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焦頭爛額,印軍又遇一大難題,這一仗還沒打就輸了

2020-12-25 騰訊網

印度在跟中國的邊境問題上態度十分強硬,一副自信滿滿可以打贏的樣子,但是印度駐紮的邊境地區的部隊在嚴寒到來以後開始頻頻傳出噩耗。現在印度總理莫迪的自信已經很難保持了,莫迪一直隱瞞著的印度劣勢也一點點暴露出來,這個劣勢對印度來說可能會是一個致命的打擊,讓印度在開始前就輸掉這場勝負。

印軍又面臨大難題

駐紮在印度西北部邊境地區的士兵們面臨的最大難題已經出現,那就是嚴酷的天氣。該地區的氣溫現在已經到達了零下50℃,但是士兵們急需的防寒物資都面臨兩個難題,第一是最近該地區頻繁地震導致的山體滑坡跟後方頻繁遭到突襲而造成的陸路運輸無法到達,第二是印度缺乏自主生產能力,只能進口高價防寒物資導致供貨出了問題。

印度陸軍參謀長印尼透露了部分現在印軍的情況,印度軍隊對防寒棉衣的缺口達到了三分之二以上。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印軍現在的防寒義務全部為進口產品,價格高達上千美元一件,而且供貨量還少,並且運輸能力也是個問題。

棉衣不是印度軍隊唯一靠進口才能獲得的物資,還有很多的單兵武器裝備跟保暖帳篷等等,印度軍隊現在在邊境使用的帳篷都是從歐洲進口來的民用登山帳篷。印媒《連線網》報導了印軍的居住問題,在報導中還對比了解放軍使用的高科技可拆卸式保溫方艙跟解放軍建立起的可以永久使用的鋼筋混凝土營房,印媒承認這些是印度無力提供的。

不願意承認事實

儘管事實已經擺在眼前,許多印度的網民卻不願意承認,他們斥責塞尼是在胡言亂語,並且表示印度這樣的大國就算比不上美俄這樣的軍事強國,但是也不會無力到不能滿足士兵基礎物資供應的地步。

其實塞尼的言論更多的是帶著對印度本土製造業的期望,作為一名印度高層,塞尼並不希望看到自己國家的這塊「蛋糕」被外來國家分食,而印度本土的軍工產業、製造業只能在一邊乾瞪眼。

