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扶貧看三明 |尤溪桂峰:讓古老村落插上旅遊的翅膀

2020-12-20 福建東南新聞網

導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近期,東南網聯合三明市文旅局開展「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文旅扶貧看三明採訪活動,陸續深入12個縣(市、區),聚焦三明文旅扶貧工作的特色和效果,把經驗和成效總結出來、宣傳出去,助推當地文化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超越。本期,東南網記者繼續帶大家走進尤溪桂峰村。

桂峰夜景。尤溪縣文體和旅遊局 供圖

東南網12月19日訊(本網記者 蔡曉卿)「近年來,桂峰村以』我家在景區』為目標,全力打造』景家一體化』產業融合全域旅遊發展新模式,既美化村容村貌,又通過旅遊聚集了人氣,實現帶動了民宿、農家樂等產業發展。日前,國家文旅部正式公布尤溪縣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我們將藉助這一契機,充分挖掘桂峰區域特色資源,按照差異化發展的原則,加快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實現村財增收,村民致富。」12月14日,三明市尤溪縣桂峰村村主任蔡華日高興地對記者說道。

桂峰村位於尤溪縣洋中鎮,它曾經是繁華的交通要道,有「山中理窟」之稱、「雲霞仙境」之譽。桂峰村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豐富,四周群山環抱,雲霧縈繞,山清水秀,氣候宜人。走進桂峰村,一路古意濃濃,古道、古街、古樹、古書齋、古碑刻、古民居,滿目皆古,村中小橋流水,曲巷通幽,堪稱「厝厝均有文化,滿街都是歷史」。

然而,早些年,村民主要依靠農業和林業創收,收入普遍不高,青壯年則大多外出務工。如何將這些優勢轉化為生產力,成為了擺在村幹部面前的一道難題。

桂峰曬秋節。尤溪縣文體和旅遊局 供圖

近年來,桂峰村立足本地實際,提出要把古村落建成旅遊景區的發展思路,加強文旅融合發展,充分發揮自然風光、傳統民俗等旅遊資源,發展鄉村民宿、庭院經濟等鄉村旅遊業態,舉辦曬秋、村跑、傳統民俗活動等,通過「旅遊+文化」,走出了一條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盤活資源,融合發展。改造11.6公裡的洋桂線、新建2000平方米接駁停車場和小車停車場、推進生活汙水管網提升、開展飲用水水源頭治理和管網更替、新建改造4處星級旅遊公廁、安裝1500盞夜景光能燈籠;將全村39座保存較完好的明清古建築逐步分期開展保護性修繕;翻新桂峰村原小學教學樓,整合專題陳列館、民俗館、手工作坊等傳統文化場館,建設可同時容納200人的集中食宿、會議、寫生、攝影等為一體的研學旅行教育實踐基地。同時,實施招商引資項目,引入相關企業打造生態園區、桂峰玫瑰種植產業園等等,使得鄉村風貌煥然一新,生態休閒、綠色餐飲等項目讓遊人遊興未盡,流連忘返。

旅遊助推鄉村振興,整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桂峰黃酒」、三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桂峰麥芽糖製作工藝」等當地非物質文化產業,打造「非物質文化傳習街」的文化街巷;舉辦桂峰蔡氏祭祖大典活動和春節迎竹蛇燈、桂峰「古村風情」攝影展、桂峰曬秋節、「曬族譜,傳祖訓」儀式等重要的傳統民俗活動……充滿魅力的桂峰吸引遊客接踵而至,周末、節假日遊客更是絡繹不絕。

桂峰村鄉村遊吸引眾多遊客。尤溪縣文體和旅遊局 供圖

為了進一步推動桂峰村發展鄉村旅遊,尤溪縣文體和旅遊局精心指導景區項目建設,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積極協助向上爭取資金支持。幾年來,爭取補助2400多萬元,完善旅遊設施建設,同時加大旅遊宣傳營銷,提升桂峰村的知名度。

「原來村子留不住人才,現在發展旅遊之後,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留下來自主創業。」村主任蔡華日說。目前,在返鄉能人的帶動下,許多村民紛紛辦起了民宿,節假日期間普遍都能達到滿房效果。

近年來,桂峰村不僅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還先後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中國最有魅力休閒鄉村」、福建省首批「金牌旅遊村」等多項榮譽稱號。2014年,全村貧困戶通過旅遊產業發展,全部實現脫貧。

