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豫中學教師趙寶:學生命題真實踐,核心素養展新顏

2020-09-04 陝派教育

趙寶,江蘇省宿豫中學歷史教師,陝西省特級教師周宏名師工作室成員。

統編教材實施之後,擺在眾多一線教師面前的一道深坎就是教材內容太多,因為教材是按照通史的編寫體例來進行,除內容多外,知識點的銜接也是一線教師要注意的問題,教材的大容量,課時安排的短、促、少,面對教材和課時之間的矛盾,如何才能把歷史五大核心素養著陸在教材中,如何才能讓學生課堂活起來,如何才能在僅有的時間裡讓學生主動去探究教材,讓教材也活起來,我覺得讓學生來命題,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本文我就歷史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結合自己上課的一些實踐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拙見。

一、引導學生在歷史朝代的沉浮裡把握時空觀念

五千年歷史長河,歌舞昇平的蕭歌,農民起義的短兵相見,讓朝代更替近乎世紀輪迴,那麼在眾多的朝代更替裡,該如何讓時空觀念的素養橫貫學生的大腦?

時間軸的創作是很好的創作方式,平時的單元教學中,教學伊始,首先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記憶習慣創作適合於自己記憶的時間軸,然後在展示環節進行優秀時間軸的展示,比如在統編教材的第一單元教學中,我們可以把時間軸的創作放在課下,讓學生去獨立完成,第一單元的朝代更替比較頻繁,學生通過創作時間軸,他們自身對朝代更替會有很好的理解,而且對每個朝代的創立、繁榮、衰落都有很準確的把握。然後在自己歸納的時間軸裡,進行時空觀方面的題目創作,如:朝代更替題;皇帝更替題;朝代更替對歷史影響題等。學生在創作時空題的同時,他會再次跟讀教材,對教材進行二次加工,教材的熟悉度在這裡就得到很好的解決。 學生各異,各自的記憶習慣不同,所以在他們自己的記憶範疇裡進行適合自己的時間軸創作,既提高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又鍛鍊了孩子概括、總結和歸納的能力。時空觀的素養就很好的落實在學生自己的創作裡,且所有的這些都是在課下進行,課堂之上進行創作成果展示,既節省了時間,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更很好的落實了核心素養的落實。

二、在史料探究中感悟史料實證的素養

史料在歷史教材中佔據了半壁江山,史料的考查是歷史題構成的主體,對學生史料的分析和探究是落實史料實證這個核心素養的重要一環,史料實證是對學生多方面的考察,既有對學生文學素養的考查,也有對學生文言文能力的考核,還有對學生歷史史實的把握。在高考歷史試卷中,從選擇題到材料題,材料幾乎充斥了整個試卷,可以說歷史試卷幾乎離開了史料寸步難行,如何對史料進行實證性的培養,是教師主導,解釋引領,還是讓學生自主求證,我想從立德樹人的目標來考慮,教師會更多的選擇後者,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史料的能力,那麼該如何具體去落實這一核心素養呢?

我平時在落實這一方面素養時還是用引導學生來命題的方式進行。教材中大量的史料我們平時不要忽視,要引導學生去深究史料,用教材中的內容來挖掘在史料中的呈現。有了這一循環的訓練作為基礎,我們教師就可以在此基礎上,課上給出材料,課後讓學生小組探究,然後小組命題,課上進行展示,不合適的地方及時進行點評,雖然學生的命題質量一般,但是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學生佔有史料和探究史料的能力就無形中得到提升,學生經歷了探究的過程,實證的能力也相應得到提升,語文素養和文言文的能力也得到了鍛鍊!

三、在歷史概念中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能力

統編教材主要採用通史的體例編寫,內容量無形加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專有名詞等概念就頻頻出現,教師若忽視歷史概念的教學解釋,學生就會對概念模糊,不能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專有名詞等一系列的概念進行解釋,學生對歷史解釋的素養能力就無法體現,因此對歷史解釋能力的培養就提上日程。

如何利用統編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歷史解釋核心素養的培養,一方面可以在教材講授中滲透歷史解釋能力訓練,這種訓練既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參與進來,如給出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讓學生讓學生在對導讀單和教材的基礎預習上進行語言表述和闡釋,也可以針對習題中的歷史概念,進行解釋。另外,教材中有大量的史料和歷史圖片,歷史人物的畫像,這些素材都可以作為訓練學生歷史解釋的很好的可用素材。

