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扶貧看三明|泰寧朱口鎮:鄉村旅遊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2020-12-18 東南網三明站

導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近期,東南網聯合三明市文旅局開展「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文旅扶貧看三明採訪活動,陸續深入12個縣(市、區),聚焦三明文旅扶貧工作的特色和效果,把經驗和成效總結出來、宣傳出去,助推當地文化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超越。第三站採訪活動走進泰寧縣。

現如今的音山村全景。朱口鎮人民政府供圖

東南網12月8日訊(通訊員 熊明歡 詹宗瑩 本網記者 蔡曉卿)走進三明泰寧縣朱口鎮音山村,一棟棟鄉村小別墅錯落有致,美麗動人的丹霞田園風光、濃濃的農家味道收入眼底,浮上心頭。三五村民正在公園裡鍛鍊,十分愜意。

泰寧縣朱口鎮音山毗鄰205省道和高速公路,區位優勢明顯。然而,原先音山村村民多數以傳統養殖、種植業為主,經濟效益低下,無法形成規模,導致大多數村民外出做生意,部分土地荒廢無人管理,房屋也多為空置。

音山村文化長廊成為村民好去處。朱口鎮人民政府供圖

守著綠水青山,卻掙不了錢?鎮村幹部下定決心轉變思路,在經過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決定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將原有的高農藥、低產出的傳統農業逐漸淘汰轉變為觀光農業、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

依託村內交通區位優勢、農田廣闊平坦、新農村建設成果和丹霞地貌美景等有利條件,鎮內大力實施招商引資項目,先後引進了金湖牧歌、中歌玫瑰、生態餐廳、法國光亮蝸牛等特色生態農業項目,千畝農田交由專業公司統一實施生態農業種養,形成連片的油菜花海、玫瑰、稻穀……農業觀光、農業智能溫控栽培、特種種養、生態休閒體驗為一體的旅遊服務正在音山田間徐徐展開。

鄉村採摘遊吸引遊客採摘。朱口鎮人民政府供圖

產業有了,人氣也要吸引過來。音山村以「花樣音山」為黨建品牌,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切入口,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依託村內原有珍貴楠木群,保護並打造了三明市十大最美鄉村風水林之一的楠木群風水林休閒公園;完成了房屋立面改造工程、排汙水管網、垃圾處理、綠化美化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讓全村面貌煥然一新。

隨著「花樣音山」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慕名遊玩的遊客也越來越多,村民從中找到經濟增收的更多商機,許多村民開起了山區特色的農家樂民宿,音山村也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村,全村人均收入超2萬元,高於全縣人均收入。

有了音山村的經驗,朱口鎮黨委、政府著力規劃,充分發揮當地優勢,依託當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深入打造「一座塔、一片崖、一古剎、一臺戲、一條龍、一艘船、一場會、一個節、一盤棋」的多彩旅遊文化。同時,精準開發親子遊、採摘、餐飲、民宿等「一日遊」項目,鄉村旅遊正成為朱口鎮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王坑村彩虹橋。朱口鎮人民政府供圖

在朱口鎮王坑村,該村因地制宜發展休閒旅遊產業,在縣文體和旅遊局以及鎮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新建設的蓮塘步道、「網紅橋」「鄉愁牆繪」「荷塘彩虹」等項目將村子煥然一新。

環境好了、遊客來了、連帶著村財也不斷增收,百姓幸福感自然就提高了。今年5月-11月,全村接待遊客3萬餘人次,實現了王坑村這個偏遠小鄉村向旅遊「網紅村」的轉變,農副產品也打開銷路,助力農戶增收致富。現如今的王坑村,村美、民富,村民人均年收入超1.7萬元,整村實現脫貧。

遊客在王坑村打卡留念。朱口鎮人民政府供圖

「前些年我們村因為村財薄弱和人居環境髒亂,成為了鎮裡的後進村,隨著鄉村旅遊發展和人居環境提升,村裡的人氣漸漸旺起來了,大家都知道賞荷要到王坑村,我們的農副產品名氣也更響了,富硒麻面南瓜、黑籽花生、小籽花生供不應求。接下來,我們將圍繞『鄉愁王坑』的定位,爭取把村子打造成一個鄉村旅遊點,吸引更多遊客,帶動村子加快發展。」王坑村支部書記盧遠由說。

