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交流的便捷化,促進發展的同時,也給很多國家帶來煩惱,物種入侵就是其中比較常見的一個問題,在世界各國當中,我國應該算是面對物種入侵比較淡定的,因為大多時候我們都可以較為輕鬆地解決,中國吃貨們的嘴還是比較厲害的,很多入侵到我國的物種,最後都會被吃幹抹淨,最為知名的就是龍蝦和牛蛙,在各個國家「掀風作浪」,在我國卻被「吃幹抹淨」。
我國其實一直對物種入侵都比較重視,做出了各種有效的處理,但是外界卻依舊偶爾會有新物種到我國,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一些水產魚類,例如我接下來要講到的它,其實也算是入侵物種,我們稱其為筍殼魚,是一種性格相對溫順的魚類,但依舊能對生態造成較大破壞,小魚小蝦它是來者不拒,反正能吃的它也基本都吃,侵佔了我們本土魚類的生存空間。
不過這種筍殼魚在我國也沒能囂張多久,大家看到這玩意之後,第一念頭就是這玩意能吃嗎?後續想法則是這玩意好吃嗎?有營養嗎?應該怎麼做?稍作嘗試之後大家就發現,這種筍殼魚不僅是能吃,而且口味相當不錯,鮮爽嫩滑不比本土魚類的味道要差,雖說外表看著有些憨,但這並不影響人們食用,所以泛濫成災的筍殼魚,沒過多久就被大家吃成了珍稀魚類。
筍殼魚的際遇可以說是「壯志未酬身先死」,漂洋過海來到我國,愣是被大家吃了個乾淨,真的是沒有面子!不過有一說一,筍殼魚吃著真香,本土魚適合的做法,筍殼魚也都能做,紅燒、煎炸、清蒸怎麼做都好吃。
這種入侵物種,你們家鄉那邊能見到嗎?你又是否吃過這種筍殼魚呢?它在你們老家叫什麼名字?歡迎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