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挨了罵,卻只會低頭沉默?看似乖巧的娃,其實已遍體鱗傷

2020-08-06 爸媽盒子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是同樣大的孩子,卻會發現有些孩子被家長批評打罵後,不僅伶牙俐齒,還會反駁頂嘴,但有些孩子卻只會低頭沉默,乖乖聽話。

大多數家長都會更喜歡安靜的孩子,他們虛心聽講,點頭認錯,不會跟家長對著幹,但其實很多家長難以察覺,孩子的沉默中到底有多少分是「乖巧聽話」,多少分是「逆來順受」呢?

孩子挨了罵,卻只會低頭沉默?看似乖巧的娃,其實已遍體鱗傷

如果孩子認錯態度良好,那麼家長還可放心,但要是孩子面對家長的指責和批評時,半天打不出一個響屁,只會一味低頭沉默,那麼就應該敲響警鐘了——這些看似乖巧的孩子,其實已遍體鱗傷。而傷害的來源,很可能是父母。

一、為什麼有些孩子挨打挨罵後,不反抗也不吭聲?

1.孩子性格不同所致

俗話說龍生九子,子子不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善言表。有的孩子外向活潑,遇到不滿的事情心直口快。有的孩子屬於觀察型,凡是先觀察一陣子再做決定。

對於性格內向不善言表的孩子,雖然他很想申辯,或反駁,由於性格原因,他選擇不吭聲。而對於性格外向的孩子,他心裡藏不住,委屈一定得抒發出來才舒服。

孩子挨了罵,卻只會低頭沉默?看似乖巧的娃,其實已遍體鱗傷

2.孩子把家長的話視若無物

部分家長由於自我情緒控制能力差,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不管孩子犯的錯誤是大是小,都會遭到父母的破口大罵。這種批評程度與錯誤大小不相匹配的狀況,會讓孩子感受不到自己錯誤的嚴重性高低,乾脆不把家長的批評當一回事。

孩子挨了罵,卻只會低頭沉默?看似乖巧的娃,其實已遍體鱗傷

3.孩子在隱忍

有些孩子可能知道,無論自己怎麼辯解,怎麼反抗都沒用。這種心態多半是因為父母的管教太過專橫,家長不給孩子說話的空間,孩子一開始只是失望,如果每次都這樣,孩子只會把真心話藏得很深,離父母越來越遠。

到了青春叛逆期,這樣的心態會「反噬」,曾經忍下多少委屈,後來就會有多叛逆。

孩子挨了罵,卻只會低頭沉默?看似乖巧的娃,其實已遍體鱗傷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遭受批評卻不肯吭聲,多半是對家長的批評有異議或不滿,但作為孩子又不敢對長輩說出口,或者他們潛意識裡相信父母不會聽他們辯解。如果每次孩子都是這樣的反應,那麼家長可要從自己身上多反思了,改善自己的溝通方式同時,也要做好補救,否則容易疏遠親子關係。

孩子挨了罵,卻只會低頭沉默?看似乖巧的娃,其實已遍體鱗傷

二、孩子「無聲反抗」,很可能是遍體鱗傷的徵兆,家長及時補救

1.家長及時道歉

在養育孩子的漫長過程當中,難免熊孩子有時候惹到自己。也難免有時候自己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打罵一番。當出現這種狀況之後,家長要及時反省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若是過火了,也要鄭重地向孩子道歉。

這個時候道歉一定要真誠,告訴孩子「對不起」,由於自己沒有控制好情緒傷害到孩子,希望得到孩子原諒。

孩子挨了罵,卻只會低頭沉默?看似乖巧的娃,其實已遍體鱗傷

向孩子道歉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反而可以緩解親子矛盾,同時讓孩子知道道歉的重要性。今後孩子自己做錯了事情,也懂得如何向他人表達愧疚。

2.按下暫停鍵

當忍不住跟孩子發飆的時候,不妨讓讓自己抽身離開現,給自己一個調節情緒的空間。等家長徹底冷靜下來再回到現場,同孩子一起面對剛剛的矛盾。這樣避免因為自己情緒過於激動,對孩子打罵厲害造成更大傷害,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孩子挨了罵,卻只會低頭沉默?看似乖巧的娃,其實已遍體鱗傷

3.疏導情緒優先,再解決問題

就算孩子做錯了事情受到責罵,也要讓孩子把他的不良情緒盡情的發洩出來,比如孩子哭,那就讓孩子盡情哭一會,如果孩子跟你頂嘴,不妨讓孩子把他的不滿先表達出來。

有些家長不僅不讓孩子哭,還要在孩子情緒激動時倒數「一二三」,命令孩子停下。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不如成年人,教會孩子如何排解不良情緒,也是大人應該做的,而且這種能力將會伴隨孩子終生。

