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裡區江村社區黨員志願者為進出小區人員測量體溫。
「村改居」鍾宅畲族社區做好被隔離群眾服務工作,送上糧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幫助他們度過隔離期。
小區醫生深入湖裡區居民家中指導疫情防控工作。
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時強調,「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來,湖裡區委區政府始終把小區作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和最有效防線,充分發揮「支部建在小區上」的優勢,各項防控措施在小區落細落實,堅決切斷疫情蔓延擴散的渠道。
取消休假連續奮戰、深夜堅守保衛家園、不畏風險衝向一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個個戰鬥堡壘在小區巍然矗立,一名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衝往一線,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連日來,記者深入湖裡區防控疫情第一線,捕捉廣大黨員幹部恪盡職守、默默奉獻的鏡頭,為您揭開湖裡區用繡花功夫守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秘訣」。
樹起一面旗
戰鬥堡壘引領廣大黨員下沉一線
鏡頭
「見到你們,見到這面黨旗插在小區門口,就感到安心!我也要加入,為大家出力。」疫情來臨前,興隆社區現代家園小區正處於無物業、無業委會的狀態,只有臨時成立的自管小組。關鍵時刻,小區黨支部書記潘文森不慌不亂,他牽頭成立了小區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全面開展小區疫情防控工作,讓居民吃下了定心丸。
黨旗飄揚、衝鋒在前,小區黨支部的迅速反應感染著大家,71歲的老黨員李燦族、在職黨員楊耀東和丘建雄、民建市委優秀會員蔡雲生、熱心居民洪斌……居民們紛紛站了出來,主動衝向小區疫情防控最前線。
行動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需要上下聯動一盤棋。湖裡區委第一時間成立區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下設「一辦十二組」,並在全市率先專設小區防控組,具體負責小區防控工作,由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擔任組長,組織部、民政局、各街道為具體責任單位,確保「愛心廈門、防控疫情,小區在行動」工作「十在小區」落地,有力地推動了防控關口前移至小區,築牢小區防線。
一個小區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湖裡區全區482個小區(含124個城中村小組)於1月27日前全部成立以小區黨支部為核心的疫情防控工作組,組長由小區黨支部書記擔任,督促帶動業委會、物業、黨員和居民志願者等力量,領導開展小區防控工作。小區黨支部充分發揮政治、組織、密切聯繫群眾的優勢,成為疫情防控的主心骨。
面對疫情,黨員的一舉一動就是方向,就是旗幟。湖裡區組建小區防控黨員突擊隊670支,5100餘名黨員直接下沉到小區,勇擔入戶排查、測溫登記、巡邏勸導等重任,既直接推動了小區防控,又帶動了一大批居民志願者。動員2800多名區屬黨員到居住小區報到,接受所在小區黨支部統一調配,投身防控一線。鑫海灣小區黨支部書記馬大姐帶頭成立小區防控工作組,衝鋒防控一線的先進事跡登上央視《新聞聯播》;彩虹花園小區75歲老黨員陳貽北心臟不好,仍積極參加小區防控工作,主動製作宣傳海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員帶頭上」。
織密一張網
守牢「最後100米」的疫情防線
湖裡區黨員志願者張貼疫情防控提示。
鏡頭
「您好,請問您是本小區居民嗎?從哪裡來?」「我們是本地人,過來找朋友!」「廈門人?請你說一句閩南話讓我聽聽!」……日前,這一幕發生在湖裡區雙鯉新城小區,小區防控檢查組在暗訪過程中吃了「閉門羹」。檢查組成員感嘆,想不經過登記和檢查「混」進小區大門,真不是一般的難!
