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再融合!發展,再發展!焦晉兩地插上了夢想的翅膀

2020-12-19 焦作晚報

12月15日(星期二):晴天間多雲,偏西風2級~3級,-6℃~4℃

12月16日(星期三):晴間多雲,偏東風2~3級,-7~5℃

一「點」穿太行——寫在太焦高鐵正式通車之際

12月12日10時7分,當D4618列車平穩駛出鄭焦城際鐵路焦作站,一路向北,穿越太行山,奔赴三晉龍城——太原,意味著焦作由此打開了面向西北交流的高鐵門戶,意味著焦作在河南「米」字形快速鐵路網中的樞紐位置愈加凸顯,也意味著追求高質量發展的焦作已然開啟「高鐵經濟」新格局。

一「點」穿太行,情牽兩地謀發展。

何謂一「點」?

這一「點」是河南「米」字形快速鐵路網中不可或缺的一「點」。一「橫」即徐蘭高鐵,一「豎」是京廣高鐵,一「撇」是鄭渝高鐵,一「捺」是鄭阜高鐵,一「點」即鄭太高鐵。太焦高鐵正式通車,焦作恰是這一「點」的樞紐,獨特的區域位置將焦作帶入全省1小時經濟圈、河南周邊省會城市2小時經濟圈、河南與全國主要大中城市8小時經濟圈。

互融互通,互促互進。太焦高鐵承載著焦晉兩地太多的夢。

文旅通途!

當日,隨著D4618列車的平穩駛出,在焦作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的精心組織下,焦作文旅元素乘著高鐵一路向北,來到了山西。

此刻,焦作山水與焦作人文在D4618列車上交相輝映;此刻,隨車開展「豫米通太行,晉享好風光」主題體驗採訪活動的中央駐豫、省市媒體和網絡大V等180位媒體人把鏡頭對準了焦作,對準了黃河之北、太行之南的懷川風情。

此刻,焦晉兩地文旅交流邁向「高鐵時代」。

高鐵首發,文旅先行。12月4日,由焦作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組織的「乘坐高鐵遊焦作」(山西)推介會在太原舉辦,焦作與太原達成文旅戰略合作協議。12月11日,「乘坐高鐵遊長治」文旅推介會在焦作舉辦,長治與焦作達成戰略合作協議。12月12日,首趟「千人高鐵旅遊專列」抵焦。

然而,以上僅僅是個開端。接下來,「旅行大咖玩轉焦作」「山西—焦作主題聯程產品定製」等一系列文旅活動將在焦晉兩地精彩上演。

便民之路!

D4618列車上的遊客們唱著、吃著、聊著,僅用2個小時便從焦作到了太原;就這樣,在焦作文旅魅力的吸引下,首趟「千人高鐵旅遊專列」也由太原出發了。

前來體驗首發的河南國旅工作人員薛卡說:「從焦作雲臺山到山西晉城皇城相府是一條精品旅遊線,以前遊客坐著大巴來往,很疲勞。現在高鐵通了,遊客的舒適感就提高了,在當地旅遊的時間也長了。」

扶貧高鐵!

D4618列車上坐著鄭太高鐵的設計者們。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鄭太高鐵總工程師李中海說,鄭太高鐵跨越2省6個地級市,直接影響、吸納的土地範圍約5.6萬平方公裡,惠及人口約2700萬,其間自然資源、文旅資源、農副產品資源等十分豐富。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讓這條高鐵惠及沿線人民,設計者們在勘察設計過程中,對線路規劃、站點設計進行了反覆優化。於是,許多人將鄭太高鐵稱作「扶貧高鐵」。

在接發列車線路、高鐵站房設計上,設計者們也動足了心思。通常情況下,縣城接發列車線路為2條線,高鐵站房面積也較小。但太焦高鐵不一樣,設計者們將焦作西站、山西武鄉站原本的2條接發列車線路改為了4條,將焦作西站站房面積擴大至1.2萬平方米,這個站房面積在全國縣級區域屈指可數。

近些,再近些!快些,再快些!

融合,再融合!發展,再發展!

