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學校是什麼樣?荔灣這場全國性論壇為你揭秘

2020-12-25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丘敏華 通訊員 彭華明)你對未來學校有怎樣的設想?可曾暢想過遨遊在未來學校之中?11月2日上午,第三屆全國新樣態學校論壇暨荔灣教育高質量峰會開幕式在廣州市第一中學高中部學術報告廳舉行,來自15個省市區的新樣態學校實驗區和實驗學校代表共400多人參加。


「學校要有學校樣,一所學校一個樣,校校都有自己樣」

據悉,全國新樣態學校論壇自2018年起,已舉辦2屆。本屆以「新樣態學校與教育的未來」為主題,讓各個實驗區實驗校充分展示新建設、新突破,分享新樣態學校建設的新面貌新成果。

活動有三點創新,一是第一天上午大會專家報告改為「跨界報告」,邀請教育界外的專家學者和有識之士帶著「第三隻眼」來看教育;二是分論壇增設了「勞動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版塊;三是總論壇增設「圓桌會議」。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如平介紹,自2016年4月正式提出「新樣態學校」概念、2016年底啟動新樣態學校實驗至今,四年多來,全國共有3批、24個省份、60個實驗區、1265所學校幼兒園加盟新樣態學校實驗。「該項目有4個『不』,即不授牌、不評獎、不頒證、不收費。」

「新樣態學校指的是『有人性、有溫度、有故事、有美感』。」陳如平表示,秉持「學校要有學校樣,一所學校一個樣,校校都有自己樣」核心理念,按照全面育人、文化內生、課程再造、整體建構4大基本主張,依託美麗學校、課程設計、魅力課堂、智慧教育、創新管理、家校共育6大項目,致力於打造「有人性、有溫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樣態學校。

荔灣教育「不讓一個人掉隊」

荔灣區區委常委、副區長黃濤介紹,荔灣區在2017年加入新樣態學校實驗,秉持新樣態學校建設的「四有」特徵,把「不讓一個人掉隊」作為區域教育現代化改革發展的重要目標,以「五·七方案」為區域教育現代化的頂層設計抓手,盤活「存量」、優化「增量」,通過構建「一校一品一課程」、創建「4+X」素養課堂、建立「二元五次」校本教研機制,優化「三通兩平臺」基礎建設、打造學前教育醒目課程、推進固本強師工程、教育「三品」工程、生態德育工程等多項變革,促進荔灣教育邁上與新樣態同步、與新時代同頻共振的教育新變革之路。

廣州市教育局市管一級調研員陳躍紅指出,廣州11個區均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本屆論壇將通過8個分論壇,以各種方式交流新樣態學校建設經驗,展示建設成果,希望各位專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助推廣州市新樣態學校建設、教育現代化建設更上一層樓。

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朱超華表示,希望參會的校長、老師們,珍惜機遇,在充分展示的同時,認真學習、主動服務,把全國各地新樣態實驗區的好理念、好思想、好經驗、好做法學到手,積極主動建立起長久聯繫、合作共享,推動新樣態學校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助推廣東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打造南方教育高地,讓廣東教育在「十四五」時期再上新臺階。

隨後,大會播放了荔灣教育新樣態建設成果視頻,回顧荔灣教育新樣態建設的歷程和成效。荔灣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陳秋蘭作《區域教育「五·七方案」新樣態建設——基於實現「人的現代化」》主旨報告,從荔灣新樣態建設的內涵、荔灣教育新樣態建設的實施路徑、成效與展望等三個方面匯報荔灣區在開展新樣態學校建設的概況。

荔灣以「五·七方案」為抓手,統籌兼顧,綜合布局,分步實施,努力實現荔灣教育優質、均衡、特色發展的目標。從推動區域教育體制機制創新和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綜合改造工程;推進以個性化、特色化、區域化教育品牌培育為中心的「三品」工程;以創建新樣態學校為抓手,推動課程教學綜合改革工程建設;以經典涵養師德項目切入,推動固本強師工程建設;以家庭教育學院為契機,以德育實效為原則,推進生態德育工程建設;以探索「未來學校」為依託,推動智慧教育工程建設;推進多向度教育合作工程等七個途徑推進新樣態學校建設,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行業專家跨界探討教育融合

