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文:被愛不一定比愛人幸福

2020-12-22 騰訊網

[摘要]《學習,在一起的幸福》一書,講述了如何用對的方法去改善與另一方的關係。幫大家找回給予愛的能力,而非獲得愛的幸運。

《學習,在一起的幸福》,鄧惠文 著,湖南文藝出版社

本文摘自《學習,在一起的幸福》,鄧惠文 著,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年2月。

愛不只是感覺,還應該包含真實的生活。一個在現實中經常缺席的戀人,看似是真人,實際上只是心中幻想的投影。

自從在《別來無恙》中談到自由與依戀的矛盾,我接到許多讀者的回應。與過去相比,反應相當不同。的確有女性扮演著與一般想像不同的角色——並不是苦苦追趕著愛情與男人,而是被愛情與男人追趕著。

身邊通常有個好男人,但對於這個好男人,女人不願被束縛,不想給承諾,不想對他專一。女人說,我想要自由,想遠走高飛,想激發自己所有的潛能。

對不起,我不是那種甘於平凡生活的人,我不能跟你在一起,你想要的家庭是裝不下我的。

真的有人可以如此自在、獨立,不需要親密關係嗎?我相信有人真的如此,但許多這樣說的人,真正的原因是心裡另有他人——一個理想的、得不到的情人。與對待身邊好男人的態度完全不同,她對得不到的情人萬分牽掛。

「A一直守候在我身邊,好多年了。無論如何跌倒,我都能握著他的手站起來,可是只要一站起來,我就無法忍受繼續待在他身邊,覺得不耐煩!我的心追隨著B,十年來他始終飄忽不定,總是不在我身邊,但我對他有一種難解的依戀。最近B再度消失,而A向我求婚了,我該怎麼辦?」

忠於自己的需求和感覺

什麼是難解的依戀?有點像國王的新衣——別人看不見,自己也不太清楚的一種愛。周圍的人都說,B根本不愛你,A比較好。可是,你自己一直相信與B之間有一種珍貴的東西。一邊等待著B,一邊始終沒有真正地離開A。

處在這種情況中,直接選擇任何一方都可能很糟。如果選擇持續依戀B,那你將繼續活在夢幻中。愛不只是感覺,還應該包含真實的生活。一個在現實中經常缺席的戀人,看似是真人,實際上只是心中幻想的投影。

如果選擇可靠的A呢?明知自己不愛他,只是選擇一個避風港、一根跌倒時的拐杖?或許這樣的伴侶能提供表面的支持,但是,漂泊的心呢?一個無法引起她熱情的男人,能留住她漂泊的心嗎?會不會每天一起生活,卻仍然感覺寂寞,自己偷偷地望著遠方呢?

活在一種關係中,卻必須望著遠方——身邊伴侶無法分享也無法想像的遠方,這是情感上最寂寞的狀態。

為什麼不忠於自己的需求和感覺呢?在真實生活中相互扶持的需求是重要的,在感覺上契合、擁有熱情也是重要的,少了任何一部分都不算完整,A或B都不是答案,感情並不是二選一的習題。

因為心思被飄忽不定的B困住,所以沒有餘力建立另一段需要用心經營的關係,只能與不麻煩而省力的A保持關係,結果當然會演變成沒有出路的二選一的僵局。與其思索如何二選一,不如多花心力理解自己的依戀。是否混淆了幻想情人與真實情人的面目?是否由於過去的缺憾,一味沉浸在痛苦的回憶裡,不痛就覺得不真實?

對B一般的情人,該走出不切實際的依戀;對A一般的好人,該放下沒有愛的依賴。調整自己之後,重新尋找共享生活與情感的伴侶。遠或近,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愛人」或「被愛」,哪個比較幸福?

理想狀態下,我們認為關係應該是「我愛你,你也愛我」。然而,誠實地說,兩個人之間,我們通常不知道現在是自己愛對方比較多,還是對方愛自己比較多。

「愛不能比較!」你會這樣抗議。

是的,愛不需要比較。但是,愛需要自覺。如果心裡知道彼此的投入程度有差別,就必須認真面對自己的感受,想清楚「我是不是願意繼續這樣愛他,不計較回饋」,這會影響對方的抉擇和兩人一生的幸福。不願意想清楚,一廂情願地相信「以後他就會感恩圖報」,多年之後才懊悔,開始不斷攻擊對方,這樣的人害己也害人。

坦白說,我並不全然贊成「被愛比愛人幸福」。對某些人而言,愛情並不是很重要的事,找一個相當愛自己的人,安穩地做伴,顯然是正確的抉擇。但是,對於另外一種人,那種「沒有感覺就像沒有氧氣」一樣的人,跟一個自己不愛的人在一起生活一輩子,才是可怕的空虛。

