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創業者的狂歡:還有什麼玩法比發幣更賺錢

2021-01-07 虎嗅APP

沒有關注那個「3點鐘」區塊鏈社群,是不是就會錯過這一輪財富高潮?

儘管已經在2017年火了一年,但是春節期間媒體爆炒的 「三點鐘」社群,無疑讓廣場舞大媽都已經開始關注區塊鏈。這種氛圍下,區塊鏈概念已經堪比「鬱金香事件」,在追求技術驅動的創業者眼裡,它是去中心、價值數據化、token……在投機者的眼裡,它就是代幣投資。

區塊鏈作為一個多維的價值傳遞鏈條,究竟和代幣之間有多大的關係?

美圖董事長蔡文勝說得比較狠:「區塊鏈是人類有歷史以來最大的泡沫,以前的泡沫都是區域性,區塊鏈通過網際網路傳播變為全球性的一個投機行為。」而朱嘯虎在則在朋友圈聲明,自己不屑於掙區塊鏈的錢:「不要拉我進任何『3點鐘』社群,有些錢寧願不賺,大家晚節保重。」

對於這些負面論點,快的創始人陳偉星(也是「三點鐘」社群的群友)很氣憤,除了怒懟朱嘯虎自己項目後期也是割投資者韭菜,更指出:「傳統股權投資的割韭菜方法有比幣圈高級嗎?整個區塊鏈行業的泡沫,有全球的股市高嗎?」

這些或許就是國內區塊鏈火爆後投資圈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那麼來自創企領域的想法又是如何呢?

毋庸置疑,什麼火了,都會有人一窩蜂衝上去,這在任何行業都已屢見不鮮。區塊鏈同樣會讓無數創業者趨之若鶩,這一年多來,又有很多創業者衝入與區塊鏈相關的領域,他們覺得發幣的玩法已經過時,都試圖在井噴期抓住下一波紅利。他們的境遇,目前怎樣?

先有個想法趕緊落地?這可能又是個筐

「區塊鏈只是一項技術罷了,不是萬金油。」有多年項目評估經驗的投資經理何明濤,最近剛被總部委派去負責區塊鏈項目的投前評估。他告訴懂懂筆記,對於很多投資機構而言,區塊鏈是個「香餑餑」。但卻不是每個創業項目都值得一投,「有的創業者明顯是想撈一筆,有的則是毫無主見跟風入行,有的(商業)模式上有明顯的缺陷。」

在他看來,區塊鏈不應該被冠以主觀色彩,它放在不同創業者的手裡,項目所產出的結果就會大相逕庭。說到底,區塊鏈的褒貶,價值的高低,與每個「運用者」的經營理念密切相關。

那麼,是不是每個創業者,都能在區塊鏈應用集中發展的當下,用這個概念挖到夢想中的「金礦」呢?

「現在區塊鏈又火起來了,我不能再錯過了。」85後創業者胡海峰告訴懂懂筆記,他最早了解區塊鏈技術,差不多是在比特幣剛被國內媒體認知的時候。因為過分擔心數字貨幣的價值風險,加之手頭缺乏足夠的資金流,所以並沒有加入當年的「炒幣」大軍。

然而眼睜睜看著比特幣大漲過萬元大關的海峰,卻無時無刻都在後悔自己沒有抓住這一波紅利。就在去年底,當區塊鏈技術猶如一股「邪火」再次燃燒時,他告訴自己,不管怎麼樣都要放膽試一試,不能再錯失創業的良機。

「對比早期,區塊鏈技術單純用於發幣,我們的打法則顯得更有粘性。」在幾位志同道合夥伴的幫助下,他在龍華區一家大型創客空間租下辦公室,趕在春節之前成立了個人生涯中第一個創業公司。而他所「暢想」的「業務」,就是基於區塊鏈技術,開發一款極具粘性的手遊。他還說:「遊戲的主要場景是牧場和集市,用戶可以通過種植糧食,圈養牲畜,然後再把成果帶到集市交易賺取代幣。」

海峰告訴懂懂筆記,遊戲中所採用的代幣,便是基於區塊鏈來進行流通的虛擬資產。用戶可用虛擬幣(如比特幣等)或法幣(法定貨幣)兌換遊戲中流通的代幣,並用代幣當作「本錢」,購買種子、家畜幼苗等。

而大米、雞蛋、羊毛等培育成果在集市上交易時,可以由用戶自由定價。若有相應的買家用戶買入商品,成交之後用戶的「資產」就會增加。若沒有買家購買,商品則可能爛在用戶手裡。

