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住湧泉穴能打通十二經脈?醫生:確實保健養生

2020-12-23 瀟湘名醫

本報長沙訊 湧泉穴是人體的一個重要保健穴位,有人還問醫生:「聽說封住湧泉穴可以自動打通全身經脈,讓人神清氣爽,百病全消?這是不是真的呢?」湖南中醫附一針灸推拿科羅榮醫生介紹,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記錄:「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

湧泉穴為足少陰腎經的第一個穴位,被奉為補腎的第一要穴。老百姓都知道一句話:「人老腳先老,治病先治腳」,湧泉穴正位於足底,又歸屬於腎經,腎為人的先天之本,且主管人體水液代謝及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因此,湧泉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方面均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為著名的長壽穴。

據記載,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深諳養生之道,搓擦腳心是他每日必做的功課,所以雖年逾花甲仍然精力旺盛。有一次,蘇東坡到山中去拜會他的佛門好友佛印,在那裡談天說地,酌酒吟詩,不知不覺已過半夜,無法回城,只好下榻寺裡歇宿。

就寢前蘇東坡脫去衣帽鞋襪,閉目盤膝而坐,先用右手按摩左腳心,再換左手擦右腳心。睡在對面床上的佛印見狀,便打趣道:「學士打禪坐,默念阿彌陀,想隨觀音去,家中有老婆,奈何!」

蘇東坡擦完腳心,睜開雙目笑著說:「東坡擦腳心,並非隨觀音,只為明雙目,世事看分明。」東坡居士所擦腳心正是湧泉穴的所在,他稱此法能使人面色紅潤、腿腳輕快、不染疾病,所以日常總把它當做一門功課來做。

羅榮醫生建議:每日刺激湧泉穴,確能讓人神清氣爽,延年益壽。

但如何才能封住湧泉穴呢?羅榮醫生說,湧泉穴的刺激一般有熱水浸泡、艾灸、隔藥物灸、手法搓揉及拍打、相互摩擦等方式。用封住穴位這種形式保健,針灸學裡未見描述。主要是見於南少林火功推拿派中,屬於有相關功法基礎的人練習的境界,不適合尋常百姓日常保健。且十二經脈雖如環無端,氣血按照一定順序依次流注,但說湧泉能自動打通全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卻有點言過其實了。