相似的一幕發生在城中村。「不好意思,請停車量體溫。」在後坑社區西潘社入口,區領導檢查的車輛也被攔了下來,必須接受體溫測量。「請問這裡有多少出租戶,他們是否已經返廈?」面對問題,社區小組長對答如流,還在手機上清楚地記錄了每家每戶的情況。
行動
在湖裡區,一張防控網全面撒開:他們層層聯動,建立區、街、社區、小區四級防控責任體系,確保防控責任落到每家每戶。特別是在城中村,專門建立了城中村黨小組組長和房東責任制,要求房東對租戶逐一入戶排查宣傳,逐一電話勸導湖北籍租客延遲返廈,遇到需要居家隔離的,逐人做好跟蹤管控。
「線上+線下」雙線作戰,讓這張疫情防控網更密實。正月初三開始,湖裡全部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做到凡進小區必量體溫、必登記信息。全區53個城中村、124個小組全面實行「黨建引領、群防群治」的防控模式,嚴格實行人員入村核查;同時,全面推廣登記「居民健康情況調查表」,採取「不見面」的方式,由小區黨支部牽頭,小區業委會、物業等共同發力,小區建大群、樓棟建小群、戶建家人群等,對人員進行立體化摸排。
督促檢查,讓疫情防控不斷落細落實。在這一過程中,湖裡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每天不打招呼,直插一線指導小區防控工作;區小區防控組組建5個檢查組,按照「所有小區全覆蓋、重點小區回頭看」的要求,每天隨機暗訪,既督促工作落實,也收集意見建議。目前,已對482個小區進行全覆蓋檢查,正對全區159個無物業小區和自管小區開展「回頭看」,共發現問題82條並推動整改完成。
發動一群人
萬名黨員志願者帶動全民聯防聯控
鏡頭
「我家裡有口罩、消毒液,我先捐出來給你們用。」聽說防控物資緊缺,湖裡新景緣小區黨員黃奇星四處籌集,陸續捐贈1000個外科手套、200個口罩。國貿藍海小區業委會委員、在職黨員莊志剛迅速聯繫愛心企業,捐贈了1000斤的消毒水;此外,莊志剛還加入一線防控隊伍,輪崗值守。
「我是黨員,我必在崗。疫情不退,我不能退。」他們中有廈門理工學院教師,有五緣一幼教職工,還有在職黨員、計生小組長、物業人員——這就是五緣公寓小區的疫情防線,身份不同,卻心向一處。平時,家園是你我的庇護所;此時,你我都是家園的守護者。
行動
小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防線。連日來,湖裡區注重通過黨建引領、黨員帶頭,做好組織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的工作,把小區居民充分發動起來。
如今,湖裡每個小區都組建了小區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吸納全區居民志願者近11000人參與其中。「村改居」社區按照「兩必一選」的原則組建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即黨員和居民代表必須參加、每戶選代表參加的方式做好村莊的群防群控工作,充分應對復工潮帶來的防疫壓力。在他們的帶動下,不少居民還積極捐資捐物——怡景社區芙蓉苑小區臺胞簡叔,就先後兩次從臺灣帶回了1350個口罩,免費發放。
志願者在一線站崗,小區能人、小區秘書、小區醫生、小區警察、小區調解員等小區治理生力軍紛紛「擼起袖子」,在小區防疫中發揮專業特長。在金安社區,小區警察、法醫張海龍主動承擔了重點區域返廈家庭的入戶測量體溫工作;「村改居」社區則發動退伍軍人、老人協會、義務消防隊等力量,築牢防護牆。
攜手抗疫見真情。在湖裡,駐區單位紛紛向小區伸出援手,整合資源做好防控工作。濱海森林、半山林海等小區黨支部聯繫了共建單位廈門六中心理教研組,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線上心理諮詢服務;恆安、欣賀、億聯等企業黨支部累計捐款捐物超千萬元,助力一線防控。
打好「一組拳」
精準防控構築線上線下「戰疫牆」
鏡頭
疫情防控有「神器」,黨員群眾有智慧。一個立架、一臺測溫儀、一臺電腦、一個框線,一條印有「愛心廈門防控疫情一米安全線」的警示線,構成了禾緣社區寶墅灣小區的「自動測溫通道」。記者注意到,準備進入小區的居民踩在框線內,測溫儀便會精準測量體溫並將測量結果顯示在電腦屏幕上,並把數據自動傳送保存到電腦後臺;後面的居民則在1米線外等候,保持安全距離。當溫度異常,測溫儀便會自動發出警報。顯然,相較於手持式體溫測量方法,這種方式更方便、更安全。
