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呼吸,就掌握了健康,筋膜與呼吸的關係!

2020-12-13 瑜伽徒聊瑜伽

我們人類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掌握了一個生存下去的必備技能—呼吸。通過一呼一吸,我們身體內的器官得以正常工作,血液和能量能夠在體內流動。

練習瑜伽的同學一定對「呼吸法」不陌生,然而沒有經過系統學習的人往往因為過於「與生俱來」和「理所當然」而「忘記」了呼吸。心理學中說:當我們與他人呼吸同頻時,就能確切體會他人的情緒、思維和感受,便能夠與他人實現真正的心有靈犀。所以,學會控制我們的呼吸,也就控制了我們的命運。

有無數前輩分別用東方式(能量的)和西方式(解剖的)的角度來闡述呼吸的重要性,今天我們要從肌筋膜的角度跟你聊聊「呼吸」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在解剖列車中,我們知道全身有12條筋膜線,而貫穿「中軸」的一條叫做深前線,它從舌頭出發途徑心臟、肺、橫膈膜、腹腔神經叢、腰肌、肚臍、骨盆底、大腿、小腿、直到腳趾。那麼從上到下捋一遍我們就會發現,這條線貫穿了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道與迷走神經系統,掌管著身體核心結構與內臟各大系統的穩定度。所以一旦這條線失衡,身體內在的張力消失,會影響整個身體關節的伸展情況,造成肌肉的僵緊與發力代償。而且深前線失衡會轉移到淺表層,導致淺層肌筋膜系統受損,產生關節與周遭組織退化現象,身體各個角落的疼痛、錯位、勞損就此開始。

而作為起始點的呼吸系統,則如同這條線的「火車頭」,同時我們知道筋膜線相當於人體的能量管道,而呼吸便是能量的助推器,因此,整條深前線的通暢度與張力便有賴於呼吸系統的穩定。我們知道目前的筋膜松解法中按壓是最常見的方法,但是深前線埋藏於身體內部,很難按壓到,這時,主動的、由內而外的呼吸便是這條深前線最好的松解方法,當然前提是我們的呼吸質量足夠好。

優質的呼吸首先是正確的,有一定模式的。現代人很多都採用的是胸式呼吸,即吸氣時胸部擴張。而優質的呼吸模式應是腹部為主,胸部為輔,軀幹前後左右皆有擴張並且幅度對等,肋骨沒有突出,肩膀放鬆下沉,鎖骨舒展

優質的呼吸還必須是深長的,並且呼和吸是等長的。呼吸在瑜伽中叫做prana,翻譯為生命能,我們一生的生命能是有限且一定的,過快的呼吸會過早耗盡我們的生命能,因此緩慢而深長的呼吸,每次能夠將體內的氣體做一次完全更新,以同樣多的新鮮空氣置換等量的廢氣才可稱之為一次有效的呼吸。研究表明,現代人的呼吸都比較短淺,每次只會更新三分之一的空氣,也就是說胸腔中應該有三分之二的處長時間處於閒置狀態。這就不得不提筋膜的塑形作用了,由於閒置的胸腔太久沒有被擴張,其空間便「縮小」成了原本的三分之一大小,因此,為什麼瑜伽課上老師總說:拉長呼吸,撐開你的胸腔,就是這個原因了。

但是現代由於很多不良習慣導致我們身體會出現諸多不平衡現象,因此像上面說的優質的呼吸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鬆擁有,因此我們需要輔之以各種相應的練習。

規律而均衡的呼吸法練習

常見的呼吸方式有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完全式呼吸法。橫膈膜是最主要的呼吸肌,呼吸輔助肌群有上斜方肌、斜角肌、肩胛提肌等,過於強調胸式呼吸會導致橫膈膜缺乏鍛鍊,而輔助肌群代償發力;過於強調腹式呼吸則會限制肋骨活動度和胸腔空間。完全式呼吸法是較為均衡的練習的方式,能夠讓腹胸都能參與整個呼吸過程,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同樣要符合上文中提到的正確呼吸模式的各項準則。

松解肌筋膜

我們在前文中講了呼吸之於深前線的重要性,反過來也是同樣成立的,肌筋膜的松解和通暢也能反哺呼吸。當你了解了主要的呼吸肌和呼吸模式後,可以為自己診斷一下,看看是否有輔助肌代償和不良習慣導致的內在空間受限問題。之後採用筋膜松解手法或者工具來幫助自己改善這些情況,比如小編就因為錯誤的呼吸模式導致胸腔無法擴張,我的自救方法是:側臥在瑜伽墊上,將瑜伽環卡在肋間與墊子之間,將身體重量壓在瑜伽環上左右輕輕搖擺一分鐘,之後吸氣擴張胸腔,然後慢慢吐氣,循環三次,肋間深層筋膜被打開後能夠明顯感覺胸腔空間增大,呼吸也變得更加順暢。

正如文中說的,筋膜線是我們身體的能量管道,呼吸就是能量的助推器,助推器效能的高低決定著管道的空間。如果你覺得「掌控呼吸就能掌控命運」的說法過於玄乎,那至少要明白「掌控呼吸就能掌控身體」。