此外,每天集市上單一產品的價格,都可能會有波動,根據商品品質的不同,用戶所制定的價格也有所不同。如果到了集市收市階段,商品還是滯銷的話,用戶就要考慮降價銷售了。而集市上的買家,也可以將已經購得的材料進行二次加工,然後在集市上再次出售,獲得更多代幣。這儼然就是一個虛擬的市場經濟「小國度」,市面「在售」商品價格甚至可以肆意哄抬炒高,也可以進行打壓拋售。

「雖然也是發幣,但是遊戲的過程,可以確保用戶的虛擬資產不貶值,並從中找到樂趣。」他還表示,用戶間虛擬代幣的記帳方式,應用的就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儘可能讓資產流通高度自由。

他對於這款遊戲的終極願景,就是用戶既可用現金購買代幣,也可以在資產升值後將代幣贖出或兌換真實商品,以提高遊戲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價值。「除了集市以外,成熟的時候還考慮在遊戲中加入虛擬股市、投資等玩法。」海峰說。

然而,關於項目和遊戲的盈利方式,海峰卻表示暫時還沒完全想好,或許只會在代幣流通交易的過程中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當務之急,還是爭取遊戲儘早上線。畢竟有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宣布涉足區塊鏈領域,他也不想在這第二波紅利中再次錯失良機。

「反正網際網路時代,先有想法再落地的項目多得很。」忙著蹭區塊鏈概念熱點的海峰,在剛剛過去的春節並沒有休息,而是獨自一人待在辦公室,將遊戲中代幣有可能流通的邏輯詳細設計出來,好讓開發團隊在年後著手內容開發,「我對夥伴們的要求,就是越快越好,其它並不重要,Time is money。」

實際上,過去幾個月來類似的創業項目很多,對於這些創業者來說,「區塊鏈」只是個熱門的詞語,他們只是從這個詞語看到了「別人正在賺錢」。於是乎,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的創業內容與區塊鏈概念沾上邊,甚至不惜拋棄了原有的項目,跟風入局區塊鏈領域。

大量類似海峰一樣,還沒有搞清楚項目如何盈利的創業者,開口閉口就是「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應用」。有的創業者甚至連「數字貨幣」核心的原理都還沒弄明白,就一猛子扎了進去。生怕來晚了,「坑」被佔光了,錢也被賺完了。

區塊鏈是一股「邪火」,或許也是一股「虛火」。其涉及技術與概念之多,體系之複雜,並非是三言兩語就能理解通透。為了佔據風口、把握紅利而盲目跟風的區塊鏈創業者們,未免過於兒戲。或許,不管區塊鏈這股「火」如何燃燒,那些盲目跟風的創業項目或許都將淪為行業發展進程中,曇花一現的產物罷了。

「去中心化」的路上,缺少的是時間

「知道區塊鏈的人很多,但能真正理解區塊鏈的人卻很少。」相比海峰還未面世的區塊鏈手遊,李波的區塊鏈積分系統卻已經悄然上線了好幾個月了。

三個月前,在北京開了一場高調的發布會之後,他的項目就開始回歸到低調的招商入駐階段。他告訴懂懂筆記,相比傳統的商家積分卡,運用了區塊鏈技術的積分法則會顯得更加有活力,而且可以提高積分記錄與兌換服務的公平性。但是,要想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是有足夠多的商家認同並使用該系統。

「相比發幣,區塊鏈在商業服務的應用上或許比較慢熱,但我卻很看好這一塊市場。」當大量區塊鏈機構都在忙著割「韭菜」時,他和幾位創業夥伴卻忙著「掃街」,穿梭於各大商業綜合體,為物業管理方、商家講解「區塊鏈」技術。而這一切,卻不是「公益培訓」,只是為了商家們能夠理解並接受他們的區塊鏈積分系統。李波說:「還是很頭痛的,想要打破傳統觀念並非一件簡單的事。」

李波表示,有許多商家都知道「區塊鏈」,但認為區塊鏈技術僅僅只是用於發幣,甚至認為區塊鏈=虛擬幣,虛擬幣=區塊鏈。因此,在思維上被先入為主的客戶,並不認可區塊鏈技術在其他商用領域上能有應用。當提及這項區塊鏈積分系統時,更有商家覺得李波他們是詐騙團夥,轉而向物業管理方投訴。