現在印度雖然是人口大國之一,但是印度的綜合實力跟他現在展露出的野心實在無法匹配,只有印度真正認識到自己該做什麼,或許其他國家才會重新審視這個國家。

相關焦點

  • 印軍對華談判突然強硬,一疊照片顯示背後底氣,莫迪暗示這下穩了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7日的報導稱,中印第九輪軍長級會晤正在進行之中,這次印軍對華態度突然變得強硬起來。印軍的強硬態度,與印媒刊登的一組照片有關,這組照片是印軍的「烈火-5」彈道飛彈。按照印度媒體的說法,印軍計劃在今年部署「烈火-5」彈道飛彈。
  • 印度野心驟然膨脹,印軍元帥瘋狂叫囂,這次要一仗打成世界大國
    前印度空軍元帥達諾亞日前在受訪時曾表示:去年印巴2·27衝突之後,印度就料到巴基斯坦一定會釋放被俘的印軍飛行員阿比南丹。他強調,這是因為印度是有「能力」的,並且已經做好了要一舉殲滅巴基斯坦前線部隊的相關舉措。
  • 我軍強勢奪回班公湖據點,印軍卻將大規模撤軍?留給莫迪的時間不多了
    ,絕大多數的交通要道都被印軍佔領,莫迪的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經過印軍部隊的數量優勢,來完全封鎖中方的物資運送。印媒還透露,第九輪會談即將開始,雙方已同意在下一輪的會談中正式籤署上述協議。中方如此忽然的軍事行動,也打了莫迪一個措手不及。那麼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我方消息人士在12日接受媒體採訪時,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印第八輪會談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印媒的報導並不準確,印度媒體經常喜歡用一些半真半假的消息來混淆視聽,以便在國內民眾面前展示印度政府強硬的態度,並藉機挑動民粹情緒坐收漁翁之利,這種做法是很不道德的。
  • 印軍在拉達克虛與委蛇!突然調兵力直撲巴鐵,翼龍無人機再上戰場
    自從「打群架」蒙羞之後,印軍就開始不斷地增兵拉達克地區。蘇-30戰機,T-90坦克等等都開往前線,雖然一場洪水還讓T-90坦克成了「泡水坦」,但印軍看起來還是氣勢洶洶。國內外的目光也都被吸引到了拉達克地區,大都猜測印軍大有打一仗之勢。卻沒想到,就在昨天印軍突然發起了對巴鐵的進攻。
  • 一山之隔天差地別!印軍翻出14年前舊睡袋挨凍,解放軍卻在吃火鍋
    既印軍購買了一批二手高原防寒服之後,印媒再次報導,在前線邊境駐紮的印軍被迫只能使用14年前就積壓在倉庫裡的睡袋。印度方面如今在中印邊界對峙的前線部署了大概五萬多名士兵,而這立即讓後勤方面的壓力非常之大,無奈之下印軍後勤人員翻箱倒櫃找出了一批舊睡袋來充當緊急保暖物資。
  • 印軍蛙人部隊狼狽逃竄!班公湖水下出現異常,莫迪失望:低估對手
    知情人士稱,印度此前將馬科斯特種部隊部署到了列城地區,該部隊將在班公湖解凍之後,被部署到班公湖地區,所以印度從美國採購的水下潛航器,就是為這支部隊採購的。不過,班公湖水下情況複雜,印軍想要用蛙人部隊取得突破很困難,一旦班公湖出現異常,這支蛙人部隊將會狼狽逃竄。消息人士稱,莫迪此前對自己部隊的表現很是失望,他認為自己低估了對手,為了挽回面子,他才派遣馬科斯特種部隊前往了邊境地區。
  • 大批直20飛越唐古拉山,黑壓壓一片令印軍恐慌,莫迪意識到嚴重性
    直-20通用直升機的入役,標誌著我國已經實現了研製一款具有強悍高原性能的國產直升機的目標。性能先進的直-20完全可以飛越海拔5220米的唐古拉山口。分析人士認為,黑壓壓的機群將令印軍陷入恐慌,直-20通用直升機的投入使用,意味著我軍可以在高原地區完成更多的部署任務。由於印度國產直升機無法挑起大梁,莫迪已經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 美英法與莫迪籤署軍事協議,俄羅斯力挺印軍
    據悉,在12月4日,俄印兩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軍演。本次演練科目包括水面以及反潛作戰、武器發射以及直升機聯合作戰等項目。報導稱,此次兩國的演習是為了加強兩國海軍協同作戰的能力。美英法與莫迪籤署軍事協議在不久前,美、日、印、澳四國在印太海域舉行了一場聯合軍演,並且還籤署了一份國防後勤共享協議。根據該協議,協議籤署國可以使用對方的軍事基地以及物資,交換雙方已有的信息。協議的籤署意味著新德裡將會在印太海域多出了幾個後勤基地,印海軍的作戰能力有了極大地提高。
  • 印政客炮轟莫迪砸重金買「空軍一號」,還叫囂「在邊境擊退中國100...
    【環球網報導記者 李東堯 侯佳欣】因為參加拖拉機集會抗議帶著「坐墊」被執政黨(即印度人民黨)政客炮轟「抗議式旅遊」,印在野黨領導人不幹了。當地時間6日,印度國大黨領導人拉胡爾·甘地炮轟莫迪稱,總理最近砸重金買下豪華飛機,可不僅僅只有一個坐墊,「還有著許多豪華床來為他的舒適服務」。
  • 巴基斯坦總理:周五釋放被俘印軍飛行員
    作為還擊,巴空軍27日向印控區目標發動空襲,與起飛攔截的印軍戰機爆發空戰。巴軍方發言人當天上午表示,已擊落兩架印軍戰機,並俘虜一名飛行員。 印度軍方人士一開始則予以否認,稱所有飛行員都已返回。不夠,巴基斯坦社交媒體上很快傳出一段視頻,其中一位印度飛行員透露自己為空軍中校(Wing Commander)阿比南丹(Ahbi Nandan)。