相關焦點

  • 正確掌握分娩時呼吸的正確方法
    作者:寶寶知道 萌萌媽麻複習一下分娩時的呼吸法分娩時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非常重要,目前普遍採用拉梅茲分娩呼吸法。也許在前幾個月你可能在參加的培訓課程中已經學習了,也可能你還沒接觸到,趁最後一兩周的時間,趕快複習或練習一下吧。
  • 掌握正確咳嗽的方法是呼吸疾病治療的一部分
    掌握有效咳嗽的方法,有助於氣道遠端分泌物、痰液的排出,從而有利於改善肺通氣,維護呼吸道通暢,減少反覆感染,改善肺功能。有效咳嗽是為了排除呼吸道阻塞物並保持肺部清潔,也是呼吸疾病康復治療的一個組成部分。
  • 該用嘴呼吸,還是鼻子呼吸?正確的呼吸方式,讓你延年益壽
    在有生命體質的時候每個人都要呼吸,通過呼吸的方式來獲取氧氣,氧氣獲取不足有可能就會影響器官功能。正常人無時無刻也處於呼吸的過程中,這樣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但是部分人在呼吸的時候方法並不正確,有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那麼,究竟是用嘴巴呼吸還是鼻子呼吸呢?
  • 容易疲勞是呼吸習慣不好
    是因為呼吸過程中過多的二氧化碳被呼出體外。長期換氣過度導致血液中的氧氣不能被充分釋放,結果就會出現日常生活中的疲勞感和運動時的氣喘,這個和波爾效應有關係。一個人的呼吸量即便比身體所需多出2-3倍,自身也不會明顯感覺到。一旦換氣過度變為常態,就會時不時大口喘氣或嘆氣。
  • 練習瑜伽,從認識「呼吸」開始,掌握呼吸技巧讓瑜伽習練事半功倍
    通過瑜伽我們知道,呼吸會對身心產生極大的影響,例如,當您處於緊張或警惕狀態時,您可能先屏住呼吸,然後再進行快而淺的呼吸。放鬆時的呼吸更慢,更柔軟,並且穩定而均勻。在攤屍式和其他恢復性瑜伽姿勢中通常用的這種深沉,緩慢,放鬆的呼吸方式。
  • 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等新職業守護家庭健康
    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在前不久公布的16個新職業中,其中不少和健康息息相關。這些新職業為何會誕生?反映了怎樣的社會需求?人才短板如何補上?人社部近日進行了解讀。一方面,健康類新職業的出現,有著緊迫的現實需要。
  • 呼吸在運動中很重要,不同的運動,呼吸方法也不同
    說到健身呼吸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太關注,但其實的呼吸在健身中卻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當然說到正確的呼吸方法,練習不同,方法也自然不同,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吧。保持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吸氣時用鼻子,呼氣時用鼻子和嘴,儘量做深呼吸,這樣你的四肢會隨著呼吸而運動,可以為身體獲取足夠的氧氣,延長運動時間,燃燒脂肪的效果也會更好。2、力量訓練發力時呼氣,還原時吸氣。
  • 呼吸治療師:「疫」線特種兵 讓患者自由呼吸
    2020年3月,人社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16個新職業,如人工智慧訓練師、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網約配送員等。   每個新名詞,都折射出時代發展下的新業態、新需求。,是呼吸治療師的強項。   回到無錫結束醫學觀察期後,陸海林的身影出現在了江南大學附屬醫院的不少科室, ICU、手術室、呼吸科病房……參與各種急、慢性心肺疾病患者的評估、搶救、治療、護理以及健康教育
  • 學會正確的跑步呼吸方式,不僅事半功倍,還有利於身體健康
    真想衝上去跟他解釋一下他的呼吸方法,最終小編還是沒有那個勇氣。也不知道那個哥哥一路帶著那樣沉重的呼吸聲累不累。其實我們大部分剛開始跑步的時候,都不能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更深一步理解就是我們根本不明白呼吸的原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跑步時呼吸的正確方式。
  • 小寶寶呼吸有時快有時慢,媽媽怎麼知道寶寶呼吸快慢呢?
    小寶寶呼吸有時快有時慢,媽媽問怎麼知道寶寶呼吸節律快慢呢?回答這個問題寶媽們首先了解一些寶寶呼吸方面的小常識。寶寶在嬰幼兒時期呼吸次數比正常成人快,寶寶還有呼吸不規律,腹式呼吸等生理特點。寶寶在嬰幼兒時期,因為呼吸系統發育不完善,胸部活動範圍小,所以呼吸的時候肺只要向腹部方向移動,寶寶呼吸的時候,肚子上下起伏,這是醫生講的腹式呼吸,隨著寶寶的成長,我們就能看到胸部呼吸為主。
  • 掌握這一點,關係到胎兒的健康
    掌握這一點,關係到胎兒的健康準媽媽在孕晚期的時候,常會覺得肚子發了一些打嗝的聲音,還會出現胎兒的抽搐動作,和我們平時的打嗝沒什麼區別。不明覺裡的準媽媽總是提心寶寶是不是出現什麼問題了,寶寶該不會有什麼異常情況吧。我們生活中的打嗝在醫學上有個「官宣」的說話,叫「呃逆」。
  • 【健康關注】呼吸中的健康信息
