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大山車站35年的老梁:安全接發火車20多萬列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老梁在接發列車。吉林車務段供圖

(新春見聞)堅守大山車站35年的老梁:安全接發火車20多萬列

中新網吉林1月22日電 (石洪宇)春節前最後一個值班日,56歲的梁吉明依然沒有絲毫鬆懈。作為吉林老爺嶺車站的助理值班員,前一天晚上他接車14對,整夜沒有合眼。他的對講機經常響起,待出現接車口令時,他的回應只在幾秒間。

老梁在車站清雪。吉林車務段供圖

對梁吉明來說,堅守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每個值班日只有三個人維繫小站的運轉。

老爺嶺車站位於長白山餘脈、吉林省蛟河市的深山中,由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公司吉林車務段管轄。作為吉林省屈指可數的四等小站,工作35年的梁吉明變成了這裡的「老梁」。

老梁在車站清雪。吉林車務段供圖

「我熟悉這裡的人、山和水。」老梁說,車站處在半山腰的位置,每年有6個月冬季,氣溫經常達到零下40度,而盛夏時「山下陰天,山上暴雨」。惡劣的自然環境讓他滿臉皺紋,比同齡人都顯老。

對附近村民來說,老梁是街坊鄰居一樣的人物,每次他們乘坐綠皮小慢車時,老梁都會手拿指示旗站在固定位置上,準備舞動旗幟發出信號的同時,協助同事提醒村民站在安全線以外。

老梁駐守老爺嶺車站35年。吉林車務段供圖

今年春運,每天大概有50多名村民往返於吉林、蛟河等地。車站作為乘降所沒有候車室,老梁會讓老人和帶孩子的旅客到職工學習室取暖。「我有經常出門旅客的電話,車子正晚點我一般能通知到。」老梁說。

村民們則認為,老爺嶺車站的存在是「剛需」。「如果車站關了,我們就得走上4公裡趕公路上的大客車。如果下暴雨和暴雪,(山裡)出都出不去。」一位村民說。

老梁自小便知道鐵路的意義。他出生在老爺嶺村,父親曾是工務段的一名橋梁工,他從小就跟在父親身後巡線。老梁的父親曾告訴他,鐵軌穿過崇山峻岭,望不到盡頭。

老梁19歲入職,28歲起擔任助理值班員,車站地處深山,職工換了一批又一批,老梁仍主動選擇留守。「老梁是我們站唯一的『釘子戶』,上級想要照顧他,給他安排個合適的崗位,都被謝絕了。」站長樊增瑞說。

同事們認為,這和老梁是一名「工作狂」有關。10多年前在吉林市區買房子的決定,時至今日仍讓老梁後悔。「市區通勤太費勁,下班回家住一宿,第二天起早就要趕回來(乘坐綠皮小慢車),這房子買得沒啥意義。」老梁說。

老梁認為的有意義是:下班後在單位宿舍補覺,醒來後在村子裡轉轉,養的狗跟在身後。這樣可以提前半天到單位,替那些要通勤回家的同事。由於他的脾氣倔,愛人最後遂了他的願,又搬回村裡陪他。

除了春夏採摘時節,車站每天只有20多位旅客。但車站的工作並不清閒,這裡日均辦理50列左右的客貨列車通過或會讓。

對老梁來說,接車指令回應必須及時,每個動作都要符合規範。至今,他值班安全接發的列車已有20多萬列。

樊增瑞說,長期路過車站的火車司機都知道這有一個「小老頭」,工作時腰板挺得筆直。老梁當班時,會有很多火車司機向他揮手致意。

春節即將到來,老梁值完班後會到室外查看是否需要再次清雪,而後會返回市區與愛人、女兒團聚過年。大年初二時,他將再次回來值班。(完)

