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警惕英文字母詞侵蝕漢語

2020-12-11 搜狐評論

  近年來,英語縮略詞(字母詞)呈迅速擴張之勢。以《現代漢語詞典》收錄的字母詞為例,第四版收錄字母詞39個,第六版猛增到239個。特別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的不該使用英語的地方,字母詞也屢見不鮮。我們中國人生產的、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產品,流行「洋名」或漢英混合的名稱。高聳在大都市的一些公共建築、樓盤,經常見到英文標識,而不見漢語蹤跡,讓人恍若到了英語國家。

  字母詞在漢語通用領域擴張,向社會發出了漢語英語可以混雜的錯誤信號。早在2010年,政府有關部門就明確規定:「在漢語出版物中,禁止出現隨意夾帶使用英文單詞或字母縮寫等外國語言文字。」可是,至今仍沒有限制字母詞的具體辦法。

  英語入侵漢語,危及漢字漢語的安全。近二三十年來,英語正在改變中國年輕人的語言習慣、思維習慣,改變他們對漢字漢語的感情。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因、基石,如果任由字母詞擴張、泛濫,將危害漢語的純潔性,衝擊中國文化的基礎。

  在文化全球化的時代,字母詞也出現全球化的趨勢。我們不能把字母詞攔在中華文化的大門之外,可是也不能任由字母詞泛濫成災。因此,應該對字母詞的使用加以規範和限制。能不能仿效機動車的出行規定,讓字母詞的「出行」更規範?

  語言文字的使用可分為三個領域。公民個人生活領域,類似「人行道」,字母詞可以自由通行。專業領域,也就是專業人員和部分人群才經常使用的專業用語用詞,比如X光、B超、A股、B股等。在專業領域內,有些字母詞用漢語代替很不方便。專業字母詞只在專業範圍內、專業書報內交流使用,不需要大眾都看得懂,又因為它不進入通用領域,對漢字漢語的影響甚微。因此,專業領域類好似「慢車道」,少量字母詞可以通行。

  面向公眾的通用領域,就像「快車道」,字母詞應該禁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文規定,國家機關、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公共設施、公共服務等五個方面,必須使用普通話和規範漢字。字母詞是外語,外語顯然不符合我國通用語言的規範和標準。

  現在,有些人主張取消通用領域對字母詞的限制,理由有兩條:一是「吸收外來語豐富漢語」,二是字母詞比漢語簡單好用。其實,沒有人反對吸收外來語,只是要求翻譯成漢語再吸收。我們完全可以找到對應的中文簡稱代替字母詞,同樣簡單好用。現在通用領域正在使用的字母詞,有一些的確沒有相應的漢語簡稱代替。這就需要政府語言文字主管部門組織權威的翻譯委員會定期翻譯公布,比如:「CPI」用「消指」代替,「PM2.5」用「微塵2.5」代替,等等。

  面向公眾的通用領域,是給最廣大的人民看的,可是,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不懂英語,更不明白這些字母詞的含義。通用領域限制字母詞,不僅是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尊重,也是對不懂外語者的理解和尊重。

