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媽媽可能在坐月子期間經歷過嬰兒出溼疹,碰到嬰兒臉上起了很多一粒一粒的像痘痘之類的東西,新手媽媽甚至連嬰兒長什麼都搞不清楚,剛開始碰到很驚慌失措,不知道怎麼辦。剛開始樂媽也不知道是什麼,老一輩子說熱毒,也嘗試了不少治療偏方,其實就是溼疹,那麼月子期間新生兒起溼疹該怎麼辦呢?
很多老人家說,嬰兒出熱毒很常見,隨著嬰兒成長就會消退,但是出溼疹皮膚會很癢,皮膚就會抓破,寶媽看著可愛水嫩嬰兒變成花臉貓了一定很心疼。加上出溼疹嬰兒不適會大哭,各位寶媽也會像樂媽媽心急如焚,恨不得讓娃馬上好。
下面說說樂媽的對付溼疹的心得,希望對各位寶媽有幫助。
市面上治療嬰兒溼疹的軟膏可謂五花八門,但是宣稱見效快、效果好的藥,多半含有激素,一旦停藥嬰兒溼疹可能就會復發,甚至可能還會變得更嚴重,而且長期使用後殘留物會導致膚色異常。剛開始,樂媽對付溼疹也沒有經驗,在朋友的推薦下,也用了不少軟膏塗抹,結果越來越紅腫,樂媽和樂樂外婆都嚇住了。
其實嬰兒溼疹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皮膚病,如果病情不是太重的話,可以不用處理。但是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可以用用金銀花煮水敷幾次就會好了。因為嬰兒還小,膚質嬌嫩敏感,無論是皮膚特點還是腸胃消化吸收系統還未發育完善,易對外界物質產生刺激。平時在飲食護理等方面要多注意些,溼疹有遇熱復發以及自身蔓延的特點,不要熱到或者捂到。
嬰兒溼疹怎麼來的呢?怎麼避免?
(1)水分流失。由於嬰兒黃疸沒有退,大家建議每天早上曬太陽,那天的太陽有點猛,4月早上8-9點的太陽,我和樂樂外婆帶她上去樓頂曬了半個鐘頭的太陽,第二天起來就冒出很多痘痘。所以建議各位寶媽曬完太陽及時保溼,保持嬰兒的皮膚滋潤。
(2)穿衣過多。當時4月份比較冷,所以給嬰兒穿得比較多,突然天氣變熱了,又沒有及時給嬰兒少穿衣服,導致熱出溼疹了。建議寶媽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更換衣服。
(3)飲食不當。母親應避免進食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蝦等。
(4)外物的刺激。患兒要避免鹼性肥皂、化妝品或者香水等物的刺激
嬰兒溼疹常見於1-3個月的嬰兒,6個月後逐漸減輕,1歲後能夠自愈, 初起時溼疹主要集中在面部,隨著病情加深,逐漸蔓延至頸、四肢甚至全身。嬰兒溼疹引發的原因有很多,如氣候,溼疹較輕的可以自愈,嚴重的還是要藉助藥物,建議寶媽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切勿盲目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