一條高速移動的鐵流,

讓焦晉兩地插了夢想的翅膀,

裝上了騰飛的引擎。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瑋萱/文 趙耀東/圖

版權所有:焦作日報社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41120180801

總編輯:王靜鋒    

執行總編輯:王 言  編 輯:郭子軒

執行主編:馮新瑞   校 審:薛 瑩

責 編:從華傑

相關焦點

  • 加強兩地產業融合 推動兩地互補發展
    在「粵港澳大灣區2020年澳坦企業家經貿文化研討會」上,兩地企業家紛紛上臺分享,共同探討傳統行業如何搭乘數位化時代快車煥發新生機,以及澳坦兩地企業家合作前景。在「新時代O2O中小企業商機分享會」上,坦洲鎮商會四家雙創型企業分享直播電商平臺、綠色資源回收、智能停車、數位化房產中介項目。雙方表示今後要組織企業家共同參加活動,加強兩地產業融合,推動兩地互補發展。
  • 連江、馬祖:融合發展 親上加親
    東南網3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21日,2019「連江論壇」暨海峽兩岸(連江)融合發展交流會在連江縣開幕。本次活動以「兩岸一家親,連馬促融合」為主題,百餘名海峽兩岸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社團及宗親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為連江與馬祖融合發展建言獻策。會上,臺灣著名時政評論員、臺灣大學經濟學博士邱毅表示,海峽兩岸(連江)融合發展交流會的舉辦恰逢其時。連江與馬祖應加快融合發展,包括加快推進兩地通水、通電、通氣、通橋,構建環馬祖澳旅遊經濟區和「連江馬祖一日生活圈」等。
  • 黃河科技學院:尊重個性發展,為每個學生的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
    在職業定位上,強調技術應用;在培養要求上,突出能力本位;在服務面上,強調面向工程技術、經營、管理一線;將各個專業結合實際,並創新地探索了「雙證書」培養、「訂單式」培養等多種人才培養方式,使黃河科技學院的畢業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
  • 給科學夢想插上翅膀
    原標題:給科學夢想插上翅膀(新論) 當科學家是無數中國孩子的夢想,與科學家一起工作,科學家本人即是孩子們的最好示範 少年強則科技強,科技強則中國強。青少年科技後備人才,無疑是國家未來科技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 浙江雲和書記葉伯軍:為木玩產業發展插上「幼教翅膀」
    劉海波供圖  中新網浙江新聞10月25日電(張斌 胡丁於)「近年來,我們搶抓學前教育戰略機遇,成立『雲和學前木製教玩具研發中心』,加強與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的深層次合作,成功註冊『雲和木玩』『雲和教玩』兩大集體商標,為木製玩具產業發展插上了『幼教翅膀』。」浙江雲和縣委書記葉伯軍25日說。
  • 我的夢想演講稿:為我的夢想插上翅膀
    不過這可不是做夢,而是夢想!為何這個夢想一直沒有實現呢?今天我找到了原因,是因為他缺少一對可以自由翱翔藍天的翅膀,所以今天我想為我的夢想插上翅膀!  步入大學生活,我們的生活空間自由多了,很可能會因無目標而迷失方向。給自己制定目標,就像是給船舶導航!日益激烈的就業壓力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就更應該好好的規劃我們的職業生涯!
  • 給孩子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
    「當科學家是無數中國孩子的夢想,我們要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為孩子們尊崇嚮往的職業,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讓未來祖國的科技天地群英薈萃,讓未來科學的浩瀚星空群星閃耀!」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這一重要論述飽含殷切期望。郭守敬小學有這樣一位科學老師,自2002年來到郭守敬小學,就將「責任與奉獻」當作從教生涯的追求與目標。
  • 這次將推動兩地醫藥產業融合發展
    9月10日,在重慶舉行的2020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分論壇——成渝雙城經濟圈醫藥產業融合發展高峰論壇上,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專家聯合會和重慶醫藥行業協會籤訂《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醫藥產業融合發展、業界共治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專家智庫資源共享、共同打造產業服務平臺等達成共識。這也意味著,成渝兩地醫藥健康萬億產業正在呼之欲出。
  • 長沙天心:給區域教育特色發展插上信息化翅膀
    本文首發於《學校品牌管理》雜誌2020年9月刊「學校特色」欄目責任編輯:範帆給區域教育特色發展插上信息化翅膀20多年前,天心區選擇「創造教育」作為區域特色發展路徑。近十年,天心區堅持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針對當下教育的熱點、難點,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探索改革教與學模式,現已成為區域教育的一張閃亮名片。
  • 2020深澳雙創周開幕,系列文創交流活動助推兩地融合發展