桂峰街景。尤溪縣文體和旅遊局 供圖

旅遊產業發展了,村民獲益良多。68歲的周扣女就是其中一位。她的丈夫因中風殘疾長期臥床,兒子40多歲至今還未成家,靠為食雜店拉貨為生,家庭生活困難。自從村裡搞起了旅遊,周阿姨就在村口賣起了炸油餅,平均一個月也能有6000多元的收入。「在家門口我就能有錢掙,減輕了不少家庭負擔,挺好。」周阿姨高興地說。

通過多渠道發展旅遊產業,今年1月-11月,全村接待旅遊人數達3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1000萬元,人均旅遊收入突破9000元。

「通過發展鄉村旅遊,不僅促進特色產業發展,還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延長產業鏈、價值鏈,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深度融合,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村主任蔡華日期待滿滿。他表示,下一步,桂峰村還將在旅遊產品開發、旅遊招商、旅遊宣傳上持續發力,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實現村美人富日子甜。

相關焦點

  • 文旅扶貧看三明|泰寧朱口鎮:鄉村旅遊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近期,東南網聯合三明市文旅局開展「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文旅扶貧看三明採訪活動,陸續深入12個縣(市、區),聚焦三明文旅扶貧工作的特色和效果,把經驗和成效總結出來、宣傳出去,助推當地文化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超越。第三站採訪活動走進泰寧縣。現如今的音山村全景。
  • 三明在龍巖推介全域全時旅遊和森林康養新產品
    四時與四季,有美景更有美食推介會上,市文旅局向參會嘉賓圖文並茂地介紹了三明的全域全時旅遊產品,主推「美食、康養、紅色」主題線路,推出一系列涵蓋文化體驗、觀光度假、養生養老、鄉村休閒、科普研學等要素的文旅康養產品。
  • 興業銀行三明分行:用責任與擔當築起愛的長城
    東南網12月21日訊(通訊員 黃麗芳)「感謝興業銀行三明分行,他們帶來的幫扶資金用於機耕路建設,可以帶動我們村民多種田,增加村財收入,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有利於保護梯田。」尤溪縣聯合鎮紀委書記魏開尚說。尤溪縣聯合鎮連雲村是興業銀行三明分行今年新增的掛鈎幫扶村。
  • 魯渝協作文旅扶貧直通車完美收官 實現「消費扶貧+旅遊」雙豐收
    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發起「魯渝協作文旅扶貧直通車」項目,由重慶嗨皮遊國際旅行社承辦,共同助推文旅消費扶貧。文旅扶貧直通車在武隆區後坪鄉合影18個深度貧困鄉鎮8260名遊客共助力,把幫扶落到實處「在城市呆的太久,去周邊看看風景,『洗個肺』,買點『土貨』,帶上孩子感受民風淳樸的鄉村,很舒服」,這是1年的文旅扶貧中,聽到遊客最多的反饋。
  • 萊西:為鄉旅產品、文化旅遊發展插上網際網路經濟翅膀
    半島記者 劉笑笑 通訊員 姚青 張祺隨著新媒體日漸深入人們的生活,萊西市與時俱進,積極創新「網際網路+」宣傳營銷方式,為鄉旅產品、文化旅遊發展插上網際網路經濟翅膀。通過旅遊搭臺、文化鑄魂,萊西將文化元素有效納入旅遊產品鏈,以文化魅力激發旅遊市場活力,研發文化旅遊新產品,培育文旅產業新的增長點。重點設計以一日遊為主、過夜遊為輔,以農耕研學遊、休閒觀光遊為特色的系列旅遊產品,策劃「春季賞花踏青」「夏季休閒研學」「秋季豐收採摘」「冬季溫泉養生」多條四季休閒旅遊產品,實現旅遊線路由單一觀光式向深度體驗式過渡。
  • 第十三屆「朱子之路」研習營在三明尤溪隆重舉行
    心追往聖 雲上同行第十三屆「朱子之路」研習營在三明尤溪隆重舉行你好臺灣網三明7月15日消息(記者呂貝娜 通訊員林應蘭)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第十三屆「朱子之路」研習營活動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舉辦
  • 焦晉兩地插上了夢想的翅膀
    高鐵首發,文旅先行。12月4日,由焦作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組織的「乘坐高鐵遊焦作」(山西)推介會在太原舉辦,焦作與太原達成文旅戰略合作協議。12月11日,「乘坐高鐵遊長治」文旅推介會在焦作舉辦,長治與焦作達成戰略合作協議。12月12日,首趟「千人高鐵旅遊專列」抵焦。然而,以上僅僅是個開端。
  • 永安第一名,沙縣第二名,三明各縣市2019GDP總排名
