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網友:如果沒有清朝,世界可能都會說漢語!

2020-12-16 諸史

如果沒有清朝,那麼世界將會怎樣?國外網友給出的答案是:假如沒有清朝,現在全世界可能都在說漢語。

古代中國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很多國外網友沉迷其中。於是,就像我們論壇上,有討論各種外國歷史一樣,外國人也喜歡討論中國歷史。(由於國外網友對中國歷史認識存在偏差,所以經常有些張冠李戴,或者認識不準確的問題。)

其中,有一段提到了明清歷史,有一個外國網友言辭鑿鑿的肯定:「如果明朝不是亡於滿族,我打賭我們現在說的絕不是英語。」言外之意,如果清朝沒有得到天下,世界很可能都說漢語。

清朝真有那麼差嗎?在清史專家看來,清朝「無昏君」,有千古一帝,有十全老人,有最勤懇的皇帝,有龐大的國土,有最好的民族關係,有康乾盛世.......清朝,可謂中華有史以來最完美的王朝,這樣的王朝難道不招外國人待見?

實際上,明清兩個朝代一直備受爭議,國外的中國歷史愛好者也為此爭論不休。

比如,有外國網友認為清朝最強,「清朝是中國發展的頂峰,康熙皇帝先後收復西藏和新疆,擊敗俄羅斯,使得中國版圖達到了最大。」(新疆是乾隆時期收回的,中國版圖最大是在元朝。)

也有外國網友認為明朝最好,「明朝掌握著至高的科技成果,擁有向全球投送兵力的能力(鄭和七次下西洋),只要明朝願意,明軍甚至能夠登陸歐洲。」以及「中國在明朝是一個富裕和強大的國家,GDP佔到世界的30%,在很多歐洲國家還不知道什麼是資本主義的時候明朝已經是資本主義。」

事實上,在古代各國來華的傳教士記載中,就有很多截然相反的記載,訪問過明朝的,和訪問過清朝的,感受很不同。當然,有些在明清兩朝都待過的外國傳教士,如南懷仁等人,因為存在政治和傳教目的等,有些記錄未必準確。

外國網友做出如此判斷,或許與清朝的政策和遭遇相關。比如,對明朝文明的顛覆,大規模文字獄、毀書、壓制思想科技文化的進步、毀掉明朝繁榮經濟、摧毀明朝獨立思想氛圍、晚清的各種割地賠款等,讓中華徹底沉淪。

畢竟如果沒有清朝的退步,明朝或後繼者其他王朝能夠催生出一個17、18世界龐大的全球帝國。以當時中國的人口、科技、思想、發展潛力等,英國、荷蘭、西班牙等國家,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閒話一個歷史猜想,英國獲得了印度,才逐漸建立了龐大的世界最強帝國,單靠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自身,英國能成為全球大帝國嗎?顯然不能。清朝入關,擁有了中國龐大的國力,但為何沒能轉化為全球性的帝國呢?列位看官,對此你有什麼高見?

