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徑光學元件瞬態波前檢測

2021-02-18 光行天下

摘要:為瞬態測量大口徑光學元件波前,提出一種基於斜入射結構的近紅外反射式錯位點衍射幹涉原理的Φ400mm瞬態波前檢測方法。該方案將待測光分成兩束互相錯位的參考光與測試光,從而在幹涉圖中引入高線性載頻,採集到對比度良好的幹涉圖後,利用傅立葉變換相位解調法從單幅幹涉圖中提取待測波前相位,實現瞬態波前動態測量。實驗光路總長近20m,極易受氣流的影響,且由於氣流幹擾隨時間變化,該系統本身可以看作是大口徑光學元件瞬態波前發生與檢測裝置。測試結果與SID4波前傳感器比較,波前均方根(RMS)小於1/50λ,可知所提方法可以實現大口徑瞬態波前的高解析度與高精度檢測。

關鍵詞:光學測量;點衍射幹涉儀;大口徑;瞬態波前

1.引言

近年來,將點衍射幹涉方法用於大口徑瞬態波前檢測已經成為波前檢測的一項熱門技術,尤其在天文光學、視光學以及慣性約束聚變(inertialconfinementfusion,ICF)等領域[1],由於點衍射幹涉法具有精度高、結構簡單、抗幹擾能力強且測試精度不受參考平面影響等眾多優點,在檢測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主流的波前測量方法為夏克-哈特曼傳感器法和幹涉法,夏克-哈特曼傳感器法是基於子孔徑或者微透鏡陣列在不同波前傾斜下的不同位置進行波前檢測,適用於大動態範圍內的測量,但子孔徑拼接法拼接難度大,微透鏡陣列法精度受制於加工水平,測得面型精度低於幹涉法[2-3]。幹涉法波前檢測主要分為橫向剪切法和點衍射幹涉法,剪切法提取幹涉圖中波前梯度,通過重建算法恢復待測波面,若要實現高精度以及高解析度的要求,剪切幹涉儀尺寸需很大且重建算法複雜[4-5]。點衍射幹涉法同樣通過解調幹涉圖的方式恢復待測波面,不同於剪切法,點衍射幹涉法精度不受參考面型制約,恢復的是波面本身而非波面梯度。21世紀以來,關于波前檢測的研究發展迅速。2004年,Millerd等[6]通過在點衍射幹涉儀中加入微透鏡陣列和偏振點衍射板獲得四幅相移幹涉圖進而提出了一種瞬態波前檢測方法。2006年,Neal和Wyant[7]在文章中提出用於點衍射幹涉系統的雙折射針孔板,這也是一種利用偏振的方法就參考波面與待測波面分開的方法。2007年,北京理工大學劉克[8]提出相移式點衍射幹涉儀,通過光柵移動來實現時間移相,2012年,杜永兆等[9]構建了一種環形共光路的點衍射幹涉系統,並利用傅立葉變換法解調待測波面相位信息。2013年,白福忠等[10-11]根據馬赫-曾德爾幹涉法提出了適用於自適應光學領域的同步相移點衍射幹涉法。2014年南京理工大學的李金鵬、陳磊等[12]將其運用於大口徑瞬態波前測量上。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近紅外反射式錯位點衍射幹涉原理的Φ400mm大口徑瞬態波前檢測方法,為了滿足大口徑瞬態波前檢測高解析度高精度的要求,利用反射錯位的方法使參考球面波與測試球面波產生橫向錯位,從而在幹涉圖中引入高線性載頻,所得幹涉圖利用傅立葉變換相位解調法[13-15],直接從中恢復波前分布,實現瞬態波前的動態測量。

