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充滿哲理的一首詩,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2020-12-18 塵世曉書僮

白居易應當說是唐朝眾多詩人中,最具才情的一位詩人,他的詩作寫得平易近人,朗朗上口,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意思,不像別的詩人,喜歡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一些比較生僻的字,加一些典故,使得後人讀起來非常的費解。但是白居易則是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清新脫俗。

民間關於他寫詩的故事有很多,據說他每次只要一寫好了一首詩,便是要拿去讀給那些不識字的老嫗聽,如果她們聽不懂,那麼便要改到她們聽懂為止。儘管白居易的詩作寫得很直白,但是他的詩作同樣充滿了哲理,意境全出。這也就是為什麼這一千多年來,人們對於白居易的喜愛,有增無減的原因之一。

白居易還是最早走出國門的一位詩人,他的詩作在當時就流傳到了日本,即使是現在的日本,人們對於白居易的喜愛同樣是有增無減。日本很多的文人都寫過關於白居易的文章,這足以說明白居易的偉大。

那麼說起白居易的詩作,那大家更是再熟悉不過了,即使是連剛剛上學的小學生,對於他的詩作,也是不陌生。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他一首充滿哲理的詩《大林寺桃花》,這也是一首朗朗上口,寫得非常直白的一首詩,但是在這首詩中,白居易別出心裁,把自己對於人生的一些感悟,也融入到了這首詩作中,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首詩會把大家所喜愛的原因。

《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白居易的這首《大林寺桃花》寫得可以說是非常的唯美,一開篇便是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一種孤獨和傷感,詩的頭兩句,詩人寫到了世間花兒一到了四月間,那都開始凋謝,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是一件極其傷感的事情,尤其是如白居易這種偉大的詩人,見到這樣情形,那更是會傷感。人間一到了四月,那所有的花兒都凋謝了,但是高山古寺中的桃花卻是才剛剛盛開。

「山寺桃花始盛開」這一句有一種驀然回首的意思,也就是說很多地方的花兒都沒有了,但是那藏在高山深處的花兒,卻是才剛剛開放。

詩的最後兩句的意思是,對於我來說,時常是會為春天的逝去,而徒增悲傷,只恨春天過去了,再也找不到春天,可是卻不知道,春天卻是藏在那大山深處,轉到了山中的寺廟中來。

這最後的兩句,可以說是充滿了哲理,當我們在現實的生活中無法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時,那麼不妨去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可能對於我們會起到一定的幫助。那麼白居易的這首詩,也正是這種意思,有的時候表面上看,一切都好似無路可走了,但是我們只要稍稍變通,那麼可能前面就是一條通往勝利的康莊大道。

