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徵文】2021年國際先進光學製造青年科學家論壇

2021-02-15 光學工程

      本專題擬反映大尺寸光學反射鏡與望遠鏡技術及裝備的最新進展,重點包括但不限於:科學目標觀測與光學工程技術、大型輕量化光學反射鏡優化設計、先進光學與結構材料、高精度高穩定性反射鏡及結構支撐技術、拼接式合成孔徑光學系統測量與調控技術、大型光電儀器一體化設計、主動光學與自適應光學技術、巨型跟蹤結構及其高精度穩定控制技術、空間望遠鏡天地一致性技術、大型光電儀器精密裝配技術、複雜光學元件及系統試驗/測試與計量技術。

主席:

薛棟林(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範   斌(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程序委員會:

王   偉(復旦大學)

王   煒(中科院國家天文臺)

袁   群(南京理工大學)

劉海濤(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張軍平(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王   虎(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王永剛(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楊繼興(天津津航技術物理研究所)

樊延超(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本專題擬反映超精密光學製造裝備、製造技術手段及工藝方法的最新進展,重點包括但不限於:超精密車、銑、磨、拋等工藝,雷射加工,特種加工,新型微納加工,模壓及注塑成型,微納壓印,增減材複合工藝,多能場輔助加工,刀具設計及製造,刀具磨損,加工誤差診斷與優化,加工路徑規劃及優化,工藝鏈過程建模與仿真、材料去除機理,有限元和分子動力學分析,振動控制,表面全頻段誤差分析及控制,加工精度保持及可靠性,加工檢測一體化,工具機核心功能器件(高性能電機、主軸、光柵尺、運動控制器、導軌、轉臺等),超精密加工系統及模組,精密加工關鍵算法及軟體等。

主席:

孔令豹(復旦大學)

宗文俊(哈爾濱工業大學)

魏朝陽(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程序委員會:

馬   臻(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彭小強(國防科技大學)

王振忠(廈門大學)

陽   紅(中物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

尤芳怡(華僑大學)

朱吳樂(浙江大學)

朱志偉(南京理工大學)

萬嵩林(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張雲飛(中物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

      本專題擬反映光學測試、測量技術及儀器設備的最新進展,重點包括但不限於:光學測試和測量基標準、計量與在線數字校準、先進光學製造過程中的測量問題、光學元件幾何參數和物理特性測量方法、光學測量系統中關鍵光學器件研製、基於光學器件(光柵、光纖等)的測試測量技術、微納製造中的先進測量方法、宏微觀測量技術、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測量、精密和超精密測量的現代光學技術和儀器、光學測量中的數據處理方法、新型光學測試測量原理、新型光學測量儀器與設備、新型儀器理論與設計方法、微納米測試與計量方法、極大極小尺寸光學測量方法、視覺測量技術等。

主席:

陸振剛(哈爾濱工業大學)

楊樹明(西安交通大學)

李文昊(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程序委員會:

顧天奇(福州大學)

任明俊(上海交通大學)

張效棟(天津大學)

談宜東(清華大學)

陳修國(華中科技大學)

虞益挺(西北工業大學)

胡鵬程(哈爾濱工業大學)

單明廣(哈爾濱工程大學)

王   允(北京理工大學)

胡   搖(北京理工大學)

張文喜(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沈   華(南京理工大學)

吳冠豪(清華大學)

      本專題擬反映新體制、概念、設計、工藝和方法的最新進展,重點包括但不限於:新的光學設計、光學製造、光學檢測、光學裝調,突出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新方法、新思路、新概念,實現金屬光學、紅外自由曲面、模具鋼的加工,獲得磁流變、離子束、液體噴射、數控研磨拋光、自由曲面的新表徵,提出檢測新方法,以及加工方法和裝配方法的新概念。

主席:

薛常喜(長春理工大學)

張雲龍(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

徐   亮(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程序委員會:

吳仍茂(浙江大學)

張   誠(華中科技大學)

王學文(武漢理工大學)

白   楊(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趙宏超(中山大學)

閆力松(華中科技大學)