「還有部分美妝商家雖能理解我們的服務,但認為品牌已經擁有獨立積分系統,改變用了這麼久的積分制度,會影響生意。」他告訴懂懂筆記,與傳統商家傳統積分系統不同的是,在區塊鏈技術的加持下,積分是可以在系統內自由流動的。

例如,若在A商家購物所獲得的積分,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在B商家兌換贈品。而在B商家消費所積累下來的積分,同樣也可以在A商家享受折扣。加上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記帳法,能夠有效防止積分被人為篡改和作弊。「從片面的角度來分析,似乎有的商家是吃虧了,但長遠看來卻能夠帶動(商家)之間的交叉消費。」李波表示道。

雖然招商入駐的過程中並不順利,但讓李波略感欣慰的是,從項目創立至今,已有多家投融機構向他伸出了橄欖枝。資本市場也因為區塊鏈這一股「邪火」而再度熱鬧了起來。

「懂區塊鏈,甚至自以為懂區塊鏈的人,在他們(投資方)眼裡都是『大神』,都是可以投資的對象。」雖然覺得機構的投資熱情有些「過火」,但對於李波來說,這卻是公司借力發展的絕佳時機。而近期關注區塊鏈領域投資的,也不乏一些資本巨鱷和跨國機構,「我們現階段重要的不是儘快融到錢,而是要選擇哪家機構可以提供更強大的(行業)背書,提供更多的資源。」

他告訴懂懂筆記,在區塊鏈炒得火熱的時下,一個與區塊鏈技術沾邊的概念、想法,或許都能夠順利獲得極為可觀的融資。在外界看來,區塊鏈或許正在經歷著一場「泡沫」。但他卻認為,區塊鏈技術可應用的行業,要遠比大眾認知廣泛得多,其最具價值的應用也絕非發幣。去中心化的模式,將使更多需要數據記錄的領域變得更加公平,更加安全。

然而,對於大多數站在區塊鏈應用層面的創業者來說,要讓一直都處於中心化的金融環境,在一夜之間「去中心化」,恐怕並不現實。公眾對於區塊鏈的概念,要從「比特幣」向「分布式記帳」過渡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儘管有眾多資本機構的資金加持,但李波和相關創業者們想要讓區塊鏈技術,從單一的「發幣」走向更廣泛的行業應用,或許需要堅持更長的一段時間。

區塊鏈應用太費腦?賣「礦機」最給力

「我可能比較現實,所以並不會考慮太遠的東西。」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卡西姆,憑藉著一口流利的中文在深圳華強北電子市場「紮根」已經五年了。從去年10月份開始,從事計算機硬體批發貿易的卡西姆,順利迎來了個人事業上的「第二春」。

「區塊鏈太火了,挖礦的人也多。」他告訴懂懂筆記,所謂挖礦,簡單地講就是利用計算機設備和專用的運算軟體,順利計算出符合「區塊」邏輯的相應數據,並搶先佔據「區塊」完成「挖礦」獲取相應的數字貨幣作為報酬。因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數量有限,且近年來價格屢創新高,所以吸引了大量「礦工」入局。

系統每隔一小段時間就會產生一個「區塊」,但由於「礦工」實在太多,能夠佔據每個「區塊」的機會也稍縱即逝。因此,「挖礦」拼的就是「礦工」們的電腦性能。他說:「競爭越大,需要電腦的運算性能就越高,對於GPU的考驗也越殘酷。」

從「挖礦」中看到商機的卡西姆,在和合伙人商量之後,決定順應市場需求,二次創業銷售「挖礦」設備。他打趣地說,別人通過區塊鏈創業,是在賭個美好未來,他涉足區塊鏈,只是圖賺點快錢。雖然不是最早那一批做「礦機」的老炮兒,但是基於這些年賣硬體的積累,他感覺現在做新一代「礦機」生意仍是舉重若輕。

「哈薩克人經商嗅覺都比較敏銳,華強北還沒幾家做礦機時,我就開始做了。」相比海峰和李波,卡西姆的「項目」並不高大上,更偏向於傳統的實體生意,但在2017年新年後短短的幾個月裡,他已經通過組裝銷售「礦機」,賺了好幾百萬,「而且有些早期的設備需要性能升級,這也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

據他透露,其銷售的「礦機」價格介於5000元~50000元不等,最高配置的礦機整體算力可以達到17000 MH/s;而低於萬元的入門級「礦機」基本上就都是「樣子貨」,適合要求不高的新手礦工使用。

