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換地方了,可找到你們了,葛師傅在嗎?」在濟南解放橋附近一家修腳店,許多老人進門見到店員,就像見到親人。
老人們口中的葛師傅,叫葛海振,是店裡的一名修腳技師。他雖然剛剛50出頭,但已有30多年的修腳經歷。
葛海振就這樣一刀一刀地修腳,一幹就是三十幾年。
葛海振就這樣一刀一刀地修腳,一幹就是三十幾年。
河南商丘楊集,與山東單縣僅有一街之隔,是著名的修腳之鄉。葛海振就出生在這裡。14歲時,小腳奶奶因腳痛不能走路,很痛苦,他看著奶奶變形的腳束手無措,後來聽說商丘澡堂有一位本村的修腳師傅,他就到商丘請師傅給奶奶修腳,師傅熟練而快速地為奶奶解除了病痛,而且之後兩個月,奶奶再沒有腳疼過,機緣巧合,葛海振萌生了學這門手藝的想法,於是在初中畢業後,專心學習修腳三年,基本掌握了各種腳病的修治技能。之後,他在商丘澡堂做修腳技師。這期間,他每個月都回村裡給奶奶修腳,順便為村裡的老人免費服務。後來,他又去了鄭州,在鄭州一幹就是十幾年。
大拇指的甲溝炎最能顯示修腳技師的水平,葛海振每次都是一刀解決問題,被顧客稱為「葛一刀」
葛海振就這樣一刀一刀地修腳,一幹就是三十幾年。
葛海振就這樣一刀一刀地修腳,一幹就是三十幾年。
2008年,濟南一家洗浴中心的老闆聽說葛海振修腳技術好,就請他過來,只幹了半年多,他就辭職了。他說,離開並不是待遇不好,而是洗浴中心的客人多是年輕人,腳並沒有太大的毛病,泡腳多是為了休閒。他的技術在這兒無法施展,更不能給他帶來為老人治好腳病後的滿足感和價值感。
根據不同的腳病和部位選用不同的刀修腳
修腳的工具都要用消毒液浸泡後再經紫外線燈照射後才能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葛海振每天都要把刀磨得鋒利順手。
為此,他來到一家專為老年人治療腳病的修腳店,雖然工資只有原來的一半左右,但之後他就再也沒有離開。
上門服務時,葛海振不但修腳,還為行動不方便的老人順便做許多事情。
看著解除病痛的顧客高興地從店裡走出,葛海振從心裡舒服和高興,有種成就感。
修腳利潤不高,可是房租年年漲,修腳店也常常因為負擔不起房租而更換地方。因為葛師傅及店裡的修腳技師手藝好,許多老人都是從這家店跟到了那家店,常常不惜舍近救遠。顧客中不但有本市的,還有很多外地的。有一位濟南顧客後來去了北京,雖然找過北京最好的修腳醫院,還是覺得不適應,就每隔一個半月回來一次,專門約葛師傅修腳。
葛海振技術好,許多顧客給他送錦旗,都多的沒地掛。
葛海振技術好,許多顧客給他送錦旗,都多的沒地掛。
每每看到顧客踮著腳進店,舒舒服服走著回家,葛海振心裡特別高興。有些顧客因為健康原因,行動不便無法出門,葛海振就利用下班之餘上門服務。有時看到老人生活比較拮据,他就為他們免費服務。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又有甲溝炎,修起來就有難度,輕一點不起作用,重一點就出血。葛海振治療甲溝炎,「穩、準、狠」,一刀解決問題,被顧客們稱為「葛一刀」。
葛海振中午飯常沒有點,顧客走了他就插空隨便使點。
下了班,葛海振還要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服務。
晚上8點多,葛海振上門服務完,才從顧客的家裡出來,坐公交車家休息。
腳病不是什麼大病,但對老年人來說,特別關乎他們的生活質量,葛海振說,社會上許多人認為修腳這個工作又髒又累,90後年輕人更是少有人學,但只要愛上這行,喜歡這行,就不覺得髒,也不覺得累了,為老年人服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