因此,作為尋常老百姓,最適合的方法就是每天晚上自己搓湧泉穴,簡單易行又保健養生。

記者 張樹波

相關焦點

  • 封住「湧泉穴」,能夠自動打通十二經絡!
    學習打坐冥想,傳統古法養生。封死湧泉穴後,「泉水」才能在身體的上面噴出來,太妙了,封死湧泉穴,陽氣從足底就發出來,這不正符合《震》卦的一陽初起的意義。 很多網友搞不懂怎樣用無形的「土」封住湧泉穴,它的決竅就是:走路時腳跟走路,這樣走路時,為了維持平衡,人的腳趾會暗暗的翹起來,這樣就能拉緊的肌肉,無形中起到一個封住湧泉穴的作用。
  • 平民也養生:梳頭、捶背、搓腳、叩齒、揉耳朵!
    而許多人認為養生保健是有錢有閒的人弄的東西,平民老百姓補不起,也養不起,事實上,許多方法是不用你花錢也能做到的!就比如疏通經絡這種事,日常生活中幾個小動作就能輕鬆做到!一、頭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自古以來歷代養生學家推崇梳頭這一保健方法,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以梳頭作為健身妙方,他常是「梳頭百餘下,散發臥,熟寢至天明」。
  • 這個養生大穴有這5大功能,不懂得艾灸就太可惜了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艾灸來治療疾病,艾灸的安全性很強,艾灸療法不僅適合正在成長發育中的青少年,也非常適合女性和一些中老年人用來養生,艾灸養身保健是中國古代醫者的智慧的結晶,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文化精髓。說起養生保健,就不得不提腳底這個養生的大穴:湧泉穴。湧泉穴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
  • 十二經脈運行規律揭秘
    原標題:十二經脈運行規律揭秘 上古三大奇書之一的《黃帝內經》被中國古代高士和民間方士視為醫學的大經大法,它闡明的尊生療疾之理,特別是對「十二經脈」的論述,為祖國傳統醫學的學術體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直被後世奉為圭臬,迄今仍有效地指導著治病和養生。然而,由於古人的保守思想,在論述「十二經脈」時,卻隱瞞了四分之三的內容。
  • 打坐,真的能通過吸收天地能量,來打通人的經脈嗎?
    不管看得見也好,看不見也好,我們應當保持一種審慎的態度,來對待人的經脈問題。在打坐中,特別是道家的打坐中,對一個人的經脈,研究得特別仔細。並且認為,只要一個人能堅持打坐,就能吸收某種能量,來打通自己的經脈。很多人打坐的目的,其實不是為了打通經脈。經過許多人的經驗,打坐能讓人輕鬆,能減輕思想中的各種負擔。
  • 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的關係
    作為一個臨床醫生,更加不能故步自封、不能思想僵化,要不斷吸收外界的知識,加強自身的學術修養。進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知識體系以及臨床診療體系。今天思考的問題是: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之間有什麼關係?奇經八脈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 打通後是不是也能飛簷走壁?
    想必大家都聽過「打通任督二脈」吧!它常出現在武俠小說裡,但它也真實存在。任督二脈是中醫理論的一部分,屬於「經脈」中的「奇經」。因具有明確穴位,醫家將其與十二正經脈合稱為「十四經」。經絡系統包含了經脈和絡脈。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共同組成。
  • 小腿靜脈曲張,點壓承山穴和湧泉穴!
    其實防治靜脈曲張也可以很簡單,經常按摩一下小腿上的承山穴和足底的湧泉穴,就能夠讓它變得好起來。每天自己用手指指尖或者指骨來按揉這兩個穴位各10分鐘,每天2-3次,長期堅持下來,你會慢慢在發現,原來青筋凸起的小腿變得平滑柔和了。那麼,小腿靜脈曲張到底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按摩承山穴和湧泉穴就可以起到防治的作用呢?
  • 山裡這種不起眼的野草,能疏通經脈,祛除風溼,具有食療保健作用
    我從小就生長在農村裡,經常能看到一些野生植物,不論是房前屋後、路邊、水邊、田邊及山野林區,隨處都可以見到,對於這些野生植物,農民們既是喜歡又是討厭,因為有不少野生植物都有著很大價值,比如食用價值或是藥用價值,特別是在農村的山坡、山谷灌叢中或溝邊、路旁草叢中就生長著一種神奇草藥。
  • 牛角梳真有保健功效嗎?梳頭對身體有保健作用
    微博微信流傳:【牛角梳真有保健功效嗎?】梳頭的養生作用毋庸置疑,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卻把焦點集中在了梳子上。市面上很多用牛角、玉等材質製成的梳子,宣稱其有清熱解毒等功效,動輒就賣到上百塊。  胡小軍:梳頭對身體有很多保健作用,但與梳子材質的關係不大。  太注重梳子的材質沒有必要。
  • 梳頭也能養生?梳頭百遍,病少一半!
    從中醫的角度,梳頭也能養生保健。其實,早在南北朝時期,著名醫學家陶弘景就肯定了梳頭的益處:「頭當梳櫛,血流不滯,髮根常堅」。如何梳頭能起到這個作用?且聽老中醫的建議。根據中醫理論,頭部是諸陽之首,人體的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匯集與此;頭部的穴位有40多個,佔全身穴位的四分之一,還有十多個特定刺激區,所以頭髮的梳理具有一定的舒經活血、祛風除溼、益智健腦,促進全身經脈氣血循環的保健功效。一般一天梳兩次頭,早晚各一次,當然一些閒暇時間也可以多梳頭。
  • 湧泉穴的準確位置圖
    穴位按摩的治療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湧泉穴,那麼你了解湧泉穴嗎?今天小編為您介紹湧泉穴的準確位置圖。
  • 鹽的中醫養生妙招
    平日熱水泡腳時,適當加把鹽,配合按摩湧泉穴,養生效果更佳,有助於補腎、安眠。鹽的消炎功效是安全有效的。鹽溶於熱水之後,藉助水的熱力,能更好地清潔皮膚、去角質,可做日常腳部清潔,還能輔助治療腳氣病。鹽味鹹、入腎經,通過鹽水泡腳亦可發揮一定作用,並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心腎。感冒時可適當提高水溫,溫度感覺舒適即可,避免燙傷,泡至微微發汗。
  • 肺經為何列在十二經脈之首?
    《經脈》篇主要講了十二經脈的分布和循行路線,還有十五絡脈的分布和循行路線,以及每條經脈發病的情況、治療的方法。經絡的作用「黃帝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經脈是能用來決斷生死、治療百病、調理虛實的,不可以不通曉。經脈有三大作用,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不可不通曉,另一種是不可不通暢,也就是經絡的氣血一定要通暢。
  • 平安好醫生線上國醫館上線 打通中醫移動醫療服務閉環
    ,平安好醫生與揚州國醫書院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成立「線上國醫館」,將國醫大師這一頂尖中醫專家資源引入線上問診平臺,作為雙方此次合作的一項重要成果,即將上線的「國醫館」將通過知名中醫專家線上坐診,為用戶提供中醫體質學養生保健知識。
  • 院士怒了:五個最坑的養生誤區,有人被騙人財兩空,卻毫不知情
    人到中年,身體開始走下坡路,慢慢開始注重養生,但是一不小心就容易走了彎路,6位院士集體發聲,振聾發聵,為了健康一定要好好看看。誤區一:多吃補藥能長壽?連接人體臟腑的十二經脈有一半起止於被稱為人體「第二心臟」的腳上,還有至少60多個穴位匯集在這裡,我們腳底部還存在64個人體臟器的反射區,泡腳能刺激我們的足部,可促進全身氣血順暢,經脈調和,從而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 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小時候看武俠劇,常常聽到男女主角被打通任督二脈,然後功力大增,本來是個低段位的小弱雞,一下子就可以變成一個可以KO一切壞蛋的武林高手。任督二脈被打通了真的可以這麼厲害嗎?是的!真的可以這麼厲害,真的可以這麼神奇!
  • 十二經絡有啥作用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頭部是中醫十二經絡中的手三陽和足三陽這六條陽脈匯聚的地方。所以,頭部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十二經絡有什麼作用呢?《內經》裡這樣說:「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說明經絡在養生治病中的重要作用。十二經脈通過手足陰陽表裡經的聯接而漸次相傳,組成了一個周而復始的傳注系統。
  • 有關艾草精油,作用這樣多,按摩保健、艾灸養生離不了!
    現在居家艾灸養生保健的朋友多,艾灸前用點艾草精油,足療泡腳前用點艾草清油,按摩養生時用點艾草精油.....先塗一點艾草精油,按摩和吸收後再施灸,效果會更好!塗在穴位上或患處,反覆揉搓至吸收。所以艾草精油被用在居家艾灸保健、養生館、按摩艾灸、足浴中心、美容館、針灸按摩養生等等,下面就跟朋友們聊一聊艾草精油的好處:艾草精油是從艾草的葉子、莖的提取物,擠壓法和溶劑提取法提煉萃取的揮發性芳香物質,一般為淺黃或綠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