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周年的校慶,一個甲子的自豪

2020-08-28 燕鷹之聲

——旅大八一小學建校60周年校慶現場隨筆

文/高燕飛

啟程,從四面八方;集結,向著心中的八一學校。

京瀋高速公路,像一條長長的帶子,從北京伸向東北大地。來來往往的大小車輛,沿著畫有車道分隔線的「帶子」滑動著,多像是滑動在一個巨大「五線譜」上的大小音符……

我與妻子來燕駕著紅旗奔騰車,就是其中的一枚音符,一路歡唱,奔向大連!

我們的心情是急切的,我們的心情是激動的:因為此次回連,是要參加我的母校——解放軍旅大八一小學成立60周年校慶!這次將有近600名師生齊聚大連,我將能見到分別已有40年多的老師和同學們了!

車過山海關、車過綏中、車過塔山。行進在東北大地上,好像是在穿越歷史。我看到了我們的父輩,曾在這片大地上戰鬥並贏得了光榮的勝利——

1945年8月,隨著蘇聯紅軍發起對日攻擊,我們父輩組成的八路軍出關配合作戰,直至關東軍潰敗,日寇投降!三年後,我們的父輩組成的解放軍打響遼瀋戰役,解放了全東北!

1955年4月,我們的父輩組成的志願軍第三兵團,奉命從朝鮮東海岸戰場撤回國,從蘇軍手中接防旅大地區(旅順、大連地區)。從此,旅大,這塊中華版圖上南垂的「鐘乳石」,徹底擺脫了自1894年甲午戰爭以來,長達60年多年被日俄「小鼻子」、「大鼻子」交替佔領、掌控的歷史,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隨著解放軍接防旅大,我們親愛的母校——旅大八一小學同時組建、誕生!我們這些軍中之娃,不再依偎馬背上的搖籃;不再是跟著部隊到處轉移、奔跑。我們有了家,八一校園就是我們生命中的「伊甸園」,八一小學成了我們終生難忘的精神故鄉!

又是60多年過去,又是一個甲子的輪迴。解放軍接防旅大和八一小學誕生,已經整整60周年了,難道這不是一個值得隆重慶祝的大事嗎?

車,駛進了大連,駛進了「人民解放軍駐防旅大60周年暨旅大八一小學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的倒計時中,也駛進了久別重逢的期待中!

我入住大連軍械賓館後不久,就急切地與65-1班的學哥鮮曉軍聯繫,希望能為緊張的校慶會務工作做些事情。鮮曉軍大哥,就是60年前接防旅大談判中方4名顧問之一、解放軍三兵團作戰處鮮明叔叔的兒子。由他牽頭組織這次解放軍接防旅大和建校60周年校慶活動,有著格外不同的特殊意義。我們要用這場意義非凡的慶祝,向鮮明叔叔等我們的父輩,致敬!


近600名旅大八一學校師生,向大連軍械賓館集結,迎接闊別近半個世紀的重逢。


擁抱老花鏡後的閨蜜和發小

旅大八一小學,誕生在軍港旅順,是由解放軍三兵團接收駐旅順蘇軍一所學校改建而成。1959年學校整建制遷址大連沙河口區同泰街,1961年又遷到白山路。1958年7月開始有首屆畢業生。旅大八一小學在歷史存續間培養了屬於部隊子女的畢業生近2000名。

2012年7月,65屆的學哥學姐們創建了「旅大八一小學校友QQ群」,觸發了組織「人民解放軍駐防旅大60周年暨旅大八一小學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的願望。經多次校友跨屆聯誼、網上熱烈討論,2015年1月1日校友群正式發布通告,將於9月初在大連舉辦60周年校慶。

2015年3月,67-3班的學姐左魯豫一篇熱情洋溢的《八一小學相遇,唯美了整個曾經》一文,在網上熱烈傳播,吹響了校慶的集結號:「尋覓我們最美的當年,尋覓我們夢想開啟的原地;相聚我們曾經的自己,相聚我們小時牽手的姊妹兄弟;回憶我們純潔的心靈天地,回憶我們成長中頑皮的出奇不意……」

散落在海外、全國各地的旅大八一小學的各屆同學們,通過「0和1」組成的神奇網絡,像化學裂變似地擴張著校慶訊息,又像核聚變似地相互搭鍵聯絡,那張電子版的《校慶報名匯總表》天天在更新,名單翻番在遞增,一串串曾經熟悉又淡忘了的名字赫然跳入眼帘,久別重逢的欲望敲起了大家咚咚作響的心鼓!這校慶的訊息,像扳機,觸發了猛烈的思念與回憶,就像那首歌:「我的思念,是那不可觸摸的網;我的思念,是那決堤的海……

翹盼、啟程、集結!

9月5日這一天,終於到了!近600多八一子弟,陸續在向軍械賓館的「匯緣閣」集結!您聽聽這大聚會地點的名字:「匯緣」!匯聚的是我們八一之緣!

在活動總召集人之一、68-1班殷南大哥分配下,我與67-1班楊大偉、68-2趙新、69-3班的郭晉萍、70-3班左魯軍,還有73屆的李彥琴、尚春,和74屆的劉靜等同學,投入了會務組緊張的籤到、登記和紀念品分發及會場布置工作中,為激動人心的大聚會,做好最後的準備!

您想想看,這可是闊別近半個世紀的重逢啊,當年的紅領巾,皆已年過半百;您想想看,許多淡忘了的名字,忽然又被叫起,許多原本童顏面孔,時隔數十年,突然刻上了皺紋跳進你的眼帘,那是怎樣的一個驚嘆和驚喜,那怎能不叫你尖叫、流淚、互捶胸肩和緊緊擁抱!

我見到的第一個闊別再見的熟識同學,是比我小几屆的女生李彥琴。她突然毫不猶豫地撲上來和我擁抱,我的眼睛立即溼潤了,喉頭哽咽,她則回頭向大家說:「這是我哥」!

我發現,所有聚會的同學、老師,不論男女,不論大小,幾乎都呼喊著緊緊相擁相抱。這擁抱,有太多的含意:有的是擁抱失去的童年;有的是擁抱遺失太久的情誼;有的是擁抱痛失父母的懷念;有的是擁抱歷經坎坷鬢髮皆白的安慰……這是時空阻隔數十年後最為感動、最為深情、最為純潔的擁抱!


