捲土重來。第三次仍是在《夕刊富士》上,日本政治評論家宮崎正弘12月1日撰文稱,川普可能考慮在最後時刻投出「重磅炸彈」,其中一項正是閃電訪問臺灣。
  • 川普上任以來美英「特殊關係」的新變局
    時任英國首相特雷莎·梅首訪白宮時,川普在與梅舉行的聯合記者招待會上也有過「繼續支持」美英「特殊關係」的公開表態。然而,後來的情勢表明,所有這些都不過是缺乏可持續性的虛招。川普上任兩年多來的對英政策表明他對美英「特殊關係」的有意忽視、漠視程度超過了二戰結束以來的歷任美國總統。
  • 海外網評:「日美友好」的實質是同盟關係下的相互利用
    5月27日,在日本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工作午餐。 (圖源:新華網)5月25日至28日,美國總統川普受邀以「國賓」身份訪日,是日美兩國為維持、鞏固「特殊同盟關係」而集中展開的一次「政治運作」。
  • 川普就任後首訪芝加哥 批治安「比阿富汗更危險」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0月29日電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就任後首訪芝加哥的美國總統川普,28日在麥克米克展覽中心舉行的國際警長協會大會發表演說,他抱怨未出席演講的芝加哥警察局局長詹森(Eddie Johnson
  • 誰在炒作川普訪臺?拜登政府讓蔡英文有苦難言丨慢點·觀察
    川普當時回應記者的提問時表示,自己目前沒有計劃訪問臺灣。第二次是在10月12日,日本《夕刊富士》雜誌報導了所謂「川普可能突襲式訪臺並承認臺灣」的消息。顯然,這是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9月17日訪臺掀起風浪之後,餘波未了。對此,臺當局緊急出面否認。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稱,從與美方官員互動中,並未聽到這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