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錯誤的急救常識,拖了生命的後腿

2020-12-19 澎湃新聞

醫聊科普

隨著急救知識的日益普及化,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緊急情況時我們再也不會「坐以待斃」。卡魚刺大口吞飯喝醋、燙傷了抹牙膏……殊不知這些可都是錯誤的急救方法。不僅會延誤救援時機,還可能導致二次傷害的後果。那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急救誤區呢?

燙傷後抹牙膏?

燒傷、燙傷後,很多人會在傷口上塗抹牙膏、醬油、酒精、紫藥水等,認為這樣可以減輕疼痛,消除腫脹。

1、危害

塗抹牙膏後能讓患處暫時感覺清涼,給人帶來「塗牙膏真的很有效」的錯覺,其實這僅僅是因為牙膏中含有薄荷成分。涼爽過後,帶來的有可能是細菌滋生和創面感染。

同樣的,燙傷後塗醬油、香油等,不但不能減輕傷情,還會刺激傷口,加深受傷程度,增加感染機會。

2、正確做法

普通燙傷之後,應該迅速用流動的冷水衝燙傷部位,起碼衝5分鐘,嚴重時衝20分鐘以上,直到不覺得痛,或者疼痛明顯減輕為止。

輕度燙傷,在衝水後,可用乾淨毛巾或紗布包上冰塊(用保鮮袋裝好,避免融化滴水)進行冷敷,降低受傷處的溫度,緩解疼痛、減少組織進一步熱損傷。

如果燙出了水泡或更加嚴重,不要弄破水泡,及時找醫生處理。

專家提示:很多人平常還會用牙膏祛痘、治腳氣、塗痱子等,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

魚刺卡喉喝醋、吞飯糰?

吃飯時很多人都遇到被魚刺或生硬食物卡到喉嚨的情況。通常都會使勁吞咽食物,甚至大量喝醋、喝水以求緩解。

1、危害

喝醋並不能軟化魚骨頭,喝多了反而灼傷食管、胃黏膜;吞饅頭吞飯這樣的動作,則可能把魚刺越帶越深,刺破食管或者血管,風險更大。

2、正確做法

如果感覺有魚刺卡住可以用筷子或匙柄輕輕壓住舌頭,露出舌根,打手電筒照能否看到有魚刺等異物。越不舒服說明魚刺離口腔越近,有時可用手或鑷子將異物夾出。

如果實在取不出來就別勉強,趕緊去醫院,讓專業的醫生來處理。

流鼻血時仰頭、塞紙?

流鼻血最常見的解決方法就是仰頭塞紙,等過一會就會止住。其實這樣的方法也是錯的。

1、危害

頭後仰,鼻血只是不往外流了,但還是通過後鼻孔往體內流,沒有一點作用。出血量很大時,仰頭還易把血嗆入氣管及肺內,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有引起窒息的危險。

2、正確做法

坐下來,身體稍微前傾,張開嘴巴,用嘴呼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兩側,朝後腦勺方向擠壓10分鐘,以稍有痛感為宜。如果還出血,可稍微移動一下捏的位置,直到血止住。

一般普通的流鼻血5-10分鐘就會自行停止。如果經過壓迫2次後仍止不住出血,應到醫院進一步診治。

專家提示:舉胳膊的方法也不能止住鼻血。舉起對側胳膊不會導致本側鼻孔內的神經受到刺激,也就起不到任何效果。

止血時,用力綑紮?

做飯時,一不小心切到手,鮮血直流。一般人都會用紗布或創可貼緊緊勒住傷口,有時把手指都勒紫了。

1、危害:其實,這樣會阻礙血液循環,時間一長就會導致肢體腫脹、青紫,嚴重的還會造成肢體末端壞死。

2、正確做法:讓傷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傷部位;用清水清潔汙染的傷口,出血速度快時應先止血;用消毒紗布或乾淨透氣、無黏性、吸水性好的敷料覆蓋傷口用手按壓5~10分鐘(緊急情況下,可直接用手按壓傷口止血),若血液浸溼紗布,最好也不要取掉,應往上再加敷料;止住血後,用繃帶、布條包紮傷口。

還可以用手指將傷口近心端的動脈血管壓在骨頭上,阻斷血流。此法適用於四肢,但由於影響血液供應,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

暈倒掐人中?

