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背景對個人努力的重要性.
時代的趨勢不可逆,順勢而為才有可能脫穎而出。雷軍也說過:「站在風口路上,豬都可以飛起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那些時代的顛覆者都被神話了,認為他們改變了時代。但仔細觀察得知,他們也是順應時代而為之。比如馬雲,大家都認為他改變了網際網路,其實是他發現網際網路是未來發展之趨勢,才堅持做網際網路的。碰巧天時地利人和,他成功了,跟他一樣做網際網路的人失敗了。
反過來看,如果沒有那些失敗的人幫網際網路做鋪墊,共同推動了網際網路趨勢之發展,那麼馬雲一家公司也很難做起來。
在《異類》這本書作者表達了一個理論,大致的意思就是: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是個人努力,而恰恰個人努力在成功的元素裡是最微不足道的,更重要的是社會大背景。此刻的社會大背景就是當時的時代特徵,就比如在21世紀時代發展都離不開網際網路一樣。
這個世界有一種神秘的力量,不易察覺,不可顛覆。同時也無形地推動了每個人去做某種選擇,此時每個人都還認為自己做的選擇是自己思考的結果,然而大部分的選擇都是那種神秘的力量推動著的,或者是逼迫每個人做出的。
順著這個思考你就會發現,一些人的成功不是計劃去做某事,而是不得不去做某事。剛好做的事符合當下時代的大背景,所以他們成功了。然後後人去解讀他,說他有超前的眼光,說他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促使他成功。
事實上,他們當時是沒有辦法才會做出一個決定,因為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馬雲當初做阿里巴巴的時候壓根都不知道今後這個公司該如何掙錢,只是去做然後時代的浪潮迫使他這樣做或者那樣做,最後阿里巴巴演變成了今天這個模樣。
市場環境>個人機遇>個人努力
我是一個理性者,時而狂妄,時而傲慢,時而謙卑,時而敬畏,多重人格就是說的我這種。能夠呈現不同姿態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具有反思能力。
最近反思自己,發現自己慣性思維還比較重。因為以前認為以自己的學識,完全可以顛覆一些東西,可以在時代的浪潮激中起一點浪花。
等我進入市場,發現一切都不是我想像的一樣,發現個人的努力在社會的洪流中顯得微不足道。覺悟隨著經歷而生,來得不晚也不早。
本公司是做藥的,針對水產動物藥品研發。最近我發現本公司藥品價格不符合這塊市場定位。在本市場跑客戶猶如逆水行舟,因為他們有購買慾望,但沒有購買力。
那麼這塊市場就註定是低價市場,而本公司產品是高端高價的定位。顯然與市場的需求相衝突,那麼無論我的能力有多強都註定失敗。因為這是逆趨勢。只有等待市場風雲突變,誕生大量的機會之後,才有可能站穩腳跟。
相反,幾年前公司的一個子公司業績處於所有子公司的末尾,就因這幾年市場發生了巨變,當地的養殖品種價格猛漲,然後無形的帶動了藥品的銷量,業績也快速往上漲。
這就是市場環境的作用,在當時來看,處於當下市場的公司員工得到了很好機遇,所以之前所有的努力一下就迸發了。如果沒有這個機遇,那麼處於那塊市場的人員的努力也很難變現。
所以努力的成果是基於時代的潮流,只有做到順勢而為,努力才有價值。不然就是無用功,自己感動自己罷了。
喜歡的話,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包讀書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