我發現,所有聚會的同學、老師,不論男女,不論大小,幾乎都呼喊著緊緊相擁相抱。


是啊,我們都曾學習、生活、玩耍在八一校園,小時候我們一同跳皮筋、一同滾鐵環,而且是各家兄弟姐妹一串串的同學。我們的父輩都是血汗相凝的戰友,我們很多參軍的同學還是第二代的戰友!今天終於又相見了,但物事皆非!很多人的父母已經不在,而我們自己,也是到了要戴老花鏡才能辨識胸牌字的年齡了,我們,我們,我們可是正宗的閨蜜和發小啊!字敲到這兒,我已經是情不自禁、淚水盈眶了……

回憶,是另一種方式的重逢

能裝下700人聚會的「匯緣閣」大廳,原本空蕩蕩,這會兒已經變得人頭攢動、嗡嗡一片,那是抑制不住的寒暄與傾訴!這是近600顆童心的大聚會,大家全都戴上了鮮豔的紅領巾,每人胸前再次跳躍起了童心的火苗,整個大廳已被染紅一片!


原本空蕩蕩的大廳,這會兒已經變得人頭攢動、嗡嗡一片……


殷南大哥見此情景感嘆道:「校慶,講白了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回憶半個世紀前的故人、故事」……

是啊,你看,每個歷經滄桑的面龐,一經照面、打量,立刻夢化,漸顯出原來的童顏萌樣:

——那不是我小學同桌的她、魏寧華嗎!當年愛畫小蜜蜂的魏寧華萌萌的、胖胖的,厲害著呢,幹起仗來,瘦小的我打不過她,便跑去找我二年級的姐姐「報仇」。小鼻頭儘是汗珠的她毫不示弱,也嚷著要去搬她的救兵姐姐……提起這半個世紀前的童事,特意從美國芝加哥趕回來的她,仍「教訓」我:你記得當初為啥和你打架嗎?我說不記得。「哼,是你摔了我的小盆盆」!大家哈哈一笑:照相,照相!


殷南感嘆道:「校慶,講白了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回憶半個世紀前的故人、故事」……

那不是我小學同桌的她、魏寧華嗎!當年愛畫小蜜蜂的她,萌萌的、胖胖的,一急小鼻頭出汗,厲害著呢……


——那不是當年同我一塊兒逃學、捉鳥的鐵哥們高小六嗎?哦,仔細看去,不是,不是,是他的哥哥高小平。小六移居歐洲已太久未回。兄弟倆太相像的面容,讓我滿腦子都是高小六。與小平哥哥來個緊緊擁抱、合影,算是了卻思念之情!


兒時鐵哥們高小六的哥哥高小平。與小平哥哥來個緊緊擁抱、合影,算是了卻思念之情!


——那不是我的小組長李春嗎?我的第一篇受表揚的作文題目,就是《我的同學李春》。語文老師於秀珍,曾讓人抄成大字報,巡迴到好多班級展覽,並讓我談寫作體會。或許這,就是我寫作愛好的最初動力源吧,我的文筆成長與她有關!40多年沒見了,你好啊,我的同學,李春!

——讓我意外的還有,見到了一年級男女小同學排隊走路常和我手拉手的女生,陳雪芳。看到現在的她,我能立即在腦海中還原出原先她白白圓圓的萌樣小臉。當然還有同班同學李存傑、宋民、楊鳴放;還有和我一直相伴到畢業的同學莫健和周曉明……

看看我們年級其他班級的同學,也全都陷在了無盡的回憶中。我相識熟悉的有從日本趕回來的同學邱傑,有我們校文藝宣傳隊的「少劍波」張軍勇、衛生員何楓,還有姜惠平、宋志麗、孔超英、杜小山等等,等等……


70-2班同學(左起):莫健、宋民、李存傑、高燕飛、班主任朱淑珍、魏寧華、陳雪芳、周曉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近600名師生齊聚的匯緣大廳,燈火輝煌、金碧輝煌。此時,闊別重逢的寒暄與傾訴聲,真像那決堤海浪的潮聲!忽然,大廳中音樂響起,有人如訴在唱:「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許多同學突然開始在大廳人群中四處走動,並邊走邊和唱著:「海邊出生,海裡成長,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 ……這是學姐董建民、韓海燕、陳曉平他們創意的「快閃」歌唱!

是啊,我們的幼年、童年、少年,就是在軍港旅順、就是在濱城大連度過的。旅大八一小學,就是這海邊軍營中的襁褓、搖籃,是我們成長的原點。大海真的就是我們的故鄉!


此時,闊別重逢的寒暄與傾訴聲,真像那決堤海浪的潮聲!

忽然,大廳中音樂響起:「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這是學姐們創意的「快閃」歌唱!


忽然,66-1班學哥李永平,推著戴著紅領巾、已是白髮蒼蒼的音樂老師王薇,來到的大廳的中央。原本只顧捉對寒暄傾訴的同學們轟動了,一下子湧上來,大家激動得邊和唱著「快閃」歌,邊爭相向王薇老師問好,爭相與王薇老師合影,那場面,激動得有些混亂、激動得鼻子有些發酸、激動得眼睛只想流淚!

老師,我們的老師,許多都和王薇老師一樣,是從部隊轉業而來,甚至是從抗美援朝的戰場上走來。為了使我們駐守海防前哨的父輩們沒有後顧之憂,年輕的他們脫下軍裝,走進了八一校園,成了軍營中的「孩子王」。


忽然,66-1班學哥李永平,推著已是白髮蒼蒼的音樂老師王薇,來到的大廳的中央。

同學們轟動了,一下子湧上來,爭相向王薇老師問好,爭相與王薇老師合影。


那時候,我們寄宿在校園,一周才能回家一次,有的同學一個月才能見到爸爸媽媽,想家啊!記得剛入學寄宿的我,就有過潛逃回家找媽媽的經歷。我的突然失蹤,著實把我的老師朱淑珍和韓彩花急壞了。老師們知道我們想家,她們不僅教我們知識,還扮演起了媽媽和大姐姐的角色,讓今天的我們,刻骨銘心、從不曾忘!