解   濱(蘇州大學)

陳   磊(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

王   晶(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

張   峰(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

楊   超(長春理工大學)

      本專題擬反映超分辨製造技術及裝備的最新進展,重點包括但不限於:超分辨製造新機理與新方法,表面等離子體光刻及裝備,超分辨增材製造技術與裝備,亞波長結構製造技術,超分辨雷射直寫光刻及裝備,納米壓印技術及裝備,原子光刻及應用,掃描探針直寫及裝備,雷射掃描全息光刻,先進位程工藝,新材料及應用,近場光學檢測技術,納米及亞納米精度檢焦及對準技術等。

主席:

高   平(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徐   挺(南京大學)

王   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程序委員會:

嶽偉生(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甘棕松(華中科技大學)

周   銳(廈門大學)

鄧   曉(同濟大學)

徐宗偉(天津大學)

趙   俊(上海高等研究院)

      本專題擬反映極端製造技術及裝備的最新進展,重點包括但不限於:極端尺度(極大/極小/跨尺度)光學自由曲面及微結構控形控性超精密加工技術,能場輔助難加工材料極端製造技術,原子級超光滑表面極端製造技術,高性能元件極端服役性能測試及評價技術,高/超高應變率切削磨削加工技術與裝備等。

主席:

郭   江(大連理工大學)

周天豐(北京理工大學)

崔海龍(中物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

龔   峰(深圳大學)

程序委員會:

李亞國(成都精密光學工程研究中心)

楊   高(深圳大學)

張志宇(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張建國(華中科技大學)

王   超(中物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

谷   巖(長春工業大學)

廖德峰(中物院雷射聚變研究中心)

鄧   輝(南方科技大學)

姚   鵬(山東大學)

      本主題旨在反映新型製造技術、工藝和方法的最新發展,包括但不限於:新型納米拋光技術、超表面/超構材料設計製造、先進束能拋光、特種材料加工技術等;先進的表面處理技術;新型加工裝備、工具的設計開發,新型超硬材料刀具;製造工藝鏈的設計與優化、系統設計與仿真等。

主席:

徐學科(上海恆益光學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戴   博(上海理工大學)

陳俊雲(燕山大學)

程序委員會:

魯豔軍(深圳大學)

石   峰(國防科技大學)

王紹凱(哈爾濱工業大學)

熊   濤(湖北久之洋紅外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劉   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蘇   星(中物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

方媛媛(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本專題擬反映光學薄膜設計、製備與表徵技術的最新進展和重大項目領域的應用成效,重點包括但不限於:涵蓋從X射線到遠紅外光學譜段的新型光學薄膜材料,光學薄膜材料性能調控的新進展;以X射線、雷射和紅外典型光學譜段為代表的高性能光學薄膜設計與製造技術、多維功能表面薄膜設計與製備技術、多功能光學薄膜設計與製備技術(光、熱、力、電);面向應用需求的薄膜性能測試技術,如超寬譜段光學常數表徵技術、低損耗光學薄膜性能測試技術、特種環境光學薄膜性能評估與測試方法等;光學薄膜製造設備與檢測儀器的最新進展等。

主席:

劉華松(天津津航技術物理研究所)

程鑫彬(同濟大學)

程序委員會:

沈偉東(浙江大學)

張錦龍(同濟大學)

王   利(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唐乾隆(江蘇北方湖光光電有限公司)

王笑夷(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李   剛(中科院大連化學與物理研究所)

段微波(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本專題擬反映柔性材料與器件的最新進展,重點包括但不限於:柔性材料性能研究與器件製備,包括柔性材料的力學和光學性能分析、柔性器件光學結構設計、製備所應用的微納加工技術以及多材料多組件器件製備、系統集成等;柔性材料與器件的功能化應用,如柔性顯示(人工晶體)、光子電路、 生物系統、傳感器(應變、溫度、生物化學分子等)、能量採集器、寬波段可調隱身裝置和納米成像超透鏡等柔性光學器件在傳感、光互連、光場調控等領域的應用與性能分析。

主席:

冀世軍(吉林大學)