跟一個「非常愛我」但「我沒有特別感覺」的人在一起,那種心情應該叫感恩。感恩當然是幸福的一種。

跟一個「我很愛他」的人在一起,期待得到他的注視,希望他逐漸接納你,兩人的關係愈來愈親密,那種幸福是某種自我實現與夢想落實的幸福,跟感恩的心情不太相同。然而,其中有一條非常微妙的界限!對方可以愛得比較少或比較冷一點,但不能少到不愛和不珍惜的程度——不顧一切地愛一個根本無心響應你的愛的人,你就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你永遠不會得到幸福。

(本文為騰訊文化籤約的合作方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愛人是幸福的,被愛也是幸福的
    愛一個人可以得到一生的幸福,但也有可能會讓自己遍體鱗傷的無所適從。 "愛"不一定會讓人受傷害,但是人卻會讓"愛"受到傷害。 "愛"不是佔有,愛一個人不是嘴上說說,流於表面功夫而已。
  • 等待:被愛是幸福的,愛人卻是痛若的!
    人生就像一場戲,昨天,今天,明天,過了就不會回來,被愛是一種幸福,那麼我是幸福還悲哀呢?不知道我天天在想什麼,感覺真的好煩,毫無意義。人是自私的,人是可恨的,人是可悲的,兩個人相愛的時候是幸福的,思念的時候生不如死,等待,有機會最壞也最甜美.我樂觀卻疲憊.因為太怕失去你.所以連快樂裡,都裝傷悲。不知道是我單純了,還是我太傻了嗎?還是因為我太天真了呢?
  • 爆鄧惠文婚前當小三婚後找小王!名教授回應了
    藝人羅志祥與周揚青分手風波鬧得沸沸揚揚,羅志祥的總總行徑也因此被認為是「渣男」,這時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卻逆風點評,呼籲網友要重視孩子的教育,不要等小孩成為恐怖情人學會網絡公審才來抱怨,但這番發言也被廣告小妹揭開「婚前當小三,婚後找小王」一事,讓鄧惠文因此關閉臉書神隱。
  • 在一段感情裡,到底是被愛幸福還是愛人幸福?
    與對方戀愛的時候,如果自己說被愛的那一方,則是會被各種疼愛珍惜,你可以鬧,可以任性,可以霸道地要求對方為你做些什麼,因為他們很愛你,所以甘願為你做一切,只要能在你的臉上出現笑容和讓你感受到幸福,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 能夠愛人與被愛真是太幸福。
    細細翻看,逐字品味,在《愛你的九十九個理由》裡:哇靠,好多錯別字呀!原來十年以前,我就是個如此粗心的傢伙,連寫封如此「嚴肅而又重要」的情書都沒能倖免錯字別的存在。我都沒心情想自己究竟是如何列出的這愛你的九十九條了。
  • 《喜寶》:愛人與被愛都是幸福的,寸寸生命都有意義
    我不太想這種問題。To be happy? I don't really think about it.聽過這樣一句令人心酸的話:有的人光是活著就已拼盡全力。愛人與被愛都是幸福的,寸寸生命都有意義。To love and to be loved is happiness. Every inch of life has meaning.
  • 如果你和你的愛人能做到這3點,我相信,你們的生活一定很幸福
    尤其是此生有那樣一位戀人打相互配合,無論跟誰,我覺得生活一定不會很差,相互越發恩愛越必須言傳身教,終究自身的正確認知和行為都是會影響到相互的生活與家庭,有下列那樣的戀人相隨,此生幸福快樂更幸福感覺沒跑了。
  • 鄧惠文暗指周揚青「恐怖情人」逆風發文連遭三名網紅痛批!
    對此,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自稱「逆風發文」,呼籲停止輿論公審。文章一出不只引來正反雙方留言激辯,陳沂、廣告小妹和個人意見也在各自的粉絲專頁發表看法。鄧惠文表示:「訴諸網路公審的情愛報復,不該被津津樂道。」「不希望孩子以為用網路人身攻擊是討回感情公道的好方法」,也提醒民眾「不要等孩子成為恐怖情人,再來抱怨教育少了什麼。
  • 被愛的生活,優秀愛人不放過這件事,好好珍惜更有愛
    而且越是充實有愛的生活,越需要打好一定的基礎,畢竟時間和精力用在什麼地方,也會不斷帶動自己進步和成長,用在相互的感情世界中,自然愛也會變得厚實穩固,只有彼此都能享受被愛,才能讓彼此都成為優秀的愛人,只要不錯失放過這件事,餘生更值得彼此所擁有,記住一點互相好好珍惜更有愛與美好。
  • 加油愛人幸福愛人電視劇演員表全集劇情介紹至大結局
