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唐篩高危,專家說孕期唐篩不值得相信

2020-12-19 媽媽要成長

孕期產檢成了很多媽媽的心魔,今天想著檢查這那項,明天想著檢查哪。沒有問題還好,如果篩查有風險,那顆懸著的心一直提到嗓子眼。

檢查的準確率

唐篩本身根據檢測數據計算出大數據概率,從專業角度及準確率來看,往往達不到無創和羊水穿刺檢測的效果。無創準確率達到95%以上,而羊水穿刺準確率在99%以上,出現漏檢的可能性很小。

根據醫學的發展,對唐篩的質疑聲越來越高,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家庭,在選擇上更應該選擇準確率比較高的檢查項目。

唐篩or無創

前段時間表姐懷孕做產檢,問起唐篩還是無創?我當時建議她做無創備孕已經3年,每年幾乎天天都在為備孕的事東奔西跑,好不容易有了孩子想讓她萬無一失,無論是在篩查唐氏兒還是其它疾病方面,無創最適合她。她雖然不是高齡產婦,但他們有這樣的家族史,婆婆曾經生過一名唐篩兒,儘管沒有長大成人,那也是家族中存在的危險因素。

唐篩準確率不高,羊水穿刺目前在B超的監視下完成,但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思來想去最安全準確的就是無創。表姐接受了我的建議直接做了無創,雖然等待結果的日子是煎熬的,但終歸結果令人滿意。現在外甥女已經將近兩歲,健健康康,活潑可愛。

因為唐篩的局限性,有些高危的產婦容易被漏診,而有些本身沒有這方面疾病的胎兒由於計算的誤差,被診斷為高風險。唐篩高危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所以如果唐篩高危,建議不要慌,做無創進行排除。

同學小亞在懷三胎的時候已經35歲,家裡面沒有家族史,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唐篩,結果診斷高風險。同學有兩個女兒,一直在拼兒子,好不容易懷了兒子,結果唐篩高風險。

任性的媽媽

兩個孩子的媽媽在得知唐篩高風險時哭得像個孩子,她屬於比較任性的媽媽,因為確定沒有家族史,索性拋開了這個因素不再去檢查。在她的心裡無論孩子是什麼樣都要生下他,孕期該吃吃該玩玩,直到預產期才開始擔心。但每次產檢醫生都說正常,她是在恐懼中等來了兒子的降生。小傢伙很健康,一家人皆大歡喜。

小亞的例子比較極端,但並不是所有的唐篩高危都有問題,家裡有遺傳因素當然有了患病的風險,所以建議高齡產婦,唐氏兒家族史及有隱形染色體疾病的父母,直接選擇無創,邁過唐篩。如果無創低危家長就把心放回到肚子裡,如果無創高危,再做羊水穿刺確診。

