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民族精神何以成為總書記的高頻詞?

2020-12-13 求是網

  編者按:

  一個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中來進行基因測序。

  2020年第10期《求是》雜誌刊發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總書記用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深刻闡釋中華民族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民族精神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民族精神成為總書記的高頻詞。重溫這些重要論述,我們將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不竭動力。

為什麼弘揚民族精神?

  經過幾千年的滄桑歲月,把我國五十六個民族、十三億多人緊緊凝聚在一起的,是我們共同經歷的非凡奮鬥,是我們共同創造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今天,中華民族要繼續前進,就必須根據時代條件,繼承和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特別是包含其中的傳統美德。

  ——2014年5月30日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主持召開座談會上的講話

  上圖為「東方紅一號」;下圖為人們爭相眺望「東方紅一號」通過北京上空。 新華社發

  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圖為圓滿完成任務的三位航天員張曉光、聶海勝、王亞平(從左至右)自主出艙後揮手致意。 新華社記者 王建民/攝

  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有這樣偉大的人民,有這樣偉大的民族,有這樣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氣,也是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根本力量!

  ——2018年3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民族精神哪裡來?

  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

  ——2013年3月1日在中央黨校建校八十周年慶祝大會暨二〇一三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一個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中來進行基因測序。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始終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之中。

  ——2014年3月28日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的演講

  從歷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對中華文明形成並延續發展幾千年而從未中斷,對形成和維護中國團結統一的政治局面,對形成和鞏固中國多民族和合一體的大家庭,對形成和豐富中華民族精神,對激勵中華兒女維護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對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促進中國社會利益和社會關係平衡,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4年9月24日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開幕會上的講話

  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圖為河南省林縣(今林州市)人民舉行盛大集會,慶祝紅旗渠竣工通水。 新華社發

  偉大長徵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

  ——2016年10月21日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翻越雪山》(國畫) 王穎生、董卓

  改革開放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極大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

  ——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歷經苦難,但沒有任何一次苦難能夠打垮我們,最後都推動了我們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華。

  ——2019年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在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形成了關於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的豐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大一統傳統,德主刑輔、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張,民貴君輕、政在養民的民本思想,等貴賤均貧富、損有餘補不足的平等觀念,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的正義追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賢、選賢與能的用人標準,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改革精神,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外交之道,以和為貴、好戰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這些思想中的精華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2019年10月31日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民族精神誰創造?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

  ——2018年3月20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圖片來源:《求是》雜誌

  中國人民的特質、稟賦不僅鑄就了綿延幾千年發展至今的中華文明,而且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2018年3月20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共和國的大廈是靠一塊塊磚壘起來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大興國際機場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雄心壯志和世界眼光、戰略眼光,體現了民族精神和現代水平的大國工匠風範。

  ——2019年9月25日出席投運儀式並宣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入運營時的講話

    圖為破土動工於2014年12月26日、航站樓竣工驗收於2019年6月30日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馬文曉/攝

  在百年抗爭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體意識空前增強,中華民族實現了從自在到自覺的偉大轉變。中華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已深深融進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靈魂,成為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

  ——2019年9月27日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什麼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振奮起全民族的「精氣神」。

  ——2013年5月在接受拉美三國媒體聯合採訪時的答問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繫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鬥。

  ——2015年12月30日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

  ——2019年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圖為上甘嶺戰役中,堅守在坑道裡的戰士夜間出擊。 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農耕文明的勤勞質樸、崇禮親仁,草原文明的熱烈奔放、勇猛剛健,海洋文明的海納百川、敢拼會贏,源源不斷注入中華民族的特質和稟賦,共同熔鑄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2019年9月27日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新時代弘揚什麼樣的民族精神?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辛勤勞作、發明創造,我國產生了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墨子、孫子、韓非子等聞名於世的偉大思想巨匠,發明了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等深刻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偉大科技成果,創作了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偉大文藝作品,傳承了格薩爾王、瑪納斯、江格爾等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建設了萬裡長城、都江堰、大運河、故宮、布達拉宮等氣勢恢弘的偉大工程。今天,中國人民的創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推動我國日新月異向前發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我相信,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創造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

