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起,全市中小學正式放寒假。寒假怎麼過?日前,市教委聯合多部門下發《關於做好2019年上海市未成年人寒假工作的通知》。多部門精心安排、有效協同,旨在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在寒假中積極參與各類實踐體驗活動,提高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過一個歡樂、祥和、平安、有益的寒假。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
擴展載體平臺 豐富假期生活
各單位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線,以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契機,組織、設計、開展"2019,向祖國敬禮"主題系列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在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和實踐活動中體驗感悟,修身養德,提升綜合素養。
深化"社會大課堂"實踐體驗活動。各區校外聯辦要加強區域內高校、企業、社會場館等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發揮好各類公共資源作用,為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搭建豐富平臺。
各級各類校外社會實踐基地要豐富活動項目、優化服務功能、拓展實踐時空,滿足未成年人假期活動需要。
各街道(鎮)、各學校要利用《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版圖》《上海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護照(家庭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科學合理安排不同學段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中小學生走出家門、走進社會,開展文明修身、社會考察、職業體驗、公益勞動、科技藝術、體育鍛鍊等各類主題鮮明的假期活動;
積極開展「紅色基地尋訪」活動,組織廣大未成年人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
精心設計「我眼中的中國」「尋訪共和國同齡人」「尋訪勞模(工匠)」等活動,組織學生觀看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為主題的系列動畫短片《40年,上海的變遷故事》及優秀影視作品,引導廣大學生在尋、看、訪、思中全面了解祖國發展,樹立理想信念。
開展"節慶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各單位要圍繞除夕、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慶日,精心設計活動方案,營造熱烈、祥和的節日氣氛。
繼續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書寫、講解活動,結合書香校園建設,根據學生認知規律,開展名家名著的推薦、導讀、徵文活動。
引導未成年人觀看「超級家長會」欄目特別節目《我和夢想面對面——上海螢屏冬令營》《「好書童享 為愛閱讀」親子閱讀晚會》等節目,增加親子互動。
深入開展「學會感恩,關愛他人」活動,引導未成年人走進敬老院、兒童福利院等社會公共服務機構,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增強責任意識。
要注重節約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理財觀,合理使用壓歲錢,倡導家長以更豐富的精神獎勵激勵孩子成長。
以弘揚勞動精神為重點
加強科學指導 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各學校要推進家校共育,指導未成年人制定好個人寒假學習生活計劃,關注時事新聞,合理安排好學習、鍛鍊、勞動、休息和娛樂時間,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作息規律。
01
鼓勵家務勞動。各學校要引導學生樹立"自己事情自己做,家裡事情幫著做"的觀念,激勵學生在家庭中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
各區教育局、各街道(鎮)要充分發揮區域內中職校開放實訓基地、青少年活動中心、勞技中心、社區學校等作用,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體驗、家務勞動技能展示等活動,引導學生學習勞動技能,展示勞動成果,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
02
推進公益勞動。要積極鼓勵、引導未成年人積極參加社區勞動和公益活動。要組織高中、中職校學生開展志願服務和公益勞動,依託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真實記錄和積累學生寒假志願服務和公益勞動經歷。各街道(鎮)要積極挖掘資源,為學生開展志願服務和公益勞動搭建平臺。
03
加強體育美育。實施體育家庭作業制度,積極開展家庭陽光體育活動,指導未成年人堅持養成每天鍛鍊1小時的良好運動習慣。
各區教育局、各街道(鎮)、各學校要繼續做好各類活動設施、場館在寒假期間向未成年人開放工作,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賽事活動,鼓勵未成年人走出家門參加體育活動;
各學校要加強對家庭美育引導,積極鼓勵家長在假期中帶領孩子走進博物館、美術館、大劇院、影劇院等文化場館,欣賞高雅藝術,觀摩優秀影視劇。
各學校要組織學生參加民俗、民間、民族文化等活動,傳承中華美德,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在美的薰陶中,養成崇德向善的品行。
以安全健康為前提
強化安全教育 落實管理育人合力
各單位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建立健全"以學校為指導、以社區為依託、以家庭為保障"各方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以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興趣為原則,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加強指導,形成育人合力。
強化安全教育指導
各學校要結合《中小學公共安全行為指南》課程,充分利用市、區、校三級安全教育實訓場所,對廣大師生進行一次集中性的安全教育。
各學校要通過印發《告家長書》、開展家庭訪問、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幫助家長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切實履行監護人責任。
要密切家校聯繫,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育人觀念,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切實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預防與幹預工作,尤其要關注考試後、開學前學生的心理變化。
各區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及分中心要建立完善假期值班制,及時認真做好家長、學生的心理諮詢服務,為促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有力支撐。
構建防範工作體系
各單位要形成共同參與、各司其職的安全防範工作體系。
要進一步完善校園安全工作機制,嚴格執行校園安全責任人制度、假期值班制度。
要開展安全檢查整治工作,加強校園安全隱患排查,確保無火災、盜竊、治安事件等責任事故發生。
遇到重大問題和緊急突發事件,要及時上報,並妥善處置。
在組織未成年人參加假期社會實踐活動時,要事先制定安全預案,杜絕安全隱患,嚴防各類意外傷害事故發生。
優化學生成長環境
各區未保辦要積極協調區文化、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門,重點加強網絡、螢屏聲頻、出版物市場監管,加強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營業性遊藝娛樂場所、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的日常監管,規範未成年人娛樂服務,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紮實細緻地開展好走訪慰問、幫扶救助、送溫暖等活動。
各區文明辦、教育局、校外聯辦要主動協調社區,充分利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社區學校、社區學生實踐指導站、社區志願者服務中心、街鎮企業、社區學院、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少科站)、學校少年宮等資源,開設一批"愛心看護點",切實解決"雙職工家庭"的實際需求。
寒假期間,嚴禁學校上新課或進行大面積補課,嚴禁延遲放假或提前開學。各區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要設立並公開監督電話、電子信箱等,主動接受公眾、家長和媒體的監督,發現違規違紀行為要嚴肅查處,切實減輕未成年人的學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