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行雲管家再發布新功能,新增雲主機比價器。用戶可以在行雲管家比價器上,選擇自己所需的雲主機條件,點擊開始比價,系統則根據用戶的需求,自動羅列出一系列吻合或者相近條件的雲主機,為用戶提供參考。
記者了解到,目前行雲管家的比價器只適用於阿里雲、騰訊雲、亞馬遜等品牌雲廠商。行雲管家負責人張勇介紹,行雲管家上線時間不長,後期會保持每周一個新版本迭代,因此,以後比價器支持的雲計算廠商會越來越多,甚至會包括一些中小雲計算品牌廠商。
2016年,中國雲計算市場持續火爆,尤其是公有雲,更是受到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用戶的青睞。與此同時,除了阿里、騰訊、百度、網易等巨頭,青雲、中青寶、和信、奧飛等等很多中小企業也切入到雲計算領域中來。為了贏得市場,大巨頭們紛紛降價,而有些小型雲計算廠商甚至打出了免費試用牌。
雲計算市場品牌繁多,價格混亂,服務參差不齊,這不禁讓用戶在選擇上犯了難。尤其是面對價格的誘惑,很多企業完全失去了「免疫力」。
張勇認為,一味的看價格的高低,其實並不理性。首先用戶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合理的安排合適的雲計算資源;其次,雲計算資源在使用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變化,可以實時調整,避免資源匱乏或者資源過剩。尤其是第二點,很多用戶都忽略了。這也是行雲管家存在的必要性,可以很大程度幫助用戶實時調整雲計算資源,不要浪費。
雲計算產品五花八門,各廠家都打出了自己的買點,那麼用戶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合適自己的雲計算資源?
張勇認為,無論在雲計算選擇上有著怎樣的考量,安全一定是放在首位的。雲計算的安全是由外部與內部組成,但是這兩者之間又相輔相成。內部不規範的操作,可直接導致雲主機不能正常運行,也會給外部攻擊提供可乘之機。此外,選擇雲計算,也需要看雲計算品牌本身是否值得信賴。
張勇表示,行雲管家新增比價器工具,首先在資源上,行雲管家就會憑藉自己的專業能力幫用戶篩選一遍,不靠譜的雲計算廠商,將不會出現在行雲管家的比價器中;其次,行雲管家會貼心的根據用戶的需求,提供價格、距離、廠商、系統類別等綜合上的對比,為用戶推薦最合適的雲主機資源。
記者從行雲管家官網上了解到,上線不足半年,已經有超過1500個團隊在行雲管家的平臺上管理著超過5600臺雲主機。張勇表示,這一數據正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遞增,預計到2017年4月份,這些數據將翻兩番。
張勇透露,行雲管家即將會進行2.2迭代。具體迭代哪些功能,他表示暫時還不方便對外透露,等新版本上線,用戶自然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