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長安大學發布了一則《長安大學家庭經濟特困學生網絡網絡學習流量費用自主方案》。
該方案顯示:長安大學2019-2020學年本科生貧困生認定共7203人,其中特別困難的3055人,一般困難4147人。而在這些貧困大學生中,絕大多數特困大學生家中未安裝無線網絡。所以鑑於以上原因,長安大學決定向全部3055名特困大學生,每生給予100元流量費用,直接發放到貧困大學生的中國銀行卡中。而這些費用的來源是學生獎助基金。
那麼,長安大學是如何確定的每生補助金額,以及長安大學共計要向貧困大學生補助多少錢呢?
長安大學學生資助中心主任歐陽韜稱:在做出這個決定前,他們跟教務處和教管中心溝通過。經過與他們的溝通,他們發現大學生每個月使用網課,按照流量算的話,每個學生大概的流量費用是100元左右。他們是按8節網課的流量算出來的流量費用,大概就是每個月在100元左右。所以長安大學這次給學生的補助,共計花費是30萬5500元。
這筆錢發放的時間預計為2月15日,但因為銀行系統的延遲,可能有部分大學生收到錢的時間會稍晚一點。目前,已經有大學生收到了這筆錢。而收到這筆錢的大學生,也體會到了學校的暖心,所以他們對學校的行為還是非常感謝的。而學校的初心就是,保證學生們停課不停學,讓學生們能夠放心的學習網課。
有大學生對老師說:非常感謝學校時刻關心著我們,也非常感謝老師的辛苦付出,您辛苦了。
長安大學這次給貧困大學生發放補助,與原來一樣,都是偷偷打給這些學生的。在收到這筆錢之前,這些大學生們不知道。而且就算是他們收到這筆錢之後,其他大學生也不知道具體誰收到了這筆錢。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充分保護貧困大學生們的自尊心,讓他們不會因為接受了補助而自尊心受到傷害。
高校藉助科技給貧困大學生打錢,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也不是只有長安大學這一所。去年的時候,就有不少高校藉助科技定位貧困大學生,然後定向給貧困大學生把錢打到了食堂的飯卡裡。雖然高校給貧困大學生打的錢並不多,但這樣做卻有很多現實的意義。
目的之一就是,給貧困大學生一些生活上的補助,讓他們能夠專注於學習;
目的之二就是,學校在給貧困大學生生活補助的同時,還保護好他們的身份,讓他們不會因為接受了貧困生補助,而自尊心受到傷害。
所以,對於長安大學偷偷給貧困大學生發放補助這種行為,你如何看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