圖1.反射式錯位點衍射幹涉儀原理圖 

2.理論推導

反射式錯位點衍射幹涉儀的波前檢測原理如圖1所示。待測波前與點衍射板成θ角入射到其前表面狹縫上,一部分光被直接反射作為待測光,另一部分光透過狹縫經後表面鍍增反膜的部分反射至前表面針孔處,經針孔衍射產生理想球面波作為參考光,兩束光在CCD靶面處形成幹涉,成像透鏡對出瞳位置成像。由於兩束光波在橫向上的錯位,從而引入了高線性載頻。調整入射角θ在幹涉圖中引入儘可能接近於奈奎斯特頻率而不高於其線性載頻。如圖1所示,O'、P'分別是O和針孔的共軛點,以O'點為坐標原點建立坐標系,將待測波前記作CCD靶面處的波前表達式記為WA(x,y),則待測光的復振幅:

(1)

式中:t1是狹縫所鍍薄膜的折射率,A是入射波面的振幅,l'是成像透鏡到CCD靶面的距離,-z'是成像鏡頭到共軛點O'的距離,k=2π/λ,λ是入射光波長,rT(x',y')是待測波面在CCD靶面內(x',y')處的曲率半徑

(2)

同樣,參考光的復振幅可表示為

(3)

.

3.實驗結果


根據圖2(a)光路搭建測試光路如圖2(b)所示。工作波長1313nm的近紅外光纖光源作為點光源通過空間濾波器產生標準球面波,經擴束後透過分束器入射到直徑400mm,F數10的離軸拋物鏡上,離軸拋物鏡實現會聚波面與準直波面的轉換,準直光束入射到反射平面鏡後反射回到離軸拋物鏡再次轉換為會聚光束,形成的待測光束經分光鏡反射進入幹涉儀中,一部分在狹縫處直接反射形成待測波面,另一部進入針孔後衍射形成標準球面波作為參考波前,與待測波前進行幹涉,形成的線性載頻幹涉圖經成像透鏡被CCD採集。實驗光路總長近20m,極易受氣流的影響,且由於氣流幹擾隨時間變化,該系統本身可以看作是大口徑光學元件瞬態波前發生與檢測裝置。

2.光路示意圖。(a) 測試光路圖;

2.光路示意圖。(b) 實際搭建光路圖

.

鑑於篇幅,本次推送僅為節選(光電工程 DOI: 10.12086/oee.2018.170536),全文內容請訪問:http://www.opticsky.cn/read-htm-tid-132903.html(複製連結到瀏覽器打開)下載PDF全文內容。

+ 掃一掃,關注光行天下公眾號,目前已有1.42萬人關注!+

廣告合作:QQ 9652202 微信號 cyqdesign

光行天下QQ群:23899225,歡迎加入!