來自有關行業的專家領導作跨界報告,探討教育融合。

原阿里巴巴副總裁、數文明(廣東)科技有限公司CEO塗子沛作《數商:應對智能社會的教育挑戰》報告。塗子沛認為,大數據指一切比特化的信息,經由所有人、所有機器、所有傳感器產生,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一個具備記錄體系的人不可能不獲得職業成功,人類將通過虛擬數據人獲得永生以及傳遞價值。自我量化,讓你重新認識自己。大數據不僅是一項技術、一個時代,還是一種正在重塑人性和天下的思維和文化。「我們要普及數商,用數據給個人賦能,給孩子賦能。」

廣州立白企業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許曉東作《助學扶智 共築美好生活》報告。他圍繞立白集團助學實踐過程,通過錨定重點匯聚力量,形成關愛助學體系;項目運作,形成「扶智」特色;校企共建,雙元育人;助學扶智,反哺集團青年等途徑探索新樣態助學扶智形式,努力讓更多孩子享有優質教育,擁有更光明的未來,共築美好生活。

東北師範大學教授、東北師大附小校長於偉作《未來、教育與兒童的在》報告。他從為什麼要研究未來、未來對兒童意味著什麼、教育的未來圖景是什麼等三方面暢談兒童美好的未來。他指出,教育的改變要從現在做起。一是營造兒童友好的教育環境,二是保護兒童的想像力、好奇心,三是實現有過程的教育,四是學校應成為安全共同體,培養學生的兒童哲學精神。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助理林瑋作《新樣態:作為「美好生活教育」的「美育」》報告。他指出,第一種美育是藝術教育,教的主要是專業技能。第二種美育是審美教育,教的主要是藝術鑑賞。第三種美育是美好生活教育,教的主要是情感認知與體悟。只有把日常生活視為一種充滿情感的成長空間,人才能在對情感的體認與審美中,成為其自身。而成就美好生活,這是「學以成人」的核心命題。