胡珊珊(廣西大學)

樊   成(蘇州大學)

程序委員會:

王懋露(哈爾濱工業大學)

張新戈(吉林大學)

王   華(太原理工大學)

王東方(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袁志山(廣東工業大學)

王可軍(蘇州大學)

      本專題擬反映光學製造及裝備中的光學系統集成的最新進展,重點包括但不限於:空間複雜焦面拼接與配準測試技術、複合光路高精度定心與裝調測試技術、立體測繪相機系統集成與測試技術、內方位元素與畸變測試技術、低溫光學裝調與性能評價技術、紅外光學系統裝調與性能評價技術、雷射跟蹤系統裝調與性能評價技術、精密光譜儀高精密裝調與檢測技術、大口徑光學系統裝調測試技術、計算機輔助裝調技術、無應力膠合及無應力裝配技術、原位檢測技術、高精度定位及多自由度裝調技術、基於頻率組分的光學面形評價技術、波前探測技術、高功率雷射系統裝調技術。

主席:

張繼友(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吳雪峰(哈爾濱理工大學)

沈正祥(同濟大學)

程序委員會:

章   明(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董志超(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杜國軍(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趙成強(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雲   宇(中國久遠高新技術裝備有限公司)

王海濤(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

畢   勇(中科院南京天文儀器有限公司)

徐   松(上海航天控制技術研究所)

      本專題擬反映用於圖像傳感器和探測器的光電材料與器件領域的最新進展,重點包括但不限於:光電材料和器件的生長、特性表徵和建模,X射線、紫外、可見光、近紅外、短波紅外、中波紅外、長波紅外、甚長波紅外等譜段的光電探測器設計與製造,光電探測器的讀出電路與低溫電子學,數位化焦平面,智能化焦平面,光電集成微系統,光電探測器的環境適應性與可靠性。

主席:

陳瑞明(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王少偉(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程序委員會:

胡偉達(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王建祿(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周   鵬(復旦大學)

徐江濤(天津大學)

汪   萊(清華大學)

魯文高(北京大學)

劉力源(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

韓立鏹(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本專題擬反映光流控制造技術及其應用的最新進展,結合了光學製造和微流控技術,重點包括但不限於:探討利用微流控技術製造各種光學元器件的研究進展,以及利用不同光學製造技術製備微流控晶片的研究進展。分析光流控元器件及系統的特點和優勢,展示光流控技術在光學檢測、生物醫學、化學分析、即時檢測中的應用。旨在利用這些新技術為下一代生化分析、醫學檢測、環境監測等精密光學系統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主席:

張大偉(上海理工大學)

楊   奕(武漢大學)

程序委員會:

姜學松(上海交通大學)

水玲玲(華南理工大學)

王光輝(南京大學)

龔   元(電子科技大學)

巫建東(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本專題擬反映智能製造共性技術及裝備的最新研究和進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手段,貫穿光學設計、製造、生產、裝備等各環節,具有信息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等功能的光學智能製造裝備或系統載體,重點包括但不限於:智能製造概念與新模式,數字孿生與虛擬實境,智能裝備設計,智造傳感技術,加工過程智能監控技術,結構性/非結構性共融大資料庫技術,製造大數據處理與特徵融合,深度學習與人工智慧,智能評價與控制,物聯網與5G通訊的智造應用基礎等。

主席:

彭雲峰(廈門大學)

王   偉(電子科技大學)

王素娟(廣東工業大學)

程序委員會:

陳國達(浙江工業大學)

黃   鵬(深圳大學)

張國慶(深圳大學)

章少劍(南昌大學)

孫佔文(廣東工業大學)

      本專題重點研討先進光學技術在生物醫藥中的最新進展與應用。本專題將探討新型光學材料、光學器件、光譜與成像系統在生物醫藥中對應於各種應用場景的可行性與優勢。旨在促進應用和製造的雙向推進關係,使先進光學製造在生物醫學研究、醫藥檢測等各方面的進一步應用推廣,同時需求端反過來對先進光學製造提出進一步的改進需求。

主席:

馬   炯(復旦大學)