——我,我又看見了白髮蒼蒼的朱淑珍老師!原來幼小的我眼中高大壯實的女教師,如今「縮小」成了瘦小慈祥的老婆婆,我鼻子發酸,一把將老師擁在懷裡:您還記得當年逃跑回家的我嗎?


我又看見了白髮蒼蒼的小學班主任——朱淑珍老師!


——我,我又看見了由女兒陪同的、個頭矮矮但硬朗矍鑠的校園管理員黃瑞華叔叔,天啊,這是他嗎?是他,是他老人家!擁抱中我問叔叔,您還記得當年我和同學鑽地下室、攀大樓頂臺,不知危險、任由胡鬧多次被您逮著,列站牆根教訓的事兒嗎?旁邊的黃虹妹妹竊笑:我爸常說,你小時候最淘……


又看見了校園管理員黃瑞華叔叔,我問,您還記得當年我和同學調皮多次被您逮著的事兒嗎?


——我,我又看到了我在八一學校的最後一任班主任於秀珍老師!永遠忘不了啊,是於老師從小從嚴格要求我們記日記,讓我養成了「將往日時光捉進本裡」的本事和習慣,使我的日記幾乎一天不少地從1969年一直記寫到昨天!是於秀珍老師教會我文字表達,老師的恩情,不能相忘!


我又看到了我的最後一任班主任於秀珍老師!老師的恩情,不能相忘!


當然,不光是我,所有的學哥學姐同學們,都在與他們的老師表達著感激之情!

你看,67-3班的學哥楊和平,竟然跪在白髮蒼蒼的魏培琴老師面前敬酒!天啊!男兒膝下有黃金,不跪天地跪父母!今天,我們給老師跪下了!老師就是我們此生的另一父母!生身父母給了我們「硬體」軀體,可老師們嘔心瀝血的教導,給了我們裝進了知識的「軟體」、做人的「軟體」和信仰的軟體!楊和平的一跪,跪出了我們全體同學共同的感恩情懷。那舉杯一跪的場景,感天動地!


你看,67-3班的學哥楊和平,竟然跪在白髮蒼蒼的魏培琴老師面前敬酒!

參加校慶60周年的老師們合影。


更讓同學們傾情的是我們的王薇老師。她和《英雄兒女》中的王芳一樣,是志願軍中的文工團員。她是梳著大辮子、穿著志願軍女兵雙排扣軍衣走進八一校園的,她是從戰火中走來的音樂老師!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有許多同學或許已記不清自己的老師姓名了,但幾乎無一例外地都能記住她——我們的王薇老師!

就在校慶前幾天,我的校文藝宣傳隊同學平濤,在微信音頻通話中竟然對我哽咽道:「小時候,王薇老師把一切愛給了我。為了讓我有體力演好戲,在那個困難年代,自己孩子不捨得給吃,她把罐頭給我吃、把掛麵給我吃啊!她的兒女京洋和京茹都沒撈到吃,我,我記憶猶新!她真的把我們這些學生,看成她親生孩子一樣啊!」說完,一個堂堂男子漢對著網絡音頻竟然失聲痛哭!

聽到平濤同學的哭,看到楊和平同學的跪,我真的、我真的不能自持,不聽話的眼淚總想向外湧,耳邊總是迴響著那首情真意切的的旋律:「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60屆的學姐董建民,是這次校慶藝術顧問,也是當年王薇老師組織的旅大八一小學紅領巾歌舞團的團長。長大後,她也成了音樂教師,後來成長為大學教授。她也是深受眾多外國留學生喜愛的好老師。和她接觸中,我發現她的做派、性格、甚至是表情,都和王薇老師很是相像呢!

60屆的學姐董建民(右),是當年王薇老師組織的紅領巾歌舞團的團長。我發現她和王薇老師很是相像呢!


這次校慶,當年的紅領巾歌舞團的學姐韓海燕、陳小平、馬建誼、呂諾曼、石曉南、施莉婭、陳平、學哥葉清敏等,在董建民大姐的參與指導下,準備了一場精彩的歌舞演出。看看他們現在仍然優雅的舞姿和優美的歌喉,你就會看到當年的王薇老師的影子!可是今天的王薇老師,雖然面對的是半個世紀以後的同一撥學生,卻只能坐在輪椅上看著她的學生們舞蹈。而且,她的這些心愛的學生,也都60多歲了!想到這兒,一種「逝者如斯夫」的悲愴,油然升起!

紅領巾歌舞團的這些姐姐們與王薇老師的感情,那更是難以言表。這次校慶,在見到王薇老師的一剎那,她們簡直就是在或哭、或笑、或驚聲尖叫……


紅領巾歌舞團的這些姐姐們見到王薇老師的一剎那,她們簡直就是在或哭、或笑、或驚聲尖叫……


當年這些美麗的小姑娘和帥氣的小男孩兒,跟在同樣美麗的音樂舞蹈老師身後,一板一眼地學習舞蹈,識辨五線譜,就像一隻美麗的天鵝,帶著、護著一群搖搖擺擺的小鵝。王薇老師今天說起她的這些紅領巾歌舞團的學生,得意的就像數她的珍寶:你看葉清敏,小時候在我編排的舞蹈《樵夫與狼》中扮演「樵夫」,他那拉樹上山的翻身動作,做得那叫一個漂亮! 你看施莉婭,小的時候可好看啦,是最美的小紅辣椒……

今天在校慶上終於看到了儒雅穩重的葉清敏大哥,和光彩依舊的施莉婭姐姐等,果然如此!施莉婭始終護著坐在輪椅上的王薇老師,生怕洶湧而來問好的同學們擠著老師,就像當年老師護著她們那樣!