相關焦點

  • 清朝皇上是滿族,古代又沒有普通話,上朝說滿語還是漢語?
    就拿清朝來說,上朝是很有講究的,皇帝和大臣都要穿禮服,還有其他事項,極為繁瑣。儘管按律,每月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要舉行朝會,但實際上很少這樣做,甚至一年都不舉行一次。史料記載,乾隆時期有十七年,上朝穿禮服的次數僅僅十六次,而且還包括祭祀、冬至等節日的情況下。因此可以說,清朝皇帝一般是不舉行朝會的,如果沒有上朝,那大臣們怎麼和皇帝聯繫?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召見」,這才是每天都有的形式。
  • 清朝皇帝上朝時到底說滿語還是漢語?
    不過,這些語言文字很可能失傳,據了解,現在全國僅兩三百人會滿語,要知道滿語曾經是清朝的通用語言,滿語都如此,更別說其他小語種了。有鑑於此,葉赫那拉氏後人譚珊珊,作為滿語傳承人,她開設滿語課堂,線上線下教學,想把這種瀕臨失傳的語言保存下來。
  • 清朝皇帝說滿語還是漢語
    ,也可能因為他確實不喜歡母語。清初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沒有邁過基本的語言門檻,日本學者平田昌司在《清代鴻臚寺正音考》引用藤本幸夫的研究,指出努爾哈赤跟通漢語的朝鮮俘虜談話時全靠漢語翻譯。 太宗皇太極時滿人開始啟用漢官,但漢族大臣日常對太宗奏事交流,如用漢語表達,太宗理解起來依然非常困難。
  • 清朝皇帝到底說滿語還是說漢語?末代皇帝竟然忘了滿語怎麼說!
    我們知道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王朝,清朝的興起絕對是一個奇蹟,當年努爾哈赤能夠憑藉13副鐵甲起兵,統一女真各部落,與強大的明王朝相抗衡,實在是戰爭史上的奇蹟,當時也藉助於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明末農民起義被鎮壓或者自然災害少一些
  • 清朝皇帝上朝,說滿語還是漢語?
    順治皇帝很生氣辯解道:假如我要是不學習漢語,漢族大臣跟我說的話聽不懂,不知道他說了什麼,即使我聽懂了,我又不知道怎麼說,叫我怎麼當這個皇帝?因此在順治皇帝時期,朝廷逐漸推行國語騎射,漢語成為私塾包括滿軍旗子弟的必修課。
  • 看完國外友人的漢語試卷,網友心裡平衡了,感嘆四級真不難
    我國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出國留學,在他們看來,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到國外學習一些知識再回國,可以讓自己更容易找到工作。雖然我國每年會有很多人才流到國外,但其實每年也會有很多外國人來到我國學習或者交流。現在大學中會專門設立一些國際教育專業,這些專業招收的學生大多都是來自國外的留學生,學校也會為他們單獨設立一個宿舍。
  • 清朝滿人皇帝在上朝的時候,是會說滿語還是漢語?答案很意外
    直到在清朝的時候民族關係也是中國王朝史上最好的時期。說到這裡,清朝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皇權朝廷,因為那個時候的權貴幾乎都是滿族人。滿人入關之前用的肯定是滿語交流。可是讓人好奇的是在入關後的清朝皇帝在上朝的時候是會說滿語還是漢語呢?皇太極是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大清幾乎都是八旗的子弟,很少有漢人大臣;不用說皇太極肯定是會說滿語的。
  • 除我國外,這2國也通用漢語、不用找翻譯,網友:漢語地位如何?
    如今,我國在經濟領域的發展迅猛,所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因為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讓我們能夠生活在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人們能夠安居樂業,在閒暇的時候也能夠選擇出門旅行,如果你要選擇出國旅行,就要考慮每個國家的語言、風俗、人情文化的差異,一般來說,我們女性都會跟著旅遊團,由導遊給我們介紹當地的一些歷史文化以及景點的特色
  • 清朝皇室是說滿語還是漢語?別被清宮戲誤導了,溥儀一語道破真相
    女真一族並沒有自己的文字,雖說他們也有自己的語言,但是,一直到清朝的建立,才有了自己的文字——滿文。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凝聚,也是將整個民族凝聚在一起的重要法寶之一。那麼,在清朝時期,官方的語言是以滿語為主,還是以漢語為主呢?在一開始的時候,因為清軍剛入關,所以,他們基本上都是沿用自己之前的語言,說的是滿語。
  • 日本網友:如果清朝贏了甲午戰爭,會怎樣?評論值得中國人反思
    於是有日本網友在日本論壇提問:「如果清朝贏了甲午戰爭,會怎樣?」是啊,如果當時是清朝贏了,歷史又會如何發展呢? 清朝勝利之後,他們再次認為自己是東亞霸主,甚至是世界霸主,沾沾自喜,然後幾年之後,八國聯軍到來之後結局也會是一樣的,如果一個日本不能解決,那就來七個更強的吧。
