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經歷了霸王級寒潮的親們;
還有去參加考試,在路上被凍成了狗的親們;
還在學校作最後幾天奮鬥的小夥伴們;
你們辛苦了!
再堅持幾天就能回家啦!
那些回家早的小夥伴也別太得意,
你的寒假規劃做好了麼?
今天我們來嘮嘮寒假計劃那些事
✎✎✎
不少同學都有制定寒假計劃的習慣,來讓自己的假期過的更充實。比如,一位同學計劃寒假期間一天的安排是這樣的 ☟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這只是理想狀態好嘛!放假後,你的實際狀態和節奏其實是這樣的 ☟
許多同學感慨:曾經,我也是還沒放假就給自己制定一份計劃,但是,從未做到.
不論計劃書寫的再漂亮,最後一句才是重點:「我從未做到。」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鮑邁斯特就曾用實驗證明:任務清單上每增加一件事,你分攤在每件事上的意志力就會減一分。言下之意就是:目標越龐大,實現的可能性越低。
所以,這個寒假,
給自己列一些切實可行的目標吧!
以下這十點能做到一半,
這個寒假你就沒白過!
▼
年年說減肥,年年沒見減,這是每個減肥路上人的最大心結。 對於一個胖紙來說,寒假必然是減肥的攻堅期。走親訪友面臨著諸多美食誘惑,要麼減,要麼肥,沒有中間選項。畢竟,你也不希望寒假過後自己變成這樣:
千萬別說你是不拘小節的人,體重神馬的都是浮雲。一個連體重都管理不好的人,咋讓別人信任呢?
你以為一個學期沒回家,這個寒假就能和父母和睦相處?非也!以老媽為例,據說她對我們的情緒變化通常是這樣的:
在我沒回家時,我媽是;在我快要到家時,我媽是;在我到家那天,我媽是;剛到家兩天,我媽是;再後來,我媽是;再過幾天就成了;又過了幾天,我媽是;等我將要走時,我媽是;等我走了好久之後,我媽是。
重點來了!怎樣才能防止與父母衝突,並與他們其樂融融的度過假期呢?
a.早起的孩子不惹媽。一般起床時間維持在8:00—9:00比較適合,特殊情況除外;起床後不要沒完沒了耍手機,適當做點家務,比如飯後刷個盤子、洗個碗、掃個地等。
b.午飯前這段時間可以看電視玩電腦,但1小時後就要停下來,跟老媽說會話什麼的,降低老媽對你的反感度;差不多到午飯時間了,這個時候廚房可不能少了你的身影,即使什麼都不做,過去轉一圈,慰問慰問老媽也是可以的。
c.但是一定要記住吃完午飯的時候,收拾餐桌,你一定得衝在最前面;中午休息,下午2點前要爬起來;晚飯前最好拿本書文藝一下,彰顯你的學生身份。
d.當然也不可能總是宅在家裡面,畢竟還要走親訪友。這種時候一定要多看老媽的臉色!對長輩嘴要甜!
看明白了嗎?這份攻略的「最高準則」就是:順著老媽,多獻殷勤,多幹正事,不睡懶覺。對老爸同樣適用!
雖然不該說掃興的話,但是剛剛結束的期末考試,學渣們估計多少都會有幾門掛科。看,大家已經紛紛決定血戰寒假了!
網友1:高數重修又沒過,這個寒假註定是不能好了。假期再好好鑽研一下吧,開學戰個痛快!
網友2:寒假一定要好好補英語了,每次看視頻都被字幕君欺負,希望自己以後至少能聽個大概!
網友3:雖然是學渣一枚,但是一個寒假不摸摸課本,總是感覺心慌慌!嗯,我會在媽媽眼皮子下好好學習的!
學渣尚且如此,學霸自然更不會放鬆要求!據說一些學霸的「戰鬥機」已經開始著手實施2017年考研複習計劃了,利用寶貴假期,先下手為強。據說,這是一份學霸版的寒假考研複習安排:
上午7:30-8:30複習一單元詞彙、或朗讀一篇文章,背誦一篇作文;
上午9:00—11:30之間複習英語閱讀,目前以精讀為主,可以每天計劃精讀兩篇歷年真題閱讀;
下午2:00—5:00之間複習數學,根據基礎階段學習進程計劃每天複習的內容,比如教材學習完一輪,可以找一些相關的練習題做一做,每天計劃完成30個客觀題左右,20天時間複習完,或進行複習全書的學習,根據每章的內容多少,劃分好每章的複習周期;
晚上7:00—10:00之間複習專業課和政治,這個過程專業課的複習主要是把指定書目大概通讀一遍,熟悉其體系框架和主要內容。政治的學習主要是在馬哲政經部分,根據階段學習計劃劃分到每天的學習任務,睡覺前再把閱讀中遇到的生詞、長難句回顧一遍,然後進入夢鄉做個好夢,迎接第二天的複習。
總之,多充充電吧!