相關焦點

  • 文旅扶貧看三明 |尤溪桂峰:讓古老村落插上旅遊的翅膀
    近期,東南網聯合三明市文旅局開展「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文旅扶貧看三明採訪活動,陸續深入12個縣(市、區),聚焦三明文旅扶貧工作的特色和效果,把經驗和成效總結出來、宣傳出去,助推當地文化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超越。本期,東南網記者繼續帶大家走進尤溪桂峰村。
  • 泰寧推進「農旅+電商+扶貧」新模式 促進農戶增收
    現場活動包括:第二屆農民豐收節暨「尋找泰味」電商扶貧農村產品展銷會開幕式、70周年風採圖片展、泰寧旅遊寫生圖片展、《中國靜心之地·福建泰寧》旅遊推介、電商採購籤約儀式、泰寧縣農特產品展等板塊內容,來展示「泰多好地、泰多好景、泰多好味」。活動現場還舉行了直屬企業團委與泰寧團縣委、電商企業與泰寧農產品企業的籤約儀式。
  • 魯渝協作文旅扶貧直通車完美收官 實現「消費扶貧+旅遊」雙豐收
    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發起「魯渝協作文旅扶貧直通車」項目,由重慶嗨皮遊國際旅行社承辦,共同助推文旅消費扶貧。通過「旅遊+」的形式,採取自駕與旅遊大巴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萬人「魯渝協作文旅扶貧直通車」活動,展開魅力鄉村遊,打造獨具特色的文旅扶貧線路,讓遊客們既能走進當地特色景點,體驗當地醇厚的鄉村風情,又能深入貧困鄉鎮,購買當地滯銷的特色農副產品,把「土貨」打包回家,同時也為當地農戶帶來直接經濟收入。
  • 文旅扶貧,貴州鄉村遊紅火
    近年來,貴州省實施發展文化旅遊業、助推脫貧攻堅行動,以文旅開發為抓手,大力推進文旅扶貧工程。扶貧帶火了貴州鄉村遊,記者從各大旅遊預訂平臺得到的數據顯示,貴州鄉村遊的預訂量目前比去年同期有明顯增加,特別是上海對口幫扶的遵義市,文旅扶貧效果顯著。
  • 三明在龍巖推介全域全時旅遊和森林康養新產品
    從龍巖到三明,同樣的客家人,同樣的客家話,品味的是一樣的親切和不一樣的最氧綠都。此次推介活動,是三明市為應對新冠疫情影響,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推出的有力舉措,在市政府的領導下,市文旅局、市林業局、市總工會及各縣(市、區)森林康養和療休養基地、旅遊企業共同參加推介,合力宣傳三明的全域全時旅遊和森林康養產品。
  • 福建三明:電力扶貧「拔窮根」
    中新網福建三明10月19日電 (葉秋雲 傅淑婷 唐偉)10月19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吳山鎮梓溪村沿河而建的千米光伏發電長廊,一排排整齊的多晶矽板為山間鄉村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作為三明市首個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陽光」收益也讓梓溪村的貧困戶摘掉了「窮帽子」。
  • 文旅扶貧盤活鄉村文旅資源——美麗鄉村這樣富起來
    近年來,越來越多鄉村特色民宿、農家樂興起,一批曾經不為人知的鄉村成了「明星村」「網紅村」,鄉村旅遊業日益成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方式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渠道。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表示,我國文化資源、旅遊資源多,要在保護的前提下,努力把當地文化資源、自然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和旅遊業,助力貧困群眾就業增收,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 新發展,前行更有力量!各大媒體聚焦「三明實踐」引我市幹群熱議
    看了關於三明探索與實踐的報導,我們廣大村民倍感振奮,對於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特別是報導中提及霞鶴村的部分,對我們既是一種肯定,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接下來,霞鶴村將牢記重要囑託,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繼續立足霞鶴村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實際,一方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挖掘良好生態環境的經濟潛力,爭創國家級鄉村旅遊重點村,讓生態優勢切實轉化為經濟優勢,讓綠水青山流金淌銀,另一方面加快農業產業升級換擋,努力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力以赴推進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不斷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將霞鶴村建設得更美好。
  • 中國氧吧·悠然三明」旅遊推介暨項目招商會在北京、上海舉辦
    丹桂飄香、碩果纍纍的8月,三明市旅遊推介暨項目招商會走進北京和上海,運用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模式,在展示三明旅遊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客源市場的同時,宣傳推介了三明的旅遊資源及投資環境,進一步打響「中國氧吧·悠然三明」新形象。