葉清敏(右),小時候舞蹈動作做得那叫一個漂亮! 施莉婭(左)小時候是最美的小紅


我妻子來燕也是部隊子女,她三個妹妹都就學於八一小學,只有她不是八一小學的學生。但她這次跟我參加校慶,也深深被王薇老師和同學們那情同母子、母女的感情所感動。董建民和施莉婭姐姐,有各自的班級同學要聚、有節目要演,於是就把看護王薇老師的任務,交給了來燕。

看見始終不離王薇老師左右的來燕,忽然有學哥上前問:「你是王薇老師的女兒吧?」我和來燕對視了一下,回答道:「我們都是她的兒女!」這位學哥馬上明白了,笑著並深情地說:「對,我們都是王薇老師的兒女!」


忽有學哥問:「你是王薇老師女兒吧?」我和來燕回答:「我們都是她的兒女!」


回到童年的舞臺

精神抖擻的鮮曉軍,穿著海軍迷彩衫,帶著鮮豔的紅領巾站在了舞臺中央,像他爸爸、當年接收蘇軍在大連駐防權的中方代表鮮明叔叔一樣的神情,響亮地致辭,並向全場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表達了我們的「八一傳承」!又敬了一個標準的少先隊隊禮——表達了我們對所有老師的敬意!


鮮曉軍,向全場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表達了我們的「八一傳承」!

隨後,鮮曉軍又敬了一個標準的少先隊隊禮——表達了我們對所有老師的敬意!


於是在熱烈的掌聲中,音樂四起,校慶主持人67-2班的學哥陳立民和69-3班學姐李文英閃亮登場,慶祝「人民解放軍駐防旅大60周年暨旅大八一小學成立60周年」的精彩演出,開始啦!

說起校慶演出,那絕對是高水平的。沒有想到的是當年王薇老師帶出來的紅領巾歌舞團的小演員們,時隔半個世紀後,還能傾情出動,將兒時王薇老師教排的歌舞,一一再現,一下子把全場各屆同學,統統帶回了那個快樂的紅領巾時代,帶回了夢幻般的八一校園,直看得大家熱淚盈眶、欲罷不能!

你看,這不是59屆王和平、63屆魏艾明、64屆陳曉平、66屆張月林、67屆張麗娜共5位歷屆旅大八一小學少先隊大隊長嗎?年過半百的他們,戴著紅領巾登上臺來,聯袂獻上配樂詩朗誦:「獻給母校的歌」,贏得大家熱烈的掌聲!


在熱烈的掌聲中,校慶主持人67-2班的學哥陳立民和69-3班學姐李文英閃亮登場!

5位歷屆旅大八一小學少先隊大隊長,戴著紅領巾聯袂獻上配樂詩朗誦:「獻給母校的歌」。


接著,當年的紅領巾歌舞團演員們,重回童年的舞臺!我知道,為了這場校慶60周年重回童年舞臺的表演,這些學姐學哥們在韓海燕、陳曉平的帶領下日夜刻苦排練,遠在深圳的葉清敏大哥通過網絡參與選歌,遠在北京的董建民大姐也通過網絡進行藝術指導。由當年紅領巾歌舞團團員們組成的「歌舞之家」微信群是他們聯絡、溝通、討論和通知排練的網絡平臺,我有幸也「潛伏」其中,深深被學姐們的那份熱情、那份執著所感動。

群裡的音頻對講,常能聽到韓海燕邊帶著孩子邊與大家交流,還時不時傳來小外孫女甜甜的意外插播聲——多不容易啊!還有叫「朵朵的姥姥」的,您聽聽這網名,您再看看舞臺上蹦跳舞蹈的她們,您就不能不為這些「祖母級」的學姐們報以崇高的敬意!

讓我感動的是,校慶日趨臨近,演員們全力備戰,從網上都能感到那種緊張的氣氛在升溫。忽然「花香鼓舞」的演員董莉婭學姐在排練中崴傷了腳,重到骨折,不能上場了。大家急壞了,要知道,60年校慶演出此生不可能有第二次。在臺上能留下最後的舞影是所有人的願望。有人建議設計一個怎樣的情節,讓董莉婭上場留一個鏡頭。而小董姐姐堅決表示:能看著大家重回童年舞臺,就非常高興了,千萬不要因為我影響演出!校慶時,我見到了走路還一拐一拐的董莉婭,她的微笑透著軍人的剛毅!


董莉婭(中者)在排練中崴傷了腳。面對大家的焦急,她堅決表示:「不要因為我影響演出!


紅領巾歌舞團的同學們,時隔半個世紀,我們終於要重回童年的舞臺了!臨場前,韓海燕的語言堅毅透著悲壯:「我們要做,就做得最好!做得不留遺憾!我們不可能再有十年後的演出了!」這是年過半百的她們像父輩一樣,發出了最後拼搏、衝鋒的動員!


聽見她的話,我真的感到鼻子發酸,忽然好像看到了當年演出上場前,王薇老師領著我們這些小演員,齊聲背誦毛主席的教導:我們需要的是熱烈而鎮定的情緒,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


臨場前,韓海燕的語言堅毅透著悲壯:「我們要做,就做得最好!做得不留遺憾!


倒計時:5、4、3、2、1, 開始!

突然,一陣多年不曾聽到的下課鈴聲,驟然響起! 舞臺大屏顯出了一片校園景色和「校園歌曲」幾個大字,並交替出現一幅幅學童老照片。學姐們重新穿上兒時的白上衣和花裙子,戴著紅領巾,梳上可愛的小扎角,伴著童聲歌曲,像一群小燕子,歡快蹦跳地舞上臺來:

——她們在童歌中踢著毽子:「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花兒醒來了,鳥兒忙梳妝,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採蜜忙……」

——她們在童謠中跳著皮筋:「小皮球,香蕉梨,馬蘭花開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她們在童歌中嬉耍:「我有一個美麗的願望,長大以後能播種太陽,播種一顆一顆就夠了,會結出許多的許多的太陽……」

——忽然,一個戴著紅色男童帽,身著藍球衣的「胖男孩」 溜著足球,就闖進了女生踢毽子、跳繩的群陣裡搗亂!其實這是68-2班的學哥劉建軍扮演的,他也是爺爺級的「男孩」,演的惟妙惟肖,贏得一片叫好。網群裡有人揭露:「劉建軍小時候就是很調皮,出名的皮!」

最挑動我們視覺神經的是,在歡快的踢毽舞表演的同時,背景大屏突然出現了整幅旅大八一小學操場的舊照片!這是多麼熟悉、親切的場景!好想就此跨進照片去!你看那是操場北面,排列著教工食堂、木匠房、修理車間和高年級的食堂。操場上是男生女生們正在遊戲,真像夢一樣!八一校園已經湮滅,但她是我們生命的伊甸園,永遠矗立在我們心間!