有人暈倒了怎麼辦?也許很多人下意識地就是掐人中。「掐人中」一直以來被奉為「急救神技」。但是這種方式在臨床上主要針對於暈厥的患者,對大多數患者不僅無效,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

1、危害

人在仰面倒地時,大多數氣道是開放的。而掐人中的時候,常常把患者的頭抱起來,摳住下巴的手往下使勁用力按壓。大拇指在掐人中的時候,其餘四指會自然地放到下巴處用力,這樣反而會讓傷者的嘴閉緊,口腔分泌物無法排出,造成窒息或呼吸道堵塞的嚴重後果。

2、正確的做法

對於暈倒、昏迷的人,正確的處理方法是讓患者仰臥並且抬高下巴,清理掉口鼻裡的異物,這樣能保證呼吸順暢;如果生命體徵消失,需要立即實施心肺復甦並及時撥打120急救。

野外被咬用嘴吸毒

《宮心計》中,劉三好被毒蛇咬傷,經過的皇帝發現了就立刻用嘴為其吸蛇毒。

1、危害:野外被咬時,並不提倡用這種民間方法。因為如果口中有潰瘍或存在嘴唇皮膚破損等情況時,毒液可能通過潰破處威脅到施救者。有齲齒、牙齦炎等口腔疾病的人也不能使用這種施救方法,有時候,即使有齲齒也未必能感覺到,所以還是儘量少用。

2、正確方法:被咬後,立刻原地坐下或躺下,迅速用鞋帶、褲帶等綁紮傷口近心端,並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傷口,還可用冰塊、冰水等冷敷傷口周圍,以減緩毒素的擴散和吸收。呼救,由急救人員儘快將人用擔架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

受傷崴腳揉一揉?

頭部,四肢不小心磕碰而血腫了,或是腳踝手腕等關節扭到,很多人下意識的都會想揉一揉,覺得會減輕疼痛。

1、危害:對血腫處揉一揉不僅不能緩解傷痛,刺激了傷處,還會加速血液循環,加重出血。小血腫硬是被揉成大血腫,嚴重時還要去醫院。

腳崴了,揉一揉則可能使關節錯位。

2、正確做法:受傷後最重要的是固定和保護,冰敷可以減少腫脹,嚴格禁止扳和揉;而頭部摔傷需要格外注意,嚴重時及時到醫院檢查,防止腦震蕩的發生。

小孩發燒擦酒精、「捂汗」

經常聽到老一輩的人說,平時生病發燒了,只要捂出一身汗,體溫很快就會下降。還有很多家長會選擇擦拭酒精,幫助退燒。這些方法真的可以降溫嗎?

1、危害:發燒的時候體溫變化一般分為體溫上升、體溫達到最高值、體溫下降三個階段。一直捂汗的方法不利於身體散熱。此外,酒精具有揮發性,稀釋過的酒精擦在患兒的動脈處,可以幫助散熱。但是,孩子的皮膚嬌嫩,酒精又具有腐蝕性,很容易將孩子的皮膚灼傷或引起過敏性皮炎。若是酒精通過皮膚滲入到血液中,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2、正確做法:孩子發燒期間不要捂,穿衣服多少要根據氣溫以及室內溫度而定,合適就好,無論發熱與否,都不要穿得過多或者過少。體溫<38.5℃,可以用冰敷、泡腳、洗熱水澡進行物理降溫。除此之外,還可以貼退熱貼。

噎到後拍背

很多小孩在吃果凍、糖果等零食時,經常會不小心將這些零食吸入氣道造成氣道異物梗阻。而多數家長下意識的反應便是拍打孩子的背部,其實這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甚至可以說是錯誤的。

1、危害:看到有人噎到喘不過氣時,下意識幫對方拍背順氣,這樣反而會讓卡住的東西更往下滑。

2、正確做法:應該傾斜他們的身體,安撫他們,讓他們保持冷靜,然後指導他們緩慢呼吸兩次。這樣做有助於緩解窒息,還可以慢慢破壞阻塞物,恢復呼吸。使用有效的急救措施:海姆立克急救。

溺水了,倒掛控水?