當天下午,與會人員分赴廣州市第一中學、沙面小學、西關培正小學、真光中學、流花路小學、中國教科院荔灣實驗學校、西關實驗小學、協和幼兒園等8個學校參加分論壇。

相關焦點

  • 揭秘教育新趨勢!孩子的未來,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而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從目前社會變化、經濟發展以及國際環境等來看,未來的教育發展趨勢將發生新的變化。這就要求未來的人才,能夠擁有全球化視野。在學習中,學生應該加強與國際文化對接、交流、溝通及合作的能力,以及能夠站在全球視角下,判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一個好母親勝過100所學校」,這場大會教你做「完美家長」
    本次論壇大咖雲集,從鄭州市教育局、洛陽市教育局、開封市教育局,以及鄭州各區教體局,到執掌「大三甲」學校的掌門人和二十餘所鄭州中小學教學負責人以及部分民辦學校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個個堪稱教育專家。論壇現場500餘人一起學習、聆聽,一起期待成為「完美家長」。
  • 未來教育會是什麼樣?華師這場峰會告訴你
    未來教育會是什麼樣?華師這場峰會告訴你 2020-12-11 2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七星關區荔灣實驗學校,啟用!
    9月6日上午,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辦事處和美社區舉行了七星關區荔灣實驗學校「落成啟用儀式」。,這是荔灣參與東西協作教育對口幫扶的重要見證,也是兩地教育幫扶結出的重要碩果。為加快推進學校建設,荔灣區委書記、區長等領導先後到學校視察建設情況,在經費上,荔灣區提供2000多萬元幫扶專項資金用於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安排75萬資金援建智慧課室、智慧圖書館和功能場室;在幫扶學校上,荔灣區專門安排區內最優質的品牌學校之一廣東實驗中學荔灣學校進行結對幫扶,讓同學們能夠共享荔灣教育最優質的資源,讓學校能夠在高水平的引領下更好更快的發展
  • 十二場演講、三場論壇,告訴你教育的未來在哪裡
    全球近三十位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本屆AIAED大會,用十二場演講、三場論壇,共同探討了AI+教育的技術創新與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美國AI研究20年路線圖》揭開面紗,教育領域排名第二2019年8月,美國人工智慧協會(AAAI)發布了《美國AI研究20年路線圖》,其中教育領域排名第二。
  • 荔灣小學:成就一所有溫度的學校
    對於這一命題,南山教育給出的其中一個答案是:實現新學校「辦一所優一所」。荔灣小學位於南山區港前路36號,2017年開辦,目前有34個教學班,近百名教職員工,1500餘名學生。學校為優化教育資源做出積極探索,以「教育就是成就」為辦學理念,打造未來學校,創辦三年推出多項教育改革創新舉措,鋒芒初露。「學生是唯一,需要即課程」,構建幸福成長課程體系荔灣小學以「學生是唯一,需要即課程」為出發點和終極目標,在開足開齊國家課程基礎上研發各類校本課程,採取頂層設計和自主開發相結合的方式,構建基礎課程、興趣課程、榮譽課程、德育課程協同發展的「成就課程體系」。
  • 體驗 連接 賦能——2019未來學校探索論壇圓滿舉行
    深圳新聞網 曹園芳/攝本次活動以「體驗 連接 賦能」為主題,通過「向未來致敬」主會場,「向未來邁進」展示區、未來大道、未來之門、習之分論壇等活動,讓大家能體驗參與、共享成果、連接你我、促進創新、賦能未來。「未來大道」上,是未來學校籌建節點,還有17個「習本課堂」實驗學校的成果通過展板等形式展現。
  • 廣州荔灣:為企業提供版權保護培訓,為非遺作品提供版權服務
    廣州荔灣:為企業提供版權保護培訓,為非遺作品提供版權服務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荔宣  2020-12-11 12月11日,荔灣區舉辦企業智慧財產權公益講座
  • 未來的交通是什麼樣的?在這場交通產業博覽盛會尋找答案!
    亮點重重:高新成果集中發布,揭秘未來智慧交通的神秘面紗我們將構建一個怎樣的「交通智能體」?高大上的TBOS平臺將對人們的交通生活產生哪些影響?盧春房院士深入講解了高速鐵路的優勢與作用,王堅院士作《城市數位化與城市大腦》主題演講,趙文波院士分享了中國遙感衛星發展及在智慧交通中的應用,演講內容生動詳實,將從多角度、多領域暢想未來交通發展趨勢,為未來交通的發展構建提供了科學方案,充分體現了綜合交通、未來交通、智慧交通。
  • 未來學校會是什麼樣?
    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5月7日訊(記者 張春銘)未來學校是什麼樣子?人工智慧時代,未來教室如何變革?資訊時代,教和學將發生怎樣的變革?作為第三屆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展示交流活動的一部分,中國移動5G+未來教育高峰論壇7日在京舉行。論壇上,專家們就未來教育趨勢進行了研討。
  • 主論壇/分論壇議程初揭秘:眾多專家學者走心分享,掌握一手資訊