學姐們重新穿上兒時的白上衣和花裙子,戴著紅領巾,伴著童聲歌曲歡快蹦跳地舞上臺來。

一個戴著紅色男童帽,身著藍球衣的「胖男孩」 溜著足球,就闖進了女生踢毽子、跳繩的群陣裡搗亂!


看,石曉南、孫明兩位學姐表演的「紅綢舞」飄然上場,她們輕盈婀娜的舞姿,隨著紅綢的旋擺,宛若仙女下凡,哪裡有半點年過半百的影子!呂諾曼學姐表演的「弓舞」,足夠專業,你看她拉弓引箭多麼矯健!特別是虛擬的弓手動作恰與背景大屏中出現的小刀會弓箭手的弓箭絕妙重合,形成的是一副颯爽英姿的古代巾幗英雄圖!


石曉南、孫明兩位學姐表演的「紅綢舞」飄然上場,宛若仙女下凡,哪裡有半點年過半百的影子!

呂諾曼表演的「弓舞」多麼矯健!虛擬的弓手動作恰與背景中出現的小刀會弓箭手的弓箭絕妙重合……


還有宋恩光學姐的「孔雀舞」;林樂星、陳平等8位學姐的「花香鼓舞」;還有朱小媛、朱小青姐妹的歌舞「沂蒙頌」等等,猶如在舞臺上綻放的朵朵令人目不暇接的奇異花朵!

忽然讓人眼睛放亮的是8位旗袍美女手執輕盈小羅扇,隨著妙曼的曲調款款走上臺來。這是左魯豫、呂諾曼、李文英、王玲、關小歐、陳曉潮、姚豔玲、曹東等學姐的模特表演。那一顰一蹙,還真的有模有樣。


林樂星、陳平等8位學姐表演的的「花香鼓舞」。

朱小媛、朱小青姐妹倆表演的歌舞「沂蒙頌」。

8位旗袍美女手執輕盈小羅扇,隨著妙曼的曲調款款走上臺來,那一顰一蹙,還真的有模有樣。


這次演出最讓人動情的節目是表演唱,「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先是韓海燕、葉清敏兩人男女聲合唱「我們的田野」,然後一曲悠揚的小提琴聲響起,背景大屏出現了寬廣的田野和金色的谷堆。董建民大姐推著坐在輪椅上的王薇老師,隨著音樂走上臺來,臺下立即掌聲雷動。

美女姐姐施莉婭亮開嗓音深情款款地唱:「月亮在白蓮花般地雲朵裡穿行,晚風吹著一陣陣快樂地歌聲……」隨之,紅領巾歌舞團的學哥學姐們全體上場,一同緩緩地唱和:「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大家邊唱,邊圍攏在輪椅周圍,白髮蒼蒼的王薇老師動情地望著她心愛的學生們,背景大屏,不時出現年輕的王薇老師和紅領巾歌舞團小同學們當年的合影照……

看到此景,我的眼睛溼潤了,神情似乎在飛快穿越:

——我看到,朝鮮戰場上,與英雄兒女王芳一樣的志願軍女兵王薇,以硝煙為背景,以炮火為伴奏,堅持為陣地上的戰友們表演、鼓勁!

——我看到,戰爭結束後身著洗得發白的志願軍女兵裝的王薇,甩著大辮子,坐在鋼琴前,一句一句教著一群晃頭晃腦的男孩女孩學唱兒歌!

——我聽到,當有人問她一個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高材生、一個抗美援朝的功臣,到小學當音樂老師不是太屈才時,王薇老師卻動情地說:這些孩子的父母為新中國的解放浴血奮戰、捨生忘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組織上將他們交給了我,是我最大的光榮和責任……

我不能不激動,什麼樣的語言才能詮釋得了這種師生情!

在深情切切的小提琴的間奏聲中,紅領巾們紛紛蹲下身來,將手中的鮮花獻給王薇老師。王薇老師再也忍不住了,坐在輪椅上老淚縱橫!同學們再也忍不住了,流下了同樣的眼淚!師生情、師生淚交織在了一塊,流在了校慶60周年的舞臺上!歌聲再起:「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裡穿行……」動情的歌詞,一字一句好像格外有穿透力,全都打在臺上臺下所有師生心底最柔軟部位上……

背景大屏交替出現志願軍女兵王薇的老照片、年輕女教師王薇的老照片。臺上的紅領巾們在歌聲中向親愛的老師揮手作別。董建民和施莉婭推著輪椅上白髮蒼蒼的王薇老師,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個舞臺、這個曾是紅領巾歌舞團童年的舞臺!

回到幕後我看到,這位當年旅大八一小學紅領巾歌舞團團長的董建民大姐,忍不住在掩面而哭,這可是半個世紀的師生情啊!


董建民推著王薇老師隨著音樂走上臺來,美女姐姐施莉婭亮開嗓音深情款款地唱……

紅領巾們紛紛蹲下身來向王薇老師獻花。王薇老師再也忍不住老淚縱橫!