之前有過新聞報導過,很多人都會對溺水人實施倒掛搶救,而醫生表示這種方法只是在拖延搶救。

1、危害

如果有人溺水,水通過食道進入胃中,進入腸胃的水不會造成多大傷害,但是如果水大量進入氣道,短時間內就會使人出現窒息、呼吸心跳驟停,倒掛等方式也不能使水流出來,反而會耽誤黃金急救時間。

2、正確方法

先清理溺水者口中的泥沙、水草等雜物,並進行呼喊與拍打;若無反應就要立刻進行人工呼吸,捏住其鼻孔,深吸一口氣後,往其嘴裡緩緩吹氣,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時,放鬆其鼻孔,以每分鐘16-20次為宜,直至恢復呼吸;

若溺水者心跳停止應立刻進行心肺復甦。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交叉放在右手背上,緩緩用力將胸骨壓下5-6釐米左右,然後鬆手腕,手不離開胸骨,以每分鐘100~120次為宜,直到心跳恢復為止;

在按壓過程中,會有部分積從溺水者嘴部流出,只需將其頭部側歪,讓水流出即可,然後繼續急救。

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才能不讓我們「好心辦壞事」。

出交通事故後自己覺得沒事所以不去醫院?

在急診工作十餘年,很多人出了交通事故,車壞得很嚴重,自己當時雖然有磕碰卻沒覺得有不舒服,所以選擇不去醫院檢查身體。

其實有的時候,在緊急狀況下身體會分泌大量腎上腺素,刺激機體產生應激反應,掩蓋疼痛,所以如果自己事發時有明顯的磕碰的話,最好去醫院做個檢查排除出血和骨折。

從受傷的眼睛中去除碎片?

眼睛被異物扎傷時,擅自把異物從眼睛中拿出來會使傷口惡化,甚至導致永久性損傷。這時候正確的做法是不要去碰受傷的眼睛,保護眼睛受到二次損傷,可以用膠帶把一個紙杯倒扣在上面,防止其他東西進入,然後立即到醫院去。

但是,唯一的例外是,如果眼睛是被化學物質灼傷的話,需要用清水衝洗大約15分鐘並及時送醫。

把紗布從出血的傷口上拿開再換新的?

如果傷口出血過多把紗布都浸透了,這時候不要把舊的取下來換新的,而是直接在舊的紗布上面覆蓋一個新的。

這是因為,舊紗布上面可能會有幫助止血的凝血因子,拿開舊紗布後可能會使傷口再次出血。

癲癇急救五大錯誤

錯誤搶救姿勢一:使勁掐人中

自從人們知道了「人中」這樣穴位後,無論是學過醫的還是普通人,遇到癲癇患者上來都是意識地就是掐人中。「掐人中」,一直以來是民間的「急救神技」,中暑暈倒,掐人中;

癲癇一旦發作就無法阻止,直至神經元停止異常放電,因此任何方法都無法終止病人的抽搐。掐人中不僅無法終止抽搐,還有可能帶來額外的傷害,比如壓傷等。事實上,在各國(包括咱們中國)的癲癇急救指南中,都沒有「掐人中」這個方法。所以,下次不要再掐人中了。

錯誤搶救姿勢二:往嘴裡塞東西

為了防止癲癇患者咬傷自己的舌頭,搶救者總是千方百計撬開牙齒,放入毛巾等,恨不得把嘴裡都塞滿了,把筷子等東西放到牙齒之間不讓其閉口更是常有的事。

美國急救指南關於癲癇急救的指導,美國認為沒有必要在癲癇時是防止舌咬傷,因為癲癇發作時強大的咬肌閉合有可能導致患者會咬斷塞入的東西,而斷裂物品容易引起窒息,從而非常嚴重的後果。

中國的急救指南認為需要立即塞入毛巾防止咬傷。

綜合中美兩國的急救指南:如果沒有專業的急救人員在場,請勿往患者嘴裡放任何東西,相對於可能出現的舌咬傷,窒息的後果嚴重得多。

錯誤搶救姿勢三:讓癲癇患者正躺

為了方便人們的施救,人們總是想當然的將患者正面朝上。其實正確的是將病人調整為側躺姿勢,解開其領帶、胸罩、衣扣、腰帶,保持呼吸道通暢。

頭偏向一側,這樣有助於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排出,避免嗆到或者引起吸入性肺炎;如果身體姿勢無法調整的話,請將病人的頭部向兩側偏轉,並及時擦去分泌物。當然有假牙的首先取下假牙,以免誤吸入呼吸道。

錯誤搶救姿勢四:按住癲癇患者

癲癇患者發作時,周圍施救的人員總會選擇按住患者的肢體,一個人有時還不夠,往往是身邊的三四個人都上,按住患者的四肢,不讓其運動,防止其撞到周圍的物體。

我們不應約束患者行動。也就是抽搐時,不要用力按壓病人肢體,以免造成骨折或扭傷。發作過後昏睡不醒,儘可能減少搬動,讓病人適當休息,可給吸氧氣。已摔倒在地的病人,應檢查有無外傷,如有外傷,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錯誤搶救姿勢五:將患者送往醫院

