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口水閘施工現場。(福州水務平潭引水開發有限公司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春節臨近,福州城年味漸濃,置辦年貨和從外地歸家的市民給大街小巷增添了幾許熱鬧。在福建省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簡稱「一閘三線」)工程(福州段)施工現場,這樣的「熱鬧」更是隨處可見。隧洞內、山坡邊,大型機械一刻不停,施工人員幹勁十足,讓工地的年味更顯特殊。
作為國務院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我省最大的水利基礎設施工程,「一閘三線」工程建設備受期待。目前項目已轉入全面建設階段,緊盯2021年底通水長樂、平潭的目標,福州水務平潭引水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水務平潭引水」)正加速奔跑。
熱火朝天 多點施工不停歇
「2018年是項目的全線開工年,為搶抓進度,大家都拼了!」福州水務平潭引水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範曉輝說。
在工程的主水源——大樟溪莒口水閘施工現場,重力壩立模、閘室混凝土墊層等施工有條不紊,作為樞紐水閘和工程的控制性節點,這裡每天都有60多名一線施工及管理人員時刻堅守。
在工程6個土建標段的55個作業面,水系施工中「大顯神通」的「捲地毯」攻堅模式被「搬」來現場。十八重溪、玉林等支洞內,工人們有的手持鋼釺進行「敲幫問頂」,這個每次進洞前必不可少的排險「規定動作」;有的在調試風水管和鑽機,為打孔做最後準備;裝藥、爆破、清渣……雖然施工地點遍及閩侯、長樂、福清多地,但如火如荼的攻堅狀態,在各隧洞展現。
目前,「一閘三線」工程已完成主要招投標工作,進入全面建設階段,55個作業面施工均已全線展開,通過採用「捲地毯」工作法,一個個「硬骨頭」被順利拿下。
截至去年底,「一閘三線」6個標段的隧洞完成爆破掘進約22公裡;莒口水閘主體工程已完成部分混凝土墊層澆築。
「今年春節我們要過個真正的項目年!」該公司總經理助理楊郡武笑著說,為確保莒口攔河閘在明年下半年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春節期間該項目將有40餘名一線管理及施工人員堅守一線。「閘室底板製作、安裝、混凝土澆築,我們這個假期的任務可不少啊,得加班加點,保證5月汛期安全度汛。」
加速「解渴」「一閘三線」保供水
東進南下,福州向海。隨著濱海新城、福州新區的提速建設,福州的城市框架不斷向海舒展延伸。伴隨著開發建設及片區人口的不斷增長,閩江口城市經濟圈面臨的水資源問題頗為嚴峻。
「一閘三線」工程,便是幸福之城、「大福州」建設及平潭綜合實驗區城市群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有力支撐。該項目的建設,對解決城市群供水安全、優化我省水資源配置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據了解,福建省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包括「一閘三線(1座樞紐水閘、3條引輸水線路)」:一閘即大樟溪莒口水閘,是工程的主水源;北線從閩江竹岐段引水至大樟溪莒口水閘,補充莒口水閘枯水期的水量;中線從莒口水閘至閩侯三溪口水庫、青口,然後到達長樂;南線從莒口水閘至福清東張水庫、平潭三十六腳湖。
為加快補齊水利基礎設施短板,福州市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及福建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7家單位共同組建福州水務平潭引水開發有限公司,作為項目業主單位,全面扛起「一閘三線」工程建設大旗。
這條重要的輸水「生命線」全長約181公裡,其中福州段線路長約168公裡。通水後,項目年平均供水量將達7.89億立方米,綿延的輸水管線,將對福清市、長樂市、福州市南港片區(含城門受水點、青口受水點、南通(南嶼)受水點)及平潭綜合實驗區輸水,總受益人口達580萬,可解決平潭及閩江口南岸城市群的缺水問題,呵護地區水安全。
打造精品
衝刺「拔釘」保質量
要把大樟溪的清澈水源,通過100多公裡的長距離「運輸」,安全抵達各輸水地,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從動建伊始,打造「精品」與「優質」兼備的一流工程,就是全體水務平潭引水人的攻堅目標。「質量安全是項目的生命,我們要把『一閘三線』工程打造成水利項目的標杆工程。」該公司總工程師黃智剛表示。
為做好質量安全「考題」,「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工作體系已在現場全面搭建,除檢查巡查、第三方檢測、平行檢測、例會制度等常規舉措,對施工現場和質量安全相關的方方面面全面「盯梢」。還通過「三冊一平臺」(「三冊」即《安全管理制度手冊》《安全風險管控技術手冊》及《現場安全文明設施標準化手冊》,「一平臺」指工程質量檢測管理信息平)措施,從每個環節打造精品工程。
據了解,該公司「一平臺」的應用,在我省重大水利工程中尚屬首創。該平臺功能高度集成、數據實時採集統一管理,通過構建從樣品委託、設備自動試驗、數據自動採集、試驗處理、報告審核、報告管理的全流程管理,規範檢測人員的操作行為。
「改變了以往各隧洞或工作場面單獨監管的模式,把工程參建責任各方質量行為納入統一監管,對現場多維度、全方位管控。」黃智剛說。
「網際網路+」模式的創新運用,給「一閘三線」建設上了一道「緊箍咒」,聚焦早竣工、早運行、早見效的目標,一場場「拔釘」行動也隨即展開。
徵地拆遷是擺在項目面前的最大難題,範圍廣、規模大、任務重,總面積達8400畝。最難的是6800畝的「三線」支洞口徵地,涉及6個縣市區,地面眾多構築物、青苗和地下的複雜管線,都得「拿下」。
工作能早則早、措施能快則快。水務平潭引水精兵集結,各屬地政府、各相關部門及有關鄉鎮齊齊動員,展開了一場場高效攻堅。
在地處福清的土建第五標段,大真線15.6公裡管廊段內,需同時鋪設「一閘三線」直徑2.8米的管道和龍高支線改擴建工程3種不同管徑的管道,以適應龍高支線該段流量變化大的實際情況。
面對地面及地下的複雜情況,福清市政府、福清市北水南調平潭引水工程指揮部及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多次踏勘現場、優化方案,目前,涉及六大類管線及131處障礙物的徵遷正穩步推進。
「2018年是項目全面建設年,破解了不少『頑疾』,也完成了年度任務。」範曉輝說,今年是提速目標能否完成的關鍵年,瞄準2021年底通水長樂、平潭的目標,這場必須打贏的「攻堅戰」還將持續提速。
加快前期用林、用地手續辦理,掃清審批障礙;倒排工期,層層落實責任,緊盯關鍵環節……伴著陣陣攻堅號角,「一閘三線」的衝刺腳步正全力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