最令人叫絕的節目是68-2班馬建誼學姐的獨舞「在老師身邊」,是在用舞蹈的形式演繹一個女孩兒在老師的培育下成長的經歷。你會驚奇,年過半百的建誼姐姐,仍然能在舞臺上柔軟大翻、劈叉,絕對可以和年輕專業的舞蹈演員PK,時間,似乎根本奈何不了她!這一感人的舞蹈是有情節的,分有「學習、成長、當兵」三段。你看,幼女、少女、青年的馬建誼,正在傾情舞動:

——歡快的兒歌「在老師身邊」萌萌地唱起,舞臺上,一個乖巧可愛的小女孩背著書包蹦蹦跳跳上學堂。背景大屏顯現出八一校園的舊照片和馬建誼幼年萌照;你聽:「自從踏進學校的門檻,我們就生活在老師身邊,從一個愛哭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有知識的少年……」

——突然,一段傾訴般的歌聲響起:「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背景大屏這時顯現出了馬建誼少女倩影,舞臺上美麗女孩兒戴上紅領巾,建立了信仰,在老師的培養下漸漸長高,成長為亭亭玉立的少女……

——轉眼,一段女兵的歌驟然響起:「女兵走在大街上,巾幗風採天地撒,戰士的豪情女兒心,心繫千萬家……」背景大屏同時顯現出青年馬建誼颯爽英姿的女兵照。

女兵馬建誼深情地舞動到最後,把節目推向了高潮,最為神奇和感人的一幕出現了:突然,那句動人肺腑的「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歌聲再次響起,而且是反覆響起!天啊,背景大屏上出現的是一筆、一筆勾描的一幅女教師素描頭像,大家一眼認出,這是我們親愛的王薇老師!那一剎那,臺下掌聲和歡呼聲四起!包括我在內的同學們都激動得熱淚盈眶!

好!太成功了!太精彩了!這歌聲,唱出了我們60年來的共同心聲,這舞蹈,舞出了我們60年來共同的情懷!感謝您們,紅領巾歌舞團的哥姐們,我幾乎是從心裡在呼喊!

紅領巾歌舞團和其他演員哥姐們給同學們帶來的是一場視覺盛宴,其高水平的精彩演出是校慶最大的亮點,它已經映在了所有旅大八一小學各屆同學心靈底片上,會閃亮回憶到永遠!


馬建誼用舞蹈詮釋一個乖巧可愛的小女孩背著書包蹦蹦跳跳上學堂。背景出現她的幼萌照。

美麗女孩兒戴上紅領巾,建立了信仰,在老師的培養下漸漸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背景出現馬建誼的少女照。

「女兵走在大街上,巾幗風採天地撒……」背景大屏同時顯現出青年馬建誼颯爽英姿的女

馬建誼舞到最後,那句「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歌聲突然再次響起,背景大屏上出現了親愛的王薇老師頭像。


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

節目還在繼續,宴會也在繼續。60年來再相逢的同學、戰友,閨蜜、發小,始終在互敬酒中訴說衷腸。一杯,一杯,再一杯,將往事喝個夠!

你看臺上,64-3班宋衛國學哥和68-3班劉華莎學姐正表演著數來寶「槍響之後」,說的就是端著長筒鏡頭相機,正在全場四處給大家照相的莫偉大哥早年當兵的趣事。


64-3班宋衛國學哥和68-3班劉華莎學姐正表演著數來寶「槍響之後」。


莫偉者,66-1班學哥,人稱莫老爺,乃我班同學莫健之哥也。個兒不高但矯健,永遠架著一幅眼鏡,鏡片道道圈圈如瓶底般厚,一對大眼藏在後面,被鏡片放大得似乎更大,十分卡通。他機智、幽默,開朗、熱心腸,是一逗樂別人自己不樂的主兒。不論哪屆同學,都喜歡他。老爺在哪兒出現,哪兒就熱鬧。他的口頭禪之一就是「沒文化!」

莫老爺可是這次校慶的總聯絡人。在整個校慶籌備中,他老人家手端擲彈筒般的長鏡頭相機,略微躬腰,像「某某進村」一樣,四處聯絡,善闖網上網下各犄角旮旯,出沒各個跨屆聯誼會,把噴笑和開心廣泛播撒。這近600人的校友大聚會,籌備工作的艱難可想而知。但只要莫老爺駕到,快樂即到,啥子沉重、壓力,三下五除二,立刻雲散。莫老爺本身,就是校慶中最快樂的一首歌!要說校慶取得巨大成功,老爺功不可沒!


66-1班的莫偉,人稱莫老爺,是這次校慶的總聯絡人。


應當說,整個校慶複雜繁重的籌備工作,是在各屆同學自告奮勇、團結合作中完成的。當瀋陽八一小學的校友來賓問鮮曉軍,這樣精彩和高水平的校慶和演出,誰是組織者?鮮曉軍自豪地回答,我們全靠各屆同學自願組合、群策群力。我們這裡沒有總策劃,沒有總導演,也沒有總指揮,是「三無」組織,大家義務工作,沒有報酬。

其實,校慶籌備工作是有核心的。這個核心團組,就是由鮮曉軍、殷南、莫偉、郭晉東、左魯豫、陳曉平、韓海燕、楊大偉、葉茉莉、趙冬松等學哥、學姐自願組成。再加上外圍眾多志願者踴躍參與,那人氣飈升,熱鬧得很!是共同的「八一情懷」把大家的心繫在了一起。校慶諸多繁瑣的操作事宜,就像是樂譜上的音符,看似煩亂,但經大家合理排序、撥彈操作、互相配合,就合出了蔚為壯觀的60周年校慶這臺大戲。

是啊,在校慶籌備過程中,有什麼困難在網上一招呼,有能力的同學就會挺身而出。如近600人的胸卡,底板是70屆蘆鳳軍設計的,當忙不過來時,遠在開封64-1班的石曉南大姐知道後,就主動承擔起大部分胸卡上同學照片的修整定型工作。


會務組正緊張地在分發證件和餐證。

幕後英雄、校慶籤到負責人、67-1班學哥楊大偉正緊張工作著。

各屆同學紛紛入場,籤到組一片忙碌。


校慶開始以後,同學們紛紛深陷闊別重逢的喜悅中,一照面,最感嘆的就是鬢髮皆白、時光太快;最強烈的願望就是照相、合影!恨不得把所有的思念與情誼,全都收進鏡頭,全都定格在這一瞬間。因為大家知道,時不我待,今天,就是我們從今往後最年輕的一天,留住今天!

於是,忙壞了現場為大家攝影的志願者同學們。你看,62屆的郭晉東,64屆李玉榮,66屆的莫偉、李永平,68屆的楊照平、鮮曉東,70屆的蘆風軍等同學,顧不上吃口飯,顧不上自己尋舊訴衷腸,穿梭全場,抓拍花絮、組織合影、有求必應,最大限度地把一切感人的瞬間,抓拍入鏡……

我這次有機會參與校慶會務工作,眼見著許許多多幕後英雄般的學哥學姐在那兒無怨無悔地奉獻。就說僅一枚小小的U盤錄入,那可是600多份啊,多大的工作量!

