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由圈到城 三峽廣場商圈將大變樣(圖))
廣場
商圈「擴容·提質·上檔」規劃專題研究會議上了解到,三峽廣場的全面改造已經提上日程,有望一舉擺脫在五大商圈中面積最小、設施普遍陳舊、商業老化的舊面貌。「我們要完成從圈到城的轉變。」商圈負責人介紹,這次轉變不會是面積的單純疊加,而是發展理念的升級,將為沙區市民提供一座嶄新的文化之城。>
昨天,記者從沙坪垻區三峽廣場商圈「擴容·提質·上檔」規劃專題研究會議上了解到,三峽廣場的全面改造已經提上日程,有望一舉擺脫在五大商圈中面積最小、設施普遍陳舊、商業老化的舊面貌。「我們要完成從圈到城的轉變。」商圈負責人介紹,這次轉變不會是面積的單純疊加,而是發展理念的升級,將為沙區市民提供一座嶄新的文化之城。
發展滯緩 空間狹小成瓶頸
沙坪垻三峽廣場商圈是重慶主城區建設最早的商圈之一,而作為首批「中國特色商業街」,它曾是重慶的一張亮麗名片。然而,如今的三峽廣場商圈發展滯緩:交通擁堵、停車困難、環境惡化、商業業態檔次不高等問題凸顯。在重慶五大商圈中,三峽廣場用地規模僅74公頃,連觀音橋商圈的一半都不到,空間規模狹小成為了三峽廣場商圈的發展瓶頸。
而隨著成渝客運專線的建設,成渝一體化的加深,三峽廣場商圈已成為輻射西部區域的橋頭堡、面向渝西的重要客運門戶。
因此,給三峽廣場商圈來一次全面的擴容、提質、上檔勢在必行。2014年底,三峽廣場商圈委員會委託中國聯合工程公司,針對三峽廣場商圈的空間範圍擴容、產業體系、業態水準、交通組織及空間景觀品質等提質升級和將來總體發展局面的進階上檔進行了專題規劃。
完成從「圈」到「城」的轉變
按照規劃,商圈將東北至沙濱路,南至天梨路—天馬路—平頂山文化公園,西至內環快速路的用地作為擴容單位,總面積為831.70公頃,其中核心層級商圈面積為141.65公頃。
東北方向,以嘉陵江為界;西北方向,以內環快速路為界;西南方向,以天梨路、天馬路為界線;東南方向,以平頂山公園為研究界線。
規劃人員介紹,三峽廣場將藉此次擴容實現由「圈」到「城」的轉變,「包括休閒娛樂之城、新興產業之城、文化之城以及青春之城。」
在打造休閒娛樂之城方面,將重點對沙坪公園進行改造,營造成商圈中心綠肺,完善周邊的路網結構,增大沙坪公園與城市的接觸面;拆除圍牆,營造開放式綠肺公園,打造城市中央溼地。此外,還將在三峽核心商圈500米範圍內,5處位置修建新停車場,可提供停車位數千個。而三條下穿道的構建,也能有效解決擁堵問題。
三峽廣場將擴容。 本報記者 雷鍵 攝
作者:肖帆 張嶽燕
(來源: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