為了讓產品看起來更高大上一些,卡西姆還特地在華強北附近一處甲級寫字樓裡,租了一間超大辦公室當作展示和體驗中心,過去半年多每天上門採購的客戶絡繹不絕。甚至有部分規模中等的「礦場」,一次下單就是上百臺「礦機」,更讓他心花怒放。至於小白和個體「礦工」,他早就不屑接待了。

「不管區塊鏈未來會怎麼發展,現階段最賺錢的還是數字貨幣的獲取和交易。」卡西姆告訴懂懂筆記,數字貨幣、區塊鏈、挖礦等等新興的概念,或許只是火爆一時,但如果抓住了它所帶來的短暫紅利,就有可能實現一夜暴富,走向人生巔峰,「所以每當看到那些在股票、法幣、積分等金融領域,使勁鑽區塊鏈牛角尖的創業者,我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

或許,在這個「滑頭」的商人眼裡,區塊鏈最大的價值,就是為自己提供了快速獲利的機會。雖然區塊鏈技術所衍生出來的細分領域很多,但只有從基礎層面去迎合其所帶來的最迫切需求,才能從這些新興的概念中挖出真正的「金礦」。

從2009年誕生至今,比特幣因為暴漲和升值為公眾所熟知,導致區塊鏈概念也漸漸被普羅大眾所關注。在普通百姓眼裡,「區塊鏈」或許就是泡沫、是賭博、是龐氏騙局;在有些投機者眼裡,「區塊鏈」是成就暴富的基石;在有些創業者眼裡,「區塊鏈」就是未來幾年值得嘔心瀝血的事業;而在大型投資機構看來,「區塊鏈」就是一個能夠實現資本增值的「香餑餑」。

須知風口原本就是來得快,去的也快。不難看出,如今區塊鏈的火爆背後,泡沫與價值是並存的。創業者們對於新興事物保持開放的心態固然重要,但在「擁抱未來」的過程中,也要看清區塊鏈的核心本質,結合恰當的商業場景加以推動,並要時刻把控好相應的風險。

只有這樣,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才能夠在真正有創業意願的人推動下,提高社會和商業的運作效率,減少不透明與不公平的現象產生,造福更多的人。