遇到癲癇患者,周圍人總是出於「好心」,不管三七二十一,總是拿起手機撥打120,即使病人恢復正常,周圍人也會關心的囑咐:一定要去醫院好好檢查,好好看,萬一以後出什麼事。

• 不要掐人中;

• 不要將任何東西塞進嘴裡;

• 將患者側翻在一邊;松解過緊的衣物;

• 避免約束患者行動;

• 記錄癲癇發作時間;(如果超過一定時間就打120)在癲癇發作停止後才給予幫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10個錯誤的「急救常識」,千萬別用
    網上流傳的不少「急救常識」,不僅救不了人,反而延誤了急救的時間,造成更大的傷害。這哪裡是急救,明明是害人。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面臨很多突發狀況,胸痛、燒傷燙傷、休克中風。遇到這些情況,爭分奪秒進行急救非常重要。網上流傳不少「急救常識」,比如心梗發作大力咳嗽能救命,針刺足底可以治療腦溢血。
  • 這些急救常識能救命!
    每年9月的第六個星期六都是「世界急救日」,旨在呼籲人們更重視急救知識,並讓更多人掌握急救技巧技能,降低意外事故傷害程度並儘可能挽救生命。只有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必備的急救常識,掌握心肺復甦、人工呼吸和使用AED除顫儀等的急救技巧時,才能在必要的時候拯救身邊的人。
  • 這些急救做法是錯誤的!
    這些急救做法是錯誤的!救援人員將溺水少年打撈出水時,已無生命跡象。5月3日,湖北十堰3名男孩結伴外出遊泳,其中1名男童溺水失蹤,附近村民聽到呼救聲下水搜救,最終在不遠處的小河深潭中發現小男孩,不幸的是孩子已經溺亡。5月3日,廣西全州龍水鎮3名小孩在水庫不幸溺亡。據當地政府初步調查,5歲男孩在水庫洗澡時溺水,其哥哥、堂姐前去營救,3人不幸溺亡。
  • 【備考常識】常見的急救措施
    3.現場急救的重點:簡單固定如果發現受傷者有骨折的可能,現場人員一定要先使受傷部位制動。醫生建議,可以用制式夾板或就地取材如木棍、竹片、樹枝、手杖、報紙等做成的夾板進行骨折固定。如果這些條件均不具備,傷者自身身體也是良好的夾板。固定的目的是避免骨折處再次受損,減輕疼痛,減少出血,易於搬運。
  • 這梗代指拖了某個地區後腿的人
    這梗代指拖了某個地區後腿的人時間:2020-02-20 14:28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域拖油瓶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拖了某個地區後腿的人 是指拖了某個地區後腿的人。
  • 「救護車鳴笛12次未讓行」,急救常識缺失太可怕
    在這裡需要普及的一個交通常識是,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執行緊急任務時會使用警報器和警燈提示周邊車輛讓行,廣大駕駛人看到此類車輛後應及時避讓,確保救援車輛道路的通暢。遇到紅燈時,駕駛人可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繼續前行或者以「45度讓路法」讓行,交警部門審核時會進行排除,如被電子警察抓拍可到交警部門申訴,經過核實後會取消處罰。
  • 「急救常識,未雨綢繆」——紅旗鎮殘疾人康園工療站開展急救知識培訓
    「急救常識,未雨綢繆」——紅旗鎮殘疾人康園工療站開展急救知識培訓 2020-09-23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懷孕後,胎兒這個月進入「猛長期」,孕媽別拖後腿了
    導讀:懷孕後,胎兒這個月進入「猛長期」,孕媽別拖後腿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懷孕後,胎兒這個月進入「猛長期」,孕媽別拖後腿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職場英語口語:英語肯定會拖我後腿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職場百科>正文職場英語口語:英語肯定會拖我後腿 2012-12-19 16:07 來源:原版英語 作者:
  • 你拖V社後腿了麼?Steam硬體軟體調查數據公布
    對比一下這些大數據(點擊查看steam數據連接),敢問各位玩家朋友們,你們拖沒拖平均數的後腿呢?數據概覽:對比一下這些大數據(點擊查看steam數據連接),敢問各位玩家朋友們,你們拖沒拖平均數的後腿呢?