  • 清朝皇室是說漢語還是滿語?溥儀:都不說,有種方言一般人聽不懂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朝代,清朝無疑是最富有爭議性的一個朝代。比如它的服裝、髮型、禮儀、文化,都能夠引起不小的爭議。雖然它離我們如此之近,但是它的很多東西卻被蒙上了面紗。就比如清朝的官方語言,究竟是漢語還是滿語呢?清朝皇室平時說滿語還是漢語?溥儀:都不說,有種方言你們聽不懂。
  • 清朝統治200多年,滿語為何沒佔據主流地位,而還是以漢語為主?
    眾所周知,清朝是滿洲人建立的。和很多少數民族一樣,滿洲人也有自己的語言。因而立國之初,朝堂上當然以滿語為官方語言,這體現的是一種政治態度。很多以清朝初年為背景的電視劇裡,滿洲權貴們使用的都是漢語,這較起真來其實不符合實際情況。
  • 沒有聽力軟體的清朝,學生如何學英語?曾紀澤發明出高效學習方法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語言的學習成為發展的關鍵環節,只有你能學會多種語言,你才能有更多可能。就此,英語被世界各地的人廣泛使用。在中國,英語最早出現在清朝時期,19世紀初的通商口岸開放,使得許多國外先進的技術和文化湧入中國,與此同時,語言交流成為貿易發展的首要前提。
  • 世界上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講漢語?說出來你可能一定不信
    世界上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講漢語?說出來你可能一定不信我們知道,漢語是全球14億漢族人的母語,也是中國唯一官方語言,是中國56個民族通用的語言。目前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聯合國規定的六大日常工作用語之一。
  • 在國外的中國孩子,怎樣教拼音,說純正漢語,建立文化自信呢
    那麼為什麼在國外的家長那麼熱衷於拼音學習呢?很多朋友認為,在國外的孩子,只要學會拼音了,就可以學漢語了。說句心裡話,這只能是家長的一廂情願的美好夢想。沒有家長的長期堅持,學會漢語只是句空話。漢語,不只是文字與一種聲音語言符號,而是一門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的文化。那麼多東西,怎麼會輕而易舉就學會了呢?但說起來,又有什麼難的呢,哪個國家人都能學會自己的語言。
  • 漢語在世界語言難度係數中排第一,網友:還有理由學不好英語嗎?
    漢語在世界語言難度係數中排第一,網友:還有理由學不好英語嗎?中國人在學習英語的時候,總是認為英語特別難學,語法、語氣、語句等等,真的是傻傻分不清楚。也許大家都沒有想到吧,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發布過「世界上最難學的十大語言」排名中,漢語竟然排在第一名。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如果外國人想要真正地了解中國文化,那麼就一定要學習中國的語言和文字。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語言系統和我們不一樣,有時會令他們感覺到崩潰。
  • 日本指示牌翻譯出的漢語,中國人卻難以理解,網友:很耿直
    導語:日本指示牌翻譯出的漢語,中國人卻難以理解,網友:很耿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會選擇出國旅遊,不僅是為了得到放鬆,也是為了能夠看看外面的世界。既然是到國外旅遊,語言和文化就有很大的不一樣,一般情況下都是說通用語言英語,大部分人也都會一些英語。不過一些中國人比較常去的國家,他們為了方便中國人在當地溝通和交流,就會專門把一些標誌翻譯成漢語,但是很多中國人看到他們的翻譯的漢語,都覺得哭笑不得。日本是中國人最常去旅遊的一個國家,其實在日本經常都能看到很對漢字,所以對於一些標誌大致上的意思其實還是懂的。
  • 國外一個地方,人口不足七千,不會說漢語,卻說:要當中國人
    這和我國五千年的歷史不無關係,要知道千年以來,我們中國一直雄踞世界,自明朝開始就坐船出使外國,可想而知中國對於世界的影響,雖然中國近代以來經歷了種種屈辱,但這一次的跌倒並不意味著失敗。現在,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向著國外發展,因為人數眾多,在國外的中國人多了之後,就開始組建自己的社區,在國外我們稱其為「唐人街」,大多數出國的人,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語言問題,但是到了唐人街,就像是回到了國內一樣,讓越來越多的遊子在國外找到歸宿。很多人會問:國外只有唐人街是國人最容易融入的麼?
  • 如果沒有西方列強入侵,清朝會滅亡嗎?
    其實在鴉片戰爭前夕,清朝已經開始接近一個王朝的末世光景。所以,如果沒有歐洲列強入侵,清朝也一樣會滅亡,而且說不定還會滅亡得更早。首先,清朝並沒有擺脫前現代社會的根本危機,也就是由人地矛盾引發的所謂「馬爾薩斯陷阱」。
  • BBC:漢語有望成為世界通用語言,中國網民炸了...
    這麼幾個小段子,足以看出漢語的世界有多精彩,有多複雜。前幾天,BBC Ideas 發布了一個名為《全世界的人都應該統一使用漢語寫作嗎?》的視頻,嚇壞了一眾網友。BBC認為,漢語有望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在國外看來,這是相當神奇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