光行天下:http://www.opticsky.cn

人才天下:http://hr.opticsky.cn

團購天下:http://tuan.opticsky.cn

相關焦點

  • 光學元件的操作及清潔指南
    出於這種考慮,我們建議您在清潔光學元件前完整地閱讀本文。如果您所使用的光學元件或其所屬類別沒有在本文中提到,請聯繫光學元件製造商諮詢處理和清潔方法。處理通過使用合適的處理技術,可以減少清潔光學元件的次數,並提高它們的使用壽命。請在乾淨,溫度受控制的環境中打開光學元件。
  • 我國成功研製世界最大口徑單體碳化矽反射鏡
    這是公開報導的世界上最大口徑碳化矽單體反射鏡,標誌我國光學系統製造能力躋身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大口徑光電裝備跨越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4米口徑高精度碳化矽非球面反射鏡 張譯心攝/光明圖片大口徑高精度非球面光學反射鏡是高解析度空間對地觀測、深空探測和天文觀測系統的核心元件,其製造技術水平對一個國家的國防安全、國民經濟建設、基礎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衡量一個國家高性能光學系統研製水平的重要標誌。
  • 金剛石光學窗口相關元件的研究進展
    本文將以 X 射線、深紫外到微波範圍內不同波段對應的不同種類的光學元件應用為基礎, 對近年來國內外發展起來的金剛石光學元件的種類、製備與加工進行綜述, 總結了光學窗口元件的研究現狀, 並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
  • 長焦距復消色光學系統的設計
    關鍵詞:光學設計;長焦距;復消色;特殊玻璃大口徑、長焦距光學系統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既可以作為小口徑低等級平行光管和其他無限共軛成像光學系統校調和像質檢測的測量基準,也可以作為望遠系統在空間光通信系統中進行通信光優質傳輸和對準光束,以保證成像質量。
  • 一種折反射系統的光學設計
    在實際應用中,大口徑非球面反射鏡的加工、檢測和安裝困難制約了其應用。 為減小大口徑非球面反射鏡在工程上的難度,可將表面類型設計為球面。同時設計了一個校正組件,使自由變量的數量足夠多,通過優化提高圖像質量。這就是折反射系統。根據校正組件與反射鏡的位置關係,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前校正組件;另一種是後校正組件。根據像差理論,校正組件越接近像差產生的位置,越容易消除像差。
  • 簡明光學原理:製作衍射光學元件的主要技術——「雷射直寫」
    雷射直寫製作衍射光學元件(DOE)是把計算機控制與微細加工技術相結合,為DOE設計和製作的方法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製作精度可以達到亞微米量級。雷射直寫技術主要用於製作平面計算全圖、掩模、微透鏡、微透鏡陣列、Fresnel微透鏡、Fresnel波帶板、連續位相浮雕的閃耀光學元件等,製作工藝己經逐漸成熟。
  • 光電所結構光技術實現自由曲面的高精度面形檢測
    相較傳統球面及非球面而言,光學自由曲面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設計自由度更大,變量個數多,表面自由度變化大,結構靈活,可以突破傳統光學元器件的限制,校正幾乎所有像差,有效提高系統性能的同時簡化系統結構,減少光學元件數量,減小光學系統體積和重量,滿足現代光學系統小型化高性能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光學應用|加工光學元件與牛頓環原理
    在加工光學元件時,廣泛採用牛頓環的原理來檢查平面或曲面的面型準確度。當平行單色光垂直入射於凸透鏡的平表面時。
  • 光學加工技術
    大口徑平面鏡光學加工技術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投資公司奧普光電加工完成BZPMJ700標準平面鏡,面型精度PV為0.187λ、rms為0.018λ、power為0.003λ,這標誌著奧普公司在大口徑平面鏡光學加工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該BZPMJ700標準平面鏡由平面反射鏡和精密二維支撐架兩部分組成。
  • 成都光電所自適應光學技術研究創新成果豐碩
    因此無止境地追求高分辨力是天文學家和光學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標。 從理論上講,望遠鏡口徑越大,其分辨力越高。伽利略望遠鏡口徑只有5釐米,其後數百年間,人們建造了越來越大的望遠鏡,特別是20世紀中葉以來,一些發達國家紛紛斥巨資競相研製大型光學天文望遠鏡,迄今最大的口徑已達11米。隨著望遠鏡口徑的增大,分辨能力本應更高。