在學生掌握了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闡釋之後,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可以進一步的讓學生佔有材料的基礎上進行關於歷史解釋的命題,這類題目在歷史高考題用早就有所考核。例如給出一段歷史材料,然後讓學生對所給的材料進行分析概括,找出哪些是歷史史實,哪些是歷史解釋,哪些是歷史評價等,所以在統編教材的教學中,我們不妨也可以給出一段包含歷史史實、歷史解釋、歷史評價類的材料,然後讓學生進行試題命制,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利用所給材料進行歷史解釋類的試題命制,讓學生親身體驗歷史解釋的美好。

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度、能力與方法,以材料整理、對史料的解讀、追溯起源、探討因果、分析趨向、說明影響、判定地位等形式進行考查,培養敘述歷史和形成歷史認識的能力,是當前高中歷史教學必須要直面的問題。

四、引導學生在對改革、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評價中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

唯物史觀是揭示人類社會歷史客觀基礎及發展規律的科學歷史觀和方法,它包含: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等。

唯物史觀上述羅列的內容在統編教材的課堂教學中都會間接呈現,唯物史觀是一個隱含的素養,它通過教材中的一系列歷史事件,改革等內容呈現,需要教師加以引導,這方面的素養是學生很難把握的,特別是唯物史觀的把握尺度,新高一的學生在沒有學習政治哲學部分內容之前,歷史課灌輸唯物史觀是有難度的,但是我們不妨先在歷史教材中為其唯物史觀的養成做鋪墊,特別在講歷史上的改革成敗和影響時,我們就可以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等唯物史觀方面引導學生分析改革成敗因素,在評價改革中引導學生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分析改革的進步性和局限性等。

唯物史觀的命題學生不容易把握,所以平時教學中我都是用教材中的思考題和高考仿真題或者高考題來針對性的對其訓練,而且唯物史觀的全面培養我正常都是學生在學習了哲學部分之後,我才全面展開,讓學生從歷史事件和改革中去挖掘隱含的唯物史觀,原因是唯物史觀包含的內容思想政治哲學部分有系統的表述,而歷史中主要是注重運用唯物史觀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唯物史觀的養成對學生解決高考試卷,乃至以後的人生成長中,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養成,對學生步入社會做人做事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所以中學階段,我們千萬不要錯過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

五、引導學生在探究歷史的奧秘中凝練家國情懷

統編高中歷史教材以豐富的思想觀念、文化傳統、情感認同等編寫理念呈現,我們在運用教材中要引導學生概括歷史的經驗、人生的哲理和人類的共同追求。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歷史價值觀,要幫助學生養成求真求實的意識和精神;更要引導學生從歷史發展進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財富,樹立積極、健康上進的人生觀個和價值觀。從歷史的角度深度認識中國的具體當時的國情,形成對國家和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培養學生時刻關注國家命運的情懷;幫助學生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形成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念;同時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國際理解意識,尊重、理解、包容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形成面向世界的開放心態和胸懷,緊扣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家國情懷的培養看似高深莫測,其實我們教師只要從家國,從情懷入手,完全可以在統編教材中找到著陸點,例如在授課統編教材《中國史綱要上》第二單元孝文帝改革中,我們就可以從孝文帝改革的內容中去滲透對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從民族大融合中去引導學生擁有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家國理念,從孝文帝改革順應歷史發展趨勢中培養學生的面對全球化發展趨勢我們該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等。再舉一個例子,還是這一課內容中,教材用一段大字作為正文表述江南經濟開發區,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從家國情懷的角度去認識江南經濟開發區發展給我們的經濟建設的啟示,可以引導學生從政治穩定、生產力進步,統治者對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自然環境對經濟發展影響風方面進行啟發。

有了上述對家國情懷的科學引導之後,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給家國情懷下一個定義:家國情懷:就是學習和探究歷史應該具有的社會責任和人文情懷,它包含:優秀傳統文化、民族精神、民主法治、科學精神、世界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聯繫現實等。學生全面理解家國情懷的含義之後,我們教師就可以在教材教授中隨時給出可以提現家國情懷的歷史片段,引導學生從家國情懷方面進行闡釋,表述,以培養學生力行擔當的使命和責任感。

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高考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查也越來越以題目的方式呈現,高考就是一個風向標,我們在教材中一定要把握高考的方向,力爭在教學中讓歷史五大核心素養在教材中完美著陸,在大膽讓學生在命題中去感悟核心素養。

