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與外國的經濟合作、文化交流、人員的交往日漸增多,從而推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同時,在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使用英文字母詞也比較普遍。這是改革開放的必然結果,對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是大有裨益的。
使用英文字母詞的主要情況是:在紙質媒體的圖書、報紙、刊物中有之;在電子媒體的電視屏幕、網際網路、手機的信息上有之;在特殊領域裡或行業的文獻裡有之;在政府機關的行政公務文件裡亦有之。總之,在有些文字材料表述中,都會有人或單位使用英文字母詞。
然而,時下在一些文章、文件、材料、著作中,使用英文字母詞不規範之處甚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在《關於進一步規範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中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報紙、期刊、圖書、音像製品和電子書、網際網路等各類出版物中,外國語言文字使用量劇增,出現了在漢語言中隨意夾雜英語等外來語、直接使用英文單詞或字母縮寫、生造一些非中非外、含義不清的詞語等濫用語言文字的問題,嚴重損害了漢語言文字的規範性和純潔性,破壞了和諧健康的語言文化環境,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由此而產生了新的情況。
我國廣大群眾受教育的水平,還沒有達到都懂外語的水平,有些群眾根本不認識英文字母,更不懂英文字母詞了,有的人認識英文字母詞,也不知其意。只局限於外語院校的師生或從事翻譯工作或懂外語的人員。在廣大群眾中難以普及,形成群眾的閱讀障礙。
在各種文章、文件、材料、著作中使用英文字母詞的發展趨勢中,有些人或單位不管使用的對與錯,隨心所欲。有些作者在著作中隨意使用,有些出版物上也隨意刊發,幾乎成了文章、文件、材料、著作的時尚。既缺乏科學性,又各行其用,隨意使用,各行其道。
在社會生活中無論是集體還是個人,也不論是機關還是團體,發表文章、文件、材料、著作時,從原則上說都是受法規制約的。從具體操作上說都是有法必依,有規必循的。在運作過程中,無視法規的制約亂用英文字母詞,必然會使文章著作失範,影響行文的效果。
如何規範使用英文字母詞?應該切實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自律。那些文章、文件、材料、著作的起草者,要嚴格執行相關的規定。為對讀者負責,對事業負責,要有讓讀者看懂的自律意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11條規定:「漢語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國語言文字的,應當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釋。」我們各種文體的作者應該認真執行和遵守這些規定。
其次是他律。在文章、文件、材料、著作中使用英文字母詞不規範的諸多現象,相關的管理部門應依法監督,科學引導,規範混亂現象。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在《關於進一步規範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中規定:「在漢語出版物中禁止出現隨意夾帶使用英文字母詞或字母詞縮寫等外國語言文字」。新聞出版和相關的管理部門應按這些規定實施管理。
讀者殷切期盼有關的文章、文件、材料、著作的作者能夠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管理部門發現使用英文字母詞不符合規定和要求的,應及時予以糾正,早日將英文字母詞使用規範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李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