孩子挨了罵,卻只會低頭沉默?看似乖巧的娃,其實已遍體鱗傷

現在不少年輕的家長,小時候都是在充滿打罵的傳統家庭下長大的,加上父輩文化水平較低,所以在情緒的控制上基本上沒有得到過什麼引導,很多人父母都喜歡打罵教育,孩子委屈了也都憋在心裡。等到自己長大,有了自己的孩子,卻在自己身上找到了當年父輩的身影。

由於原生家庭對潛意識的影響,這種壓抑和委屈,是會代代相傳的,除非我們從自己身上開始做出改變,傾聽孩子的聲音,不要再讓孩子面對批評只會一言不發、低頭沉默。

三、孩子只會把不滿裝在心裡,對成長的影響不止一點點

1.變得性格很孤僻,優柔寡斷,自卑,叛逆,性格扭曲

孩子的承受能力沒有大人強,也不會像大人一樣可以找到其他的辦法來發洩和疏通。長久之下,孩子因為心裡受到創傷而得不到及時疏導,就會變得孤僻,遇到什麼事情也不願意跟父母說。

孩子挨了罵,卻只會低頭沉默?看似乖巧的娃,其實已遍體鱗傷

2. 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

孩子總把不滿裝在心裡,逆來順受,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也非常大。孩子不知道要如何跟其他人保持合適的距離,如果孩子在外受委屈,或遭人冒犯,卻習慣了悶在心裡,還不跟父母說,那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了。

每個人都有承受的極限,一旦這些委屈和怨氣超過了孩子能承受的極限,那麼孩子很有可能會爆發,所謂爆發一般只會有兩種途徑——傷害自己,或者傷害他人。無論是哪種,後果都是家長不願意看到的。

孩子挨了罵,卻只會低頭沉默?看似乖巧的娃,其實已遍體鱗傷

3.孩子變得自暴自棄

孩子看到家長發脾氣,罵自己,也會有自我歸因的心理,認為所有的問題都出在自己身上,所有的錯誤都是自己造成的,在這樣的心理之下,面對指責他們很可能也會不願意給出反應,不聲辯、不反抗。

他們不會分辨什麼問題是自己錯了,而是覺得只要自己做錯了,就活該挨罵,不管其他的事情跟他有沒有關係,不再敢爭取自己的話語權,變得自暴自棄。

孩子挨了罵,卻只會低頭沉默?看似乖巧的娃,其實已遍體鱗傷

四、孩子不願表露,家長應該如何引導?

1.在幼兒期多跟孩子說話

我們很容易發現,如果家長是個不愛說話的家長,那孩子也不太願意跟人多交流。在孩子還是嬰兒期的時候我們都可以跟孩子多說話,不一定需要主題,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心中所想就行。等孩子大一些可以跟孩子一起讀繪本,讓孩子接觸不同的詞彙,孩子詞彙量大了,那表達起來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孩子挨了罵,卻只會低頭沉默?看似乖巧的娃,其實已遍體鱗傷

2.允許孩子發洩和表達情緒

當孩子小時候碰到不如意哭鬧的時候,不妨允許孩子哭,並且告訴孩子想哭可以哭,哭好了再過來。這樣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就會更願意向父母敞開心扉,遇到困難時會第一時間向父母求助,這樣才能加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依戀。所以被允許哭的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永遠都是很緊密的。

孩子挨了罵,卻只會低頭沉默?看似乖巧的娃,其實已遍體鱗傷

3.定期召開家庭會議

定期開家庭會議,讓每個孩子都暢所欲言。不管對錯,都不要急著否定和打斷孩子。家庭會議可以讓每個人談談對家庭成員的看法,和總結過去時間哪些事情的好壞。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有一個宣洩的機會,也讓孩子參與解決問題,培養了孩子的社會能力。

