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幾時開始,鋼筆成了「高級」書寫筆的代名詞。不可否認的是,鋼筆不管是從外形還是寫感,都有著無法言喻的美妙。
但鋼筆也有不可忽視的缺點。一是價格高,好一些的入門金尖動輒大幾百,就算是鋼尖,上四位數的也不在少數。二是挑紙,要有足夠好的鋼筆書寫體驗,除了筆本身要好,對紙的要求也很高。三是灌墨麻煩,墨水消耗快,使用頻繁很快就要補充一次墨,而使用頻次低也會有幹墨的問題。
有時候也會想,如果能有其他書寫筆能代替鋼筆的話,那該多好啊......
搜羅一圈,我找了一些符合我對鋼筆追求書寫筆。
一部分是外形上接近鋼筆的,找的時候首選各大鋼筆品牌出的同款原子筆。
高級的如百利金、輝柏嘉、派克,原子筆版的美貌毫不遜色於鋼筆。
大眾一點的LAMY、Kaweco,同樣是很不錯的選擇。
不過不管是高級還是大眾,鋼筆品牌出的同款原子筆,在價格上還是不太親民。而且因為它們都是歐美品牌,出品的原子筆多是粗尖墨濃的油性筆,適合寫字母,但並不適合寫漢字。
要做到適合漢字書寫,還是得看亞洲圈的文具品牌,尤其是經常出各種「黑科技」的日本品牌。要有「鋼筆感」,重要的還是從書寫手感上接近鋼筆。
像是三菱的uni-ball AIR原子筆。
這款原子筆內部的墨水流動會根據筆壓和書寫角度自行調整,當筆壓比較輕或書寫角度比較垂直時,墨水流出少,寫出的字跡比較細。防止,寫出的字跡就比較粗。
而筆尖側邊加入了柔軟的護尖構造,即使傾斜筆尖書寫,也不會有太強的摩擦感。這讓它做到了類似鋼筆的書寫體驗。
不要著急驚訝,另一款派通的Tradio Stylo籤字筆(型號TRJ50),比uni-ball AIR還要更像鋼筆!
較大的尺寸,圓潤飽滿的筆身,頗有魚雷形鋼筆的味道。
TRJ50鋼筆般的寫感來自它特殊的筆尖構造。這種「鷹嘴式筆尖」看起來像是長短不同的兩端護尖夾住了一片薄塑料片,尖端再有一點更細膩的部分,倒是和原子筆那種球形筆尖差別很大。不過想也知道,球形筆尖再怎麼模仿,也很難做到鋼筆那種筆尖的寫感。
TRJ50的筆尖主要構成成分是碳素纖維,有著極佳的彈性和受力性,書寫反饋感很強。筆畫隨著你的力度和角度有著非常細緻的變化。
這種鋼筆一般的細膩筆畫變化,在漢字書寫時加成尤為明顯。下筆有了抑揚頓挫,寫出來的字也看起來更端正。
TRJ50的墨水也很接近鋼筆,顏色濃,但質感比較「水」,不會有油性筆那種過於滑膩的感覺。配合纖維筆尖,實現了恰到好處的阻尼感,同樣很適合畫畫。
水性筆最怕墨水揮發快,派通自然也懂這個道理,給TRJ50配備了氣密性極高的筆蓋,長時間未用也可以一筆出墨。筆蓋尖端一塊透明窗口剛好可以看到筆尖和墨水顏色,不用頻繁開蓋確認,很方便。
同款還出過TRJ96這款彩殼的版本,相比原版的黑色殼豐富了不少選擇。這也讓我想到一些鋼筆「換殼油漆大廠」。(寫樂說的就是你!)
我覺得這類「日常版鋼筆」型的書寫筆,應該是未來書寫筆開發設計的趨勢,畢竟每位書寫者都希望能有兼具良好書寫體驗與便攜性的好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