對於剛剛開始投身這個領域的創業者們,只能說句「祝好運」。

相關焦點

  • 區塊鏈不是發幣炒幣 它實際的作用比你想像的要大
    區塊鏈不是發幣炒幣 它實際的作用比你想像的要大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 (彭婧如)區塊鏈在中國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掀起新的發展熱潮,但一度沉寂的虛擬貨幣炒作熱度卻再度抬頭,甚至有人竟敢假借中國人民銀行名義發幣炒幣。為何會出現這樣現象?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的發幣炒幣是什麼關係?
  • 正本清源:基於真正區塊鏈技術的發幣行為不是詐騙與傳銷
    無論是相關規定還是辦案人員的邏輯,都只關注發幣行為,忽略了發幣背後的區塊鏈底層技術。根據現有發幣涉嫌犯罪的案件,司法機關幾乎對發幣背後的底層技術避而不談,而實際上,發幣只是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的冰山一角,不能只憑發幣行為就全盤否定以真正區塊鏈技術為背景的技術創新,也不能否定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價值與場景。
  • 麻吉寶APP:淘寶區塊鏈挖礦賺錢項目,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而今,麻吉寶以區塊鏈的形式,再度現世。好奇是人類的天性,作為好奇寶寶的我,去百度搜了下,大概了解到的內容如下:麻吉寶原來是阿里媽媽(阿里巴巴和淘寶的營銷平臺,也稱淘寶客)無線端營銷的營銷工具。之前推出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現在為了激活該項目,於是搭上了區塊鏈的風口,推出了挖礦版的「麻吉寶APP」。
  • 一句話告訴你什麼是區塊鏈3.0,未來區塊鏈如何賺錢?
    當很多人還沒明白什麼是區塊鏈時,已經有專家提出了區塊鏈3.0的概念,讓很多小白更是雲裡霧裡,搞不清東西南北。區塊鏈傳奇以20年網際網路親身經歷和10多年的P2P分布式軟體開發經驗為基礎,嘗試用一句話告訴你什麼是區塊鏈3.0,是否能令大家滿意,請大家點評,如水平有限,不能令人滿意,還望多多包涵。
  • 一份翻譯6700美元供不應求,區塊鏈淘金熱給創業者的啟示
    去年比特幣價格大漲,帶動區塊鏈行業如火如荼,誕生了許多讓人豔羨的財富神話。但機遇與風險並存,對沒有技術背景的創業者,如何參與進去分一杯羹?大家都說創業不容易,高投入,高風險,有時還換回低回報。那有沒有相對低投入、低風險、高回報的創業模式?
  • 成都創客|庫珀科技甘醇:連續創業者all in區塊鏈,探索更多可落地...
    而後,他在多家創業公司和大型網際網路企業摸爬滾打數年,2017年再次出發,踏入區塊鏈創業浪潮。在打工和創業夢想之間,甘醇毫不猶豫選擇後者。而當初放棄的螞蟻金服的工作,卻可能讓他最快實現財富自由。對於這個連續創業者而言,「創業」到底意味著什麼?
  • 伯克利區塊鏈加速器:給創業者的七個建議
    一直走在新興技術創新的前沿伯克利,當然也不會錯過這一浪潮——區塊鏈和加密貨幣。今年1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成立了首屆伯克利區塊鏈加速器(Berkeley Blockchain Xcelerator),伯克利區塊鏈總裁 Gloria Zhao 介紹了該加速計劃成立的原因:「在區塊鏈等新興技術領域中,我們看到許多在此產生影響的主題專家都是學生。
  • 鏈傑科技——每日分享:什麼是區塊鏈挖礦?
    什麼是礦工在區塊鏈興起之前,「礦工」專指從事挖煤礦的工人,提到礦工,腦海裡就會浮現出一群穿著背心,皮膚黝黑的工人拿著十字鎬在礦山上努力挖掘的樣子。區塊鏈誕生之後「礦工」便有了全新的含義。例如,在比特幣世界中的「礦工」是指的是參與維護比特幣網絡獲得比特幣收益的個人或組織。和傳統的礦工不同的是,區塊鏈領域的礦工具有更多的科技色彩,以及更輕鬆的工作環境。After the birth of blockchain, "miner" has a new meaning.
  • 創業者去日本學習區塊鏈後...
    創業者去日本學習區塊鏈後...從無知到質疑,再從接受到領悟,這是學習的普遍規律,只是有些人更迫切更用心,所以這個過程顯得更快完成。從虛擬貨幣交易所Quoine到NTT DATA,日本企業對於區塊鏈與數字貨幣的規劃與發展雖然帶著一些未知領域的不確定的探索,但對於這個產業革命與技術革命的態度是積極樂觀並且充滿期待的,取法乎上 僅得乎中,相信從第一梯隊的這些前沿企業的分享中,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各自的收穫。
  • 車庫咖啡的「冰與火」:區塊鏈最大的公鏈是鄙視鏈
    「你還有其他同學買了嗎?」「同系的還有兩個去年買了eos,還是差不多最高點買的,哪怕他們賺了,我也覺得他們運氣好,畢竟是學渣。」這是我跟大四女同事的對話,從對話裡面不難看出,學習好壞是衡量同學是否致富的有效指標,哪怕男同學再多金,也只能算偏財運好,學霸看不上學渣,因而一切的致富,都可以歸根到運氣。
