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夥杭州「走紅」做志願者背後故事感人

2020-12-17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呂高見

河南小夥李鵬澤在杭州做志願者「意外走紅」,緣於一次浙江省疫情防控新聞通報會,杭州西湖區一網格員講述了他的感人故事。

為居民上門送貨,日行兩萬步左右,大家都親切地喊他「胖哥」。3月14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輾轉聯繫上了李鵬澤,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他。

瞞著家人做志願者,一幹就是20多天

「也沒做啥大事,別報導了,心裏面彆扭。」採訪李鵬澤,著實費了好大勁,經過再三勸說,他才勉強同意。

李鵬澤老家在許昌禹州,31歲的他,有些微胖,是一名退伍兵。

此前做過維修工、保險員、配送員,去年2月份,李鵬澤來到了杭州,租住在廣宇西城年華小區,目前在一家公司做業務員。

疫情發生後,小區封閉式管理。想著也出不去,李鵬澤就主動要求在小區負責整理包裹和給隔離戶送東西。不料,一堅持就是20多天。

小區居民比較多,每天包裹成堆,加上隔離戶的日常用品,常常李鵬澤都是早出晚歸。有時早上7點出門,晚上9點多才回來,不出小區往返樓上樓下,但手機顯示的步數卻有一兩萬步。

「他很能幹,有時一個人幹幾個人的活。」該小區一名住戶介紹,他經常在單元樓見到穿著紅馬甲的李鵬澤,推著滿滿的一推車物品,很重很難搬,成箱的礦泉水和幾十斤的米麵,都是他在忙活,再一件件送到居民家中,有時甚至兩輛小推車一起推。有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是社區的工作人員,幹活那麼賣力。

「我是瞞著家人做的志願者,怕父母擔心。」李鵬澤說,剛開始家人不知道,後來才知道,老是囑咐他出門小心,做好自身的防護。「閒著也沒啥,幹些力所能及的事,心裡踏實。」

西湖區三墩鎮西苑社區一名工作人員坦言,疫情特殊時期,李鵬澤確實幹了不少工作,累活處處搶著幹,帶動了很多志願者。

突然那麼多人關心,有一種家的感覺

「萬一感染了,我一個人,不像他們,在這裡都攜家帶口的。」李鵬澤告訴記者,說不擔心那是假的,經常出去他都是戴好口罩,護目鏡和一次性手套。

做志願者簡單,但能夠幹好,得到大家稱讚卻不容易。

看似平常的舉動,卻溫暖了很多人。大家時常做完飯會多做一點,給李鵬澤打包送過去一份,白天都不在家,就把飯菜掛到門口。

「燕燕姐」就是其中一位。住在李鵬澤的樓上,在接受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說,李鵬澤比較勤快,不光給隔離戶送物品,時常順手連他們的也帶上來。

「先是被他溫暖到,我們才想著這樣做。」「燕燕姐」說,一次下雨,好多貨物都堆在了門口,快要堵了,除了部分人員去拿外,最終,李鵬澤一件件都給送到了樓上,衣服都淋溼了。