李   備(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程序委員會:

吳   翔(復旦大學)

李   輝(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斯   科(浙江大學)

穆全全(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相關焦點

  • 第四屆國際先進光學製造與檢測學術會議在成都召開
    11月18日至22日,第四屆國際先進光學製造與檢測學術會議(AOMATT2008)在成都召開。    本屆國際會議由中國光學學會(COS)、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IOE)和美國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聯合主辦,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承辦。
  • 第五屆全國高校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青年論壇 暨2019年國際經貿博士生論壇徵文通知
    本次青年論壇的徵稿對象是全國各高校、研究機構或智庫的教師和青年學者,博士生論壇的徵稿對象是在讀博士生和碩士研究生。博士生論壇要求論文作者至少要有一名博士或者碩士生,且論文由作者中的博士或者碩士生進行報告。2、徵文起止日。自本徵文通知發布之日起接受徵文,截稿日期為2019年3月10日24:00前;提交的論文必須是未在其它刊物或論文集上公開發表過的原創論文,採用中文或英文均可。
  • DCTUI邀您參加2019年浙江省「數字經濟」國際青年人才論壇!
    論壇時間:2019年11月13-14日論壇地點:中國 · 浙江 · 杭州為匯聚全球人才智力助推浙江高質量發展,促進「數字經濟」領域青年人才與浙江知名企事業單位之間的交流合作,浙江大學、之江實驗室、西湖大學和阿里達摩院將在第五屆世界浙商大會期間
  • 誠邀海內外英才參加2021年北京大學工程科學優秀青年人才國際論壇
    2017年,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及航空航天和製造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5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其中,力學為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A+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為A學科。為聚焦國內外學術前沿,開展多學科、跨領域的討論和交流,中心將於2021年2月4-5日召開「2021年北京大學工程科學優秀青年人才國際論壇」,藉此論壇之際,誠邀國內外英才加盟!
  • 華東政法大學與東吳大學 2021年「兩岸青年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論壇」徵文通知
    為促進海峽兩岸人文社會學科學生與青年學者的學術交流、拓寬我校研究生人文社科研究視野,我校與臺灣地區東吳大學自2014年起聯合創辦「兩岸青年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論壇」(以下簡稱「兩岸論壇」),迄今已舉辦七期。2021年,兩岸論壇以「社會生活中的秩序與活力」為主題,擬於2021年7月5日-7月6日線上舉行。
  • 儲能前沿交叉論壇│第34屆世界電動車大會專題徵文
    第三十四屆世界電動車大會暨展覽會(EVS34),將於2021年6月25日-28日在中國江蘇省南京市舉辦。EVS34將匯聚來自世界各地政府、企業和學術機構的領導和精英們共同探討在電動交通領域的前瞻性政策、先進技術及傑出市場成就。此次大會指導委員會主席邀請陳清泉院士擔任,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為歐陽明高院士,大會組織委員會主席為孫逢春院士;活動安排豐富多彩,將包括一個展覽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展覽會,數十個論文分會場和主題論壇,面向大眾的試乘試駕活動以及面向業內人士的技術參觀活動等。
  • 2021國際先進位造業展暨第十五屆廣州膠膜展
    日期:2021-08-04~2021-08-06城市:廣州地址:廣州市海珠區閱江中路382號展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覽館主辦: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在線報名
  • BCEIA 2021 學術報告會第一輪通知
    第十九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 2021)將於2021年9月27-29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天竺新館)召開,會議將繼續秉承「分析科學 創造未來」的願景,圍繞「生命 生活 生態——面向綠色未來」的主題開展學術報告會、論壇和儀器展覽會。
  • IFAM第六屆優秀青年科學家論壇開幕,百餘優秀青年學者就新材料領域...
    10月30日,IFAM第六屆優秀青年科學家論壇在西安國際會議中心舉行,100餘位優秀青年學者就金屬材料、能源材料、納米材料、功能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催化材料等新材料領域進行深入交流。第六屆優秀青年科學家論壇是IFAM2020 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重要活動之一,旨在展示青年材料科學家個人風採、促進學科交叉及融合、啟迪新的學術思想、培養和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學術和科技帶頭人,為廣大優秀青年科學家提供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
  • 2021深圳國際電子製造設備展覽會
    時間:2021年8月23-25日地點: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新館   關於展會: 深圳國際電子製造設備展覽會每年8月在深圳舉辦,深圳國際電子製造設備展覽是世界電子製造業領軍展會。 經過國內相關企業的長期不懈努力,結合國際實際情況借鑑國外先進位造技術,通過多年的技術沉澱和研發,我國電子製造產業在近年來出現了較多半導體創新技術以及相應產品,而以技術創新為代表的本土製造設備企業的快速發展也成為了提高我國電子技術和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 「第8屆國際應用光學與光子學技術交流大會」(AOPC 2019)順利閉幕
