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字母詞一定危害漢語?不用動不動就扣帽子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使用字母詞一定危害漢語?不用動不動就扣帽子

  NBA收進《現漢》(即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該不該?這是當下文化界正在發生的一場爭論。由此,不僅引發了涇渭分明、針鋒相對的雙方激辯,更成為一種耐人尋味的文化現象。

  爭論的一方認為,「在『詞典』中把英語詞彙作為『正文』,用英文替代漢字,從現實的作用和長遠的影響來看,是漢字拉丁化百年以來對漢字最嚴重的破壞。」此方人士甚至聯名百餘人舉報新版《現漢》違法——稱其收錄239個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違犯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法規。

  另一方則認為,「在中國近百年的語言生活巨大演變發展過程中,字母詞的使用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人語言生活中每天都不能離開的一個語言事實。」《現漢》是把字母詞放在漢語詞的後面,作為一種特殊詞類(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處理,其地位跟漢語詞是不同的。給字母詞用規範的語言文字作注釋,目的是幫助讀者理解字母詞,違法一說從何而來?

  學者的爭論雖然熱鬧,但依俺草民的立場看來,NBA這個詞對中國百姓而言,的確並不陌生,那不就是美國職業籃球賽嗎?幾乎人人愛看。類似的字母詞諸如:ABC、CT、CD、DVD、GDP……的確早已進入國人的日常生活用語——這要感謝我們這個改革開放的時代,才使國人的生活不再與世界隔膜,不再與高科技擦肩而過。今天,俺也可以驕傲地告訴老外朋友:咱北京的大爺大媽們不僅炒股,不僅整天研究A股B股,一開口說的都是這個月CPI、PPI高啦、降了、怎麼著啦……就像有車的人當然都知道ETC是不停車的電子收費系統,看病的人做CT,就說做CT,誰還非說是計算機斷層掃描啊。這不是生活的多姿多彩讓咱們的語言多了點洋味兒嘛!幹嗎非得說,收了幾個字母詞就會「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危害了漢語的純潔性呢?咱們的漢字文化有那麼脆弱嗎?

  話又說回來,一件事情出來了,總會有人樂觀,有人悲觀,有人興高採烈,也有人睜著警惕的眼睛。擔心的人也有擔心的道理——有人就是認為,「這就好像是漢語長堤上的螞蟻洞一樣,你別看它小,這幾個螞蟻洞,千裡長堤潰於蟻穴,暫時看好像沒多大危害,漢語中夾帶幾個英語詞危害不大,但是就怕它越來越多,現在情況不是越來越多嗎?從39個(字母詞)到第六版的239個(字母詞),增加了多少倍?」「《現漢》第6版在『正文』中收錄了英語縮略詞等詞語之後,等於將漢語漢字的標準規範擅自改變為英語等外語可以進入漢語,英文可以代替漢字。」

  呵呵,這真是見仁見智啊!草民以為,這樣擔心下去,真可謂:杞人憂天,惶惶不可終日。因為時代的腳步是停不下來的,地球不過是一個村兒,地球人要互相溝通,交流的語言必然要互相吸收、互相借鑑。我以為,只要不是與世隔絕,國人必然會越來越多地使用字母詞。

  驀地,想到北大教授蘇培成先生講的一個小插曲。他說,北京大學的前身叫京都大學堂,設立算學系的時候,是不用阿拉伯數字的,用傳統漢字的一二三四,後來講不下去了。因為研究現代的高等數學漢字數字根本不適用,所以很快就採用了阿拉伯數字。蘇老說,這不是誰個人願意不願意的事兒,是環境必須這樣。拉丁字母本來是西方的,這拉丁字母和我們漢字相距幾千裡,現在和漢語結成了姻緣,從明朝的利瑪竇把拉丁字母引進到我們漢語裡面,到現在400年,打清末到現在,拉丁字母已經逐漸地深入到老百姓生活當中了。今天你學數學能不用ABC嗎?你今天學化學能不用H、O嗎?這不是誰想用不想用的事兒,是語言文字發展到了這一步了——老祖宗沒有的東西我們今天有的太多了。

  那麼,使用字母詞真的就一定會危害漢語嗎?就等於「英文可以代替漢字」了嗎?其實,正如中國傳媒大學侯敏教授所說,字母詞與外文詞要分開,它們實際上是不一樣的,字母的使用在現代漢語裡面應該說像阿拉伯數字一樣,已經是不可避免,是不可缺少的,已經是漢語語言表達的一部分,在所有的字母形式的詞語裡面,最重要的功能是排序和指代。語言是一個工具,沒有其他更好的表達方式的時候,這些東西你必須得用。