相關焦點

  • 警惕英語縮略詞詞侵蝕漢語
    近年來,英語縮略詞(字母詞)呈迅速擴張之勢。以《現代漢語詞典》收錄的字母詞為例,第四版收錄字母詞39個,第六版猛增到239個。特別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的不該使用英語的地方,字母詞也屢見不鮮。我們中國人生產的、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產品,流行「洋名」或漢英混合的名稱。
  • 壓垮漢語表達的稻草不是字母詞
    當NBA、CPI、GDP、ATM等239個英文縮略詞、「字母詞」被收入今年7月出版的商務印書館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後,包括「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翻譯家江楓在內的百餘名學者以一封舉報信對其提出質疑。
  • 張黎姣:壓垮漢語表達的稻草不是字母詞
    當NBA、CPI、GDP、ATM等239個英文縮略詞、「字母詞」被收入今年7月出版的商務印書館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後,包括「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翻譯家江楓在內的百餘名學者以一封舉報信對其提出質疑。學者代表稱,《現代漢語詞典》收錄239條所謂的「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違反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 使用字母詞一定危害漢語?不用動不動就扣帽子
    幹嗎非得說,收了幾個字母詞就會「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危害了漢語的純潔性呢?咱們的漢字文化有那麼脆弱嗎?  話又說回來,一件事情出來了,總會有人樂觀,有人悲觀,有人興高採烈,也有人睜著警惕的眼睛。擔心的人也有擔心的道理——有人就是認為,「這就好像是漢語長堤上的螞蟻洞一樣,你別看它小,這幾個螞蟻洞,千裡長堤潰於蟻穴,暫時看好像沒多大危害,漢語中夾帶幾個英語詞危害不大,但是就怕它越來越多,現在情況不是越來越多嗎?從39個(字母詞)到第六版的239個(字母詞),增加了多少倍?」
  • 人民日報:從「筆者」到「鍵人」 警惕漢語滑向貧瘠
    漢語是一種複雜的語言,漢字是一種寫意的文字。一些委婉徐迂、隔紗罩布式的表達,正在或已經被流放。漢語被侵蝕,方式和程度並不限於此。  比如微博,只限140個字,要想讓別人來看、來轉,勢必要追求最響亮、最極端、最醒目的表達。不僅微博,翻開報紙、打開網頁,咄咄逼人、淺俗無物的內容比比皆是,更遑論造謠生事之語了。醒目,儼然已成表達要義。  杜甫講「語不驚人死不休」。現在多少人都想貫徹這句話。
  • 國家語委回應央視屏蔽英文縮略詞:字母詞應儘快漢語化-字母詞 縮略...
    資料圖片(漫畫:徐駿)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中央電視臺日前接到有關部門通知,要求規避英文縮略詞,如NBA、CBA等對此,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10日表示,國家語委對字母詞的使用持比較謹慎的態度,希望能儘快漢語化,以符合中國人的表達習慣。  李宇明當天出席「黎錦熙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暨學術思想研討會」後對記者表示,這種英文縮略詞在學界被稱為「字母詞」。字母詞具有世界通用性,出於表達方便的考慮臨時使用是可以的,比如GDP等。
  • 教師熱議:漢語詞典該不該收錄西文字母詞
    對於字母詞也應抱著這樣的態度。」    對於漢語要吸收外語營養,豐富漢語的表達力,我們與江女士持相同看法。只是以何種方式吸收,我們與江女士的看法完全相反。我們堅持的原則是先翻譯再吸收。江女士的看法是:字母詞可以不翻譯成漢字,而是以外文字母的形態直接插入漢字漢語之中。分歧如此簡單:一個要翻譯,一個不要翻譯。
  • 莫讓字母詞擾亂漢語語言環境
    對此,有專家認為,英文縮寫詞應該儘量少用,但完全不用不太現實;有專家認為,維護母語是必要的,「媒體應該引導漢語的規範使用」;還有專家認為,在正式新聞報導中,可以以中文為主,雙語並行,而在日常生活中,則可以順其自然……那麼,對待漢語中的外來字母詞,尤其是科技術語字母詞,到底應採取何種態度和做法?本報邀請了幾位專家,請他們以科技術語字母詞為主,談談各自的看法與建議。
  • 人民日報:使用WiFi、iPad等詞傷害漢語純潔性
    英語吸收漢語詞彙都改為字母拼寫,為什麼漢語中卻要夾雜大量英文?外來語對漢語的純潔和健康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面對外來語無處不在的身影,不少國人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此外,一些科技、醫藥方面的專業詞彙,一時半刻找不到相對應的詞,又著急使用,所以只好直接引用,造成「零翻譯」現象。  「懶惰,覺得寫英文縮寫更省事,是外來語濫用的一大主因。」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局長王剛毅對此直言不諱。  「優秀翻譯人才匱乏也是原因之一。外語到漢語的翻譯多,漢語到外語的翻譯少,怎麼文化對等?」
  • 《現漢》修訂者:漢語不會因字母詞的產生而滅亡
    中新網北京8月30日電(記者 張中江)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簡稱《現漢》)收錄239個外文字母開頭詞語一事,日前引發波瀾,有學者聯名舉報稱此舉違法。29日,《現漢》第6版修訂主持人江藍生稱字母詞的產生有必然性和合理性,「漢語不會因為字母詞的產生而滅亡,我們應該對漢字文化有足夠的自信」。