    【健康關注】呼吸中的健康信息  董長喜專家提醒 朱慧卿  人可以一日不吃不喝,卻不可片刻不呼吸。呼吸不僅攸關性命,更能預示健康。近日,德國馬丁路德·哈勒維騰貝格大學和柏林夏洛特醫科大學聯合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一項研究強調,呼吸可以告訴人們很多健康信息,如呼吸急促可能是心臟病的早期跡象。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呼吸科主任趙衛國、湖南省人民醫院老年呼吸科主任朱黎明表示,除了呼吸頻率,呼吸的深淺長短、呼吸音的變化等都可看作身體健康的一面鏡子。
  • 掌握呼吸技巧助你輕鬆分娩
    不同的呼吸方式,可以在分娩的不同時間裡幫助媽媽們放鬆、保存體力、控制身體、抑制疼痛,還有助於增強媽媽的信心。本周日的「精品媽媽班」,特邀福建知名產科專家現場授課,為孕媽媽們介紹分娩的全過程,消除對分娩的顧慮和恐懼情緒,並教授一套呼吸分娩法,助你輕鬆分娩。
  • 健康呼吸守護者,惠而浦空氣淨化器實力不俗
    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大家對空氣汙染問題也頗為關注,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了眾多政策來改善環境,但這是一場持久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見成效的。對於目前許多城市存在的霧霾、汽車尾氣等空氣汙染問題,大家也有自己的應對辦法,比如很多人會選擇一臺能夠高效除霾的空氣淨化器,來作為健康呼吸的「守護者」,像現在市面上人氣比較高的惠而浦空氣淨化器WA-7801FK,便可以快速去除PM2.5、甲醛、甲苯等空氣汙染物,讓大家暢享健康呼吸。
  • 呼吸吐露很多健康信息
    呼吸不僅攸關性命,更能預示健康。近日,德國馬丁路德·哈勒維騰貝格大學和柏林夏洛特醫科大學聯合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一項研究強調,呼吸可以告訴人們很多健康信息,如呼吸急促可能是心臟病的早期跡象。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呼吸科主任趙衛國、湖南省人民醫院老年呼吸科主任朱黎明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呼吸頻率,呼吸的深淺長短、呼吸音的變化等都可看作身體健康的一面鏡子。
  • 腹式呼吸的正確方法
    核心提示:腹式呼吸的正確方法。呼吸通常可以分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而大多數人都習慣於只用胸式呼吸。其實腹式呼吸更利於身體健康,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腹式呼吸的正確方法,究竟,腹式呼吸的正確方法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腹式呼吸的正確方法。
  • 跑步時用嘴呼吸,還是用鼻子呼吸?90%學生黨都做錯,難怪跑不動
    跑步是生活中比較健康方便的一種有氧運動,一般在早上起床之後,跑40分鐘的步,會更有利於身體健康,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而跑步也是多數人最常用的一種運動方式。跑步雖好,但是跑步也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相信大家在跑步的時候,都會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該怎麼進行有效的呼吸呢?
  • 提升跑馬成績,呼吸也很關鍵!
    鍛鍊者除了要了解馬拉松的基本方法、技巧外,在馬拉松過程中還必須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才能有效地增強體質。下面是一些馬拉松呼吸技巧,希望對你有用!馬拉松呼吸技巧馬拉松屬於有氧代謝運動,參與人體各大器官的循環,特別是呼吸系統。在跑步過程中,人體對氧氣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一般情況下,以四步一呼吸為宜,並儘量始終保持這一節奏。
  • 探索|呼吸鍛鍊與心血管疾病間的「親密關係」
    前言:眾所周知,維持正常生命活動和運動功能必不可少的是血液攜氧及耗氧能力,而大限度地提高氧氣運輸效率對於人體運動能力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保證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命健康的基石。呼吸鍛鍊作為提升機體氧氣運輸能力的核心,還影響著患者的攝氧能力及呼吸質量等因素。那麼,呼吸鍛鍊與心血管疾病二者間是何關係?心肺從來不分家心臟與肺相連,構成心肺單元,是氧氣運輸途徑的中心組成部分。
  • 一切盡在掌握 飛利浦5000i系列空氣淨化器AC4375讓你淨享呼吸健康
    為了保障家人的呼吸健康,重視家中的室內空氣品質尤為重要,選擇一款高效的空氣淨化器可解決燃眉之急。飛利浦5000i系列空氣淨化器AC4375特有高性能空氣濾網,能夠有效淨化室內PM2.5、甲醛、過敏原,為家人的呼吸健康保駕護航。目前這款空氣淨化器在天貓商城1元預定抵500元到手僅2999元,感興趣的朋友趕緊出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