  • 發揮旅遊扶貧乘數效應,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讓更多的物流、資金流、人流和信息流源源不斷地流向貧困地區,充分發揮旅遊扶貧乘數效應,明顯提升特色旅遊產品品質,有效推廣鄉村旅遊品牌,對不斷鞏固旅遊扶貧成果,有效發揮旅遊產業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中的帶動和促進作用,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提升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脫貧能力與發展能力,亟待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有力促進鄉村旅遊扶貧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釋放更大效能。
  • 文旅扶貧助力鄉村振興,聚焦齊長城旅宿部落,打開淄博鄉村旅遊新地圖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9月19日,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在淄博市文化旅遊發展大會上指出,要突出推動文旅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興盛鄉村旅遊,構建完整的文化旅遊產品體系。
  • 旅遊精準扶貧燃動劍川「幸福引擎」
    規劃引領,優化旅遊扶貧發展思路堅持政府主導、規劃引導、策劃先行,組織並指導鄉鎮、旅遊扶貧村根據自然條件、特色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結合鄉鎮總體規劃、產業發展、扶貧開發和美麗鄉村建設等規劃,因地制宜編制鄉村旅遊規劃。
  • 文旅扶貧 | 打造龍頭景區 山區破繭成蝶
    實行「一個景區、一名縣領導、一個指揮部、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的「五個一」推進機制,構建「文體旅局+三創辦+6個指揮部」的工作模式,專人、專職、專業化負責全域旅遊發展和示範區創建工作。注重在文旅發展一線崗位上培養和選拔幹部,做到用最能幹的人幹最難的事,2016年以來,共提拔重用了14名在重點景區建設中表現突出的幹部,新選派了21人充實到文旅項目一線、指揮部和行業主管部門。
  • 唱響生態文旅之歌 新時代鄉村旅遊煥發新生機
    無錫市旅遊協會會長王潔平圍繞「從美麗鄉村到美好生活——走進鄉村旅遊發展的新時代」,提出了旅遊即生活的發展理念。旅遊要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鄉村旅遊就是從美好鄉村走向美好生活。大趨勢、新背景下的鄉村旅遊發展,當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陣地、主抓手、主目標,美麗鄉村關鍵在美在於創造。
  • 去泰寧探尋古城,去沙縣尋味美食,綠都三明來杭邀約
    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從杭州乘高鐵到三明最快為3小時,車次全天候覆蓋,三明之旅已經成為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三明有世界遺產地——泰寧、全域賞花地——建寧、中國深呼吸第一城——將樂、國民小吃的故鄉——沙縣,可以全方位體驗「綠都三明」的魅力。
  • 做好山水生態文章,武寧縣民宿經濟成為旅遊發展新引擎
    本臺訊 (九江廣電全媒體 武寧臺 駱太平)武寧縣大力發展山水生態、森林康養、溫泉養生、喚醒鄉愁、田園風光等主題的民宿產業,不斷豐富旅遊新業態,讓民宿經濟成為旅遊發展新引擎。在武寧縣澧溪鎮上北灣自然村,村民們依託典型的浙江移民文化,把自己老房子改造成旅遊民宿,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打卡。一棟棟老式民居,粉牆黛瓦,牆上繪有當年浙江移民場景的壁畫。屋內仍保留著黑白電視,舊桌椅、茶壺、農具等等,展現了浙江人簡樸勤勞的一面。
  • 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
    泰寧人從山水中找優勢。  走進泰寧縣際溪村「耕讀李家」森林康養基地,安靜得能聽見自己的心跳。來自北京的客商郭海嬰,看中了這份「罕見的靜謐」,打造「靜心書院」,集休閒養生、文化傳播等功能於一體,別具雅致。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林深水美的泰寧就錨定「旅遊興縣」,此後一張藍圖繪到底,全縣1/5的人吃上了「旅遊飯」,旅遊收入佔到了農民純收入的1/4。
  • 離石區:文旅融合「加」出轉型新動力
    特色農家樂門庭若市、農耕實景劇精彩絕倫、旅遊景區人流如織、美味小吃回味無窮…… 今年以來,離石區緊扣時代發展脈搏,明確提出了新能源、新材料、新製造、大數據、大文旅、大農特、大健康、大商貿「三新五大」產業發展思路,優化創新生態,推動經濟轉型,增加群眾收入,打造城市經濟升級版。
  • 第二屆農民豐收節暨「尋找泰味」電商扶貧農產品展銷會將於榕舉辦
    由共青團福建省委主辦,泰寧縣人民政府、共青團三明市委承辦,泰寧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共青團泰寧縣委、泰寧縣農業農村局、泰寧縣旅遊管委會協辦的第二屆農民豐收節暨「尋找泰味」電商扶貧農村產品展銷活動將於9月22日至23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舉行。
  • ...推動鄉村振興——寫在2020湖南文旅博覽會暨旅遊扶貧成果展之前
    從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打造「錦繡瀟湘」起,我們便開展了「旅遊扶貧示範縣」創建,重點將武陵山片區、羅霄山片區、雪峰山片區納入貧困範圍的51個貧困縣(市、區),茶陵縣等11個縣已成為「湖南省旅遊扶貧示範縣」。(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