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印度空軍元帥達諾亞日前在受訪時曾表示:去年印巴2·27衝突之後,印度就料到巴基斯坦一定會釋放被俘的印軍飛行員阿比南丹。他強調,這是因為印度是有「能力」的,並且已經做好了要一舉殲滅巴基斯坦前線部隊的相關舉措。其甚至還在講話中,引用了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一句名言:說話聲要輕,但手裡得拿著大棒,而印軍就是莫迪政府手裡的那根「大棒」。
據悉,該元帥在受訪時指出:在2·27衝突發生之後,巴基斯坦實際上面臨著兩方面的巨大壓力。一方面是外交和政治壓力,另一方面則是軍事壓力。如若巴基斯坦不及時釋放被俘的印軍俘虜,那麼印度隨後就會進一步採取更加強硬的反制舉措。所以說,巴基斯坦在那場衝突之後沒有選擇對印度境內的軍事目標乘勝追擊,就是因為「害怕」遭到印度的報復。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達諾亞第一次這麼口無遮攔了。在印巴衝突發生後一個月左右,他就表示:印軍之所以在那次衝突中被巴軍將了一軍,主要是吃了米格-21 bison性能太落後的虧。一旦印度從法國訂購的「陣風」戰機到位,屆時還可以與中國的殲-20一較高下。
但諷刺的是,無論達諾亞再怎麼將「陣風」吹得天花亂墜,印度空軍的米格-21 bison戰機都確確實實地在2·27衝突中,被巴基斯坦空軍的F-16給打了下來,飛行員阿比南丹被俘也是鐵一般的事實,而且達諾亞也在那場衝突之後,就被莫迪當局摘掉了空軍元帥的烏紗帽。事實上,印度像達諾亞這種人物在如今的印度軍政界頗具代表性:這種人一方面不願意面對慘澹的現實,另一方面將希望寄託於強力外援;一方面是極度膨脹的野心,另一方面卻是支撐不起野心的孱弱實力。
總而言之,一場在印度人腦海中虛構出來的勝仗,是沒有辦法實現他們一直臆想中的大國夢。所以正如同達諾亞臆想中的「陣風」,實際上可能連碰上殲-20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