相關焦點

  • 二胎孕期唐篩高危怎麼辦?這兩個檢查孕媽不要落下了!
    重溫孕期的一系列產檢,菲菲很是心驚膽戰。尤其是唐篩,真怕自己不能順利通關。誠惶誠恐的等來了唐篩的結果,沒想到卻是唐篩臨界值風險21體1:955。醫生說屬於高危,嚇壞了菲菲一家。後期通過無創DNA篩查,解除了高危警報。菲菲在孕38w+5的時候足月產下健康小公主一枚,一家人開心的合不攏嘴。很多孕媽對唐篩高危恐懼到極限,生怕自己不能通關,其實唐篩高危沒那麼可怕,孕媽不要過於擔心。
  • 孕期產檢,唐篩最折磨人?錯,唐篩高危才讓人「百爪撓心」
    文|好孕姐孕媽們,孕期產檢,你覺得是唐篩最折磨人嗎?錯,其實唐篩高危才讓人「百爪撓心」。我表妹懷孕20周了,前段時間16周時醫院做了唐氏篩查。她告訴我說,孕期產檢最折磨人了,尤其是這個唐篩。抽血化驗,還要等結果,一等半個月,每天都各種擔心。
  • 孕期唐篩有必要做嗎?為什麼孕媽都害怕?關於唐篩你一定要知道!
    孕期唐篩是很多孕媽討論的熱點的話題,但是孕期唐篩又是很多孕媽們不得不糾結要不要做的一個項目,可是這個檢查項目做好了以後又有很多的忐忑,因為結果基本上很多人都屬於高危情況之後再檢查的時候結果又沒什麼,這對於孕媽來說簡直就是挑戰,各種擔憂胎兒的健康情況,那麼孕媽唐篩如此「不靠譜」,還有沒有必要做呢
  • 孕媽唐篩「高危」,做了無創後大多沒事,原因是什麼?
    文|好孕姐前段時間,我同學天天在擔心,因為她唐篩檢查現實風險「高危」。但是昨天,她興衝衝地說:「無創結果出來了,醫生說沒事,之前可把我嚇死了……」像我同學這種情況,其實很多孕媽也遇到過。那麼,孕媽唐篩「高危」,做了無創後大多沒事,原因究竟是為什麼?事實上,唐篩只是孕媽在孕15-20周,進行的一個抽血檢查,目的是看看胎兒的染色體是否出現異常,有沒有存在「唐氏兒」的風險。這個檢查,還要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和預產期等,是個綜合性的排查方式。也就是說,唐篩只是個篩查手段,而並非確診標準。如果檢查結果顯示,有一些部分個體提示高危,是很正常的。
  • 一查唐篩就高危?孕媽碰見這種情況別要慌!
    但是,現在孕媽圈裡流行著一種說法,現在的孕媽十個裡面有八個都是唐篩高危的!這讓不少孕媽們感到了壓力,生怕自己的孩子出了什麼問題,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難道這只是一種謠言?其實這是大多數人的一種錯誤的認知,造成這個問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孕媽的年齡。
  • 為什麼如今孕期唐篩「高危」這麼多?這4個因素是關鍵!
    對於唐氏篩查,已經生了娃的寶媽和正在孕期的準媽媽一定都不陌生,這是一項在孕期對胎兒進行患唐氏症候群可能性的篩查,我們所說的唐篩通常是指在孕14周-20周之間進行的中期唐篩。唐篩的結果通常分為低風險、臨界風險、高風險三種,很多準媽媽可能會發現,結果為高風險(即「高危」)的似乎特別多,但是實際上,真正確診患上唐氏症候群的胎兒明顯少多了。為什麼如今孕期唐篩「高危」如此之多呢?
  • 孕期做檢查,應該選唐篩還是無創DNA呢?三類孕媽最好多留心
    在替唐篩的時候,很多人一下子想起了唐篩高危時需要做的無創DNA檢查,所以就在想到底是應該選擇做唐篩檢查還是應該直接做無創DNA檢查呢,其實針對於這兩種項目也是有一定區別的!簡單來說,唐篩檢查就是唐氏綜合症產前篩查是通過檢測孕媽的血液,以此來判斷胎兒是否會存在有唐氏綜合症的概率,如果說這項檢查是低危,那麼則說明孕媽和胎兒是沒有危險的,特別是對於34歲以下的孕媽而言更是要進行這項檢查,而且這項檢查的時間也是有一定時間限制的,如果能夠在孕16~18周之間做的話,可能準確度也會更高一些。
  • 哪個當媽的,沒被「唐篩」嚇哭過
    看到「唐篩」這個字眼,不管是過來人的媽媽們,還是正在孕檢路上徵戰的準媽媽們,是否都會心頭一顫?  在各種孕育群裡,經常會看到準媽媽們這樣的吐槽:  剛做的唐篩,說是高危,大家有沒有了解無創DNA的?  唐篩不是準確度比較低嗎?那為什麼還要查?  還有孕媽唐篩「高危」但無創沒事,這是怎麼回事啊?
  • 唐篩高危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明確理解唐氏篩查的意義,唐氏篩查是檢查新生兒出生DNA缺陷的一項重要的篩查手段,是一種通過抽取孕婦血清,檢測母體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游離雌三醇的濃度,並結合孕婦的預產期、體重、年齡和採血時的孕周等,計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兒的危險係數的檢測方法。
  • 孕期唐篩檢查怎麼選?孕媽不用再糾結,一次告訴你答案
    同學今年懷了豬寶寶,前兩天聊天時說,馬上要做唐篩了,她也知道這項檢查很重要,但是好像有好幾種,有免費的,有收費的,收費的好像還很貴,問我到底要怎麼選。孕期唐篩怎麼選?孕媽不再糾結,一次告訴你答案。唐篩孕媽在懷孕的第15周到第20周進行唐氏篩查,通過抽取孕婦血液,對血液中成分進行檢測,再結合孕婦的基本情況,估測出胎兒患唐氏症的概率。現在大部分地區孕檢中的唐篩都是免費的。基本的唐篩檢測,雖然不用花錢,還很方便,但它的準確率卻不高,能到70%左右。