  • 光學行業軍民領域的應用及前景展望(附報告目錄)
    (1)空間科學探索在空間光學領域利用光學設備對空間和地球進行觀測與研究,包括空間天文觀測、深空探測和對地探測等,其使用的空間光學系統正向著大口徑、長焦距、大視場、多光譜、高測量精度、輕量化等方向發展。其中,大口徑光電裝備決定了人類空間觀測能力的極限,可展開光學成像技術、薄膜反射鏡成像技術、衍射望遠鏡成像技術等新技術的研究則提升了光學系統的空間解析度,促進大口徑、大視場光學系統不斷突破。可見光、微光、紅外、紫外等多光譜技術適應了全天時精密觀測需求。
  • 榮獲諾貝爾殊榮 大CCD感光元件相機推薦
    今天的主角是CCD感光元件,眾所周知,CCD的尺寸越大,所接受的信息越多,成像也就相對的更加出色。下面我們就向大家介紹幾款大CCD感光元件的數位相機產品。1/1.63英寸的CCD感光元件,24mm的超廣角變焦鏡頭,具備光學防抖和追蹤對焦功能,使用一塊3.0英寸共46萬像素的液晶屏,顯示效果非常出色,是一款名副其實的便攜機性能之王。
  • 培訓課程 | 微光學元件核心技術
    全球AR光波導技術領導者Digilens波導結構相關報告:《AR/VR/MR光學元件和顯示器-2020版》汽車也將從微光學元件的發展中從獲益,主要有兩大類典型應用:一類是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中的雷射雷達(LiDAR),涉及MEMS微鏡、光學相控陣(OPA)晶片和矽基液晶(LCOS)等光束操縱元件,目前基於MEMS微鏡的雷射雷達有望率先落地量產;另一類是自適應前照明系統(AFLS),通過數字微鏡器件(DMD)等光學元件幫助車輛針對道路狀況和迎面駛來的車輛調整照射光束從而提高安全性。
  • 什麼是光學薄膜?
    光學薄膜是一類重要的光學元件,它廣泛地應用於現代光學、光電子學、光學工程以及其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它不僅能改善系統性能(如減反、濾波),而且是滿足設計目標的必要手段。光學薄膜可分光透射,分光反射,分光吸收以及改變光的偏振狀態或相位,用作各種反射膜,增透膜和幹涉濾光片,它們賦予光學元件各種使用性能,對光學儀器的質量起著重要或決定性的作用。科學家曾經預言,21世紀是光子世紀。
  • 【大會徵文】2021年國際先進光學製造青年科學家論壇
    、光學製造、光學檢測、光學裝調,突出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新方法、新思路、新概念,實現金屬光學、紅外自由曲面、模具鋼的加工,獲得磁流變、離子束、液體噴射、數控研磨拋光、自由曲面的新表徵,提出檢測新方法,以及加工方法和裝配方法的新概念。
  • ...重點企業巡禮」長春長光智歐科技有限公司:讓更多高端光學儀器...
    長光智歐,用厚重的技術積澱創造出了高端光學儀器的嶄新高度。專。自成立以來,長光智歐聚焦高端顯微物鏡和金屬基光學系統產業化,專注光電儀器研發與生產,致力於突破我國在生物科技、集成電路製造檢測等領域急需的高速、高精度光學在線檢測技術。
  • 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博導多光譜成像探測與信息融合 光學工程6徐抒巖博導空間大口徑光學望遠鏡 光學工程7喬彥峰博導光學工程76閆鋒碩導光學系統檢測 光學工程77王旭碩導先進光學系統加工及檢測,大口徑非球面磁流變及等離子體加工 光學工程
  • 海洋光學將光譜檢測推向新高度
    但對於科研項目,研究員所探索的都是前沿未知的領域,其檢測需求是永遠超前於儀器廠商產品的。海洋光學所開發的是一套完整的檢測工具箱,提供給用戶的是光譜檢測的一種方法,科研人員可以根據項目需求選擇不同的組件,搭建全新的檢測系統來完成科研項目的探索,這就是海洋光學服務的理念。走向4.0時代的光纖光譜儀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的應用,對檢測領域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低溫光學系統設計中4個關鍵技術及應用介紹
    因此要想提高紅外探測系統的探測靈敏度,就必須降低探測儀器的光學系統和視場內儀器本身元器件的輻射強度,採用紅外低溫光學系統是目前最主要的方法。低溫光學系統從20世紀70年代末問世以來,在目標空間紅外探測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系統製冷溫度從液氮溫度(77K)降低到液氦溫度(2K),探測波長擴展到十幾甚至幾十微米,光學系統的口徑小到10cm量級,大至1m左右的都有。
  • 光電轉換的關鍵元件:光電傳感器有哪些特點?
    光電傳感器(英文名稱為photoelectric sensor/micro sensor)是各種光電檢測系統中實現光電轉換的關鍵元件,它首先將被測量的變化以光信號的變化來表示,然後將光信號進一步轉換成電信號以完成傳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