編輯:王波

《陝西教育》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教育類刊物,投稿郵箱:sxjy_wb@163.com

相關焦點

  • 宿遷市宿豫中學趙寶:讓核心素養在部編歷史教材中「著陸」丨暑修班
    今年秋季學期起,部編歷史教材將在江蘇省的高一年級投入使用,筆者現就教材的必修部分(《中外歷史綱要》上、下兩冊),從學科核心素養方面談一下使用建議。本文作者:江蘇省宿遷市宿豫中學歷史教師趙寶讓核心素養在教材中找到
  • 一年看變化,破繭展新顏——宿豫中學(集團)浴火重生
    宿豫中學(集團)創建於2000年,轄宿豫中學、文昌高中、實驗初中、宿豫實小等四個校區,佔地1000餘畝,建築面積近30萬平米。集團在校生16000人,專任教師900餘人,是宿遷地區最大的教育集團。集團總校始終堅持把教師專業素養提升作為各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教育教學質量提高作為各校發展的根本目標。宿豫中學大力實施名師倍增計劃。
  • 宿遷市宿豫中學趙寶:導學單教學引發的集體備課新思考丨課堂觀察
    導學單教學目的是在引領學生課前預習,在教師給出知識架構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進行課前預習,它的作用就是導學。導學單該如何製作,如何用導學單引導學生課前有目的的預習,這是集體備課中設計導學單的重要環節。本文作者:江蘇省宿遷市宿豫中學歷史教師趙寶
  • 江蘇省宿遷市宿豫中學趙寶:「師徒結對」的作用如何有效發揮?丨暑修班
    這種新、老教師業務上的結對幫扶舉措,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教師的快速提升,發揮了老教師(骨幹教師)的輻射引領作用。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這種「師徒結對」制度暴露了很多現實問題,比如,有的學校缺乏跟蹤,平時忙於教學、班務等工作的骨幹教師們無暇指導新教師;有的學校缺乏制度保障(比如考核機制不完善),骨幹教師們沒有帶新人的動力。此外,由於雙方性格差異等因素,部分學校還存在師徒之間關係緊張的現象。
  • 江蘇省宿豫中學教師趙寶:甘為人梯,堅守教育初心;俯首為牛,不忘育人擔當 | 寫在2020年教師節
    趙寶,江蘇省宿豫中學歷史教師,陝西省特級教師周宏名師工作室成員。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即將來臨,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今年教師節主題的第一層面更多的就是在號召我們老師要本著立教師和學生之德樹國家未來發展之人,這個任務艱巨但對教師來說卻是使命擔當,因為我們是教師。第二層面說明國家開始關注最近教育出現的各種問題,教育的脫貧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脫貧,它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教育觀念滯後,課堂模式陳舊,教學科研創新等一系列的落伍於時代的都要進行脫貧,此所謂教育脫貧。
  • 宿遷市宿豫中學趙寶讀《不跪著教書》有感:做獨立思考的教師丨周末閱讀
    本文作者:江蘇省宿遷市宿豫中學高三歷史備課組組長趙寶不跪著教書,在我的概念裡,就是不能夠只做一個「教書匠」,而是要做一個善於思考的教師,凡事多思多想。依然還記得那年夏天,我正好接手高三文科班,工作室逼著我們要改變自己「三無」的課堂,要讓課堂成為有知識靈氣、有學生氣息的地方。另外,還要每日寫自己的教學課堂反思,形成文字上交。後來,我堅持了下來,最終成為工作室的二期成員。
  • 江蘇省宿遷市宿豫中學教師趙寶:審辯式教學視野下對高考全國卷I選擇題的幾點思考
    趙寶,宿遷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曾獲宿遷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宿豫區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高三歷史教師,高三歷史備課組組長,安徽省高考閱卷先進個人,陝西省特級教師周宏工作室成員,發表論文數十篇。全國高考已經落下帷幕,緊張的閱卷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縱觀今年的全國卷I可謂是難易交錯,險象環生,學生如果不加小心,沒有審辯的思維,就會落入命題人設置的「陷阱中」。本人就全國一卷的選擇題,用審辯式教學的視野,來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
  • 聚焦核心素養 凸顯時代命題
    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命題專家及部分地理、思想政治、歷史一線教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高考文綜試題充分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強調把學科核心素養與素質教育要求相結合,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看過今年高考文綜思想政治試題後,遼寧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八高級中學特級教師崔慧娟說。
  • 江蘇高考六科目命題導向解析:聯繫生產生活實際 考查學生核心素養
    選測科目命題呈現出哪些值得關注的走勢和導向?記者就此採訪我省多位資深教師。歷史:既有「江蘇味道」,又有核心素養考查「歷史試卷保留多年來的風格,試題順應考綱要求,難易適當,覆蓋面和區分度科學合理,穩中有變,變中出新。」
  • 宿豫實驗高中:加強業務學習,提升專業素養