相關焦點

  • 烏西站一天接發列車401列 新疆鐵路落實「六穩」「六保」迎戰大車流
    17時35分,編組50輛、滿載貨物的X8061次中歐班列從車站開出,一路向西,駛向阿拉山口口岸,標誌著該站實現接車200列、發車201列、客貨車輛辦理量21701輛,創造新紀錄。「當前正值汛期,為了保證列車運行安全,部分列車在鐵路沿線短暫停留。近期線路病害消除,大量的列車跑起來了,大車流集中到達,這對於近乎滿載狀態的車站也是一種考驗。」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烏魯木齊西站運轉車間總調度員邊江說。作為區域性編組站,烏魯木齊西站承擔著調車作業和列車到發、客運、貨運、裝卸等任務。
  • 烏西站單日接發列車401列 助力新疆鐵路裝車紀錄再創新高!
    7月27日17時35分 編組50輛、滿載貨物的X8061次中歐班列 從車站開出,一路向西駛向阿拉山口口岸 標誌著烏魯木齊西站 實現接車200列、發車201列 客貨車輛辦理量21701輛 創造新紀錄
  • 巴中獨臂女教師杜秀蘭 深山堅守35年 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近日,六部門出臺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要求力爭3至5年,讓鄉村教師地位大幅提高,待遇得到有效保障。據統計,我國有近300萬名紮根基層的鄉村教師,每年約有4.5萬名公費師範生到鄉村任教。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他們為孩子鋪好走出大山的路,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 「90後」車站值班員:做好行車「指揮官」為鐵路安全運輸保駕護航
    「90後」車站值班員:做好行車「指揮官」為鐵路安全運輸保駕護航 2020-10-08 13:54:37在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淮南西站運轉車間的信號樓裡,「十一」黃金周期間,李澳堅守崗位,向信號員下達聯控命令。  1994年出生的李澳,是淮南西站管內最年輕的車站值班員。作為車站行車室的「大腦」和「指揮官」,李澳每天的工作是根據列車運行圖、日(班)計劃、施工計劃等與列車調度員、信號員、司機和施工負責人進行聯控,合理安排機車、列車和施工車輛有序進、出站。
  • 山海關車站迎來今冬首場大雪 鐵路職工應急作業 保障運輸安全暢通
    這一輪寒潮降雪天氣對鐵路山海關車站的運行造成影響,由於大雪,鐵路信號確認困難,調車作業無法按照日常作業辦法開展。鐵路職工立即按照應急程序開始作業。山海關18名調車員連夜上崗,他們一夜間接發列車89列,解體11列,編組列車10列,保證了山海關站正常運行秩序。 13日凌晨2時20分, 79名身著黃色馬甲的一線職工駐守在242組道岔旁,對重點部位道岔實行檢查和除雪。
  • 「我的教師節之堅守」渠縣教師鄧禮映堅守大山35年 培養出150多名...
    今年55歲的鄧禮映是目前學校唯一的老師,從執教第一天算起,他已經在這裡堅守了35年。35年來,從這所不起眼的山區村小,已走出了150多名大學生。鄧老師和同學們 1984年他選擇留下 沒想到這一幹就是35年高雲村,與大竹縣清水鎮接壤,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經濟落後,人們都喊那裡「高雲山上」。1984年,鄧禮映第一次走上講臺。那年,他20歲。
  • 極寒堅守四等小站值班員日接發車36趟
    1月12日上午,中國鐵路哈爾濱集團有限公司格達奇車務段白樺排車站助理值班員毛壯處理完接發車工作後,看到列車緩緩駛出站臺後,快步回到站內小歇,半個小時以後他還要接發下一趟列車。列車進站助理值班員毛壯接車。白樺排車站,位於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白樺排鄉,建於1965年。原為四等站,現為乘降所。
  • 一所學校一名教師28個娃,35年大山深處的堅守,最幸福的回憶
    在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海拔1400多米的大山深處,有一所學校。如今,學校只有1名老師和28個學生。這所學校就是天星鄉木瓜村小學,老師名叫李德清25元工資起步、一個人的學校、35年大山深處的堅守……在這個廣元地區海拔最高的鄉村小學校,李德清把自己最好的年華獻給了這裡,他用自己的執著和信念書寫著大山深處的大愛堅守!
  • 柳州火車站擴能改造"大變身" 有望2018年建成(圖)
