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本身價格是很低的,但又為什麼到我們手裡要翻好多倍不止?
隨著氣溫的不斷飆升,瓜地的西瓜也如同這火辣天氣一樣大面積成熟,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天的西瓜出現了滯銷的狀況,瓜農們的庫存也急劇飆升,誰來「消滅」這些庫存?相信瓜農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趕快出現採購商客的身影
農產品滯銷的新聞這一年是看的太多了,什麼白菜爛地裡、西瓜爛地裡、桃子往河裡倒,真的太多太多,之前網友朋友還拍過一段視頻來問我怎麼辦,他們村好多人種西葫蘆,根本賣不出去,只能一車車拉去倒村邊的河裡,邊到邊問我,你看這多好的西葫蘆啊,怎麼就沒人買呢?農民朋友明年真不知道種什麼好了,唉。
看著心疼,也沒有辦法,這就是傳統農產品市場的悲哀,最辛苦種地的農民永遠都是賺的最少的。不管是蔬菜還是水果,到產地收購的菜販子永遠都會告訴農民,這個不好賣啊,就只能給這麼多,價高了我賣不出去要虧手裡的,農民沒有辦法,就只能賣。
原本在產地幾毛幾分錢進來的蔬果瓜果,二道販子加點價,運費什麼的加一加,到了產地批發市場再加點兒價,從產地運輸到各地又要運費,到地方價格又得加一點。在各大城市的批發市場裡可能被擺攤的菜飯買去零售,也可能被各大超市、飯店訂走。
被零售菜飯買走的蔬菜水果,就要再加上路費、攤位費,另外加點辛苦費。超市買走的呢,包裝的精美一些,新鮮的價格賣的高點,不新鮮的降價賣,反正怎麼著超市都不會虧。飯店買走的,做成菜品出售,那價格更不知道翻了幾番。
你看這個蔬菜水果,買到手要加這麼多次價,它能不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