  毋庸置疑,隨著對外開放的尺度越來越大,漢語應該規範化,字母詞也不該亂用。比如U盤這個詞,俺發現《現漢》裡就有優盤這個漢字條目,也有字母詞U盤,兩相對照就很清楚。很多學者都在媒體上表示,一些字母詞,一開始也可能是照搬,用的時間長了,有一些功能是可以調整的。最開始是用英文詞,以後用漢字替代,最後不用英文。其實,俺的意思是說,學術上的分歧是客觀存在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更好,批評者不要動不動就給別人扣帽子,無限上綱,似乎別人都在欺師滅祖;被批評者,也更應該有胸懷傾聽各種聲音,因為任何一個詞語能不能用,最終是由社會公眾來選擇的。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警惕英文字母詞侵蝕漢語
    高聳在大都市的一些公共建築、樓盤,經常見到英文標識,而不見漢語蹤跡,讓人恍若到了英語國家。  字母詞在漢語通用領域擴張,向社會發出了漢語英語可以混雜的錯誤信號。早在2010年,政府有關部門就明確規定:「在漢語出版物中,禁止出現隨意夾帶使用英文單詞或字母縮寫等外國語言文字。」可是,至今仍沒有限制字母詞的具體辦法。  英語入侵漢語,危及漢字漢語的安全。
  • 莫讓字母詞擾亂漢語語言環境
    對此,有專家認為,英文縮寫詞應該儘量少用,但完全不用不太現實;有專家認為,維護母語是必要的,「媒體應該引導漢語的規範使用」;還有專家認為,在正式新聞報導中,可以以中文為主,雙語並行,而在日常生活中,則可以順其自然……那麼,對待漢語中的外來字母詞,尤其是科技術語字母詞,到底應採取何種態度和做法?本報邀請了幾位專家,請他們以科技術語字母詞為主,談談各自的看法與建議。
  • 也談漢語詞典中的字母詞問題
    外國詞語變為漢語的詞語都要經過一個漢語化的過程,那就是漢譯,這漢譯是否貼切,是否方便使用,不是一蹴即就,而是要有一個過程。在沒有貼切的譯文以前,為了方便表達,就直接使用外語原詞,它就是所謂的「字母詞」,應該說「字母詞」還是外語的詞,而不是「漢語的詞」。
  • 再說西文字母詞
    西文字母詞的使用,現有不同情形。一是已有漢譯,且準確精短,上口易記,如「FAX」即傳真,「VIP」即貴賓,「OTC」即非處方藥,「ATM」即櫃員機(包括取款機),完全可以用漢語來表達。二是已有漢譯或解釋,但全字母或半字母半漢字形式,因使用頻率極高,可能多數人已耳熟能詳,如「UFO」(不明飛行物)、「DVD」(數字雷射視盤)、「B超」(B型超聲診斷)、「AA制」(聚餐等消費時平攤出錢或各算各帳)。
  • 左看右看字母詞
    行文前,要特別說明:一、本人不反對在一些專業領域裡用字母詞,如X射線、Y染色體、CD。二、不反對公民在個人生活中使用包括字母詞在內的任何語言。也就是說,本文只反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規定的必須使用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的範圍內使用字母詞。  字母詞四大危害  字母詞有四大危害:  一、大多數中國人不認識、看不懂字母詞。這是字母詞最大的危害。
  • 漢典可否附字母詞?漢語在碰撞融合與糾結中發展
    8月29日,商務印書館總編室主任劉祚臣回應:國務院辦公廳的秘書局2010年曾出臺一個文件,其中規定:對於國家權威機構編寫的漢語詞典中收錄的字母詞,已有對應漢語譯名的,可以使用漢語譯名,沒有對應的則完全可以收錄。「我們是權威出版機構,沒有法律依據豈敢亂來?之所以收錄這些英文字母詞,是為了大家查找方便。」
  • 《現漢》修訂者:漢語不會因字母詞的產生而滅亡
    中新網北京8月30日電(記者 張中江)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簡稱《現漢》)收錄239個外文字母開頭詞語一事,日前引發波瀾,有學者聯名舉報稱此舉違法。29日,《現漢》第6版修訂主持人江藍生稱字母詞的產生有必然性和合理性,「漢語不會因為字母詞的產生而滅亡,我們應該對漢字文化有足夠的自信」。
  • 專家稱字母詞入詞典合理又合規 字母詞早已進漢語系統
    但是,「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當時主要針對的是漢語方言和不規範漢字,不規範漢字指繁體字和異體字。字母詞尤其是外文縮略語形式的字母詞,是漢語發展中出現的新現象,語言文字法對此並未作出規定。  語言文字法對外文外語的使用作出了規定,該法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漢語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國語言文字的,應當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釋。」
  • 字母詞時代來臨 漢語「純度」受汙染?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科技發展威脅到了漢語的很多中國人使用MSN或QQ等即時通信工具、用MP3聽音樂、用ADSL上網,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些英文縮寫的中文翻譯。但他們也不一定非得知道,因為很多字母詞已成為漢語詞彙中的一部分。
  • 漢語中的「字母詞」、「英語借詞」和「英語借用語」
