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派記者 陳亮
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據廣東省衛生健康委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廣東省15歲以上成人吸菸率為26.48%,吸菸人數為2373.75萬。公共區域室內吸菸現象仍然存在,二手菸影響仍較為廣泛,控煙形勢不容樂觀。
儘管控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控煙工作仍然任重道遠。廣州市的控煙條例早已實施多年,但據調查,認為效果不明顯和沒有效果的人佔到七成以上。
根據2019年全省控煙暗訪調查顯示,室內吸菸的行為還較為普遍。這既是因為很多菸民缺乏自覺性,也是因為控煙工作人手、經費不足,控煙執法取證難、處罰難。據筆者觀察,室內吸菸者的逍遙自得,也源於人們選擇性的沉默。
公共場所室內應設立明顯的禁菸標誌
以辦公場所為例,違規吸菸的現象長期無人勸阻。有些單位的領導就是老菸民,在辦公室肆意吞雲吐霧,其他人也跟著抽起來,辦公環境烏煙瘴氣。抽菸者如果是業務骨幹或中層以上幹部,單位領導、企業管理者即便沒有「同流合汙」,也通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成全了少部分資深菸民,卻委屈了大部分守法公民。人們每天所處時間最長的恰是辦公場所,由此,暴露在二手菸毒害的時間也最長。通常,大多數人礙於情面和受限於職場關係,吃了多年辦公室二手菸還是敢怒不敢言。單位控煙工作不得力,自己也不能打控煙協會的電話反映,畢竟對單位罰款損害的是集體利益和單位聲譽。深受其害的員工無力保障自己的健康權益,無法伸張自己的正當權利,真是欲哭無淚、投訴無門!長此以往,除了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心理健康、人際關係。
辦公場所等地點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也往往屬於執法盲區。在這些地方,室內禁菸的標誌形同虛設,控煙條例淪為一紙空文。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利於一個單位、企業構建遵章守紀的制度文化。因此,辦公場合的禁菸工作顯得尤其重要、迫切。
當下,不但要加大對辦公場所暗訪巡查的頻率,也要相應提高處罰力度。時至今日,50元的罰款金額可謂是「白菜價」,無法觸及受罰者的痛覺。考慮到城鄉差異,或可實施分檔處罰,在郊區以宣傳引導為主,在城區的辦公場所等地方則大刀闊斧,罰到「肉痛」。
辦公室禁菸工作不能指望吸菸者的覺悟,單位、企業的領導者更需率先垂範,並對違規吸菸行為主動制止、加強監管,對員工健康負起責任。與此同時,還需提高公眾參與度,發動更多的志願者參與控煙工作中來。在餐飲等公共場所發現吸菸行為要「群起而攻之」,在辦公場所更要從噤若寒蟬變為勇於直言!希望我們不用再過「無言日」,儘早迎來真正的「無菸日」。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陳倩 實習生何芷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