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有沒有過挨罵後低頭沉默不語的情況呢?你是如何解決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有種「人間疾苦」叫輔導孩子作業,深夜獅吼,一人斥娃全小區挨訓
    剛開始這位孩子媽還能正常輔導作業,但負面情緒一直在積攢,終於到了崩潰的地步,開始對孩子進行獅吼功,一頓斥罵娃,不過話語中,更多地是透露著無奈。這過程大概持續了能夠15分鐘的時候,小陳還調侃道:「一人罵娃全小區挨訓呀!」真是有種「人間疾苦」叫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們這也太難了!
  • 「低頭」不帶娃,帶娃莫「低頭」
    其實在廈門一些兒童遊樂區域,這類「低頭族」家長帶娃的情況也不少見。(12月8日臺海網)家長不走心,孩子有個磕磕絆絆就在所難免,有時候甚至會發生嚴重事故,這方面不乏血的教訓。比如,某地遊泳館內孩子溺亡,其母親就在旁邊玩手機!撇開安全問題姑且不論,孩子成長過程中也需要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的童年只有短短幾年,家長千萬要珍惜。
  • 老人帶孩子常說的幾句話,看似在哄娃,其實對孩子影響很大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老人帶孩子常說的幾句話,看似在哄娃,其實對孩子的性格影響很大,父母不能掉以輕心。,經常會帶著孩子做一些爸爸媽媽不同意做的事情,這樣孩子也會乖巧聽話,但是這句話卻很容易引起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矛盾。
  • 孩子一定要有個怕的人才行?「手錶定理」提醒:娃只會更無法無天
    在很多家長的意識裡,孩子如果不怕自己,就得找個他怕的人鎮住他,他才能乖乖聽話。尤其是一些比較嬌慣孩子的老人,總說自己帶娃行,但只能親不能管,管了孩子也不怕自己,只能回來交給他們父母管。因為,父母有法治他們,孩子有個怕的人,管教起來還是有效一些。
  • 當一個女人越來越沉默,什麼也不想說
    而當他轉身離開,留下遍體鱗傷的你獨自在原地哭泣,你才知道,原來,結局其實早就已經註定,只是,還未到這一刻,你從來都不願相信。當你看清了這個事實,才知道,原來那個人真的不愛你,也真的不那麼重要。失去了一個不愛你的人,是為遇到那個真愛你的人。
  • 孩子被父母吼完後的表現,暗示其性格?有類娃長大往往最有出息
    不同孩子會對父母的吼罵產生不同反應,最常見的就是頂嘴不認錯,但如果孩子面對父母的斥責沒有據理力爭辯解,而是一味低頭認錯,那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孩子的這種反應雖然看似乖巧懂事,但是長期如此,長大之後易養成逃避責任的性格,形成討好型人格
  • 孩子挨罵後是頂嘴還是沉默?暗示孩子心理,家長要有所了解
    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很叛逆、不聽話、不尊重家長,覺得他們之所以頂嘴是因為狡辯、不服管教。但其實,孩子頂嘴背後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並不單單是抗拒家長的管教,家長不要這麼早就給他們下定義。,這類沉默的孩子似乎更討家長喜歡。
  • 挨罵後,頂嘴的孩子和沉默的孩子,有何區別?家長要有所了解
    孩子挨罵後沉默,家長容易產生的誤解相較於挨罵後頂嘴的孩子,這類沉默的孩子似乎更討家長喜歡。父母會認為,這些孩子低頭不語,一定是因為知錯了,其實未必。有些孩子雖然一聲不吭,看起來乖巧懂事,但內心可能已經傷痕累累。
  • 這「三種」孩子看似乖巧,長大後大多沒出息,家長需要警惕
    這「三種」孩子看似乖巧,長大後大多沒出息,家長需要警惕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懂事乖巧,這樣自己就可以省不少心。但是孩子變得乖巧了,將來就一定有出息嗎?這讓小林哭笑不得,既欣慰於兒子的懂事,也埋怨孩子太容易相信別人了。所以家長們要注意了,乖巧的孩子更容易被人騙,反而更不容易讓人省心。下面這三種看似乖巧的孩子,長大後大多沒出息,家長們需要警惕起來,幫助孩子改變!
  • 會否擔心負面新聞影響兩娃? 張栢芝:他們懂得辨別是非
    會否擔心負面新聞影響兩娃?   這些年已經變得很樂觀了   她接受媒體訪問時,不慍不火地先對負面新聞逐一回應:「說我去髮型屋罵職員,其實這麼多年我已經變得很樂觀了,好多事情也會覺得無所謂,但是髮型屋的職員其實是陪我去外地工作的團隊人員,大家已經是朋友了,我不想我朋友的媽媽看到報導說女兒被明星罵,我作為媽咪,會明白是好心痛的事,普通的聊天寫成那樣,對我團隊的人很不公平
