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格對象
Excel中有很多對象,最常見的就是單元格對象,我們操作excel多數時候就是對單元格對象中的數據進行操作處理。
詳細的學習VBA中對單元格對象的引用方式、屬性、方法,是學習VBA必須要打好的基礎。基礎概念一定要牢固。
這節課我們先講解如何引用單元格對象
1
多種方法引用單元格
Range("A1")方式——表示A1單元格
Cells(1,1)方式——表示A1單元格 'cells屬性返回單元格區域中指定行和列相交的單元格
Cells(1,「A」)方式——表示A1單元格
Cells(2,1)方式——表示A2單元格
[A1]方式——表示A1單元格
注意:①列標不區分大小寫 ②VBA中字符用加雙引號"",數字和變量無需加雙引號""。所以,Cells(1,「A」)方式很好理解了。
2
多種方法引用單元格區域
Range("A1:B2")方式——表示A1到B2的單元格區域,包括4個單元格
[A1:B2]方式——表示A1到B2的單元格區域,包括4個單元格
以下三種方式等同:
Range(Cells(1, 1), Cells(10, 5))
Range("A1", "E10")
Range(Range("A1"), Range("E10"))
均表示工作表中A1:E10單元格區域
優缺點討論:Cells(1,1)缺點是形式不支持引用區域,不支持成員列表;[A1]形式不支持循環,不支持成員列表;Range("A1")形式支持循環,支持引用區域,支持自動列出屬性,方法等成員。
3
引用整行或者整列
Range(3:3)——表示引用第三行
Range(2:5)——表示引用第二到第五行
Range("D:D")——表示引用D列 '不區分大小寫
Rows(3)——表示引用第三行
Rows("3")——表示引用第三行
Rows("3:5")——表示引用第三到第五行
Columns(3)——表示引用第三列
Columns("C")——表示引用第三列
Columns("C:D")——表示引用C到D列
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