女同學蘆鳳軍高高的個子,脖領飄動著紅色,在會場中央定位錄像攝影,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活像一樹挺拔的紅梅!太感動人啦!


70屆的女同學蘆鳳軍,在會場中央定位錄像攝影,顧不上吃飯,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校慶忙壞了現場為大家攝影的志願者同學們。他們有求必應,最大限度地把一切感人的瞬間,抓拍入鏡……


記得快閃表演開始的時候,全場都在忙於寒暄,應者不多。 66-1班學哥李永平靈機一動,推起輪椅,把王薇老師請到核心地帶,立即就把快閃推向了高潮。沒有人指揮,完全是自覺的行動,效果奇好!在這近600人的大集會上,大家互相配合,不用多言,主動伸手,這是多強的組織力啊!這是什麼精神,這就是八一精神,這就是八一情懷!

我們這近600人裡,有將軍同學,有教授同學,也有基層的不能再基層的同學。但是在這天,就在這裡,沒有職務,只有同學,八一同學!只有戰友,同學加戰友!

有趣的是,在瀋陽、長春八一小學校友們獻上他們帶來的節目後,我們的校友攝影團隊開始招呼各班上臺合影。66-1班陳鮮學姐來了創意,她拿起話筒就喊:「家住黑石礁的同學請注意,校車已停在校門口,請周末回家的同學,抓緊時間上來合影!」一會兒,她又在喊「家住一二九街的同學請注意……」、「家住後勤的同學請注意……」

不知怎麼,聽她一喊,我的鼻子就發酸,由衷感到的是一種莫大的親切,好像是聽到了那句著名的網上呼喚:「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聽她一喊,好像觸動了時光機器開關,我們一下全都穿越回到了當年的八一校園門口……

我們是一輩子的髮小、一輩子的閨蜜、一輩子的戰友,一輩子的同學,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

美麗的八一校園湮滅了,但「八一」,是我們永不磨滅的番號!


「人民解放軍駐防旅大60周年曁旅大八一小學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就要結束了。不少同學摘下紅領巾,相互籤名留念。大家都非常感慨,大家都依依不捨。要知道,這不僅是一次普通的同學聚會、師生聚會,還是紅色後代的大聚會,是兵的聚會、是戰友的聚會,也是代表我們故去的父母或衰老的父母的一次聚會,是充滿著紅色傳承和正能量的盛大聚會!


校慶就要結束了。不少同學摘下紅領巾,相互籤名留念。


這相隔半個多世紀的相聚,恐怕是空前、也是絕後的一次。短短的一天,像一首歌,我們從幼年唱到少年,從少年唱到青年,最後又唱到現實,唱回到白髮相聚的今天!

「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心兒是永遠的琴弦,堅定也執著」……

在這首悠揚的歌聲中,我就要結束這篇校慶隨筆的漢字敲打了,還真的不捨得!八一小學的老師們,八一小學的所有學哥、學姐們,我捨不得離開你們!今生,只有我們,是彼此青春的見證者!

聚時一團火,散時滿天星。旅大八一小學的同學們,雖然我們又要分開了,但是我們的心,永不分離,我們的八一情懷,永存!