    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河暢攝     廣西新聞網柳州7月21日訊(記者 黃河暢)「搭火車,到柳州」。昔日的柳州火車站,是廣西鐵路交通運輸樞紐,也是許多「老柳州」的驕傲。可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柳州火車站的發展卻滯後了。在不少人眼裡,柳州火車站與廣西其他新建車站相比是「又小,又舊,又破」。
  • 一列火車,五個故事,一種堅守!
    「各位旅客,列車到達任丘車站,下車的旅客請帶好自己的行李物品按先後順序下車。旅客下車時請您注意安全。旅客們,任丘車站已經到了。 」伴隨著K1109次列車廣播員陸軍的報站,列車順利抵達本次旅程的第一站河北任丘火車站。上海鐵路局集團公司合肥客運段蕪京車隊第五組的鐵路工作者也都在各自的崗位上開始忙碌上下車服務。
  • 綠皮小火車,搭載幸福駛出大山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西高村,7053/7054次綠皮小火車每天往返這裡。小火車從群山中走過,打通了西高村去往外界的道路,將沿途的城鎮、鄉村牢牢連在一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更溫暖了人們的心。   把大山連向世界,小火車化身山裡人的「便民車」。
  • 新春走基層|車站「補求婚」後,妻子陪同丈夫堅守小站度蜜月
    今年30歲的樊連暉是柳州火車站轄下青茅站的站長,與他相戀10年的方春露是廣州體育學院的老師。今年1月16日,方春露趕來柳州陪伴堅守崗位的心上人。樊連暉的同事拍下了求婚一幕。「我一直沒什麼時間陪你,你說我不懂浪漫,沒什麼甜言蜜語,我不想留下遺憾,所以這樣向你求婚。」手捧玫瑰跪在地上的樊連暉動情地說。
  • 臺灣新竹橫山車站,當內灣小火車穿過櫻花車站
    有人說內灣線上的橫山車站是臺灣的櫻花車站,我認為名符其實。鐵軌沿線種植了整排的櫻花樹,春暖花開之際櫻花滿開,當火車行駛過櫻花拱起的隧道,一片一片的櫻花伴隨風飄落,仿佛夾道歡迎旅客的到來。內灣有座內灣車站,搭著小火車進內灣更是許多人非常嚮往的一種旅行方式。但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內灣屬於新竹縣橫山鄉,而橫山鄉其實有一座橫山車站,而這座橫山車站距離內灣將近半小時車程,卻是鮮少有旅客觸及的小車站。無人管理的橫山車站,可愛的車站只設置了兩臺電子票證感應機,進出車站都靠的是良心。
  • 世界上最快的十列火車改變著旅行方式和路線
    從馬車、汽車、火車到飛機,交通工具的日新月異反映了人們對速度的渴求。火車相對飛機而言,雖然速度上不佔優勢,但在提倡節能減排、環保出行的今天,火車在碳排量上優於飛機。隨著高速列車的問世和不斷優化,火車也能滿足人們朝發夕至的需求。按速度順序,我們盤點了世界上10列最快的商用高速火車,在這些列車上,一樣能體驗飛一般的感覺。
  • 張學良將軍出生地遼寧省臺安縣迎來首列火車
    張學良將軍出生地遼寧省臺安縣迎來首列火車
  • 24歲小夥花20餘萬收藏火車模型 沙盤上建火車王國[圖]
    小小的火車模型卻是無比的精緻。  東方網11月22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當軌道上傳來幾列火車「況且況且嗚——」的跑動聲時,在場的15名年輕人興奮地叫了起來。日前,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火車模型愛好者聚集在曹家渡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一間「密室」裡,悄悄進行著一場技術含量頗高的「火車模型沙盤」搭建工程。經過六七個小時的努力,一個高仿真的「鐵路王國」矗立起來,「鐵路」通車。作為締造者,這群高仿真火車模型愛好者最遠的來自北京,最小的是1993年出生的杭州大學生,最牛叉的則是上海一位89後的火車「死忠粉」,多年來,他耗資20多萬,瘋狂收藏,連家中都成了「火車世界」。
  • 【堅守,是他們對大山最好的回報】
    陳洪兵回鄉任教已有23年了,他常說,堅守是自己對家鄉、對大山最好的回報。除他之外,這裡還有一群教齡20餘年的老師們。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守著大山裡的三尺講臺,放飛出了一個個年輕的夢想,任歲月染白了雙鬢,只為能讓鄉村孩子走出大山。
  • 新疆的火車小鎮,號稱「中國雪都」,卻常被誤認為是車站
    為了發展鄉村旅遊,讓更多人與自然相融,這個村子於是在村口安放了60節車廂20輛大巴車,硬是建了個火車小鎮。這些火車和汽車都是當地鐵路部門的舊車輛,後來被改造安置在湖邊的樹林裡,遠處有幾列火車,所以路過的人都以為是火車站,與車站的火車不同,停在這裡的火車沒有軌道,其餘的都是一樣的,其實,這是一種地方性的鄉村旅遊開發,創造出以特色旅遊文化為主題的特色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