  • 了解婆婆口中娃的乖巧後,她感到難言的酸楚
    婆婆對李芳說:「你不在家時,孩子不知道有多乖,你一回來,她就哭鬧不休,一點也不省心。」李芳笑而不答。一個周末的早上,李芳躲在書房趕寫一篇稿子,忽聞寶寶醒來的哭喊聲。想著婆婆會幫忙哄娃,李芳繼續在電腦上打字。可是她只聽到寶寶越哭越兇的聲音,卻聽不到婆婆哄娃的聲音。
  • 那個被罵之後不說話的孩子,最讓人心疼
    前幾天,朋友打電話跟我吐槽,說自己「快要被娃氣死了」。「讓孩子寫一篇作文,一下午過去了,他就只寫了個開頭!」相較於那些頂嘴的孩子,這些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甚至是受傷也不肯求饒的孩子,才更讓人心疼。很難想像,那些平時默不作聲的孩子,內心究竟壓抑了什麼?雖然孩子頂嘴往往會讓人氣得半死,但是那些被罵後不說話的孩子,他們的情緒和行為更值得父母關注和擔憂。
  • 罵孩子30分鐘不如沉默片刻:別讓孩子成為你情緒的宣洩口
    我知道孩子的專注力和耐受力已經到了極限,再讓孩子繼續呆在那畫室,其實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折磨。於是我把孩子拉走了。在廁所門口的一個角落,我和女兒在等待上廁所的媽媽。這時候我看見一個媽媽,正在訓斥她的兒子。這種教育是可怕的,媽媽的出發點可能是想要孩子聽老師話,但是最後卻變成了在孩子身上發洩情緒。她沒完沒了地罵自己孩子,實際上根本不可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懼怕媽媽的這種呵斥。最後變得膽小而不愛學習!說實話,我坐在旁邊都明顯感覺到這位媽媽身上的戾氣。
  • 女生罵你這3句「髒話」,看似在「罵你」,其實超級無敵喜歡你
    導語:很多男生都不明白,明明自己一點都不招人厭,但身邊老師有很多女生各種嫌棄和罵我,其實異性緣關係好的不一定就是兩個人彬彬有禮,而是互相打鬧中,看你們之間的互損、互掐才知道你們關係有多親密,尤其是一段愛情中,打並不是真的打,當然罵也不是罵,最主要是女生表達喜歡你的一種方式,女生罵你這
  • 熊孩子檢討書火了,看似誠懇卻「拐著彎」罵老師,網友:欠收拾了
    文 | 珠兒媽媽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在如今這個社會,許多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如果孩子是非常乖巧聽話的性格,那麼自然是讓人非常的欣喜,但是如果孩子比較調皮搗蛋,這時候家長就會非常的頭疼,打又捨不得打,罵又捨不得罵,非常的糾結。
  • 孩子挨罵後是頂嘴還是沉默,暗示以後不同的人生,家長要重視
    有孩子後,就算自己想耐心,想溫柔,但孩子也不允許啊,調皮搗蛋的熊孩子分分鐘讓溫柔的媽媽化身河東獅。對孩子打和罵雖然很粗暴,但也不得不承認,有時很有效。對於一些過分調皮不聽話的孩子,打和罵確實會起一些震懾作用。
  • 當孩子犯錯,家長別總是打罵孩子,三招讓娃更加乖巧懂事
    還記得在今年四月時發生了一件讓人瞠目結舌的事,一個十歲大的孩子弄丟了學校所退還的五十元錢,再加上孩子最近成績不太理想,孩子的父親張某果斷採取了「棍棒教育」,氣急敗壞的他對孩子進行了毆打,最後警方也對張某進行了立案偵查。「非打即罵」是很多家長推崇的教育方式,而這種方式卻是不恰當的。家長為什麼總是習慣通過打罵來教育孩子呢?
  • 放羊不要只為了生娃
    「我上大學了,我媽媽就不怎麼打我了,但是該罵還是罵……」媛忽然抬起頭瞪大眼睛看著我:「她罵我婊子你知道嗎?我媽媽罵我是婊子,你能想像嗎?」我被嚇到了,忍不住說了一句:「你那是親媽嗎?」媛低下頭,沉默了一會,「後來我考上研究生之後,一年只回家一次,我媽沒什麼機會罵我了。」「她跟你解釋過嗎?為什麼她總是罵你?」我忽然問道。
  • 孩子被吼時的反應,暗示了他將來的性格,你家孩子是哪種?
    許多家長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難以冷靜下來解決問題,而是怒氣衝衝地吼罵孩子。在吼罵孩子的時候,孩子往往會出現如下反應,這其實正暗示著孩子將來會成為怎樣的人。 二、 埋頭哭泣如果孩子在被家長吼罵時只會默默哭泣
  • 孩子被父母吼完,4種不同反應暗示將來性格,最後一個讓人省心
    不僅如此,孩子被父母吼完後,4種不同的反應還可能會暗示將來的性格,最後一個最讓人省心,家長們快來看看你家小孩屬於哪種吧!一味低頭認錯如果孩子在被罵之後,沒有據理力爭進行反駁,也沒有為自己進行強有力的辯解,而是一味低頭認錯,那麼家長就要立即警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