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捐款人不能正確區分日常慈善與救急慈善的差別。
汶川地震一周年時,成龍曾承諾捐獻《大兵小將》部分票房援建北川中學。而今北川中學已竣工,卻仍未收到成龍當初許諾的捐款。對此,成龍方面稱「一定兌現承諾」,並解釋善款沒到位是因為分紅未拿到,稱要起訴「造謠者」。(9月4日《華西都市報》)
或許直接定論成龍「詐捐」還為時過早,但當年成龍有意利用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這一聲勢大影響大的活動,以承諾捐建北川中學的方式,為自己的電影《大兵小將》進行免費廣告和宣傳,卻是無法迴避的事實。而這種利用國難為自己做商業廣告的做法是否厚道,社會自有公論。因為成龍完全沒必要以電影《大兵小將》的名義捐款。誰都知道,以成龍的實力,不要說部分捐建北川中學,就是全部出資重建,也能立即兌現,根本不必指望一部在未來放映、收入難以預料的電影票房。
事實上,當時成龍也並未明確捐款數額和票房比例,更沒有具體的捐款期限,為自己留下進退自如的通道。萬一電影票房不好,沒有賺到錢,成龍就完全有理由分文不捐。恐怕成龍當初的誠意度還是值得追問的。
在我看來,這個事件中還有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那就是:救災捐款該不該開「遠期支票」?成龍去年5月11日對北川中學的捐款承諾,顯然是一張「遠期支票」,不僅這張「支票」沒有具體數額,而且也沒有明確的承兌時間,只是籠統地給出一個尚未來放映的電影的票房。按照成龍方面目前的說法,這個期限必須等電影放映後的分紅到手後才能兌現,而從票房統計到分紅,中間相隔兩三年也不是不可能。於是,我們難免會產生一個疑問,災後重建是需要爭分奪秒的,莫非要北川中學的全體學生都在帳篷或其他臨時教室等待成龍電影分紅的到位嗎?如果受捐單位實心眼默默地等待成龍的捐款到位後再進行重建的話,新北川中學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建成投入使用?
近年來「詐捐門」之所以屢屢發生,暴露出部分捐款人不能正確區分日常慈善與救急慈善的差別。從事日常慈善,完全可以不急不躁地按照自己的節奏捐款,而救災捐款則不能開「遠期支票」,因為救災和重建都不能等,災民需要吃飯喝水和住房,豈能等兩三年再解決?
要避免救災捐款開「遠期支票」,首先要捐款人自律。媒體也不要見「承諾」就信以為真,而應「聽其言,觀其行」。今年為玉樹地震進行的募捐電視晚會上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鑑。它明確要求,善款要先到帳,企業才能舉牌,企業憑捐贈發票領取晚會門票,然後在晚會上舉牌亮相。李克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