    加油愛人幸福愛人電視劇演員表全集劇情介紹至大結局  加油愛人幸福愛人演員表  角色         演員                           胡茵——孫驍驍:瀚宇妹妹,千金大小姐,和範昀是好友  童立威——金澤灝  楊桂華——胡彩虹:程昕親媽,瀚宇後媽,喬伊斯集團董事長第二任妻子  張豆豆——張籽沐:瀚宇的女兒  晴晴——沈昳  任慕妍(童年)——楊志雯  張瀚宇(童年)——張逸傑  林淑元——楊貴媚:任慕妍母親,範昀父親最愛的女人
  • 鄧惠文:手足相處,做父母的藝術
    點擊標題下方」親子天下資訊平臺」關注或搜尋公眾號 "親子天下"(微信 ID:cn-parenting)關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作者簡介│鄧惠文精神科醫師,畢業自臺北醫學院醫學系、醫學人文所,曾任臺大、萬芳、臺安醫院精神科醫師。專長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婚姻與伴侶治療。
  • 優秀愛人,相處更注重這一點,別錯過成就幸福
    對於真正愛你的人來說,愛或許是不間斷的照顧與呵護,一直不斷地進行付出自我,但是相愛付出也會有一定的尺度,畢竟愛的索取沒有限度,當愛人帶你走上改變自我的道路時,一定要讓自己積極一點,畢竟愛就是希望彼此都好,但是更需要自己變得更好更有能力。
  •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為了小孩吃糖搞壞婆媳關係值得嗎?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作者:鄧惠文另有在線課程《鄧惠文的關係心理學:夫妻篇》、《鄧惠文的關係心理學:親子篇》。有人問我,經常和長輩或先生為了教養孩子不同調而起爭執,該怎麼辦?例如:該不該給孩子吃糖?關於這樣的問題,通常我會很誠實地告訴大家,小孩不是我們一個人所獨有的,我不認為有人可以決定這個孩子所暴露的一切。
  • 鄧惠文:這種「三角關係」,能讓孩子的潛力得到最好的開發
    另有在線課程《鄧惠文的關係心理學:夫妻篇》、《鄧惠文的關係心理學:親子篇》。一個孩子最先是跟照顧者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 通常是他和他的母親,但如果沒有第三者的出現,這孩子永遠不會成長。他會一直陷在一種跟母親共生的完美狀態,反正「媽媽只有我、我只有媽媽,我們兩個的世界融合為一。媽媽注意力都在我身上,我要什麼媽媽就會給我。」
  • 鄧惠文:一個好玩的父親,對孩子竟然有這麼大的影響
    傳統的父親被框在一個嚴肅的角色中,他們負責指責是非、懲罰,教導人倫義理,而沒辦法柔軟、親近、玩耍,但大家都知道,父親對我們的愛,不只是那樣。
  • 你愛的人,現在是你的愛人嗎?
    前幾天手機裡隨機循環到一首歌,歌名是我愛的人,當我聽到一句:我愛的人,不是我的愛人。我突然感覺心裡一酸,我沒經歷過,卻不知道在為誰心酸,可能是為那些愛而不得的人吧。後來我跟朋友說到這些,又想起最近微博上紛紛分手離婚的一些情侶,但是朋友一點兒都不覺得意外,而且還很淡定地跟我說:「不酸,這樣的事情簡直發生太多了,已經見怪不怪了。」
  • 和愛人在一起沒有這「三種感受」便是幸福!
    導語:愛情像是一場盛大的浪漫花園,她讓我們不知不覺把它想像成為一個被愛包裹的天堂,像佛光下的衣擺,拂走一切內心的陰霾,也像一道由愛誕生出來的屏障,讓愛情中的人接觸不到這三種感受!1.自卑。都是會化作自己人生的閱歷,可以讓人變得冷靜沉著,也可以讓人自卑,逃避現實,如果你的愛情並沒有讓你感受到自卑的感覺,相反愛人的不嫌棄與鼓勵讓你感受不到自卑,這便是一段幸福的徵程.2.孤獨.
  • 「我愛的人,不是我的愛人」
    「我愛的人,不是我的愛人」。我和老公相識於相親。彼時我還未從上一段感情中完全走出來。但因為種種原因,我同意先「試試」。但相親這種模式,完全由不得我「試試」而已。很快,我們就見了雙方家長,步入了婚姻殿堂。
  • 愛人之間,做好這一點,幸福更值得擁有
    在愛與被愛的生活之中,彼此更需要不斷地進行基礎維護,畢竟生活只有合理的經營加上用心的完善,才能讓愛變得更加溫暖和諧,愛不僅僅由心發出,更需要積極懂得行動進行呵護與包容體諒,如此才能讓彼此更加願意付出自我。
  • 幸福愛經按摩精油:放開自己,我愛撫摸我的愛人
    那一刻,我的腦海裡仿佛有一片煙花在接連不停地綻放。我最親密的愛人啊,他在撫摸我。腰間的酥麻,暈眩了我的心。耳邊低柔的聲音,絲絲入扣。我嬌羞嗔怒,用餘光挑逗他,吱吱呀呀的席夢思床一刻不停,似在告訴我們是時候發生點什麼了.......從額頭、鼻子、嘴唇,到鎖骨、肚臍、大腿根,我是那麼喜歡他給予我的愛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