    深澳政企合力推進兩地深化合作深澳雙創周以「深澳合作·雙創雙贏」為主題,在深澳兩地政企的積極推動下,開展深澳文旅創意設計大賽以及創意設計精品展、高峰論壇、企業交流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助力深澳兩地在文化創意、特色會展、旅遊產業等方面的優勢資源互補和創意成果轉化,為深圳和澳門開闢「文化創意+數字媒體」的共贏之路,推動深澳兩地融合發展
  • 蘭州紅古打造黨性教育共享基地助推甘青兩地融合發展
    這是紅古區打造黨性教育共享基地,助推青海民和縣與蘭州紅古區兩地融合發展的具體舉措。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支持紅古區打造蘭西城市群重要節點的意見》精神,紅古區立足「理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快安全生態屏障建設、打造重要交通支點和物流基地、促進優勢產業集聚發展、推進一體化融合發展」等一系列的政策,全面加強兩區縣產業協同、園區互融、生態共建、公共服務共享等領域的合作,加快節點城市建設進程。
  • 萊西:為鄉旅產品、文化旅遊發展插上網際網路經濟翅膀
    半島記者 劉笑笑 通訊員 姚青 張祺隨著新媒體日漸深入人們的生活,萊西市與時俱進,積極創新「網際網路+」宣傳營銷方式,為鄉旅產品、文化旅遊發展插上網際網路經濟翅膀。旅遊為文化「賦能量」文化與旅遊融合衍生出多種產品業態,萊夷古樂、萊西木偶戲……精彩的演藝項目,為遊客講述了生動的故事。
  • 晉中市太谷區文旅融合發展再上臺階
    秧歌劇《孟母三遷》巡演現場「十三五」時期,按照全省「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的戰略部署,晉中爭創全國文旅融合示範市的總體思路,太谷區文化旅遊工作緊緊圍繞區委12345戰略部署,認真落實「古城大院+特色小鎮+119驛站+美麗鄉村」的戰略構想,重點建設「古城大院、健康養生、文化產業、鄉村旅遊」四大板塊,積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養生太谷建設取得新進展。
  • 「智」在必勝 高質量發展為重慶插上騰飛翅膀
    全市經濟呈現穩定轉好態勢,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  「大數據智能化注入了新動能,提供了重要助力。」在2020年重慶上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十三五」以來,尤其是2017年以來,重慶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通過打造「智造重鎮」「智慧名城」,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裝上新引擎,讓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 吉水用新作為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吉水人深知,厚重的文化能為自然山水增添無窮魅力,這是吉水旅遊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大資本。吉水縣委書記袁守旺這樣為全縣發展優質旅遊、推進全域旅遊工作把關定調:我們要挖掘運用、厚植文化內涵,找準文化與旅遊的結合點,把文化融入到旅遊的吃、住、行、遊、購、娛各個環節,讓文化成為加速旅遊產業發展的動力引擎,使旅遊產業成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
  • 兩岸融合發展 福州馬祖「快一點」
    (臺海觀瀾)兩岸融合發展 福州馬祖「快一點」中新社福州3月23日電 (閆旭)在3月21日舉行的2019「連江論壇」暨海峽兩岸(連江)融合發展交流會上,福州市連江縣和馬祖共同發布航線票種優惠、環馬祖澳旅遊區發展、支持臺胞就業創業等
  • 讓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校長和你聊科技
    他們始終堅持科普惠及民生,傳遞健康理念,用科技創新推動社會發展。9月24日起,掌上春城推出「專家科普『雲課堂』」系列報導,邀請不同行業、不同種類、不同領域的各類科學專家參與線上,以最接地氣的語言,普及藏在生活中的科學小知識,助力科學惠民之翼騰飛。掌上春城訊每一個小小的夢想,都需要一雙翅膀來助力夢想起航。校園,是夢想萌芽的地方,也是夢想起航的地方。
  • 2020長臺經貿合作洽談會開幕 聚焦長臺兩地經貿文化融合發展
    我市積極組織召開臺資企業發展座談會,制訂惠臺措施辦法50條。長春旺旺食品有限公司、長春百事康控飲品廠、長春敏實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等重點臺資企業在2月份即實現復產,復工復產率達到90%。參會的企業家們表示,長春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希望在製造業、農業、電子、文創、生物醫藥等多領域與我市進行合作。「長春這座城市非常有活力,不僅環境美麗,更是一座有投資潛力的城市,我們將在農業科技方面與長春加強合作。」
  • 融合發展的四維路徑
    原標題:融合發展的四維路徑  基於協同創新、融合發展理念的教育共同體實踐,其目的就是以共享、共生、共榮為價值歸宿,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教育管理實踐,探索區域內教育均衡、協調、優質發展的普遍規律和基本路徑。但是,我們也要清醒意識到,要從固有的集體思維定式中解放出來,要從因襲的教育方式依賴中擺脫出來,並非一朝之功。
  • 看過來,大良、容桂融合發展多個項目有進展
    容桂街道牽頭負責開展「順深產業城」發展規劃研究,依託產業、整合資源,對接深圳和南沙,多個產業區主動謀劃,將帶動產業的更新升級,打造大灣區協同發展實踐區、都市圈超級門戶區和順德產城複合創新區。  在大良—容桂交通融合方面也有顯著進展。為了加強兩地融合,順德一方面加強了對外交通連接,對接廣珠城軌、肇順南通道等珠三角地區的軌道「骨架線路」,爭取高速鐵路,搭建與大灣區互通的一小時時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