    三明區域各縣市怎麼樣?首先,不幸的是,三明各縣市都沒有進入前十名。在城市年,該省「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第一名「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位列全省「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第一名。經濟總量431.65億元。位於三明地區的第二名是沙縣,他以小吃而聞名,國家糧食基地縣和福建省重點竹產區,沙縣GDP總金額為314.04億元。
  • 新時代的幸福縮影——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上)
    新時代的幸福縮影——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上) 推窗見綠色,出門看田園,夜晚透過天窗,可觀滿天繁星閃爍。星空民宿負責人朱孔材說,星空民宿在旅遊旺季每每爆滿。 2014年,際溪村發揮生態優勢、立足丹霞風光、結合人文底蘊,引入星空民宿、靜心書院、鹿趣園等項目,打造了集「耕讀文化體驗、養生度假、田園生活、巖穴苦讀」為一體的文旅康養勝地。
  • 廈門周邊四日遊︱味覺與視覺的旅行 沙縣小吃&尤溪聯合梯田
    沙縣是福建三明下面的一個縣城,周邊還有一些美景,包括念叨了幾年的福建尤溪聯合梯田。今年五一連續放假四天,查了下訂房APP,沙縣和尤溪的酒店竟然沒漲價,加上節日高速公路免收過路費,必須走起。如果你不是自駕,也可以考慮動車出遊,從廈門可以坐動車到三明北站,這裡距離沙縣僅4公裡,交通還是很方便的。
  • 文旅扶貧助力鄉村振興,聚焦齊長城旅宿部落,打開淄博鄉村旅遊新地圖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9月19日,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在淄博市文化旅遊發展大會上指出,要突出推動文旅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興盛鄉村旅遊,構建完整的文化旅遊產品體系。
  • 三明追「秋」之旅,帶上這份地圖去尋找醉美秋天!
    收好這份三明賞秋地圖 開啟你的追「秋」之旅~ 林間小路被落葉染得火紅金黃,漫步在小路上,腳踏著紅的、黃的落葉,仿佛置身於秋天的童話世界中,與世隔絕。 將樂·龍棲山自然保護區
  • 從新安縣土古洞茅房看農村古村落旅遊的發展
    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各地歷史悠久的古村落逐漸成為旅遊人群關注的焦點,如以古洞為特色的新安縣土古洞村,旅遊人次逐年上漲,「火爆」已是大勢所趨,隨之而起的則是一批又一批的古村落評選。據相關數據顯示,僅河南省傳統村落已經連續評選五批,總數量達到811個。
  • 福建三明:電力扶貧「拔窮根」
    三明市是紅色搖籃,12個縣(市)區都是原中央蘇區縣,也是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之一,其中寧化、清流、明溪、建寧、泰寧等5個縣被列為福建省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還有20個鄉鎮屬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鄉。近年來,三明供電公司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第一要務,加強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和改造升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 福建三明農村電商風生水起
    農村電商示範縣全覆蓋  在日前舉行的2016福建省電子商務大會上,三明市尤溪、沙縣、明溪、清流、建寧5個縣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授牌。授牌數量佔據全省半壁江山。  此前,該市將樂、永安、大田、泰寧、寧化5個縣(市)已獲評2015年「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範縣」。
  • 珠三角9城新媒體在順德結盟,美食旅遊發展插上網際網路翅膀
    珠三角9城新媒體在順德結盟,美食旅遊發展插上網際網路翅膀 2019-12-27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旅扶貧,貴州鄉村遊紅火
    近年來,貴州省實施發展文化旅遊業、助推脫貧攻堅行動,以文旅開發為抓手,大力推進文旅扶貧工程。扶貧帶火了貴州鄉村遊,記者從各大旅遊預訂平臺得到的數據顯示,貴州鄉村遊的預訂量目前比去年同期有明顯增加,特別是上海對口幫扶的遵義市,文旅扶貧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