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寶媽而言,最擔心的就是寶寶的身體出問題,而這其中最為讓寶媽頭疼的就是孩子發高燒。
對於嬰幼兒期的寶寶而言,他們身體嬌弱,抵抗力尚在不斷提升之中,發高燒的情況也就會比較常見一些,不過高燒雖然常見但卻也是最容易發生危險的。如果寶寶沒有被及時降溫,高燒的時間持續過長這就很有可能引發大腦等其他身體部位的損傷。
寶寶突發高燒,寶媽緊急用酒精物理降溫,沒成想孩子成了腦癱
此前在網上看到這樣一篇報導。90後寶媽麗麗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發現小傢伙體溫有點高。因為是頭胎沒有經驗的她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聯想到此前看到的嬰兒高燒不退引發腦炎的新聞,麗麗更是急得如熱鍋螞蟻。
於是麗麗趕緊上網查找給寶寶降溫的方法,看到有使用酒精進行物理降溫的建議,麗麗趕緊翻出了家裡存放的白酒。
於是麗麗趕緊倒出白酒給寶寶塗抹全身,一開始的時候酒精降溫確實有效果,可是沒過多一會兒,寶寶的「高燒」又嚴重起來,而且小傢伙身體通紅,看起來非常難受。觀察了一會兒後,寶寶的情況也沒有好轉,而且看起來越來越嚴重的樣子。
就這樣等了半個小時,麗麗實在是坐不住凳子了,於是無奈之下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醫生檢查後發現,寶寶身上出現了急性酒精中毒的情況,需要立即處理。可是令人遺憾的是,最後寶寶雖然被救過來了但是還是因為腦部受到了傷害成了腦癱。想到自己聰明伶俐的孩子不復存在,麗麗後悔不已,原本是為了給孩子降溫,可沒想到最後居然害了孩子。
寶寶發燒時常見的錯誤降溫方法有哪些?如何科學地給寶寶降溫?
一、寶寶發燒時常見的錯誤降溫方法有哪些?
1. 過分依賴輸液
當寶寶發燒時,有部分家長很迷信輸液的幹預效果,於是在察覺孩子發燒後就急著帶孩子去輸液。而事實上,輸液並不能治療發燒的情況,過分依賴輸液還有可能導致寶寶吸收了過多的抗生素而妨礙到免疫力發展。
2. 捂汗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高燒時應該多改成被子捂汗,孩子捂出汗後自然也就降溫了。而事實上,捂汗只會讓孩子的體溫持續居高不下,並且汗液的增加還會造成孩子身體缺水。捂汗不僅不會降溫還會讓孩子的情況變得更糟糕。
3. 過度服用退燒藥
有些家長一發現孩子的體溫有點高就給孩子吃退燒藥,而事實上,在孩子的體溫在38.5一下時並不需要退燒,孩子的代謝旺盛體溫會相對偏高一些。過多地服用退燒藥很有可能會破壞孩子的機體抗體機制,從長遠來看,退燒藥過度依賴所產生的不良後果遠大於快速退燒帶來的便利。
二、如何科學地給寶寶降溫?
1.溫水盆浴
這是一種物理降溫的方式,寶媽可以準備好溫度控制在35-37攝氏度的溫水,然後讓寶寶進行盆浴。在盆浴的時候,寶寶的身體熱量可以實現更好的釋放,不過在盆浴的時候要控制好浴室的溫度,過高的浴室溫度也會讓寶寶覺得不舒服。
如果寶寶精神狀態較差無法盆浴,那麼寶媽也可以使用溼毛巾擦拭全身起到降溫的效果。
2. 減少衣物
寶寶體溫過高,寶媽可以適當地減少寶寶的衣物或者是少蓋一層棉被,讓身體熱量得以散熱。寶媽也可以解開寶寶衣服上的扣子用來散熱。這與傳統的捂汗理念是完全相反的,在寶寶高燒時也要注意避免焐熱症候群的發生。
3. 喝溫開水
在寶寶高燒時,身體有可能會有缺水的情況發生,這時候溫開水不僅可以排毒還能夠起到補水的作用。補充的水分可以彌補汗液蒸發所帶走的水分,同時溫開水也有助於寶寶的身體降溫。
如果寶寶不願意配合喝水,家長可以使用小湯匙餵飲,這樣一次所喝的水量會更多一些。
寶媽們需要注意的是,寶寶的體溫在38.5度以內時,物理降溫的方式仍然是可以起到明顯的效果的,而過了38.5度時,家長有必要給予重視避免寶寶持續高燒不退的情況發生。
在換季的時候,寶寶身體不適容易有高燒的情況發生,家長們應該多關注氣溫變化,避免孩子著涼。大家對於寶寶降溫的問題有哪些看法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