  圖為科研人員在實驗室進行病毒核酸提取。軍事醫學研究院供圖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鬥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革故鼎新、自強不息,開發和建設了祖國遼闊秀麗的大好河山,開拓了波濤萬頃的遼闊海疆,開墾了物產豐富的廣袤糧田,治理了桀驁不馴的千百條大江大河,戰勝了數不清的自然災害,建設了星羅棋布的城鎮鄉村,發展了門類齊全的產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今天,中國人民擁有的一切,凝聚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浸透著中國人的辛勤汗水,蘊涵著中國人的巨大犧牲。我相信,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奮鬥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達到創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偉目標!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了56個民族多元一體、交織交融的融洽民族關係,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特別是近代以後,在外來侵略寇急禍重的嚴峻形勢下,我國各族人民手挽著手、肩並著肩,英勇奮鬥,浴血奮戰,打敗了一切窮兇極惡的侵略者,捍衛了民族獨立和自由,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保衛祖國、抵禦外侮的壯麗史詩。今天,中國取得的令世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更是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結果。中國人民從親身經歷中深刻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前進,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不可能發展進步。我相信,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團結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

  2020年2月15日,運送成都市成華區捐贈武漢消毒液的卡車在武漢市區行駛。 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攝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夢想、不懈追求,我們不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持天下為公的情懷,盤古開天、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國古代神話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勇於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中國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堅忍不拔,以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為實現這個偉大夢想進行了170多年的持續奮鬥。今天,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相信,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夢想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18年3月20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圖為彝族群眾喜搬新居。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民族精神如何體現在抗疫中?

  全國各地堅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地區前往湖北和武漢支援的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指戰員以及各方面人員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聞令而動,堅忍不拔,不怕犧牲,攻堅克難。

  ——2020年2月10日在北京市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講話

  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日夜奮戰,展現了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2020年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

  圖為記者記錄下此次抗疫中的「最美印痕」。 新華社記者 萬象/攝

  在這場重大鬥爭中,廣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拼搏奉獻的優良作風、嚴謹求實的專業精神,湧現出一批先進典型。

  ——2020年3月2日在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座談時的講話

  在這次抗擊疫情鬥爭中,武漢人民展現出了不怕犧牲的精神、勇於擔當的精神、顧全大局的精神,還有甘於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都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的重要體現,我們一定要好好總結、好好發揚。

  ——2020年3月10日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講話

  疫情發生以來,包括軍隊在內的廣大醫務工作者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義無反顧奔赴湖北和武漢,毫無畏懼投入防控救治工作,日夜奮戰,捨生忘死,不負重託,不辱使命,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為武漢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0年3月10日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講話

  在此次抗疫鬥爭中,全國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衝上疫情防控第一線,生動詮釋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攝

  在湖北和武漢人民遭受疫情打擊的關鍵關頭,廣大醫務工作者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無私奉獻,展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展現了新時代醫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

  ——2020年3月10日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講話

  大家夜以繼日、不辭辛勞、默默付出,悉心為群眾服務,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保障群眾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展現了武漢黨員、幹部不怕犧牲、勇於擔當、顧全大局、甘於奉獻的精神。

  ——2020年3月10日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講話

  希望廣大勞動群眾堅定信心、保持幹勁,弘揚勞動精神,克服艱難險阻,在平凡崗位上續寫不平凡的故事,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2020年4月30日給鄭州圓方集團職工的回信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族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踴躍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真情奉獻,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贏得了黨和人民高度讚譽。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2020年5月3日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2020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讚揚新時代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圖為5月4日,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代表在北大五四青春詩會上宣誓。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攝

  我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國各族人民風雨同舟、和衷共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廣為弘揚,湧現出大批英雄模範,鑄就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充分展示了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充分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力量。

  ——2020年5月8日在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的講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廣大護士義無反顧、逆行出徵,白衣執甲、不負重託,英勇無畏衝向國內國外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為打贏中國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重要貢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

  ——2020年5月11日向全國廣大護士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

  結 語

  數十載長河浩蕩,九萬裡風鵬正舉。有著偉大民族精神的託舉,有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中國的活力和智慧不可窮盡,中國的前程和未來不可限量,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中華巨輪,必將劈波斬浪駛向充滿希望的明天。

  推薦閱讀:

  《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力量》

  《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奮勇前行的不竭動力》

相關焦點

  • 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展現出並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進一步錘鍊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深刻指出:「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讓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新華社發「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在《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結合新的實際,從發揚光大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出發,對用好考古和歷史研究成果提出明確要求:「加強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的傳播。」文物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能夠活化再現歷史場景,是生動鮮活的歷史教材。
  •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匯聚民族復興磅礴力量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匯聚民族復興磅礴力量 2020-10-22 10:45:04 來源: 南通網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全體同志回信
  •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匯聚萬眾一心民族力量
    ■ 銘 灃 回望70年前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守望40年來改革開放凝聚的民族偉力,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光明前景,深圳應更加自信、無比堅定。 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 ...弘揚中國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國精神的重要論述
    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刻論述中國精神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意義,強調要把中國精神作為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 人民戰「疫」傳承發展偉大精神 匯聚民族復興磅礴之力
    「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不屈不撓的偉大民族,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人民。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向積極方向拓展,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談到,從整個過程來看,這場戰「疫」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
  • 網絡評論|以偉大抗疫精神推動民族復興
    網絡評論|以偉大抗疫精神推動民族復興 2020-12-21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站在民族偉大復興的必勝立場進行偉大鬥爭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無論是搶抓難得的歷史機遇,還是應對重大的風險考驗,我們都需要站在民族偉大復興必勝的立場,繼續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點燃中國人民的心中之火,共同向著勝利前進。要取得勝利,需要偉大思想指引偉大鬥爭。
  • 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新時代意蘊
    【摘要】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是以非凡創造性著稱的精神,是以卓絕奮鬥著稱的精神,是以空前凝聚交融著稱的精神,是充滿著綿延不絕夢想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是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科學闡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
  • 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奮勇前行的不竭動力
    5年後,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用「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深刻闡釋中華民族精神,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民族精神之光,照耀著中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奮鬥道路。
  • 不忘豐功偉績 弘揚偉大精神
    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回顧了長徵的偉大歷史,總結了長徵的深遠意義和深刻精神內涵,提出了弘揚偉大長徵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徵路的要求,在全國各地各族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 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在偉大精神的傳承中匯聚民族復興磅礴之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指出,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不屈不撓的偉大民族,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人民。從歷史的長河來看,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的中華民族偉大精神圖譜。
  • 學習總書記回信精神 凝聚勞動精神勞動力量
    原標題:學習總書記回信精神 凝聚勞動精神勞動力量 觀點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對千千萬萬勞動群眾的深厚情誼和親切關懷,在全社會再次吹響了勞動奮鬥創造的時代號角,又一次發出了弘揚勞動精神的莊嚴號召,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加自豪,凝聚起全社會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勞動精神勞動力量
  • 發揚五四精神 實現偉大夢想
    原標題:發揚五四精神 實現偉大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五四運動既是一場偉大的愛國革命運動,同時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孕育和形成了偉大的五四精神,這一精神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
  • 論中國人民的偉大團結精神
    發展好偉大精神要繼續推動黨的偉大團結、人民的偉大團結和民族的偉大團結。  理解中國人民的偉大團結精神就要回答這一精神是如何培育、繼承和發展的,也就是要回答從何而來?處在何方?將走向何處?  形成偉大團結精神的歷史底蘊  偉大團結精神從何而來?
  • 《黃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偉大讚歌
    【弘揚偉大民族精神 奮鬥創造美好生活】光明日報記者 郭超「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誕生於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的《黃河大合唱》,跨越近80年的歷史傳唱至今,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偉大讚歌。以國共合作為主要內容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起來。在這一背景下,大型合唱聲樂套曲《黃河大合唱》在1939年初的延安誕生了。音樂在民族危亡關頭髮揮了重要作用。豐子愷在《談抗戰歌曲》一文中說:「抗戰以來,文藝中最勇猛前進的要算音樂……只有音樂,普遍於全體民眾,像血液周流於全身一樣。」郭沫若說:「《黃河大合唱》是抗戰中產生的最成功的新型歌曲。
  •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萬眾一心向前進
    大家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困難所壓倒的決心和勇氣,敢於鬥爭,善於創造,萬眾一心向前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鬥、貢獻力量。
  •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激勵各族...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題:手挽著手肩並著肩 共創各民族美好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激勵各族兒女砥礪奮進  新華社記者王琦、高蕾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各民族手挽著手、肩並著肩,共同努力奮鬥。」
  • 立德樹人何以實現
    原標題:立德樹人何以實現   【研究心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激發強大奮進力量
    在9月8日舉行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重要講話,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激發強大奮進力量,本期「新論」版特邀請專家從不同角度撰文闡釋,敬請讀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