    這場萬眾矚目的年度教育盛會,匯集了數百名教育領域專家學者,以「教育點亮人生,創新引領未來」今天播播老師要路透一波大會議程安排,讓關注這場教育盛會的家長們先睹為快!領科不僅自身師資強大,作為上海最早的A-Level國際學校,它還為後來的很多A-Level學校培養了無數師資。
  • 再見了,荔灣廣場!
    規劃範圍 以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為主幹,南至湛露四巷、連珠巷、仁昌裡、中和裡、河傍路、光雅裡、萬 鍾首約、淘沙氹、德寧裡及十四甫水腳一線,北至十六甫二巷、連登橫、曾二巷、文昌橫巷、洪恩裡、一邊街、景雲裡、上九東街及安良裡一線,西至寶華 路、大同路,東至人民路高架入口
  • 法院學術「奧斯卡」開獎,荔灣法院又雙叒被題名!
    荔灣法院獲獎論文全國二等獎《補正與補充:民事裁判文書瑕疵救濟程序的完善路徑——以中國裁判文書網666份補正裁定為分析樣本》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法院鄧詠詩《鯰魚效應:以先行判決「加速」繁案處理—以制度供給滿足人民群眾高效的司法需求》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法院辛野
  •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荔灣實驗學校成立揭牌
    10月15日上午,廣州大學附屬中學荔灣實驗學校成立舉行揭牌儀式,荔灣區教育局領導、廣州大學附屬中學領導、博雅國際教育集團領導、海龍街領導、龍溪村委領導等受邀出席儀式,儀式在莊嚴的校歌中拉開帷幕。揭牌儀式現場荔灣區教育局局長扶元泳致辭表示:廣大附中荔灣實驗學校的成立是將廣大附中「以生為本,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與荔灣區探索特色教育發展模式的一次貫聯,也是對區優質教育資源的一次整合,因此荔灣區區委政府對這次揭牌儀式非常重視,對廣大附中荔灣實驗學校的發展也非常看好,希望學校藉此契機,不斷提高辦學質量,爭做荔灣區教育一張最響亮的名片
  • 荔灣社區食品安全宣傳活動
    為全面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構建各方參與、嚴密有序的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體系,提高人們群眾法律意識,營造良好食品安全氛圍,風華社區在轄區內先後開展了6場不同形式的食品安全系列培訓宣傳活動。志願者是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前行者、引領者,志願服務亦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繼續推進社區食品安全宣傳。
  • 這場論壇將探討人工智慧與STEAM教育的未來
    ,還能讓每個學生了解近3年在區、學校、年級、班級間的體質健康發展的趨勢……這一體驗的實現,得益於拱墅區自2014年構建的「拱墅區校園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管理平臺」。11月13日,「面向未來 重構生態——2019人工智慧與STEAM教育國際高峰論壇」在杭州市拱墅區成功舉辦。
  • 在杭州淳安「網紅學校」舉行的這場論壇讓...
    在淳安「網紅學校」舉行的這場論壇讓很多人共鳴 日前,第二屆兒童哲學人年會暨富文「未來教育」兒童友好論壇在杭州淳安的「網紅學校」富文鄉中心小學舉辦。國內知名教育專家和教師、家長代表,圍繞「兒童友好」與「兒童哲學」主題展開了交流和研討。與會兒童哲學人共同發聲:要聚集全社會的力量,為兒童創造發展空間,為兒童成長創設友好環境。
  • 未來計算是什麼樣的?張曉東、叢京生等六大教授這樣說 | 未來論壇...
    10 月 29 日,一年一度的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暨未來論壇年會在北京舉辦。雷鋒網了解到,今年的大獎頒獎典禮上,頒發了 2017 年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生命科學」獎,並首度頒發了「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未來學校什麼樣?這些點你不得不get到
    2013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開啟了對未來學校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探索路徑。2014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正式成立未來學校實驗室。其職能是以研究為基礎,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持,為未來學校發展提供理論引導、整體解決方案、評估與實踐指導,為各地開展未來學校建設提供了一個「樣板」。
  • 教育專家把脈課程與未來學校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六屆中國南方閱讀論壇在青島中學舉行,全國六所名校的校長及創始人齊聚青島中學,共同探討「課程,塑造未來學校」。    記者了解到,該論壇有五大亮點:其一課程薈萃。青島中學K12課程、成都華德福學校課程、臺灣道禾教育課程、北京日日新學堂課程、南明教育全人之美課程等著名課程紛紛登臺亮相,傳遞課程改革的前沿信息;其二是名家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