其實,這些都是一些平常的小事情,一個人在這裡挺不容易的,和她一樣送飯的還有很多住戶。

就是這些平凡的志願者,才守護大家的安全。「真的很感謝他!」另一居民在受訪時說。

一名志願者介紹,那一段時間,「胖哥」在500人的業主群經常有人艾特他,誇他實在,是個好心人。

如今,由於工規定,上班時間不允許帶手機,李鵬澤下班後,就會第一時間看手機,有無居民找他幫忙。他也會回到小區後到處看看,哪裡有活兒,就及時靠上去。

李鵬澤說,這一次做小區志願者,收穫很多,更多的是磨鍊。「突然那麼多人關心,有一種家的感覺,一直促使我幹好這件事。」

相關焦點

  • 抗擊肺炎疫情的戰役中,這3位志願者的故事真感人|戰疫日記
    請大家記住這3位志願者代表,他們的故事感動了所有中國人!克裡斯汀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妻子,妻子建議他:「你缺少專業的醫護知識,去了武漢,能做的也並不多,還不如就留住當地做志願者。」說做就做,克裡斯汀和妻子吳海音第二天便參加了當地社區志願者服務,協助社區執勤人員在設卡點,給過往路人測量體溫、巡邏、運送物資等。克裡斯汀愛崗敬業,工作認真仔細,社區居民都對他的暖心舉動豎起大拇指稱讚!
  • 寒風中,河南大姐跪謝陌生小夥,背後故事驚心動魄
    被跪謝的小夥叫劉小勇,27歲。一份正能量獎勵,點讚小夥帥氣的外表背後深沉內斂的善意。▼  一神秘小夥跳入冰河救人  隨後悄然離開 12月3日,河南南陽趙女士帶著12歲女兒在河邊玩耍,中途她想去附近方便一下上個廁所,可沒想到再回來時,女兒已經不見!
  • 《為你點讚》——一首歌曲背後的感人故事
    《為你點讚》——一首歌曲背後的感人故事 2020-05-23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們的故事太感人
    他們的故事太感人 2020-12-03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流浪漢因舉止文雅走紅網絡,志願者幫尋親,意外發現他身份嚇到報警
    【流浪漢因舉止文雅走紅網絡,志願者幫尋親,意外發現他身份後嚇到報警】在社會中有一些人因為經濟能力不足,沒有固定的房屋,居無定所。東莞企石鎮育才路附近的一個公園內,一名流浪10多年的流浪漢,因衣著整潔、舉止文雅,被附近街坊稱為「紳士流浪漢」,漸漸走紅網絡。這名流浪漢平時衣著整潔,頭髮一絲不亂,在東莞企石鎮的一個公園流浪10多年,附近街坊稱「每天都能看到他,他綁著長頭髮,穿得挺乾淨的」。餓了就翻垃圾桶找食物吃,累了躺在石凳上休息,有時候一個人在那裡自言自語,很少與周圍人交流。
  • 河南鄭州一貼手機膜小夥用鞋吃泡麵走紅,只為多省下2元錢
    河南鄭州一貼手機膜小夥用鞋吃泡麵走紅,只為多省下2元錢小的時候我們總想要快點長大,就能夠像大人一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但是同時也很疑惑,為什麼父母所有的錢都可以隨意支配還吃自己剩下的東西,給孩子買很多新衣服自己卻不肯買一件。
  • 經典歌曲背後的感人故事(2):母愛、親情,還有苦澀的暗戀
    經典歌曲背後的感人故事(2):母愛、親情,還有苦澀的暗戀劉德華——《親愛的媽媽》一首歌,一個故事,劉德華《美麗的一天》專輯裡的10首歌,每一首在創作前都先搜集一個真摯的故事,這首《親愛的媽媽》背後講述的是一個溫馨而感人的親情故事。
  • 鄧倫防護服造型演繹大連小夥,《在一起》電視劇都講述了哪些故事及...
    據了解,這次鄧倫演繹的正是在武漢抗疫中大連小夥的形象。另外,《在一起》這部電視劇都講述了哪些故事呢?每段故事的主演介紹,一起來看一下。 鄧倫防護服造型演繹大連小夥 6月22日,網上曝光了一段鄧倫穿著防護服拍戲的畫面,畫面當中的鄧倫正穿著防護服與工作人員進行交流,雖然只是鄧倫班長側臉,但是也同樣可以看得出來,鄧倫穿著防護服也是非常的帥氣。
  • 感人!河南11位「逆行者」講述戰疫一線故事臺下聽眾數度落淚
    原標題:感人!河南11位「逆行者」講述戰疫一線故事臺下聽眾數度落淚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他們毫不猶豫「請纓出戰」,堅決守衛人民生命安全。4月29日下午,河南省衛生健康委抗疫精神故事報告會在河南省衛生健康委4樓多功能報告廳舉行,11位「逆行者」講述了自己在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省衛生健康委機關和直屬單位青年代表、職工代表參加報告會。報告會上,共青團河南省委書記、黨組書記王藝,河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機關黨委書記闞全程,共同為「共青團河南省衛生健康系統工作委員會」揭牌,並為11名抗疫代表獻花。
  • 河南小夥用豆芽凹造型做動畫片還有劇情,自稱在豆芽廠上班,每天都...
    12月24日,在河南商丘,在豆芽生產廠工作的王先生用豆芽擺出有劇情的動畫,每個造型都像是一幅精美的藝術品。王先生稱,自己每天和豆芽打交道,就想起用豆芽做造型。以前都是擺靜態的圖片,現在可以拼出動畫。網友評論延伸閱讀80後小夥用膠水作3D金魚畫太過逼真,家裡的貓看了都會去舔一位87年的小哥凌迅,最近因為逼真的樹脂畫走紅網絡。
  • 熊出沒:發明家光頭強只有「四大發明」,可背後都有感人的故事