  • Spinach:共謀發展,探索區塊鏈遊戲的未來之路
    2018年,大家都在說:「區塊鏈遊戲不夠好玩」。3年後,區塊鏈遊戲會達到什麼規模,誰也不知道。  從端遊,到頁遊,手遊,再到如今的區塊鏈遊戲,我們幾乎見證了各類遊戲發展的歷程。端遊的沉浸式體驗,出色的畫質,靈活的操作性,一直延續至今,只要你戴上耳機,就能享受自己的一片天地。頁遊就是渠道商的遊戲,整個遊戲行業實際上都是在為渠道商打工,異常火爆,得益於它鋪天蓋地的廣告。
  • 當數字貨幣進入熊市,從業者聊到區塊鏈時又是在聊什麼?
    2018,區塊鏈一定冷大會舉辦當天,恰巧北京不僅霧霾嚴重,而且遇上許久不見的沙塵暴,整個城市被罩在一個土黃色大碗裡。此前一天,比特幣跌破 8000 美元,以太坊等其他數字貨幣再次發生普跌——加密貨幣市場的情形和天氣頗為類似,只不過後者是暫時的,而前者什麼時候改觀,沒人能知道。
  • 區塊鏈火了,怎麼搭車賺錢?
    結果很多主打區塊鏈技術的科創型公司,搗鼓了半天,還是在PPT造車,最後要麼發幣圈錢炒概念割韭菜,要麼整天搗鼓各種高大上的區塊鏈論壇,吸引更多韭菜入坑,靠會展公司的商業模式來賺錢。而上峰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要求搶佔區塊鏈技術研發高地,主要是因為區塊鏈技術真正可以預見到的非常有效的應用領域,還是金融,更準確地說是支付領域。
  • TicTalk:賦能早期區塊鏈創業者,構建區塊鏈一站式孵化中臺
    由去年三點鐘不眠引發的全民區塊鏈創業浪潮的泡沫也擠得差不多了,這一輪行情起飛的過程當中,我們將看到很多有理想、有節奏、有路徑規劃的區塊鏈創業者,而不是單單賺一波快錢就走。  區塊鏈的瘋狂和混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行業沒有成熟的監管環境和良好的激勵機制。我們看到這個行業生態就像一個原始叢林,交易所、項目方、媒體、投資機構、社區用戶各個板塊是互相割裂的狀態,甚至變成「互相割韭菜」。
  • 警惕披上「區塊鏈」外衣的傳銷騙局!
    她跟我們說你們進來以後現在一個幣是6塊多,都是白菜價,等漲到十塊,二十,百倍,漲到比特幣六萬多一個的時候,你們就躺著,你們都不知道錢是什麼概念。」趙璽:「他們主要還是傾向於在線下,然後說一些這種區塊鏈的概念,例如智能合約,區塊鏈、發幣等概念,但主要還是在各個城市裡面去辦大型的宣講會,然後讓人用線下的名義去投錢,如果你把那些名詞去掉以後,你再去看它整個形式,就是傳統的這種龐氏騙局和傳銷。
  • 區塊鏈技術是什麼意思怎麼賺錢 何為區塊鏈通俗解釋
    「區塊鏈」的概念火了,但節奏較快的網際網路世界仍有很多人不了解何為「區塊鏈」,即便網上有太多介紹此物的「名詞解釋」,但也都過於古板和難懂,那麼今天我們給大家講個「故事」,讓更多用戶秒懂「區塊鏈」是什麼意思。
  • 央行數字貨幣和libra對於區塊鏈行業來說有什麼意義
    陀螺財經:能否從經濟學的角度給大家解讀一下區塊鏈到底是什麼,能解決什麼問題? 何平:區塊鏈就是分布式記帳,原來社會是依賴於中心化的記帳方式,是中心化的商業模式,有一定的壟斷性。 陀螺財經:我們從這幾年的發展可以看到,一些大公司都選擇發展聯盟鏈,反而是中小團隊選擇發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您如何看待產業區塊鏈與「發幣」之間的關係?大公司未來有可能會考慮發幣嗎? 何平:因為最早的一些應用都是小的創業公司在發幣,因為有比特幣的成功的案例,以及國外的一些小的ico的成功案例,所以很多的小的創業企業都去發幣。
  • 幣圈進化,IFO、IHO玩法更高級,李笑來Candy「糖果」野望未來
    如果說「鏈圈一日,人間一月」是區塊鏈創業者們的感嘆,那麼「幣圈一日,人間一年」則是玩幣一族對數字貨幣的驚嘆。不管是區塊鏈創業者還是數字貨幣玩家,如果不緊跟節奏,很快就會成為落後分子。BCH的成功分叉讓許多人一夜暴富,而聰明的區塊鏈玩家很快也發現了其中的財富秘笈。既然山寨BTC可以獲得與ICO同樣的收益,那就都來IFO吧。發一個山寨幣在技術上也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難題。於是,除了已經廣為人知的BCH外,我們又看到了諸如BTG、BTD、SBTC、BTP、BitcoinGod等各種山寨比特幣不斷湧現。
  • 95後區塊鏈投資人:大佬才是最大的坑!
    反過來,年輕投資人往往對年輕用戶的喜好更能感同身受,也更懂得新一代創業者的訴求和想法,從而對投資項目作出更全面和準確的判斷。   12歲賺第一個100萬   令人驚訝的是,孟可12歲就開始了「商業生涯」。
  • 從「無眠」到「失眠」,瘋狂的區塊鏈「三點鐘」社群今何在?
    三點鐘,距離科比起床還有一個小時。但在區塊鏈的世界裡,一度流行的說法是「直到凌晨三點鐘也無人入眠」。因炒幣暴富成為幣圈知名人物的寶二爺(本名郭宏才),由於在群裡發表「我反正就是來賺錢的,空聊技術真沒啥意思……區塊鏈最大的應用就是炒幣」等言論被踢出了群。