在禾緣社區新景國際外灘小區,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則請小區物業反覆試驗,將紫外線燈安裝在電梯頂部,採用紫外線對電梯轎廂進行密閉消殺。「應對返廈高峰,小區每天定期兩次對電梯進行消殺,125套紫外線燈都已投入使用。」
行動
讓精準防控落地在小區,築牢衛生「防疫牆」至關重要。湖裡區組織各小區做細做好環境整治工作,由小區黨支部指導、督促業委會和物業做好衛生死角、垃圾點的清理。具體而言,該區要求小區每天組織對出入門禁、樓棟大堂、車庫、電梯廳、下水道等關鍵區位消毒,並在每個小區設立口罩回收垃圾桶,由專門機構負責做好回收處理和銷毀工作。
從小區向外延伸,湖裡區每天加大轄區內市容環境衛生保潔力度,對市政道路、村改居街巷、停車場等重點關鍵區域開展清潔消殺工作。截至目前,湖裡區累計消殺面積超2316萬平方米、清運垃圾超3200噸,並通過數字湖裡事務中心快速調處疫情相關事件925件。
線下環境常見常新,線上環境同樣要正本清源。湖裡區堅持正面宣傳和科學引導相結合,在小區內積極營造「科學防治、同舟共濟」的良好氛圍。這裡不僅有懸掛的標語,還有無人機宣傳、疫情防控打油詩等「硬核」宣傳方式,配合宣傳車循環播放,聲入人心。
這其中,信息的透明公開十分重要。湖裡區應對疫情工作指揮部及時公布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居住小區及樓棟情況,各小區黨支部則自覺承擔起信息公開和止謠息謠責任。他們每天在小區業主微信群、村改居房東微信群中及時說明,引導群眾不信謠、不傳謠,讓防疫工作開展事半功倍。值得一提的是,湖裡區正積極探索對小區疫情病例試行全過程信息公開的做法,並逐步形成疫情防控全過程信息公開的操作規程。
獻出一份愛
一線工作者收到防控「暖心裝備」
鏡頭
「黨組織送來我們急需的口罩,真正是暖到了心坎裡!」幾天前,長樂社區長樂二期小區黨支部書記劉仁堂對記者說。
隨著復工潮到來,眼下正是防疫最關鍵時期。當社區工作者在防疫一線不辭辛勞、守護群眾平安時,湖裡區委組織部及時將省市區三級組織部門的溫暖送到他們身邊。
針對一線防控人員反映口罩緊缺的問題,湖裡區委組織部用省市區三級專項黨費購買了2萬隻口罩,作為首批慰問物資送到抗疫一線的社區和小區黨員、志願者手中。10天前,2萬隻口罩和568件保暖大衣就分發給工作人員。
近日,湖裡區委組織部再次動用省市區三級黨費購買了慰問品,陸續分發到各個社區,區委組織部還慰問了73名在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突出、但生活有困難的黨員,讓愛心的付出有所回報。
行動
對小區防控一線工作者的關愛,就是對防控工作的支持。至今,已有不少優秀的基層工作者為人們所知,東興小區黨支部書記麻章新更是獲評全市首批疫情防控先進個人,是全市唯一入選的小區黨支部書記。
因此,為了激勵基層一線黨員幹部敢於擔當、衝鋒在前,湖裡區還將出臺關心關愛防控一線黨員幹部的相關措施,加大動員、激勵、保障、關愛力度,幫助奮戰在一線的街道、社區、小區防控工作人員解決後顧之憂。一個取暖器、一件軍大衣、一個熱水壺、一份加班餐,該區還為全區所有體溫檢測點配備「四個一」防寒保暖設備,將黨的關懷和溫暖傳遞到防疫一線。
這份關愛同樣也屬於重點區域來廈返廈人員。湖裡區注重做好對重點區域來廈返廈居家隔離人員的後勤保障、心理疏導、外出勸導等工作。為居家隔離家庭配備健康管理員,全面落實居家隔離14天、社區醫生每日上門測量體溫2次的要求。長樂三期、永樂閣等30多名黨支部黨員,還與本小區的重點人員開展結對幫扶,為他們送去口罩、蔬菜等物資,每天發微信問候,關心他們的身體情況;金林社區馬厝黨支部書記陸臻榮則主動將自家閒置廠房騰出,為兩名重點區域租客提供住所。
對生活困難群體的關愛同樣重要。用行動踐行愛心,用精神涵養城市——湖裡區結合「愛心廈門」活動傳遞愛心善舉,加強「愛心小區」建設,在防控期間做好關愛孤寡老人、殘疾人等困難家庭及防疫一線醫務人員家屬工作。55個社區、280個小區黨支部都做好「點對點」服務,及時做好溝通工作。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