    光頭強的發明雖然並不多,可每一件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光頭強曾經在熊二的幫助下,發明過附著在自己的越野車上的機器手。在擁有這個發明之後,光頭強的越野車立馬擁有非常強大的力量,幾乎可以說變成了一個汽車機器人了。
  • 瀋陽小夥航拍記錄鄰居隔離生活走紅網絡
    (抗擊新冠肺炎)瀋陽小夥航拍記錄鄰居隔離生活走紅網絡中新社瀋陽1月15日電 題:瀋陽小夥航拍記錄鄰居隔離生活走紅網絡作者 趙桂華「送給你小心心,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動……謝謝你,感謝有你,世界更美麗,因為有你……」15日下午,晶瑩的雪地上
  • 志願者裁判採訪 • 賽場背後的故事
    我切實的體會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還要繼續提高一下自己隨機應變,迅速反應的一些能力,這樣未來才能更好地勝任志願者工作。」費佳妮同學表示:「這次擔任裁判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我會將這份熱情投入到接下來的志願者工作中。」
  • 「奧利給」大叔突然被人民日報「點名」,揭秘背後故事心酸又感人
    導讀:「奧利給」大叔突然被人民日報「點名」,揭秘背後的故事太感人突然躥紅的「奧利給」「奧利給」意為「給力」,這三個字開始流行成為網絡用語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三個字的含義。人民日報「點名」「奧利給」大叔直到「奧利給」大叔突然被人民日報「點名」之時,一篇名為【每天一句「奧利給」,他的視頻為何成為「打氣池」】的文章揭秘了大叔背後的故事,才使得我真正地了解到了這個「奧利給」大叔。
  • 用方言說唱河南文化,許昌主持人抖音獲贊千萬走紅
    演繹這段說唱的是「柯較瘦」師亞柯,這位曾經的許昌某電臺主播,今年3月想到河南各地車牌代碼太難記,便即興發揮寫了一首用河南話唱起來押韻的「車牌歌」,上傳後迅速走紅,在抖音上獲得了40多萬個贊。有網友聽完後興奮地說:「終於記住了,以後看到豫牌可以和老鄉打招呼了!」
  • 她的美國學生合唱「聲援」武漢走紅網絡——跨洋連線河南國際中文...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世界神經,各地人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幫助中國,近日美國猶他州卡斯卡德小學的學生用中文合唱《武漢加油,你笑起來真好看》,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油,這首傳遞希望的音樂悄然走紅網絡,令人淚目又感動。
  • 網紅志願者大連小夥海鮮燒烤開業啦,用地道大連味繼續為愛加把勁
    在這些英雄之中,有一位頗具奇幻色彩的「大連小夥」蔣文強,本想去長沙,卻走錯車廂誤入武漢,被滯留成為志願者,成為「網紅」志願者。他的故事,不僅上了央視,還改編成了電視劇,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其中《我叫大連》單元就是以他的故事為藍本改編的,由鄧倫主演,他本人還客串了一個角色。
  • 巾幗志願者十大故事冬日暖心
    12月26日,全國婦聯舉行第二屆新時代「巾幗志願者暖心故事」揭曉儀式。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黃曉薇,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海鷹出席揭曉儀式並為十大暖心故事頒發獎盃。揭曉儀式上,《一個編輯部與一所小學》《運河星服務隊暖心故事》《綻放》《八姑娘為你撐起一片天》《致敬,平凡生活中愛的行動與堅持》《守護碧海銀灘 弘揚良好家風》《騎樓城裡的「愛心姑媽」》《將愛播灑人間》《承諾》《公益之路·大愛同行》等入選巾幗志願者十大暖心故事。這些故事均選自新時代巾幗志願者暖心故事徵集與網絡展播活動。
  • 河南300多萬志願者投身防疫一線 這些人和事讓人感動
    在城市社區、在村鎮、在交通卡口、在車站機場,到處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就是中原大地閃耀著的「志願紅」,他們就是最美的志願者。「全省共有300多萬志願者參加了防疫志願服務。」「他們為人民群眾築起了疫情防控的生命線,充分彰顯了理想信念、愛心善意和責任擔當,詮釋了淳厚樸實的河南人民互助友愛的大愛情懷。」
  • 戰疫故事丨我做社區志願者
    許許多多新聞報導中的感人事跡,就在我的身邊發生。受這些故事的觸動和影響,我萌生了加入社區志願者隊伍的想法,我要投身到這場防疫狙擊戰中,讓青春在疫情一線接受「洗禮」,迎接挑戰。於是我通過媽媽手機上「志願濱海」APP(由天津市濱海新區精神文明辦組織開發的志願服務軟體),獲得了各社區發布的招募志願者信息,結合自己的時間,選擇了第二天上午10點到12點在我所居住小區參與志願活動。選擇後,有工作人員與我聯繫,安排我進行排查和宣傳工作。我發現其實想要成為志願者,為社會出一份力,並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