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雖然我們經常說每個父母都將自己的孩子當成是心肝寶貝,但是無法否認的是並不是每個父母都能成為自己想像中的父母。每個父母的性格脾氣各有差異,其中不乏一些脾氣火爆的父母在管教孩子時用力過猛而做出傷害孩子的事情,這樣的現象值得每一個父母反思。
蔡女士的脾氣一直都是一點就爆,說她是「火藥桶」也不為過,隨著女兒的出生,蔡女士的暴脾氣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是越演越烈了。街坊鄰居們都反映時常能聽見蔡女士打罵女兒的聲音,大家對這個孩子也充滿了同情。
這天,蔡女士的女兒在吃早餐時不小心把牛奶灑出來了一些,蔡女士劈頭蓋臉地就開始責罵女兒,女兒越是害怕地哭泣她罵得越起勁。從那之後,蔡女士的女兒似乎變得有些不太正常了,不敢跟人說話,眼神也總是躲躲閃閃的。
也許是蔡女士良心發現,帶著孩子去找了醫生。而經過醫生的診斷,女兒是因為長期在恐懼的情緒下生活,心理受到了極大傷害,要通過心理醫生的治療才能慢慢復原了。醫生還說,「易燃易爆炸」的父母,養出的孩子令人心疼,逃不開這2種結局。
①心理扭曲
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父母過於暴躁易怒,會讓孩子從小在充滿暴力的環境下長大。長期影響下會導致孩子的心理扭曲,變成一個對周圍的人充滿恨意的人,甚至習慣於用暴力手段去解決一切問題。
②性情軟弱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經常會不知道自己哪件事做得不好才會被父母責罵,而他們面對脾氣火爆的父母時心裡也是十分膽怯的,生怕一不下心又惹父母發火。在長期壓抑的心態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變得性情軟弱,面對他人時不敢多說一句話,甚至無法自如地和人溝通。
這兩種結局無論是哪一種,都讓人不由得為了孩子感到心疼。而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著想,父母們還是要讓孩子們在一個平和有愛的環境裡長大。
①生氣前避開孩子
在孩子漫長的成長過程中,想要讓孩子從不犯錯闖禍幾乎是不可能的,孩子做出惹父母生氣的事也是多不勝數的。父母可以在每次感到脾氣就要「爆發」之前,先暫時避開孩子,可以先回到自己的房間,等想發火的勁頭過去了再好好地與孩子講道理。
②不苛求孩子
每個孩子的成長速度是不盡相同的,在孩子還沒有心智成熟之前,犯錯或者惹父母生氣是不可避免的。父母應該學會不苛求孩子,接受自己的孩子也許並不是聰明過人這個現實,那麼父母生氣上火的時候或許可以得到減少。
③求助專業人士
父母也只是普通人,當感覺到自己實在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與情緒時,父母可以向心理醫生等專業人士求助。在專業人士的指導和幹預下,父母也許很快就能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也就可以避免暴脾氣給孩子帶來無謂的傷害了。
要想當一個合格的父母還是不簡單的,但是各位父母要意識到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不能讓孩子受到無謂的傷害,所以千萬不要成為「易燃易爆炸」的父母。
今日話題:父母脾氣差還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哪些傷害呢?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