關於讀書的意義,太多名家都表達過自己的觀點。比如著名歷史學家、漢學家餘英時認為,古今中外論讀書,大致都不外專精和博覽兩途;讀書要「虛心」,這是中國自古相傳的不二法門。
梁實秋認為,以一般人而言,最簡便的修養方法是讀書。
季羨林說:「讀書是潛意識的,它只是人們在求知慾驅動下的一種精神需求。」
目前,廣為流傳的各種類型書單不要太多哦!比如:《這20本書,是各領域的巔峰之作》、《13位知名大學校長推薦書單》、《這10本書,是18萬書蟲力薦的時間管理入門書》.。所以,你的選擇是很多的。
這個假期目標不用太宏偉,那種通讀《資治通鑑》的幻想可以直接扼殺了,保證假期能讀完兩至四本雜書,就非常棒了!
不要覺得這個話題俗不可耐。因為泰戈爾是這樣說的:「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而且,千萬要做好準備,因為很多人畢業後進入職場的一瞬間,突然就開始被父母逼婚了。而此前,父母的口徑還是:「學生就是要好好學習!不捉急找對象!」看,他們的邏輯也是充滿矛盾的。
如果真能找到一段好姻緣,也算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哇!
據說,學車、打工、旅遊、「充電」學習是寒假「老四樣」。想必天天宅在家裡,不少人也確實閒的長草。那麼,這個時候找份兼職或者實習工作,掙點外快、體驗下生活、積累點經驗&與父母產生一些距離美,就顯得非常合時宜了!
此外,現在就業形勢嚴峻,早一點接觸社會總是會對日後找工作有幫助。如果你在此前的招聘中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寒假也是個很好的社會實踐平臺,這裡同樣機會多多!
這兩天金球獎剛剛頒完!小李子又拿影帝了,真心希望這次奧斯卡不要再傷他了!畢竟,好萊塢電影圈裡雖然不乏陪跑者,但像萊昂納多一樣陪跑到讓人心酸的,也是不多見。
扯遠了,重點是:得到專業獎項認可、口碑甚好、經久不衰的中外經典影片有太多太多!《這個殺手不太冷》、《胭脂扣》、《啟示錄》、《霸王別姬》、《奪面雙雄》、《教父》..等等等等,隨便查一查論壇攻略,就有很多選擇!實在列舉不過來了。把時間用來看這種再過幾十年也不會過時的作品,真的不知道要比看那種粗製濫造、毀三觀、抄襲、邏輯混亂的神劇好多少倍。
寒假的一個重要節目就是:走親訪友。這是親戚與親戚之間相愛相殺的集中展示!面對長輩的各種提問,強烈建議你不要做一個破壞節日氣氛的人。
有網友總結,通常畫面是這樣的:在大團圓的氛圍下,七大姑八大姨的盤問正式開始。常規提問包括:學習怎麼樣呀?期末考了多少分?有對象了沒?畢業以後準備找什麼工作呀?如果已經工作,後續提問包括:待遇咋樣?上班離家遠嗎?買房了沒?啥時候結婚?什麼時候讓你爸媽抱孫子……等等。
當然也有一些劍走偏鋒的提問,比如下面這些。"別家的都問學習狀況感情狀況,而我家的親戚逮住我問食堂平時做些什麼菜好不好吃之類的問題,都說是食堂了能好吃到那裡去!""小時候是個假小子,喜歡打架,到現在長輩還會問最近和人打架了嗎,打贏了嗎,我早就是萌妹子了好嗎!"
但是仔細想想,能和你家長裡短的,往往是非常親近的人。雖然有些盤問確實不講方式方法,但是八卦和壓力的另一面,也包含著關心。儘量多看看、陪陪他們吧!
一旦離開校園,再想擁有如此漫長、毫無壓力的假期幾乎就是個夢想了!當然,學生時代經費緊張是客觀現實,但是你也不必非得動輒世界知名景點、歐美幾國遊。周邊看一看也很好啊!
那種住在北京幾十年沒去過故宮、住在山東幾十年沒上過嶗山、住在四川幾十年沒去過峨眉山的.應該大有人在吧。動起來!
《中國青少年體育發展報告(2015)》顯示,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有了提升,但大學生的體質堪憂,尤其在耐力方面,大學生竟不如中學生。好在這樣的情況或許在不久後好轉,因為在如今的大學校園裡,跑步運動正悄然興起。
有事沒事跑兩步!或者,羽毛球、遊泳、騎行、瑜珈、爬山.都是不錯的選擇。和那種坐在電腦前端著碗,吃完繼續上網的生活節奏說再見吧!
渤大360新媒體工作室出品│如您喜歡請點讚轉發
如想投稿,請聯繫後臺
更多資訊,還可點擊查看歷史消息
----------------
渤大360微信平臺請您點讚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