相關焦點

  • 徐銀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如轉入此中來
    臍橙的村莊:長恨春歸無覓處,不如轉入此中來文/徐銀秋轉眼又到了臍橙花落枝頭掛果的季節。只是那臍橙樹的清香仿佛尚未遠去。隔著屏幕,好像也能聞到臍橙園的香飄四野。腦海裡想起老家那層層疊疊的青山裡,臍橙樹漫山遍野。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所描寫的春光美得令人心醉!
    《大林寺桃花》是白居易的一首經典詩作。元和十二年,時任江州司馬的白居易,來到廬山上的大林寺,即景寫了這一首小詩。短短四句,就把在山寺中不期而遇的一片桃花,描寫得生動具體,形象美麗。更是利用巧妙的構思,用桃花替代抽象的春光,並把春光表達的天真可愛,令人心醉,是唐詩中一首經典之作。
  • 白居易流傳很廣的一首詩,明寫桃花暗蘊哲理,短短28字成千古名篇
    【臨其詩境】今天介紹的是白居易的詩,寫於白居易江州司馬任上,也是他仕途裡最不順的一段,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始工」,白居易這段時間裡的佳作格外的多,比如著名的《琵琶行》,又比如今天的這首《大林寺桃花》。
  • 十首白居易詩,你最愛哪一首?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大林寺桃花》是白居易於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絕。此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 「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
  • 白居易最著名的四首唐詩,語言通俗,詩味濃鬱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形象鮮明,語言通俗,詩風平易。白居易的詩雖淺顯易懂,詩味卻很濃鬱,藝術成就極高,有《白氏長慶集》。《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白居易遊廬山大林寺,即景吟成了一首七絕,成為唐人絕句中的珍品
    這首詩,成為了唐人絕句中的珍品。通過這一首小詩,我們就能窺見,他當時過著怎樣瀟灑自在的生活。一、《大林寺桃花》原文賞析《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白居易這首詩寫出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那這幾句詩寫得很是有個性,也正是表明了自己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生活雖然很不幸,但是只要勇敢地面對,任何的困難和挫折,那都是不值得一提。首聯這兩句寫得充滿了戲劇性,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當時的一種心境,「」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清晨的時候從紫禁城歸來,傍晚時分則又是從青門出去。在這一歸一出之間,立馬令這首詩充滿了一種憂愁之感,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
  • 被唐詩300首遺忘的經典:這是白居易最富物理學知識的古詩
    在唐詩三百首的落選名單當中,就有一首白居易最富物理學知識的古詩。我們之前都曾經接觸過,在今天我們依然很熟悉。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大林寺桃花》,寫於白居易四十多歲的時候。在這首古詩當中,蘊含著一個今天我們都知道的物理學知識,「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在平原上春天已經過去,夏天已經到來,但是在山寺之中,桃花才剛剛開放,寓意春天剛剛來到。
  • 「詩王」白居易最著名的九首古詩詞,句句都是千古名言
    《朝真暮偽何人辨》是一首政治抒情詩,詩中運用典故和比喻等藝術手法,指出了作假者古今皆有,人們易被蒙蔽,並且難於辨別的現象,明確地告訴人們辨別真假的重要方法是運用對比,說明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具備辨別真假的能力。
  • 春天的詩篇,這兩首詩最出名,出自白居易、賀知章的筆下,很優美
    我國是一個詩詞的國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傑出的詩人,他們寫下了經典的詩詞,流傳到現在,因為這些詩詞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尤其是在唐宋時期的詩人最為有名,典型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宋朝的李清照、蘇軾、陸遊等。
  • 20200902每日一首 林寺桃花
    林寺桃花【唐】白居易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1.注釋(1)人間:指廬山下的平地村落。(2)芳菲:盛開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豔盛的陽春景色。(3)盡:指花凋謝了。(4)山寺:指大林寺。(5)始:才;剛剛。(6)長恨:常常惋惜。(7)春歸:春天回去了。(8)覓:尋找。
  • 白居易在此寫下名詩,如今卻深埋水庫下
    除了這些,唐朝詩人白居易也曾在廬山留下墨筆。這首著名七言絕句《大林寺桃花》廣為流傳、影響甚遠。當時白居易被貶謫江州(今九江市),任江州司馬一職後。雖然時常傷春悲秋、鬱郁不得志,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白居易閒時會與自己的朋友一起出去旅遊,畢竟旅遊能讓人暫時將生活中的煩惱拋之腦後。
  • 白居易最經典的五首詩,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白居易最經典的五首詩,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 白居易存詩3800多首,他的詩歌題材廣泛,語言平易通俗,五律如《賦得古原草送別》,七律如《錢塘湖春行》,七絕如《暮江吟》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 古典詩詞花最美,不賞桃花不知春。附原創譯文(六首桃花詩)
    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唐朝詩人白居易在廬山遊歷,走到山林深處的大林寺,發現裡面的桃花開得正豔,景致與山下地區截然不同,恍然感慨時,得到這一首妙詩。語言淡雅自然,意境卻輾轉深邃,情思靈動,實為難得。玄都觀桃花唐代:劉禹錫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表現山地的垂直分異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在眾多經典的古詩詞中也蘊含了很多的地理知識,之前我們介紹了唐朝詩人劉禹錫的《竹枝詞》,詩中「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語句,描寫了在小範圍區域短時間內,天氣陰晴雲雨反覆變化的天氣現象。
  • 平易近人,現實兼具諷喻,白居易的這些詩堪稱經典
    李白杜甫白居易,始終名列唐詩眾人之首。流傳到後世中的唐詩,又以白居易的詩作居多。從始終可以看到,白居易實在無愧於唐代三大詩人的稱號。01.白居易詩歌的特點。白居易是唐代詩人中創作最多的一個。他自己將五十一歲以前寫的一千三百多首詩編為四類:一諷諭、二閒適、三感傷、四雜律。四類中,價值最高,他本人也最重視的是第一類諷諭詩。這些諷諭詩,是和他的兼善天下的政治抱負一致的,同時也是他的現實主義詩論的實踐。由於是中唐時期的詩人,白居易詩歌比較親民,非常注重民間的疾苦。寫作的特點也別具一格,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語言樸實和善於使用白描的手法。
  • 這十七句關於春天的詩,你怎麼能不知道?
    在這春光明媚、春暖花開、春色撩人、春色滿園、春意闌珊的日子裡,第一屆《央視百家》賽詩會拉開了帷幕。今天我們邀請到了一眾詩人,為大家帶來那些最膾炙人口的有關於春的詩句,觀眾朋友們,快來看看這些詩句當中,你能背誦出幾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