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衝調過程中,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小問題,讓新手爸媽們手忙腳亂。今天小編整理了奶粉衝調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針對掛壁、結塊、起泡、黑點、口味淡等五個方面簡單簡析一下。
奶粉掛壁
掛壁現象就是奶粉衝調之後,奶瓶壁上有一層粉質小顆粒,或是奶瓶內壁和瓶底粘著透明的小顆粒。
掛壁現象有奶粉本身的原因,奶粉中含有蛋白質和脂肪,這兩種物質不溶或微溶於水,或是幹法添加到奶粉中含量較高的活性物質,也會讓奶粉溶解慢或瓶底有黑點,這些都是正常的。衝調方式不對也會造成奶粉掛壁,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奶粉的溶解。
解決方法:掛壁是正常現象,但正確的衝調方式能減少掛壁,適宜的溫度、恰當的手法、合適的比例都能減輕掛壁現象。
奶粉結塊
日常生活裡,如果把奶粉放置在冰箱裡、空調風口處、陽光熱源處,都容易使奶粉受潮、受汙染,造成奶粉結塊。
如果結塊輕微,用勺子輕拍能被打散,味道上也沒有什麼變化,說明奶粉沒有問題。如果結塊大且堅硬,不能輕易打散,味道變臭,那可能是變質了,就不能再喝了。
解決方法:奶粉存放的地方要溫度適宜(室溫),不要放在冰箱或熱源處,奶粉勺要保持乾淨乾燥,平時喝完奶粉要做好密封措施,如果怕奶粉受潮,可以在奶粉中放置塊方糖來吸潮。
奶粉起泡
奶粉受本身粘度影響衝泡的時候容易起泡,其次,奶粉中的蛋白質也容易使衝泡的過程中起泡,少量起泡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最後,如果衝調方式不對,也會造成奶粉起泡。
少量起泡是正常現象,但大量起泡容易造成寶寶吐奶或腹脹,這時候就要考慮是不是自己衝調的方式出了問題。
解決辦法:選擇合適的水溫,常規奶瓶,衝調時別用勺子或筷子攪拌,用雙手手掌夾緊奶瓶水平方向來回滾搓,這樣就能避免起泡啦。
奶粉黑點
有些細心的父母有時會發現衝調好的奶粉上面會浮著幾顆黑褐色顆粒,也有的沉澱在奶瓶底部,顆粒微小,用手捏會變成粉末狀。
其實,這種顆粒叫「焦粒子」或"焦糊粉"。奶粉生產過程中有高溫乾燥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液態奶經過瞬間高溫,由液態乾燥成粉狀。瞬間高溫過程中,極少部分會在熱風中受熱時間稍長,導致一些乳糖和蛋白質發生「美拉德」反應,顏色就變黑了。
國家對奶粉中焦糊粉的含量是有規定的,偶爾看到奶瓶底部有較大黑色顆粒物質,很可能是焦糊粉集中到一起,引起了較強的視覺反應。這種黑點數量極微量,是正常的,不會影響嬰兒發育。
奶粉口味淡
配方奶粉中酪蛋白與乳清蛋白是按母乳中的比例添加乳清蛋白等調配而成,並非全部是鮮奶,口味淡是正常的,沒有添加蔗糖、白砂糖的配方奶粉不是很甜。
家長們不用擔心寶寶因為奶粉口味淡而不喜歡,寶寶的味覺很靈敏,可能家長覺得沒味道,寶寶還挺喜歡的呢。也不要往奶粉裡加糖、巧克力、米粉等食品,否則容易造成寶寶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