  • 醫生說主要是家長不懂這些急救常識,延誤時機
    醫生說主要是家長不懂這些急救常識,延誤時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墜床後死亡!醫生說主要是家長不懂這些急救常識,延誤時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物業保安員應掌握的事故現場急救常識,必看資料!
    若保安員懂得事故現場的急救常識,無論是從維護保安隊伍良好形象,還是從社會精神風貌的角度講,都是「惠」大莫及。院前急救包括在事故發生地就地實施的現場急救,以及運送溺水兒童到醫療機構。在淹溺地點立即實施心肺復甦能夠挽救兒童的生命,或減輕窒息對大腦的損害,避免或減輕殘疾程度。溺水現場急救應包括及早呼救、開放氣道、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等。
  • 警醫夫妻約定:誰都不能拖誰的後腿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30日訊 「誰都有誰的職責,誰都不能拖誰的後腿。」當肺炎疫情在武漢肆掠時,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光谷天地警務站民警吳儉波,與當護士的妻子餘雁作出這樣的約定。這些天,吳儉波與餘雁好幾天都沒見著面,一直通過微信聯繫,由於大量病人需要做CT檢查。頻繁的接觸到病人,擔心有傳染的風險,餘雁主動跟丈夫吳儉波提出分開居住。「她不會隨便說出這樣的話。」吳儉波說,她每為病人做一次CT檢查,都要給檢查設備消毒,回到家前後,她都要自我消毒一次。
  • 實用口語情景輕鬆學:英語肯定會拖我後腿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實用口語情景輕鬆學:英語肯定會拖我後腿 2011-09-17 17:14 來源:可可英語 作者:朱永新
  • 人人會急救,急救為人人——清瀾山學校急救培訓
    人人會急救,急救為人人——清瀾山學校急救培訓5月16日下午,在清瀾山學校的圖書館玻璃房裡,松山湖衛計局的工作人員正給我們的員工進行急救常識培訓
  • 高鐵站教急救志願者受追捧 急救知識應是一種常識
    他們用人體模擬器給旅客傳授急救知識,用手不斷壓著人體模擬器的胸部中央,展示心肺復甦術(CPR)的步驟與方法。旁邊圍了一圈旅客,有的認真地看著,有的拍照片,有的跟著志願者動作模仿了起來。  據悉,每周三下午2∶00~6∶00,每周日上午8∶30~12∶00,這些志願者就會出現在高鐵站候車大廳,用人體模擬器給旅客傳授急救知識,分發急救宣傳資料。
  • 世界急救日|最全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建議收藏
    掌握一些正確的急救知識,說不定哪天你也可以成為生命的守護者。快來學學這些急救常識,關鍵時刻用得上!   ▌心臟驟停: 「黃金四分鐘」救一命   【急救措施】   ①迅速離開高溫環境,移至陰涼通風處;②安靜休息,用涼水溼敷身體,喝些含鹽清涼飲料;③嚴重時馬上送醫院急救。   ▌骨折:不要移動傷員身體
  • 中國男子三大球,到底哪個項目拖中國體育的後腿最大?!
    中國男子三大球,到底哪個項目拖中國體育的後腿最大?! 提到中國在球類項目,大家都知道中國只能玩小球,大球基本上沒有中國人的戲,我們知道小球有桌球、羽毛球,這兩個項目,不管是女隊,還是男隊都是中國奪金熱點,所以外國人調侃中國人只會玩小球,不會玩大球,那麼中國人真不能玩大球嗎?
  • 影視劇裡的這些急救方法真的使不得!
    ……這些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的鏡頭居然全部違反急救常識!生活中眾人常犯的急救誤區還有哪些呢?誤區一:被蛇咬傷後,用嘴吸毒出處:《宮鎖連城》中,一人被毒蛇咬傷,同伴用嘴為其吸毒血。錯誤原因:施救者如果口腔存在潰瘍、牙齦出血等創口,用嘴吸毒可能會導致毒素進入施救者的血液,造成施救者中毒。
  • 睡眠不足拖了日本經濟後腿?調查人員這樣說
    在日本,它還給經濟發展拖了後腿。睡眠不足的情況近年來在日本變本加厲。日本官方數據顯示,大約半數全職員工自稱睡不夠,而加班時間長是導致缺覺的主要原因。美國蘭德公司歐洲分部展開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睡眠不足對日本經濟的負面影響,超過其他七國集團成員國。據調查結果,睡眠不足每年令日本經濟損失1380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