相關焦點

  • 牛欄山一中建校六十周年校慶公告
    牛欄山一中建校六十周年校慶公告         2010年10月,牛欄山一中將迎來60華誕。    為「回顧光輝歷程,弘揚優良傳統」,牛欄山一中將舉辦建校六十周年系列慶祝活動,並於10月16日召開建校六十周年慶典大會。    在系列活動舉辦和慶典大會籌備期間,敬請離退休老領導、教職工、歷屆校友及各界人士為校慶活動獻計獻策,積極參與相關活動。我們也真誠地邀請大家光臨10月16日的慶典大會。
  • 六十周年校慶「我與科大的故事」徵文啟事
    「紅專並進一甲子,科教報國六十年」。    2018年9月20日,中國科大將迎來甲子華誕。六十載弦歌不輟,英才輩出,桃李滿天下。而在近六十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中,她所孕育的「紅專並進、科教報國、追求卓越」等精神和文化,已深深烙在一代代科大人心中。
  • 潛山黃鋪中學六十周年校慶,甲子花開盼你歸來!
    新校門可算得上黃鋪地標?盛開的鮮花是園丁辛勤的耕耘,是學子綻放的青春,是對歲月的禮讚,是對故人的期盼。標誌性的屋頂歡迎您將對母校的思念和祝福,化為一段視頻或一篇文章、抑或一幅書畫作品以及您的個人介紹發到指定郵箱。
  • 西華大學廣安校友會舉辦慶母校建校六十周年座談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2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孫鵬)8月23日,西華大學廣安校友會慶母校建校六十周年暨迎新座談會在四川廣安市舉辦。該校校友總會辦公室主任王麗娟帶領總會辦老師一行應邀參加。當天上午9時,從1980級-2016級的近40名新老廣安校友陸續入場籤到,憶往昔母校歲月,訴美好人生未來。
  • 蘭州交通大學60周年校慶公告
    蘭州交通大學60周年校慶公告(第1號)  蘭山北麓,黃河之濱,甲子弦歌,薪火昭明。承百年之學蘊,鼎力交通;毓九州之英才,復興絲路。恭逢校慶,共襄盛典;河水湯湯,金風送爽;彰往考來,奮翅騰驤。  巍巍蘭院,肇基京唐。
  • 六十甲子納音表 六十甲子生肖幹支年對照表
    六十甲子納音表百度 六十甲子生肖幹支年對照表 120年生肖幹支查詢表 古今時辰對照表 1000年閏月查詢表 五行屬性查詢表
  • 校慶丨三院祝母校60歲生日快樂!
    值此母校六十周年校慶之際,祝福母校桃李芬芳,永鑄輝煌!——副院長周陽傑(1998級中醫學)  百花齊放賀母校六十年華誕,萬眾一心繪母校千秋藍圖,祝福母校明天更輝煌。——婦科 劉美枝(1985級中醫學)  情系中醫大,祝福母校。六十載風雨兼程,六十載飽經滄桑,大醫精誠,止於至善,願福建中醫藥大學明天更美好!
  • 六十甲子速記方法
    六十甲子是中華民族最早、最偉大的發明創造之一。其最古老的用途是記年、記月、記日、記時。然而對於初學者來說,要熟記六十甲子需要一定的技巧。 在連山易的測算中,六十甲子的使用率是很高的,怎樣快速準確的記住六十甲子成為剛入門學員的首要解決的事情。
  •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和六十甲子太歲神屬於不同的神祇
    有的宮觀將六十甲子供奉在元辰殿中是否符合道教信仰?本命星官,是怎麼回事?帶著這些問題一起看看吧。本命元辰的第二種說法,即是以六十甲子作為本命星官和元辰星官。陽男陰女,衝前一位是元辰。陰男陽女,衝後一位是元辰。也就是說,陽年男命以本命地支對衝的前一位為元辰星官,女命則以本命地支對衝的後一位為元辰星君。陰年男命女命則相反。
  • 華工昨日甲子校慶 花絮:一家8口均是華工校友
    昨日上午,華工建校六十周年慶典大會在勵吾科技樓廣場舉行。廣州日報記者 倪黎祥 攝  華工六十周年校慶,不少校友回到學校慶祝母校的生日併合影留念。     汪洋期望華工成「世界知名」大學  昨日在華工甲子校慶中,除了劉延東、汪洋、李嵐清外,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澳門行政區特別行政長官崔世安等各級領導,教育部、國內外著名院校以及社會各界人士也紛紛發來賀電賀信。
  • 鳳鳴山中學舉行60周年校慶啟動儀式
    3月27日上午,重慶市鳳鳴山中學60周年校慶啟動儀式在學校操場舉行,啟動儀式上發布了校慶十項任務、校慶十大活動、校慶徽標和吉祥物,各年代校友代表向母校送上誠摯祝福,捐贈個人紀念物以感恩母校的栽培。他回顧了重慶市鳳鳴山中學的發展概況,他表示60年來,秉承「鳳翔九天,志存高遠」的鳳中精神,踐行「群鳳和鳴,聲震九垓」的辦學理念,追求「丹心雅意,雛鳳清聲」的育人目標,學校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全面推進以課堂改革為突破口的教育整體改革,從一個戴帽初中發展為重慶市重點中學。
  • 六十甲子、四柱八字必修課!
    六十甲子是中國人民最早、最大的發明創造,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一個周期,紀月為5年一個周期,紀日為60天一個周期,紀時為5天一個周期。六十甲子也指道家信奉的六十個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幹和地支循環相配作為稱呼這些神的名字。十天幹與十二地支按順序兩兩相配,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個組合,稱六十甲子。
  • 奇門遁甲:六十甲子真的不用背,3分鐘學會六十甲子幹支掌訣推演
    本節講六十甲子的幹支掌訣推演,作為袁天罡奇門遁甲的傳承者,不允許永遠翻查 萬年曆,要求能夠通過掌訣快速推算出甲子歸位,即六十甲子整體排列生成的序列號。以『庚子』舉例,在掌上迅速推算出庚子歸於哪一旬中,以及在六十甲子中的排位。
  • 合肥工業大學今日舉行校慶典禮謳歌六十華誕-華禹教育網[原中國...
    中安網10月6日訊(記者:夏薇) 甲子風雲,春華秋實。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經歷了60年的磨礪與發展,迎來了建校60周年的紀念日。  今天上午,合肥工業大學在安徽紅三環體育館舉行了慶祝合肥工業大學建校60周年大會。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親自致電祝賀合肥工業大學建校60周年。
  • 六十甲子年的天文依據
    根據天文學的觀察,水、金、火、木、土五曜視運動分別具有10、5、2、12、30年輪迴準周期,太陽和五曜周年視運動具有60年輪迴準周期。這表示當太陽繞地周轉時,水、金、火、木、土五曜每經10、5、2、12、30年各轉41、8、1、1、1周回到原點,太陽、水、金、火、木、土六曜對地、對人視運動有1年、10年、5年、2年、12年、30年輪迴準周期;當太陽視運動周轉60周、歷經60年回到原點時,水、金、火、木、土星各周轉246、96、30、5、2周回到原點,太陽和五曜周年視運動具有60年輪迴準周期性。
  • 甲子芳年 薪火相傳;歲月流逝 不忘初心——山藝60周年校慶晚會隆重...
    齊魯網濟南10月19日訊 師生和校友們精心的籌備,10月18日晚,山東藝術學院長清校區廣場,共同為母校獻上了一場盛大的校慶晚會。
  • 相約鋼中暢談甲子情懷,心系鋼中共促教育發展
    在這秋高氣爽,稻穀飄香的季節,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在即將迎來湘鋼一中六十周年校慶之時,湘鋼一中組織召開了新退休教師座談會以及全體退休老教師座談活動。同時對湘鋼一中60年校慶各項活動部署做了介紹,感謝楊真理、曹躍進等多位老同志老驥伏櫪,情懷學校,在校慶前期聯絡、準備資料等工作方面,辛勤付出。他表示,學校這些年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位退休老教師們的真摯關切和鼎力支持。老教師是學校發展建設的寶貴財富和力量源泉,希望所有退休老教師們聚焦人脈、信息以及有效社會資源,為學校的六十周年校慶活動建良言、獻良策,為六十周年校慶活動添磚加瓦。
  • 六十甲子納音表
    甲子乙丑海裡金是什麼?
  • 薪火遞傳,甲子恆昌 | 祝龍華醫院六十歲生日快樂!
    薪火遞傳,甲子恆昌 | 祝龍華醫院六十歲生日快樂!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龍華醫院建院六十周年
  • 六十甲子背誦方法
    六十甲子生成順序,將幹支從甲和子的鋒頭開始相配,最後又歸結到癸和亥的數尾相接,正好六個輪迴,故稱六甲,其排列順序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