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之十八:教育強省山東,聊一聊2所地方師專成長為知名重點大學的更名成長之路!
山東是孔孟之道的發源地,是儒家文化的代表名片,位於山東曲阜的洙泗書院(中國最著名的書院之一),就是孔子修書講學的地方,特別是孔子周遊列國返回魯國在此並聚徒講學(師範),孔子及72弟子可以說就是古代師範的標杆樣板(培養出的全是大師級人物)。
山東現有48所本科院校,其中985/211計5所(其中哈工大威海/中國農大煙臺2所屬於異地辦學),省重點16所,27所省屬及地方普通本科,是典型的教育大省、強省。
在山東48所本科院校中,涉及師範背景的有約16所左右,現存還命名為師範大學的僅存2所(山東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師範學院1所(齊魯師範學院),其餘師範背景的不是合併就是更名脫帽師範。本期專題解讀青島師專和淄博師專的演變成長為知名重點大學的成功之路,堪稱經典的大學合併成長更名案例。
■青島大學
師範脫帽走合併之路最成功的當屬於青島師專,原本是青島一所的普通高等師範院校。於1993年傍大款式地抓住機遇攀上青島醫學院、青島大學、青島紡織工學院,以師範專科小弟的身份擠進合併組建的新青島大學,請總書記胡耀邦為新青島大學題寫校名。成功地由專科升格本科,由普通本科升格重點大學,現已成為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得以更好地發展,現在已有教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7個專業學位碩士(思想政治教育+歷史+語文+數學+英語+化學+物理)。
值得充分肯定的是,原青島師專的領導極具戰略眼光,思維前瞻,為青島師範更好地發展把儒家「舍與得」決策思想在實踐中應用得如此精準,把青島師專併入青島大學是一個光榮正確的決策,是一個以小博大、以弱升強的大學合併整合的經典案例。
青島大學現擁有8個博士後流動站,1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專業學位涵蓋18個培養領域。3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碩士專業學位類型23種(涵蓋81個培養領域)。
擁有國家重點學科2個,山東省重點學科20個。設有36個學院和醫學部,101個本科專業,在校生4.6萬人,涵蓋11個學科門類龐大規模的綜合性知名重點大學。
值得吐槽的是青島大學,佔盡山東及青島社會優質資源,大學的規模盤子是上去了,但高端學科水平卻下來了。但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慘不忍睹,競然沒有一個B級學科,其學科建設水平嚴重地與青島大學的血統、傳承、背景、身份、地位、規模、錄取分數等嚴重不匹配,嚴重地對不起青島父老鄉親!嚴重地對不起為來美麗青島,為上知名重點大學求學高分優質生源。
因此,大學還是要心無旁騖地做學問方是正途、才是王道!
■山東理工大學
淄博師專的成長更名之路較為漫長、曲折,從1951年創建,一直到1984年才更名為淄博師範專科學校,開始培養師範專科生(大專),在全國各地方更名為師範專科學院中算是相當晚的了,1978年地方師範開始培養專科生是主流,少數培養師範本科就是老牌師範院校了。
淄博教育學院創建更遲,於1981年才創建,1983年更名後與淄博師範專科合併。15年後的1998年,合併機遇來源原國家建築材料工業局所屬山東建築材料工業學院淄博分院為主,拉上淄博本地的淄博大學、淄博師範專科學校(淄博教育學院)、淄博市職工大學、淄博廣播電視大學等5所地方雜牌專科做大規模合併升格組建淄博學院,終於完成了專科升格本科之路,率先化蝶蛻變成為山東省第一所地方本科院校。2001年再收納淄博市農業工程學校(中專)併入淄博學院。
更大的合併升格機遇來自於同處淄博的我國農機行業的骨幹本科院校山東農業機械化學院後更名為山東工程學院,其自身發展壯大向多學科、多門類拓展的需求強烈,找上當地的淄博學院合夥共同進步、共同發展。而淄博學院切實需要藉助山東工程學院由地方院校演變成省屬重點院校,雙方聯姻匹配成功,各得所需,可以說淄博學院嫁了個有權有勢的好老公。
憑藉山東工程學院部省共建的資源優勢,在山東省和淄博市的支持下雙管齊下,2002年教育部批准山東工程學院與淄博學院合併更名為山東理工大學。到此兩校雙贏,共同進步,獲得極品校名「山東理工大學」的更名,晉升成省重點大學,取得更多的政策資源,知名度、影響力、錄取分數等也同步攀升。
至此,一所1984才開始培養專科生的淄博師專,經過3輪的合併重組整合,歷時18年的漫長曲折徵途,終於完成醜小鴨到白天鵝的華麗轉身,堪稱地方師專變省重點大學的經典案例。
現在該校擁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2個B-級,1個C+級,2個C級共5個學科上榜。當然是以原山東工程學院為主的實力底子,原淄博學院是沒有此學科實力的,但能享受到合併資源共享的成果。
現山東理工大學設有26個學院,20個校級研究院,涵蓋9個學科門類,開設69個本科專業,在校生3.4餘萬人,研究生3700餘人,這其中也就有原淄博學院併入的重大貢獻。
來一統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