  • 孕期做唐篩,這3點不了解,你可能會「虛驚一場」
    不知多少孕媽產檢時,因為這個唐篩結果心神不安,吃不著睡不下。後來做了進一步檢查,發現結果是好的,才發現自己是白擔心了。其實,做唐篩時,很多孕媽是因為對唐篩的了解不夠全面,同時檢查時又沒注意一些細節,才導致對唐篩結果心有餘悸的。可以說,孕期做唐篩,以下這3點不了解,你可能會白白擔心。
  • 孕媽做「唐篩」必知的幾件事,如果你不知,可能就要在醫院受累
    文|好孕姐「唐篩」是孕期很重要的一項檢查,主要是為了排查唐氏症候群患兒,又叫唐氏兒。唐氏症候群是「21三體症候群」,是一種先天愚型,所以「唐篩」這項檢查,也成為了孕媽必做的一項檢查。很多孕媽一想到要檢查,就會糾結要不要空腹,我在孕期就是這樣,當天去做檢查的時候,我往往都是空腹去的,隨身會帶一些吃的,去了之後先問醫生這項檢查要不要空腹,確認不需要空腹時,我才會吃。主要是擔心不小心吃了東西,當天不能做,還要第二天排隊重做,所以,搞清楚要不要空腹很重要。
  • 孕期唐氏篩查做不做?唐篩高風險怎麼辦?
    很多孕婦常會依賴於一些過來人的「經驗分享」,然而你要知道,這些往往只是個例,每個孕婦的實際情況都不一樣。而且現在醫學這麼發達,要相信醫學的進步,聽取醫生的專業建議,畢竟只有醫生才會對你的寶寶負責,「別人」並不會。那麼,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唐氏篩查?孕婦為什麼要做唐氏篩查?
  • 孕期「唐篩檢查」,多留心這3個方面,或許對胎兒發育「有益」!
    孕媽安安說,自己在做唐篩之前,從來沒想到會這麼麻煩!自己來來回回折騰了兩三次,但其實有這種經歷的孕媽媽,可真不在少數,以至於有一些孕媽聚在一起的時候,一提起唐篩,都少不了抱怨上幾句,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有關於孕期唐篩的小知識,懷孕後「唐篩檢查」,提前了解這3個方面,或許對胎兒發育有幫助孕期「唐篩檢查」,多留心這3個方面,或許對胎兒發育「有益」!
  • NT、唐篩、羊穿和無創,四項檢查全解析,孕媽須知
    NT檢查最好是在孕11~14周,超過14周,胎兒皮下的積水會被正在發育的淋巴系統吸收,檢查就不準確了。 NT檢查不是孕期必做的項目,而且超過14周,也沒有做的必要,如果要做,可以配合抽血化驗(早期唐篩)一起來做,準確率大概為85%。
  • 哪個當媽的,沒被「唐篩」嚇哭過?!
    唐篩的中危、高危只是根據概率數值得出的結果,它還具有假陽性,也就是說,數值不一定正確。而且很多孕婦一般都是孕中期去做唐篩,如此一來,中期唐篩的準確率只在60-70%。有位孕婦曾跟我說,她在得到唐篩結果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實際孕周跟報告上的孕周少了五六天,跟護士說了之後,護士重新打出一個報告。結果就因為孕周差了幾天,報告結果完全不一樣,本來顯示「高危」的結果就成了「低危」。 34左右的孕婦,年齡不要虛報一歲,否則結果也會差很多。
  • 關於唐篩的「那些事」,醫生可能不會告訴你,孕媽最好要搞明白
    雖然說母子連心,只隔著一層肚皮,但還是沒法直接觀察到寶寶的情況,所以需要多頻率的進行孕檢,通過一些特質的醫療器械來掌握寶寶在腹中的情況。"唐篩"的孕檢,目的是降低畸形兒的出生率,在孕媽做這項檢查的同時,有些小秘密,可能第一胎的孕媽聽過,但不是很清楚的一些點,我都用心列出來啦,快來瞅瞅吧。
  • 關於「唐篩」檢查的3個「秘密」即使醫生不說,孕媽也應提前了解
    比如唐氏篩查,大排畸檢查,唐篩等等,唐氏篩查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檢查項目,通過做唐氏篩查可以檢測出孩子有沒有患上唐氏綜合症的風險。雖然說每個女人在孕期的時候都會去醫院做唐氏篩查,但是對於唐篩的一些小秘密,可能很多媽媽並不是特別的清楚,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關於孕期唐篩,別心存僥倖,這一篇統統給你說清
    不知道多少準媽媽在產檢的時候,因為這個唐篩結果寢食難安,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高危只是根據概率數值得出的結果,它還具有假陽性,也就是說數值不一定正確。因此,就會有醫生建議,如果孕早期做了唐篩,而且風險值很低,那麼孕中期就沒必要再做唐篩了。
  • 孕媽聞唐篩「色變」,唐篩真的有這麼嚇人嗎?其實很多人都誤會了
    所以,在懷孕期間,要求孕媽們孕12周去醫院建檔,然後開始定期產檢,而在這些產檢項目中,最讓媽媽們害怕的一項檢查就是唐篩。唐篩又稱唐氏症候群產前篩選檢查,這種檢查的目的是通過檢測媽媽血清中的相應物質,結合媽媽的年齡、體重、孕周、身高,來判斷孩子是否有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的危險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