  • 國產新型睡袋送抵前線,印軍談判囂張態度不再,俄:莫迪承認差距
    俄羅斯軍事專家認為,莫迪即便是再自信他也不得不承認中印裝備的差距。我軍裝備的新型睡袋融合了17式單兵帳篷、睡袋、睡墊三種產品的功能,新型睡袋裡面填充了1300g,900蓬鬆度的防水灰鴨絨。這種睡袋具有重量輕,體積小的特點,它能在海拔5000米以上,零下40度的高原環境中使用。除了新型睡袋以外,我軍還向一線士兵配發了新型羽絨作訓大衣、羽絨棉衣褲、新型防寒靴。
  • 中印最硬核一役:3人追著印軍一個營打,還說「敵人竟敢還擊」
    你三五個人拿著幾把槍就追著一個營幾百號人打,要把這種事寫進歷史,恐怕大部分人都會以為這是把地攤文學當成正史了。然而,中印戰爭中還真存在這麼一仗,痛快得令人有些難以置信。在講這場戰鬥之前,咱們不妨先來看看戰鬥人員事後報告中用到的措辭:「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 印軍高層視察邊境闖禍,自拍時清一色中方手機,印媒炸鍋奇恥大辱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1日的報導稱,印度「印藏邊防警察」總督察迪帕姆·賽斯日前視察了「拉達克」地區,而且他與自己的同僚還在加勒萬河谷邊進行了自拍。不過,印軍這些高層在自拍時卻闖了禍,因為他們自拍時使用的手機清一色都是我國製造,此事曝出之後立刻在印度國內炸鍋,印媒更是稱這簡直是奇恥大辱。賽斯這次前往所謂拉達克地區視察,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因為印軍目前在邊境地區的部署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非常致命的。
  • 印軍竟然向聯合國車輛開火,巴鐵冒死營救聯合國觀察員
    在莫迪政府掌管下的印度,近年來的囂張是舉世皆知的。進入今年以來,莫迪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的危機焦點,同時也為了實現其領土擴張野心,頻繁對周邊國家發動邊境挑釁,把印度自己置身於四面樹敵的困境中。剛剛,印軍又在印巴邊境地區惹是生非,但這回的攻擊對象卻是聯合國車輛。
  • 莫迪給美國打了個電話後,印媒興奮地喊話全球:我們入常鐵定了
    圖為拜登 最近,莫迪在給美國打了個電話後,印媒突然興奮地喊話全球:我們入常鐵定了,據悉,莫迪於不久前與下一任美國總統拜登進行了通話,在電話中,莫迪重申美印戰略關係
  • 印軍阿帕奇拒絕飛離列城,莫迪暴跳如雷
    例如,在此前西藏軍區抽組防空和遠程炮兵火力,於海拔4500米的某綜合訓練場開展的夜間綜合打擊演練中,就赫然出現了紅旗-17近程防空飛彈系統的身影,這意味著該型「野戰防空利器」已經裝備西藏軍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參與夜間綜合火力打擊演練的各型作戰力量均為抽組編成,在強化部隊模塊化編組和體系對抗能力的同時,進行了多型高原作戰裝備效能數據採集,為裝備改進升級和體系優化提供支持。
  • 中印戰爭瓦弄大捷:54軍「牛刀宰雞」 印軍落花流水
    因此當軍委決定在對印作戰第二階段「牛刀宰雞」時,就挑中了130師這把「牛刀」。10月28日,54軍軍長丁盛接到總參電話,命令他率領54軍軍部立即組織指揮所(丁指),即日出發開進西藏察隅,統一指揮瓦弄地區部隊作戰。在海拔超過四千米、氣候交通條件極差、後勤補給十分困難的雪域高原作戰,對於戰功赫赫的丁盛來說,也是平生頭一遭。
  • 補壹刀:印軍準備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現在放這個風幾個意思?
    執筆/胡一刀 &斬魄刀「印軍已經為打兩場『戰爭』做好了準備!」27日,距離中印雙方「一致同意停止向一線增兵」還不到一周時間,《印度時報》洋洋自得地打出了這樣的標題。印度軍方稱,已向對峙的高海拔地區運去坦克、重型武器、彈藥、燃料、食物和冬季補給品 ,以維持軍隊長達四個月在惡劣冬季環境中的戰備補給,這是印軍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軍事後勤行動。印度真的有能力在中印邊境打持久戰?
  • 班公湖驚現大批保溫菜窖,印指揮官眼紅大罵莫迪:落後至少20年!
    新鮮蔬菜水果在溫度過高或過低條件下都不易儲存,不過中國卻解決了低溫保存難題。近期,班公湖驚現大批保溫菜窖,中國再次將科技用到實處。 印度得知中方使用保溫菜窖而對莫迪不滿中印邊界高原地區已經進入寒冬狀態,大雪已將交通線路覆蓋。
  • 志願軍入朝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第一仗打得怎麼樣
    打頭陣、第一仗,是人們非常關注和重視的大問題。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的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的戰鬥力怎麼樣?入朝後各自的「第一仗」打得怎麼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幾個志願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