  • 漢典可否附字母詞?漢語在碰撞融合與糾結中發展
    8月29日,商務印書館總編室主任劉祚臣回應:國務院辦公廳的秘書局2010年曾出臺一個文件,其中規定:對於國家權威機構編寫的漢語詞典中收錄的字母詞,已有對應漢語譯名的,可以使用漢語譯名,沒有對應的則完全可以收錄。「我們是權威出版機構,沒有法律依據豈敢亂來?之所以收錄這些英文字母詞,是為了大家查找方便。」
  • 專家稱字母詞入詞典合理又合規 字母詞早已進漢語系統
    當然這部分詞語中有一大部分是由字母單獨構成的詞語,如NBA等,不像上面所說的是由字母加漢字構成的詞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類由字母單獨或字母加漢字構成的詞語,被學術界稱為字母詞。  最早收錄字母詞的詞典是1903年出版的《新爾雅》,《新爾雅》收錄了當時的新名詞「X光線」。可以說早在100年前字母詞就進入了漢語詞典。字母單獨構成的字母詞中絕大部分是外文縮略語,主要是英文縮略語。
  • 左看右看字母詞
    傅振國  字母詞,多數是英語縮略語,在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中,叫「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例如:WTO,世界貿易組織,英語Word Trade Organization的縮寫。這種情形,在漢語中叫簡稱,如世界貿易組織簡稱為「世貿」。為了敘述方便,本文用「字母詞」這個概念。
  • 字母詞時代來臨 漢語「純度」受汙染?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科技發展威脅到了漢語的很多中國人使用MSN或QQ等即時通信工具、用MP3聽音樂、用ADSL上網,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些英文縮寫的中文翻譯。但他們也不一定非得知道,因為很多字母詞已成為漢語詞彙中的一部分。
  • 專家:漢語夾帶英文是「漢字落後論」思想作祟
    今日上午,活動的發起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敏生,中國發明協會副會長、王碼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人民日報海外版科教部原主任、人民日報高級記者傅振國,北京創造學會常務理事宇文永權等四位專家學者,受邀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保衛漢語」為主題與網友進行了交流。
  • KTV、MP3……字母詞滲透生活
    商務印書館上月出版的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因收入「NBA」等239個外文字母開頭的詞語,近日遭到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敏生、人民日報高級記者傅振國等100餘位專家學者的聯名舉報。
  • 也談漢語詞典中的字母詞問題
    現在爭議的其實是對漢語的「外來詞」如何界定的問題,即外來詞是否可以不經漢譯就認定為「漢語的詞」。其實,這個問題也不難解決:只要把那239個字母詞作為《附錄》從正文中移出就可以了。外國詞語變為漢語的詞語都要經過一個漢語化的過程,那就是漢譯,這漢譯是否貼切,是否方便使用,不是一蹴即就,而是要有一個過程。在沒有貼切的譯文以前,為了方便表達,就直接使用外語原詞,它就是所謂的「字母詞」,應該說「字母詞」還是外語的詞,而不是「漢語的詞」。
  • 外媒:漢語詞典收錄英文縮寫詞引爭論
    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導 外媒稱,一批中國學者呼籲,《現代漢語詞典》應刪除其收錄的英文縮寫詞。有學者聲稱,這些英文縮寫詞是一個世紀以來漢語面臨的最大威脅。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日前,100多位中國學者聯合在舉報信上簽名,譴責商務印書館今年出版的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收錄了「NBA」和「WTO」等縮寫詞。這本中國最權威的語言學工具書的最新版本收錄了約240個含拉丁字母的詞,而1996年的版本只收錄了39個這樣的詞。除了中國學者之外,法國和日本等國學者也發起了類似的運動,以抑制英語詞彙蔓延。
  • 英文字母和漢語拼音容易混淆
    針對學習英語和學習漢語拼音是否會混淆的問題,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剛剛接觸拼音,又同時學習英語字母會不會混淆呢?偷偷告訴大家,小優剛學英語字母時,也是經常混的。第二、反向思維,先學漢語拼音,再學英語字母,同樣存在漢語拼音與26個字母相混的可能,如果為了不想混淆而不去學習,那得不償失。第三、不混淆的關鍵是讓學生兩者都學好。不然一直混淆,家長朋友不妨回憶一下,就算我們從初中開始學英語,開始階段學習字母和音標,是否也有一段時間會跟漢語拼音混淆呢。
  • 英文字母和漢語拼音總混淆,怎麼辦?
    因為聽說孩子在學習英語的初期,孩子經常分不清英語的字母與漢語拼音的讀音。其實不管孩子是先學英文字母再接觸拼音,還是先學漢語拼音再接觸英文都會出現混淆的現象。因為外形一樣,音也相似。怎麼區別呢?  英文字母是英文單詞的組成部分,與英文單詞密不可分。英文字母分為元音字母和輔音字母,音節雖然以元音為核心,但也有由輔音字母構成的成音節。英文單詞可以是一個音節,也可以是多個音節,沒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