    英語對漢語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既包括語音的影響,也包括語法的影響,當然,英語影響漢語最多的還是詞彙。在一定程度上說,漢語吸收英語詞彙這種現象,可以被看作是漢語文化的包容和開放,是漢語豐富自身詞彙的一種積極表現。 漢語從英語中吸收的詞彙大致可分為三種不同的形式,第一種是「字母詞」;第二種是「借詞」;第三種是「借用語」。
  • 科技術語字母詞漢化之路
    對此,有專家認為,英文縮寫詞應該儘量少用,但完全不用不太現實;有專家認為,維護母語是必要的,「媒體應該引導漢語的規範使用」;還有專家認為,在正式新聞報導中,可以以中文為主,雙語並行,而在日常生活中,則可以順其自然…… 那麼,對待漢語中的外來字母詞,尤其是科技術語字母詞,到底應採取何種態度和做法?
  • 壓垮漢語表達的稻草不是字母詞
    當NBA、CPI、GDP、ATM等239個英文縮略詞、「字母詞」被收入今年7月出版的商務印書館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後,包括「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翻譯家江楓在內的百餘名學者以一封舉報信對其提出質疑。
  • 國家語委回應央視屏蔽英文縮略詞:字母詞應儘快漢語化-字母詞 縮略...
    對此,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10日表示,國家語委對字母詞的使用持比較謹慎的態度,希望能儘快漢語化,以符合中國人的表達習慣。  李宇明當天出席「黎錦熙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暨學術思想研討會」後對記者表示,這種英文縮略詞在學界被稱為「字母詞」。字母詞具有世界通用性,出於表達方便的考慮臨時使用是可以的,比如GDP等。
  • 漢語詞典可否附字母詞引多方爭議
    8月29日,商務印書館總編室主任劉祚臣回應:國務院辦公廳的秘書局2010年曾出臺一個文件,其中規定:對於國家權威機構編寫的漢語詞典中收錄的字母詞,已有對應漢語譯名的,可以使用漢語譯名,沒有對應的則完全可以收錄。「我們是權威出版機構,沒有法律依據豈敢亂來?之所以收錄這些英文字母詞,是為了大家查找方便。」
  • 張黎姣:壓垮漢語表達的稻草不是字母詞
    當NBA、CPI、GDP、ATM等239個英文縮略詞、「字母詞」被收入今年7月出版的商務印書館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後,包括「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翻譯家江楓在內的百餘名學者以一封舉報信對其提出質疑。學者代表稱,《現代漢語詞典》收錄239條所謂的「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違反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 不必怒對字母詞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在漢字正文與附錄之間加入了「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一節,共收錄239個詞條。此舉引發強烈爭議,反對者認為這損害了漢語文字的獨立性和純潔性。筆者認為,贊成者和反對者的論爭會持續相當長時間,且贊成者最終會獲得勝利。  就其定位而言,《現漢》應該收錄那些在漢語中使用頻率很高的西文字母詞。
  • 教師熱議:漢語詞典該不該收錄西文字母詞
    對於字母詞也應抱著這樣的態度。」    對於漢語要吸收外語營養,豐富漢語的表達力,我們與江女士持相同看法。只是以何種方式吸收,我們與江女士的看法完全相反。我們堅持的原則是先翻譯再吸收。江女士的看法是:字母詞可以不翻譯成漢字,而是以外文字母的形態直接插入漢字漢語之中。分歧如此簡單:一個要翻譯,一個不要翻譯。
  • 字母詞可用不可濫 翻譯要到位
    在網上,反對者說此事涉及文化安全,要防止「語言入侵」;支持的一方反駁說,誇大漢語受到威脅,這是譁眾取寵的「無稽之談」。這場爭論,包含如何看待字母詞越來越廣泛使用,以及漢語詞典該不該收錄它,其中都涉及翻譯與出版。
  • 以開放心態看待《現漢》收錄字母詞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是有關語言文字應用的大法,這部法律中並沒有禁用字母詞的規定。該法的第十四條規定:廣播、電影、電視用語用字,應當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本的用語用字。請注意,這裡說的是「基本的用語用字」,而不是「唯一的用語用字」。自清末以來,漢語書面語增加了三種異質成分,即阿拉伯數字、拉丁字母和新式標點符號。在今天的出版物中,除了使用規範漢字外,還普遍使用這三種符號。
  • 蔣壹丞:不必怒對字母詞
    就其定位而言,《現漢》應該收錄那些在漢語中使用頻率很高的西文字母詞。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在1978年8月所作的《現漢》前言,這部詞典是「以記錄普通話語彙為主的中型詞典」。既是「記錄」,就應該忠實於語言的實際使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