    第8屆國際應用光學與光子學技術交流會(AOPC2019)於2019年7月7日-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 第二屆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論壇在西北大學召開
    本屆論壇以「科技創新與社會責任」為主題,由西北大學、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主辦,西北大學地質學系、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知識運營與產業發展處等單位承辦,空軍軍醫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師範大學、長安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等單位協辦。
  • 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成立大會曁一屆一次理事會議召開---讓科學...
    2月3日,在中國科協第340次青年科學家論壇暨首屆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論壇的基礎上,由數百名從事科學研究、科學普及、科學教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單位及個人共同發起的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以下簡稱:青科聯)正式成立,成立大會曁一屆一次理事會議在西安召開。
  • 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論壇在數學院舉行
    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論壇——創新驅動發展(第3期)」在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舉行。數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等師生共70餘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數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席南華代表數學院向參加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歡迎,並簡單介紹了中科院青年促進會的相關情況,最後希望論壇越辦越好,讓更多的年輕科學家成長起來。接著,他作了題為《理解數學》的報告,他指出,理解數學包括「怎樣掌握數學的思維方式」、「什麼東西對於數學是基本的」、「什麼樣的問題是好問題」三個方面。
  • 【徵文】貴州大學第五屆「高校青年•思想論壇」
    一、論壇主題十年立德樹人▪百年奮鬥徵程二、徵稿選題範圍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百年徵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五▪九」講話寄語貴大學子:「到基層去,到農村去也是在作貢獻。希望大學生們積極到基層去,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成長成才,報效祖國。
  • 青年科學家(學者)在線國際論壇舉辦—新聞—科學網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舉辦青年科學家(學者)在線國際論壇,論壇共吸引了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劍橋大學、馬普所、香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 第六屆先進位造技術與裝備國際論壇在成都舉辦
    工人日報客戶端11月29日電 工業物聯網、量子信息科學、3D列印、新材料應用……11月26日,第六屆先進位造技術與裝備國際論壇在成都舉辦,臺上,11位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帶來最前沿報告,臺下,來自政府機構、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近350餘名代表齊聚,互動與提問的話筒自由移動,知無不言
  • 【通知】關於申報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2020年項目的通知
    ,在國際學科領域的前沿熱點領域和國民經濟建設重大科技領域,為青年科學家搭建學術平臺,助力青年科技後備人才學術成長,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擬於近期組織開展2020年度有關項目申報工作。現將申報事宜通知如下:一、、項目內容(一)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項目編號:2020XSJL017)目標和內容:聚焦青年人才學術成長,在國際學科的前沿熱點領域和國民經濟建設重大科技領域,為青年科學家搭建學術平臺,重點圍繞區域發展、醫藥健康、高端裝備製造、人工智慧
  • 【徵文通知】 第36屆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學術年會 (YAC 2021)公開徵文
    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學術年會(YAC)是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組織召開的全國性年度學術會議,至今已成功舉辦了35屆。第36屆青年學術年會由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華東交通大學和IEEE SMC承辦,將於2021年5月28 - 30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開。
  • 第七屆全國儲能科技大會暨2020淄博先進能源材料論壇圓滿舉行
    第七屆全國儲能科技大會暨2020淄博先進能源材料論壇圓滿舉行 2020-12-14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