    為全面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8月29日,宿豫實驗高中邀請金太陽教育江蘇研究分院院長李敬祥、江蘇省清江中學副書記、全國優秀教師周建洋等兩位專家,為宿豫實驗高中全體教師奉獻了兩場別開生面的專題報告。
  • 銅川市耀州中學教師付偉:從學科核心素養到核心素養
    我見過很多中學數學教學的有心人,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孜孜以求,把教書與育人結合在一起,把教學和數學結合在一起,把傳承與創新結合在一起,他們的教學研究是樸素的,現實的,但具有成長為專家型教師的廣闊前景。從「素養」到「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到「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再到「素養」。這一條路是一條先認知、再學習、然後培育、最後養成的路。
  • 把握新課程標準 注重培養核心素養——九江實驗中學教師參加市直...
    【九江視聽網/第一播報 通訊員 威莉】為了進一步促進初中物理教師專業化成長,提高物理教師新課程教學與中考備考能力,2019年4月17日,九江市市直學校初中物理學科教師專業教學教材培訓會在九江市電大召開。九江實驗中學全體初中物理教師參加培訓會。
  • 宿豫中學趙寶讀《教育,向美而生》:做自己靈魂的舞者丨暑修班·閱讀
    假期得閒,買來鄭英老師的著作《教育,向美而生》仔細閱讀,心情豁然開朗:浸淫教育教學的瑣碎之中,我們不能「跪著教書」,要做自己靈魂的舞者,和學生一起翩翩起勢。本文作者:江蘇省宿遷市宿豫中學歷史教師趙寶世間路有千萬條,
  •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三十人談
    本書邀請三十位知名教育學者、特級教師、多學科教研員,從核心素養的概念與本質、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價值、核心素養的落地表達等方面進行梳理,以期提供相對明晰的思路,對於全方位理解和把握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本書大略按四部分結構。
  • 教師研修|基於核心素養的學科課例展示與交流活動成功舉辦
    聚焦「大單元 大情境 大任務」,展核心素養為本的「新教學」風採!2019年5月18日,由現代課程網主辦的「新教學」教師研修實踐活動(第一期)在浙江省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成功舉行。此外,李教授藉以大量的現實教學中的真實案例和近幾年的高考真題,闡明了各學科核心素養的本質內涵,學科素養和教學內容的關係,教學改進與課程整合策略的要素與方法,學業質量標準內涵意義應對方法,考試評價改革面對的問題,促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幫助教師掌握相關應對策略。
  • 聚焦核心素養,把握命題方向,精準學科教學——同文中學開展2020...
    今年的教學論文主題為:從2020年中(高)考試題看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經各備課組遴選,最終鍾璟、張倩等十位教師的教學論文脫穎而出。12月8日下午,全體教職工會聚同文報告廳,共同聆聽十位教師的教學論文分享。
  • 教師的四大核心素養
    在我看來,教師核心素養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第一,教師應有執著的教育情懷。陶行知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職業有別於其他任何職業,其教育對象是具有個性特點的活生生的人。
  • 聚焦化學課堂改革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為強化海安市初中化學課堂改革,提升學生核心素養,11月30日,由海安市教師發展中心教研部和師培部聯合舉辦的初中化學課堂改革研討活動在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中學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海安市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朱永侃主持,全市初三化學老師參加了研討。
  • 嘉祥縣第四中學聚焦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近年來,嘉祥縣第四中學貫徹落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依託學校「三名」工程建設,探尋核心素養與學校實踐的對接點,大力發展素質教育;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通過一系列基於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改革行動,打造區域教育特色,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 在學科教學中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那麼,核心素養在學科教學中究竟如何落實?本期周刊繼續聚焦學科素養話題。制定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題,也是我國教育面對未來的必然選擇。建立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育人模式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一步一個腳印地紮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