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江蘇省宿豫中學歷史教師,陝西省特級教師周宏名師工作室成員。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即將來臨,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
首先就主題來說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教育目標的定位,立德樹人的目標要落到實處,不是靠頂層設計就可以水到渠成,立德樹人要落到三尺講臺,還需要一線教師的傾心貫徹執行。教育是一項具有情懷的職業,選擇了三尺講臺也就註定了兩袖清風,可就是這樣的兩袖清風,貴州市大方縣竟然做出讓全縣乃至全國教師為之心寒的事情,難道大方縣教師還不夠清貧?主抓教育的縣領導你的失職、瀆職不是你找幾個原因就可以搪塞過去的。放眼全國這樣的事情也不在少數,民辦學校監管不力,剋扣教師養老保險挪作他用的不在少數。這樣傷害教師群體的事件總是時而發生。老師本就是一個文人群體,跟官場那些玩弄權術的人不同就在於,老師心懷天下,想的是祖國未來,我想就是如此挪用,大方縣教師依然還在三尺講臺任勞任怨,「秀才」遇到官,能說的清的也是無用。隨性就隨它去吧,育人才是初心。
今年教師節主題的第一層面更多的就是在號召我們老師要本著立教師和學生之德樹國家未來發展之人,這個任務艱巨但對教師來說卻是使命擔當,因為我們是教師。第二層面說明國家開始關注最近教育出現的各種問題,教育的脫貧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脫貧,它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教育觀念滯後,課堂模式陳舊,教學科研創新等一系列的落伍於時代的都要進行脫貧,此所謂教育脫貧。唯有這樣,國家才有希望,民族才能復興,中國夢才能實現,此所謂託舉希望!
教育是一項良心事業,每一個步入師範院校的老師都心懷學生,桃李三千,手底下多少個三年的輪迴,讓自己有血氣方剛的青年開始雙鬢斑白,蒼老了歲月,成全了學生,教育的初心深深紮根在每一個教育者的心跳,俯首為牛,甘為人梯,教育雖說是彼此成就,但我們卻輸給了時光,年輕不懂恩師情,懂得已為他人師。
堅守教育初心,青春獻給三尺講臺,這是一批又一批教師的夙願,堅守清貧,我們無怨,輸給時光,我們無悔,這樣博大的情懷或許只有教師才能夠擁有,育人初心是他們育人的強大精神支撐,也是我們堅守的動力來源。
我們是幸福的,雖輸給了歲月,但成就了學生,我們即使不是蠟燭,也依然可以照亮學生前行的路,我們不想燃儘自己,也依然可以為國樹人,力行擔責。多少個日夜,換回來孩子們的成就,每到教師節,總會有徒弟發來簡訊,打來電話問候,感覺那時候的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幸福感,成就感就倍增。或許這也是我們老師最最無價的回報吧?
又是教師節,又要表彰先進,激勵同行,胸帶大紅花,闊步走舞臺,表彰是必要的,激勵也是必須的,可能否這樣的形式少一些,因為受表彰的畢竟少數,臺下的老師有何感想?教師節是全體教師人的節日,別把這樣的節日活成了「表彰節」。表彰我不反對,走地毯帶紅花我也贊成,可唯獨我不贊成坐在臺下,雖然我也無數次帶著大紅花登上講臺,表彰可以公示在學校網站和學校櫥窗裡,大家都看得到,然後心裡向優秀看齊的目標也就達成了,教師節表彰大會的目的不就在此嗎?可興師動眾的發揮不但沒有達成目的,卻拉來仇恨,難道不是嗎?
之所以會寫下這段文字,就是想表達一個夙願,教師節是全體教師人的節日,理應一起其樂融融。再說也沒有老師會在乎這樣的節日,年年難過年年過,這是形式,還必須緊跟,即使沒有被表彰,難道我們就不認真工作了?當然不是,身為教師,無論外界對其影響有多大,只要踏上講臺,心裡永遠只有學生,捧著一顆心來,就註定要學會成全學生,不帶半根草去,就註定要兩袖清風。
編輯:王波
《陝西教育》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教育類刊物,投稿郵箱:sxjy_w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